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9年4月23日修订通过,2019年4月23日公布,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为帮助读者学习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特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解读》。
近年来,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对教师行业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在中央全面强调 双减 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更好地保护在校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当前所有教师的 必修课 。 本书从教师维护自身权益、保护学生权利,教师的从业禁止和限制,教师实施教育惩戒、防治学生欺凌、防治校园性侵、保障学生安全,教师的强制报告义务和法律责任等角度,通过真实案例,全面梳理了中小学教师必须知晓的十大类60个法律问题。全书旨在规范教师行为,提升教师法治素养,进而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益,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9年4月23日修订通过,2019年4月23日公布,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为帮助读者学习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特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规定了监察机关可以管辖的职务犯罪101个罪名.这101个罪名既是纪检监察机关调查职务犯罪的责任清单,也是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最底线要求和负面清单.本书围绕101个罪名,逐一阐释罪名概念及构成要件、移送审查起诉标准,简明扼要,易学易记,既可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明晰底线清单的简明读物,也可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开展监督执纪执法工作的业务参考.本书第二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作了全新修订.
本书以规范执法和有效防范安全风险、舆论风险为出发点,对常见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操作规程、注意事项、主要法律法规依据以及常见的阻碍交通警察职务行为处置规程进行了总结归纳。
中德两国宪法专家就宪法对税收的规范,撰文进行研究,中德比较宪法领域的税收规范研究对我国宪法的实施和税收制度的改进都具有重大意义。作者是中国和德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
随着毒情形势的变化,禁毒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2018年3月31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云南省禁毒条例》,于201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云南省走中国特色的毒品问题治理之路提供了法治保障。新条例包括总则、禁毒宣传教育、毒品管制、戒毒管理和服务、禁毒国际合作、禁毒工作保障、法律责任、附则共八章69条,明文规定了严禁毒驾,针对贩毒 特殊人群 设专门场所,对病、残吸毒人员实施分类戒治,对网上*违法信息 零容忍 监管,邮政、寄递、物流实名登记全覆盖,对*文艺人物 亮红灯 等新的内容。
本书依据修改后的《监察法》,简明介绍《监察法》基本知识要点,对监察机关职责、管辖的罪名、监察对象、监察权限和程序等进行深入解读,帮助广大公职人员理解掌握《监察法》条文内涵要义和适用要求,是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的权威读物。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纪检工作基础法规,下篇为监察工作基础法规,以口袋书的形式汇集了29部基础法规,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处分违纪党员批准权限和程序规定》《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纪检监察工作主干法规。本书袖珍便携,方便查阅,是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推荐工具书。
《全国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会议纪要》就民法典总则编、合同编有关内容的具体适用,民法典施行后有关新旧法律、司法解释的衔接适用等内容,以及工作机制的完善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对于确保民法典正确实施、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通过纪要原文、条文说明、附表等内容,对会议纪要进行全面丰富的解读。其中三个附表分别展示了民法典施行后,原民通意见、合同法解释一、合同法解释二部分条文能否沿袭原有审判思路及理由,以及如何具体运用,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本书以《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的条文为主线,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方面的制度规定进行了汇总整理,收录中央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中央规范性文件35部,涉及农村改革、“三资”管理、廉洁自律等领域,简明务实,在优选上扩宽了读者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编排上按照发文机关及内容上的内在逻辑性进行排列,方便查找使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力度越来越大,有大量的领导干部因为违法违纪而被处分,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发放过节费、员工福利等看似无辜的原因受到处分。出版本书,即是为了向公众尤其是领导干部展示党纪政纪处分的主要依据,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同时也为纪检监察人员办案提供处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