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在充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基础上,根据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本思想逻辑,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力求全面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它不仅深刻挖掘了以往人们熟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如阶级理论、国家理论、革命理论、民族理论等,而且也深刻挖掘了以往人们重视不够的一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如政治权力理论、政治文化理论、政治发展理论等,因而,《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向人们展现了内容十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 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著作各种各样,涉及领域也十分广泛,但至今尚未有一本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和理论、并将其上升到原理高度的著作。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研
《读〈资本论〉》是阐释马克思思想认识论的客体和地位以及 主体 范畴批评引起的政治哲学和历史理论等问题讨论和研究的坐标和参照读本。这本书源于路易 阿尔都塞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64 1965 学年主持的研讨课,由阿尔都塞、埃蒂安 巴里巴尔、伊夫 杜鲁、雅克 朗西埃、皮埃尔 马舍莱、罗杰 埃斯塔布雷主讲,研讨课以集体的方式重新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阐述它的普遍哲学意义,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理论。《读〈资本论〉》是一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解读,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其在当代的意义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本书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学说的理论变迁脉络,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起源,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由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和国家制度形态的跨越,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中国化进行了全面梳理,比较完整地呈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国家治理方略的理论探索与生动实践,是一部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视角的学术著作,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新型的国家治理模式上的历史性、时代性、开放性、现代性。
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 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本书分5编21章,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发展历程和内容构成等,按照不同专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和系统梳理,填补了相关方面的研究空白,是一部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理论专著、权威读本和规范教材。
《资本论(1-3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首次将经济和历史联系起来,拆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马克思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融于一体,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发现。在广泛而坚实的考察之后,马克思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奇妙关系,从而论证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在人类政治和经济发展目前,《资本论》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立。
在计算机、互联网尤其是诸如Facebook、YouTube 和Twitter 这样的社交媒体释放爆炸性能量的时代,劳动正在经历着怎样的变化呢?正是在《数字劳动与卡尔·马克思》—书中,克里斯蒂安·福克斯(Christian Fuchs)力图回答这一问题:即通过对资本主义信息通信技术( ICT)行业中的劳动进行研究,创建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数字劳动批判理论。他依据一系列的全球案例研究,以无偿社交媒体产消者和密集型企业的硬件装备工等为典型对象,揭示了数字媒体的劳动力成本,考察了资本主义信息通信技术( ICT)公司剥削人类劳动的方式以及这种剥削对工人的生活、身心健康的影响。
本书由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教授领衔,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国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方面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如黄力之、童世骏、余玉花、陈学明等12位作者编写,选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代表性著作,包括《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等共15 部(篇),覆盖马克思主义三大主要组成部分。书中对这些经典著作的领读,主要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内容,阐述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重要意义、基本原理,侧重分析经典著作的文本逻辑和思维逻辑,深入挖掘经典作家的问题意识。通过逐条逐段阅读文本,引导读者思考经典作家提出的问题,并阐发其当代意义,力求原汁原味读原著,入脑入心悟原理。
本书围绕重释马克思哲学这一主题,展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这一目标,把马克思哲学置于一个宏大的理论背景中,从理论与文本、理论与历史、理论与现实三个维度展开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并用新的实践、科学和哲学成果重新阐释已经成为 常识 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被忽视、被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系统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又未展开、同时又契合着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并使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从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马克思的 形象 ,为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
本书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证了与中国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贡献,特别突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上的原创性最新成果,对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强化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借鉴价值。
本书全面系统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包括政党本质和无产阶级政党理论、马恩政党理论演进的历史与逻辑、人类解放与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的崇高理想与纲领策略、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任务与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人对马恩政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等内容,构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对强化党的初心使命、深化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等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可作为党员学习教育的基本教材,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党建专业的院校师生等的基本学习研究文本。
本书是由著名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学者亚历山大 阿尼耶瓦斯所汇编的论文集。本书汇集了来自历史、哲学、发展研究、地理和国际关系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来共同考察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政治研究中的进展。本书涉及的主题包括:帝国主义与全球化的辩论、社会结构和对外关系之间的联系、身份和规范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工业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和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之间的关系等。
