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辑录了毛泽东1936、1939、1965和1970年同斯诺的4次谈话以及毛泽东同海伦·斯诺、詹姆斯·贝特兰、斯坦因、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人的多次谈话和有关谈话的背景资料。以上谈话均为毛泽东口述,1936年谈话还经他本人审阅过。这些谈话讲述了毛泽东自己的革命经历,对当时的许多重大政治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作了科学的预见,十分难得,极为重要,公开发表后引起轰动,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然是认识、研究这位伟大巨人的重要依据。
克鲁泡特金,俄国著名无政府主义活动家、理论家和杰出的地理学家。本书名是对克鲁泡特金的全部社会思想的概括。在书中作者表达了对于理想的自由社会的憧憬和对于当时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憎恶,并描绘出一幅自由社会的美好图画。他企图通过从实际生活中搜集来的大量事实向人们证明这种社会的实现是可能的。然而,作者的理想终究只是一种空想,他所设想的一套改革措施也只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产物,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汉译名著本13)》是巴枯宁的主要著作,是他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他是从无政府主义立场来反对当时马克思的国际组织。这部著作有三个特点: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鼓吹建立一个全世界范围的自上而下的人类自由联盟。消灭所谓 资本主义文化 ,建立一个包涵各民族、各种语言的广泛的人类文化圈。反对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把马克思学说同卑斯麦主义混为一谈,认为实现人类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建立泛斯拉夫联盟,以此来反对德国等中西欧国家。作者通过对19世纪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事件的评述,反复论证了无政府主义的主要论点:国家是主要祸害。作者主张,无产阶级一旦掌握了国家,就应当立即把它当作人民群众的永久监狱加以破坏。他的无政府主义理想是:破坏一切国家,消灭资产阶级文明,在一切国家的废墟
本书邀请读者加入阿伦特及其同伴的旅行之中,一起在时空间穿梭。这场旅行始于古雅典,阿伦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对话。苏格拉底喜欢追究种种意见和相对真理,他把城邦居民的固有信念打碎,却不给他们新的真理。结果,雅典以他无休止的追问会妨碍城邦居民获取财富为由判处他死刑。柏拉图为此构建了理念的王国,在那里善好的理念是统治者,且无须说服城邦居民。柏拉图将统治权的概念引入政治领域,从此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在数世纪之后,孟德斯鸠认为正是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人类社会,平等和差异构成了共和政体以及君主政体的行动原则。在马克思看来,包括政府和法律在内的统治权,源于人类的不平等,同时也确立了人类的不平等。阿伦特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洞见将促使悠久而强大的传统终结。在阿伦特看来,热核战争将有
《乌托邦》(Utopia)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学家、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托马斯 莫尔创作的游记,首次出版于1516年。该书分两卷,第一卷借一位旅人之口,谈他周游列国所见,由此而导入对英国当时情况的观察与批判;第二卷才是对以 乌托邦 命名的一个想象的国家的描述。《乌托邦》一书是欧洲第一本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它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图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以组织生产、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基,为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材料。
《互助论》是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活动家和理论家克鲁泡特金(1842-1921)在1902年发表的一部著作。这本书在无政府主义的著作里占有一个特殊地位。在这本书里,克鲁泡特金以伪科学的方法来宣扬无政府、无国家的社会是可以 实现 的,而且宣扬这种社会比其他社会主义思想家提出的理想社会还要 完善 。我们知道,克鲁泡特金并不是提出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人,在他以前,还有巴枯宁、蒲鲁东和斯蒂纳等人。这些无政府主义者提出过种种导向无政府主义社会的方案,设计过这种社会下人们生活的图景,但是,相信这种学说的人毕竟不多,于是他们幻想要为他们的学说建立一个什么 科学 的根据,以争取群众。克鲁泡特金加入巴枯宁派以后,就一直致力于为无政府主义建立科学理论的工作,企图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相抗衡,在国际工人运动中扩大右翼的影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结合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结合新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律性。紧紧围绕《意见》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根本任务、方针原则、基本内容、基层基础和渠道方法,对新时代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是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研究者学习领会贯彻《意见》精神的一本通俗理论读物。
自20世纪70年代起,围绕中国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及部分海域的管辖权形成了6国7方的争端局面,近年来,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以谋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安东尼?卡蒂教授通过查阅法国、英国和美国自19世纪末以来对南海诸岛所有权的档案,理清了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档案表明南海诸岛的主权属于中国,并且西方国家及越南等争议相关方也认可这一事实。本书对于我国解决南海争端、稳定南海局势、共商 南海行为准则 具有重要意义。
