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精选和汇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重要著述,采用经过校订的新译文,并附有各种必要的参考资料,以满足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多层次需要。编译者力求在时代特色、学术质量和编排设计方面体现新的水准。文库包含三个系列:一是单行本系列,收录经典作家独立成书的重要著作;二是专题选编本系列,收录经典作家集中论述有关问题的短篇著作和论著节选;三是论述摘编本系列,辑录经典作家对有关专题的论述,按逻辑结构进行编排。
本书兼顾国王个人的权力消长与君主制度的演进轨迹,考察了亨利三世时代(1216-1272年)的英国王权运作情况,通过对幼主时期、个人执政、贵族当权等不同样本的深入分析,对中古英国王权的个性和共性做了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关于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研究的有创建性的新观点。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但更是世界的。‘一带一路’版权虽属中国,但收益为各国共享。“一带一路”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是世界上跨度最长、颇具潜力的合作带。迄今,共建“一带一路”已吸引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在全球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一带一路”倡议将沿线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繁荣世界的重要实践平台。
编写课题组由12位专家组成,首席专家是中国人民大学陈岳、同济大学门洪华、吉林大学刘清才。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一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社会科学学科。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体系中各行为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研究国际体系、国际行为体、国际政治关系及其一般规律。其中国际体系是宏观系统和总体环境,国际行为体是研究的核心要素,国际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规律是研究的重要目的。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全面介绍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思想和重要理论,分别对国际体系、国际行为体、国际政治发展的动力、国际冲突与合作、区域化和全球化等基本范畴和重要领域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规律。因此,本书既可作为高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是马克思科学总结1848-1849年法国革命经验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次运用他的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整整一个历史阶段,对法国二月革命的原因、性质和进程作了精辟的分析,具体论述并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在书中,马克思通过对1848-1849年法国革命的分析和总结,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和策略,并*次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划清了革命的社会主义与各种空论的社会主义的界限,阐明了“劳动权”的科学内涵,强调劳动权就是支配资本的权力,就是要占有生产资料,使生产受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的支配,也就是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此外,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还提出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的著名论断,并阐述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法兰西内战(*作单行本)》分析了巴黎公社的 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概括了公社的历史经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 说,特别是用巴黎公社的新经验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首先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 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巴黎 公社 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 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 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法兰西内战》在总 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既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又尊重群众的革命**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鲜明 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彻底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主要分析德国16世纪农民战争和1848年德国革命发生和失败的原因,以及两次革命战争的相同点和区别点。恩格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认为15-16世纪德国总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状况所构成的历史条件,促使德国1525年农村战争的发生,同时也决定它必然失败。恩格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当时各阶级的状况和政治态度,着重分析建立革命联盟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痛斥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前躯 市民等级叛变革命的丑恶行为。该文热情讴歌德国农民战争的英雄壮举,希望激发德国人民从1848年革命失败的情绪中重新振作起来,增强革命毅力。
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日: 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西学新知亟亟而入。一时问,中西学并立,文史哲分家,经济、政治、社会等新学科勃兴,令国人乱花迷眼。然而,淆乱之中,自有元气淋漓之象。中华现代学术之转型正是完成于这一混沌时期,于切磋琢磨、交锋碰撞中不断前行,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名家与经典之作。而学术与思想之新变,亦带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转型,为中华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至今日,中华现代学术已走过百余年,其间百家林立、论辩蜂起,沉浮消长瞬息万变,情势之复杂自不待言。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来者。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之编纂,其意正在于此,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新变,探求中华现代
本书精心选取了24个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用近两百幅漫画,以访谈的形式,从 信念不牢,心理失衡 不良嗜好,绊倒人生 贪图享乐,自食恶果 等八个方面分析了年轻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原因、类型,并配以忏悔录、警示评析,图文结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教育性。本书是年轻干部廉洁教育的好教材,有助于他们正确对待权力,严守纪法规矩,扣好廉洁从政的 粒扣子 。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精选和汇集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的重要*述,采用经过校订的*新译文 ,并附有各种必要的参考资料,以满足广大读者学习 和研究的多层次需要。编译者力求在时代特色、学术 质量和编排设计方面体现新的水准。文库包含三个系 列:一是*作单行本,收录经典作家独立成书的重要 *作;二是专题选编本,收录经典作家集中论述有关 问题的短篇*作和论*节选;三是要论摘编本,辑录 经典作家对有关专题的论述,按逻辑结构进行编排。 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作编译 局编译韦建桦主编的《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作单 行本)/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为其中一册。
本书是美国社会学者罗伯特 费希尔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内容涵括了从19世纪末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邻里组织运动的发展历程,区分了其中的不同类型,并从左翼的视角,结合当时美国政的治经济形势评价了各种类型的得失,是一部从底层行动的角度透视美国、也以美国为背景观照底层行动的力作。本书为我们了解美国草根社区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1993年4月,何泗记任中国驻卢旺达大使馆一等 秘书兼研究室主任;1994年4月,卢旺达发生了震惊 世界的种族大屠杀。 1998年4月,何泗记任中国驻刚果(金)大使馆政 务参赞;同年8月,非洲现代史上规模*大的第二次 刚果(金)战争爆发。 2004年1月,何泗记任中国驻中非共和国大使; 2003年3月,中非反政府武装首领博齐泽率部攻占班 吉,登上总统宝座。此后,中非动乱频仍。 这个被同事们戏称为 走到哪儿打到哪儿的战争 贩子 ,亲笔记述了十余年间穿越非洲战火,屡次历 险又逢凶化吉的惊险经历! 赶紧来阅读何泗记*的《穿越非洲战火》吧!