马克思撰写《资本论(1867-1882年手稿)》的历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867-1870年为第一个创作时期。马克思在这一创作时期撰写的手稿收入第40卷(上)和第40卷(中)。其中第40卷(上)收载马克思于1867—1868年围绕《资本论》第二册和第三册撰写的13篇手稿。第40卷(上)收载的与《资本论》第二册有关的手稿包括:《 第二册 第一章开头部分》、《 第二册按主题挑选的引文摘录》和《 第二册 (第Ⅳ稿)》。该卷收载的与第三册有关的手稿一共有7篇,分别是关于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札记、第一章开头部分的四篇草稿、《利润率的规律》、《级差地租。采自摘录笔记本的摘录》。在该卷收载的手稿中,有三篇同时涉及第二册和第三册,它们是《关于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利润率规律、成本价格和资本周转》、《亚当·斯密 第一篇的几则评注性摘录》和《利润率、
本书属于 回眸经典系列 。 本书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国家的重要成果,它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 在本书中,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恩格斯根据大量史料,阐述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阶级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日益
《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增订本)依据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内涵划分为科学世界观、科学历史观、科学现状观和科学未来观这样四个板块,共分为七章:章辑录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人类和社会这三类客观事物及其内在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点,这可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第二、三、四章辑录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结构、社会变革、社会形态及其内在和外在关系和发展变化的系统看法,这三章的历史部分可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其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观察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历史观。这三章当中,有关论述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社会变革和社会形态部分,则是属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现状观。第五章社会问题和第六章重点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关系,主要内容都是属于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世界观论析资本主义世界的科学现状观
本卷主要考察1895年至1917年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围绕第二国际后半期马克思主义者与修正主义的论战和斗争,对第二国际主要思想家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着重论证了一些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如罗莎·卢森堡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捍卫和新的探索,也揭示出其历史局限性;深入分析修正主义代表人物如爰德华·伯恩施坦等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攻击,并揭示其思想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对一些思想家如卡尔·考茨基等复杂的思想发展过程进行具体考察,实事求是地给予评价。
本卷主要反映20世纪2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非社会主义国家的传播、发展和影响。重点阐述欧洲大陆、英美地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欧洲共产主义”以及其他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对革命主体、革命策略和革命前景的新的思考,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解和阐释。最后一章叙述马克思主义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传播和发展历史。
本书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专题选编本系列之一,目的是为了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的形式,满足广大读者多层次的需求,本书共收录马恩论著汇编22篇、书信选编9篇,论述摘编7条;列宁论著汇编19篇,书信选编6篇,论述摘编4条。其中所收的文献均采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作新版本的译文,从采用统一的编辑体例,系统地综述经典作家围绕相关专题提出的理论观点及重要意义,同时逐篇介绍所收著作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原著,把握要义。
本书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海洋、海运、海洋强国兴衰、海战等的经典论述,从海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视野,分析了海洋与世界交往、海洋与资本主义发展、海洋与全球化推进、海战与海洋霸权、影响国家海上实力的因素、海洋与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等问题,分仔阐释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的理论框架。书稿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观在世界历史视野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海洋,探索和实践海洋事业,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本卷主要考察1875年到1895年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在此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的构想,揭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提出了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设想,以史学研究证实了社会形态理论,科学预测了资本主义垄断趋势,扩展了《资本论》视野,突出了唯物史观的辩证法向度。他们指导各国创立工人政党,反对机会主义,科学探索无产阶级斗争策略。这是马克思主义在论战和研究中日益深化的阶段。
中国民主党派史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多党合作发展史的重要内容。本书首次以民主党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展现民主党派经过曲折的探索、选择,逐步地抛弃旧民主主义的影响,走上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光辉道路,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同时,突出民主党派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和鉴别,最终由同情、支持,进而到自觉接受、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进入新时代,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历史。
本书章阐述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学术原则、理论假设、体系创新,探讨构建现代广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第二章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根本立场、研究要义、重大原则,前瞻性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阶段。第三章阐述新的活劳动价值论、生产性管理活动性质,比较分析资本主义贫困成因的理论。第四章阐述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福利制度变动、监控技术权力,分析新帝国主义的特征和特性、美式民主损害世界经济和民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加剧美国社会的不平等状况。第五章阐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资本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共享和平台经济治理,探讨新时代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第六章阐述市场与国家的双重调节论、按比例规律与市场调节规律和国家调节规律之间的关系、公平与效率交互同向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什么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本书从学理上深入分析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阶级分析、社会基本矛盾分析、规律分析、趋势分析、环节分析、时空分析、实事求是的分析等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并且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对这些方法论如何运用做了系统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