《历代官制概述》为黄本骥先生《历代职官表》中瞿蜕园先生所作部分,为《历代官制概述》与《历代职官简释》。为了使读者了解历代职官的沿革和表中所列职官的职掌、演变的情况,《历代官制概述》是通论历代官制沿革的情况,以便读者对历代职官制度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历代职官简释》其实是为了解释《历代职官表》中官名或者文字名为出发点,本书并没有脱离《历代职官表》的基础,所以对清代的制度说得比较详细、具体。为《历代职官表》提供辅助说明的作用。
本书是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献给广大读者的国家智库型学术版著作,本书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组织编写,胡鞍钢和周绍杰执笔,以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为主题,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探讨到2035年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实践途径,深刻回答了共同富裕这一宏大目标的意义、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总体目标和战略思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基础等关键性问题,并给出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思路和具体建议。
本书辑录了毛泽东1936、1939、1965和1970年同斯诺的4次谈话以及毛泽东同海伦·斯诺、詹姆斯·贝特兰、斯坦因、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人的多次谈话和有关谈话的背景资料。以上谈话均为毛泽东口述,1936年谈话还经他本人审阅过。这些谈话讲述了毛泽东自己的革命经历,对当时的许多重大政治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作了科学的预见,十分难得,极为重要,公开发表后引起轰动,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然是认识、研究这位伟大巨人的重要依据。
本书由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是党中央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党中央在统战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中央统战部统一领导国家民委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全面促进民族事业发展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有关民族工作的政策建议等。
《保守主义》的作者为英国保守党政论家、著名保守主义思想家休 塞西尔(1864-1958)。本书写于1912年,是英国保守党的重要政治理论著作。作者在书中系统地描述了一般的守旧思想,以及英国保守主义的渊源和形成过程,并认为英国近代保守主义有三个主要来源,即人类天生的守旧倾向、王党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一定意义上说,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保守主义的思想史,对世人了解和研究英国的保守主义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民主的细节:当代美国政治观察随笔(修订版)》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可供各大专院校学生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阅读使用。
《问答》紧紧围绕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主要采取问答体形式,进行全面解读和系统阐述,帮助广大党政干部、统战工作者、统一战线成员更加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加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问答》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汇编了新华社关于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的新闻通稿及中央主要媒体的理论宣传文章,下篇针对统一战线各领域相关理论政策问题,分15个专题、108个条目进行了具体解析。
《论纪说法》是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组织编写的连续出版物。本书坚持政治引领、紧贴工作实际、聚焦新难问题,精心选取全国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撰写的兼具新颖性、参考性的典型案例分析文章50余篇,内容涵盖违反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和职务违法、职务犯罪各个方面。每篇文章分为 内容提要 基本案情 分歧意见 意见分析 相关规定 5个部分,以案释纪、以案明法、以案论理,既有分析论证,又有提炼总结,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解决执纪执法工作实践中的新型疑难复杂问题提供指导参考。
人种(race)或人种主义(racism),是根据人的可视的差异演绎出来的一套近代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本书以东西方知识的往还为切入口,概观人种概念在18世纪欧洲的建构过程,继而考察人种概念在19 20世纪中国和日本再生产的历史。通过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本书呈现了人种概念所蕴含的不同政治意涵,指出这一西来的概念在中国被解构的契机。
休谟的政治论文首先收集在1741年和1742年分作两卷发表的《道德和政治论文集》中,当即引起人们的广泛赞赏。1752年发表《政治论》专集(实际上其中有许多重要的经济论文),使他不仅誉满英国,而且驰名全欧。本书所收文章均选自上述两书。 这些政论文,颇有特色,思想主张自成一家,博引史实,富于哲理,笔调模仿略早于他的英国散文家约瑟夫 艾迪生,既似论说又带有小品随笔的风味,写得亲切生动、启人思索。当时流传颇广,影响较大,据说对后来的法国革命领袖和美国开国元勋们均产生过一定影响。不过休谟的政治思想体系和政治主张,较为复杂含蓄,颇难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