历史之所以“有用”,是历史被理解为“经验”的这一部分意义。历史可以说是人类过往所有经验的总汇。更多的经验意味着更多的有用,无数的经验就等于是智慧的宝库了。 中国人对于读史这件事,实用的意味很浓厚,相信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鉴往知来——好的想办法学习,坏的作为警诫。换句话说,在历史的领域里,中国人很凸显其“功能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中国也堂而皇之称得上是重视历史的民族之一。比方说,从《史记》以来长达二千多年毫无间断的历史系统,便是人类历史上一项非常特殊的成就,而由国家来设置史官则开始得更早,信而有征的可以上推到春秋时代(如春秋时晋国的董狐),大胆一点的推断还可能再往上溯至更早期的商周。 因此,有人曾把中国人和犹太人并列为重视历史的两个民族,即使是摇篮里的婴儿,从父
纵观历史,原来*平常的人只要被恐惧、仇恨及愤怒吞噬,也会变成不折不扣的杀人狂魔。现代国家政府的兴起却令屠杀更具效率,因为除了武器技术的提升,国家机器更能通过种种训练及组织,令执行屠杀者铁石心肠,令杀人如例行公事。《为什么不杀光?(种族大屠杀的反思)》的两位作者丹尼尔 希罗和克拉克 麦考利,一位是社会学家,一位是心理学家,他们探讨了这些屠杀者的理论依据,因为即便到了今天,仍然有人认为消灭身陷政治、文化、族裔敌对之中的平民,成千上万地予以杀害,是理直气壮的。这种思维背后潜伏着怎样的阴暗冲动?作者认为,屠杀的四种主要动机是便利、报复、单纯的恐惧、担心污染。诉诸心理情绪则有恐惧、愤怒、仇恨、爱(族裔净化时对本族过度的爱)、羞耻、屈辱和厌恶等。族群之间的差异,是民族身份的核心,却能被民粹领
《东南亚研究(第1辑):越南概论》分别从自然地理、历史简况、民族与习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政治制度、国民经济、军事与国防、对外关系等方面对东南亚及东南亚各国的国情与社会文化进行了阐述。参加丛书编撰工作的均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种方向的专家学者。他们精通英语和东南亚语言,熟悉东南亚文化,在编写过程中多采用手资料,使该书内容具有丰富、翔实、权威的特点。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如何把握住时机,继续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提升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安全等各领域的广泛交流与深入合作,是一个重要课题。《东南亚研究(第1辑):越南概论》旨在为希望了解东南亚情况的人士提供较为客观、全面的知识和信息。
莱索托王国、斯威士兰王国是南部非洲两个内陆国家。两国的地理位置、人种、语言相近,在历史文化上具有相似性。两国独立后,都参照前宗主国英国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西方式的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实行自由市场经济,都面临利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实现经济腾飞的前景。本书是一本全面反映莱索托王国和斯威士兰地理、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概况的志书。
本书为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赴美交流实录。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言人研讨班2009年访问美国,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举办研讨班。随后在华盛顿、纽约与美国政府和联合国的新闻官交流,与美联社等媒体高管座谈。本书全文记述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弗兰克·赛斯诺教授等学者的演讲,实录了与美国政府的新闻官及媒体高管座谈交流的内容。全景观地介绍了美国政府和媒体的新闻运作方式,美国的新闻管理体制,美国政府开展公共外交的*做法,美国媒体发展的*趋势。这是国内本实录此内容的书籍,可作为党委和政府建设新闻发布制度的参考用书,也可为新闻发言人开阔视野应对媒体提供镜鉴,对于新闻学和传播学领域的学者、师生和从业者,这也是一本有益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