(一)收录全面,编排合理,查询方便 收录现行有效的刑法法律和司法解释、司法文件,按照刑法的章节顺序,将相关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分散到各章节中去。每一章节中,将1997年刑法修订且司法解释工作规范化以后、以 法释 或 高检发释字 文号公布的司法解释排于最前,这些司法解释可以在裁判文书中直接援引;其次是1997年以后公布的重要司法文件,这些文件对于及时总结审判工作经验、统一司法尺度和裁判标准、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排列的是1997年以前公布的旧司法解释,在目录中以楷体表示。 (二)特设导读、条旨,实用性强 部分章节特设 导读 栏目,重点法条附加条旨。收录《高法公报》公布的指导案例和典型案例,具有指引 同案同判 的作用。附录中收录1979年刑法文本和1997年刑法的原始文本,供读者查阅
本书涵盖刑法相关领域常用法律法规、国务院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重要答复,书中收录文件均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部委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文件。法律文件按照紧密程度排列,而不是文件公布的时间顺序排列,以方便读者集中对某一类问题查找使用,避免疏漏重点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重点法律文件附加条文主旨,指引读者快速找到目标条文,了解条文规定的主要内容。本书重在全面收录法律文件,同时确保内容准确。
本书涵盖公司相关领域常用法律法规、国务院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重要答复,书中收录文件均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部委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文件。法律文件按照紧密程度排列,而不是文件公布的时间顺序排列,以方便读者集中对某一类问题查找使用,避免疏漏重点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重点法律文件附加条文主旨,指引读者快速找到目标条文,了解条文规定的主要内容。本书重在全面收录法律文件,同时确保内容准确。
本书涵盖刑事诉讼法相关领域常用法律法规、国务院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重要答复,书中收录文件均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部委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文件。法律文件按照紧密程度排列,而不是文件公布的时间顺序排列,以方便读者集中对某一类问题查找使用,避免疏漏重点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重点法律文件附加条文主旨,指引读者快速找到目标条文,了解条文规定的主要内容。本书重在全面收录法律文件,同时确保内容准确。
公司法修订后,为方便广大读者了解新修订法律条文的重要变化,特推出本书,体例如下: 本次公司法重大修改条文的前后变化及修改背景。 对本次修订有重大变化的条文进行专业的注释解读。 对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几个公司法司法解释,增加适用指引。 关联度比较高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中的公司法案例。
本书涵盖公安领域常用法律法规、国务院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书中收录文件均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部委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文件。法律文件按照紧密程度排列,而不是文件公布的时间顺序排列,以方便读者集中对某一类问题查找使用,避免疏漏重点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重点法律文件附加条文主旨,指引读者快速找到目标条文,了解条文规定的主要内容。本书重在全面收录法律文件,同时确保内容准确。
本书涵盖司法解释与司法文件。书中收录文件均为经过清理修改的现行有效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文件。法律文件按照紧密程度排列,而不是文件公布的时间顺序排列,以方便读者集中对某一类问题查找使用,避免疏漏重点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重点法律文件附加条文主旨,指引读者快速找到目标条文,了解条文规定的主要内容。本书重在全面收录法律文件,同时确保内容准确。
《人民法院关于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5年5月1日实施以来,我国案件受理制度由立案审查制变为立案登记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法院切实做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但新制度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新问题,司法工作人员对案件受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争议迫切需要问题解决上的工作指导。 人民法院立案庭组织参与司法解释起草、立案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法官编写了本书,对立案登记制实施一年来各地法院反映突出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对立案登记司法解释进行逐条阐释的过程中,对这些立案难点问题如何破解重点予以详解,对立案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本书还详列了房屋买卖纠纷诉状、房屋租赁纠纷诉状、离婚诉状等14种起诉文书样式,方便司法工作者及广大人民群众诉讼使用。
本书按照“证据收集→证据审查→证据运用→证据判断”的逻辑顺序,将证明对象、证据能力、证明力、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等证据法理论要素加以结构化,统一纳入“阶层式”判断体系之中。结合刑事犯罪结构与犯罪态势的变化,提炼出“如何证明定罪事实”“如何优先审查客观性证据”“如何建立间接证据体系”“如何把握‘排除合理怀疑’”等九大疑难问题进行研讨。选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刑事审判参考》所载案例等,通过“基本案情”和“证据分析”展现心证形成过程,为司法人员查明、认定案件事实提供参考借鉴。
注:书籍颜色、尺寸、重量以收到实物为准。(本店提供图片仅供参考)
