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学界已有多部涉及保障措施的书籍问世,不仅包括了对WTO保障条款的一般性介绍或对保障措施争端案例的剖析,而且也出现了保障措施的比较法研究,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发展。这不仅仅因为WTO协议与各国贸易法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比较法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和补充WTO保障措施协议的实体和程序内容;更能够站在发展中国家角度,考虑实践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而本书则抽取了中美两国的保障措施,做一尝试性的研究,一则可为WTO保障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学理性探讨;二则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保障措施的或区域的立法,关注保障措施的发展及动态。
国家之间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交往,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在这种交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类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国际私法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些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所发生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对外民事、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交流以及人员的往来也日益频繁,各种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学好、用好国际私法符合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可以说势在必行。 本书的目的在于使读者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国际私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通过分析、研究世界上不同类型的国家有关国际私法的主要理论及立法和司法实践,了解依照国际私法处理涉外民事法律冲突的步骤与过程,掌握运用国际私法解决法律冲突的方法,以促
本参考书是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组织编写的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之一--《国际法》的辅助资料而编写的。与教材体例相比,本参考书相应的编“论点综述”在结构上稍有调整,那就是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单独作为一章,因此本参考书的编包含了十三章。这一部分是全书的主干和重点,我们努力在这部分较全面、较完整地表述各学者对相关国际法问题的认识和观点,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学者的观点,希望以此提供学习者自行判断、分析和发展自己见解的必要理论和实践支持。而对于资料部分,我们取舍的基本出发点是满足国际法学习的基本需要和突出国际法的本质,所以选取的几乎都是正式的国际公约和其他国内部门法学都不涉及的国内立法。本参考书的后还附有一些必要的附件,作为进一步理解有关国际法问题的补充。本参考书提供的脉络清楚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法教学与研究的需要,大连海事大学公法教研室的部分教师编写了这本国际法教材。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法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对国际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当今国际关系中一些重要的现实问题作出较为准确、科学的阐述。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 一、概念的科学性。书中对所有概念的界定,既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准确地揭示其国际法特征,又附以层层深入的法理分析,使之具有科学的法理学根据。 二、总论和分论的统一性。总论中阐述的国际法的一系列基础理论和基本原则,在分论中都有明确具体的体现。总论集中阐述国际法一般理论和国际法的普遍性原则,分论则在其指导下,始终把握从法理的角度,具体揭示各部门法的概念、特征及其特有的基本原则。尽管这种概括和表述可能不甚准确,但在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的不比质,根据*关于普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教学要求,我们邀请政法院校和实际部门的法学教授和专家编写出版了这批教材。 这批教材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吸收国内外法学教育的*成果,面向21世纪的法学教育,正确阐述本科学的基本理、基础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做到科学性、系统和实践性的统一。 章主要对国际民商事诉讼法的一些基本性问题作了考察。认为国际民商事冲突具有冲突的同际关注性、调整规范的多元性、救济手段的多样性利益实两年制衡性等几个特征,因此在冲突的范围和频度、烈度方面都远胜于内国民商事纠纷。 第二章主要是对国际民商事诉讼法理念同时也是诉讼法理念的一些思考。 第三、四、五章主要以诉讼构造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