一、为了方便公、检、法、司等部门以及法律工作者查阅和使用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和司法性文件,我们编辑了本书。 二、本书按照我国现行审判机构的设置,将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即:(一)刑事(刑事、刑事诉讼);(二)民事(一般民事、经济、知识产权、交通、民事诉讼);(三)行政;(四)国家赔偿;(五)执行;(六)综合。每个部分划分为两类,即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公报发布的所有的司法解释)和司法性文件。全书收录的司法解释和司法性文件截止到2001年4月。 三、本书由人民法院公报编辑部提供资料并审定。 四、本书是公、检、法、司等部门办案的常备工具书,也是律师和其他法律工作者的权威案头书。我们承诺将每年修正1-2次,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中居于突出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为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类型和数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给审判实践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现有规范已不能适应当前审判实践的迫切需要。为此,人民法院历时数年,在总结我国长期以来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立法和判例学说的基础上,起草了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并于2003年12月4日由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9次会议通过,2003年12月29日公布了《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该司法解释主要涉及
本书收录我国行政领域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文件240余件;此外,还选录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28个;设置常规目录和拼音索引,双重检索,查找便捷;设置存目,避免重复、方便查阅;精选常用法律、行政法规、逐条加注条旨,言简意赅;依托我社权威出版物,提供超值免费专业法规增值服务。
注:书籍颜色、尺寸、重量以收到实物为准。(本店提供图片仅供参考)
◆典型案例 精选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案例选》、人民法院各业务庭出版的指导参考刊物中的典型案例以及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典型案例,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关联案例 列举全国各级法院已审结的关联案例,归纳案件要点,进一步发现、领会和把握法律规则、原则,便于读者研究案例适用法律的异同。 ◆裁判规则 对案件在适用法律上的难点、盲点进行提炼总结,归纳出案件的处理要点,对同类案件的审理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司法观点 总结、归纳裁判思路以及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方法,同时梳理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精神、审判业务指导意见以及专家法官著述、审判实务主流观点,全面展现具体问题的审理思路与司法观点。 法律是灰色的,法官的理性隐藏在裁判文书的背后。本丛书
本书作者经过对罪犯矫正方法近20年的研究,并在与国内罪犯矫正机构,特别是监狱的共同尝试探索后提出了我国现有通过发展项目矫正方法降低重新犯罪概率的观点。项目矫正就是通过“矫正项目”这一工具矫正罪犯。 矫正项目具有以下特点:适用于所有罪犯,罪犯矫正工作者适用方便,以罪犯的矫正需要为根据,具有良好的矫正效果。本书的主要内容即介绍以罪犯矫正工作者为主体进行的矫正项目,并对以广大犯罪矫正工作者为主体进行的矫正项目进行了探索。
当下,相关技术及市场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数据有价,数据商品化的实现将数据使用和保护的平衡推到了信息化时代的台前,如何平衡数据的保护和利用并促进数据的流通成为新的关注点。一方面,民众权利意识的提升亟待法律的回应;而另一方面,企业和政府使用信息给民众带来巨大便利的现实,又不断提醒着我们,法律应当谨慎把控数据保护的力度,保障信息的流通自由。 本书既简要介绍我国当前数据保护的基本立法结构和现状,又对数据保护领域的相关重要法律规范进行更加细致、深入地研究,选取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在内的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其他规定、司法解释以及国家标准,按照法律效力层级的顺序,围绕每一部重要法律规范规制的领域和制度逐一进行介绍。结合数据保护合规多年经验,从个人信息的
新中国部刑法典诞生于1979年7月1日,并于1980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它的修订施行对于进一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公布施行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8年12月29日通过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于1999年10月30日通过了《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于1999年12月25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1年8月3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12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2000年4月29日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2001年8月31日通过了《关于冲华人民共
一、全面收录文件 收录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文件260余件。 二、编排合理,查找方便 1.本书共设计了两套目录检索方式。一套目录按照行政主题分类,分为综合、行政管理、行政救济三大类。综合类下分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四个部分。行政管理类下分人事、民政、公安、道路交通、司法行政、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城乡建设、房地产、生态环境、国家安全、国防、军事、应急管理等部分。行政救济类下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信访四个部分。此外,还提供了一套拼音检索方式,按照文件首字字母为序进行排列检索。 2.由于部分文件在划分类别时可能存在交叉或重叠,为避免重复收录,便于查阅,本版在目录中设置了 存目 ,原处收录全文,存目处仅标出参见处
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我国已于1979年制定了一部统一的刑法并于1997年修订,通过了8个刑法修正案以及1部单行刑法,并通过了13个有关刑法规定的法律解释;除此之外,刑法相关司法解释、司法文件更是有几百件之多。为满足社会各界尤其是公检法系统、律师和刑法教研人员对刑法及其司法解释学习、查阅的需要,编者精心编辑出版了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司法解释全书(含立案标准)》。 本书收录1979年刑法典颁布至2014年10月期间公布的现行有效的刑法法律和司法解释、司法文件,体系清晰、查阅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