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课题组由12位专家组成,首席专家是中国人民大学陈岳、同济大学门洪华、吉林大学刘清才。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一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社会科学学科。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体系中各行为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研究国际体系、国际行为体、国际政治关系及其一般规律。其中国际体系是宏观系统和总体环境,国际行为体是研究的核心要素,国际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规律是研究的重要目的。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全面介绍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思想和重要理论,分别对国际体系、国际行为体、国际政治发展的动力、国际冲突与合作、区域化和全球化等基本范畴和重要领域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规律。因此,本书既可作为高
本书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美国对日本包括空域在内的实际管控、美军人员在日本境内享有的治外法权甚至不受日本宪法约束等历史及现况,梳理、分析美日两国之间的公开协议、军事密约,将美日联合委员会及 安保法体系 的 潜规则 拉出水面,指向 美日间隐秘的法理关系 。作者指出,正是这些不合理的体制导致了美日同盟的畸形关系,影响了战后日本的社会结构,致使日本社会方方面面处于扭曲状态,陷入危机之中。本书直击当前日本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核心,为解读美日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相关历史及东亚局势的理解。
《自由主义为何失败》是西方近年来反对自由主义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对于理解特朗普时代,理解当下西方世界的政治危机至关重要。 作者认为,现代自由主义颠覆了西方政治思想中将自由理解为自律与涵养公民美德的传统,鼓吹过度的个人主义,并催生了人与自然的敌对,这导致了传统社会关系的瓦解与传统社会规范的衰落,从而造成了当今美国政治的一系列乱象。 本书出版后,因其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不仅在美国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普通民众中也反响热烈,讨论极多,作者帕特里克 德尼恩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美国当代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并对一些政治和公众人物的思想和立场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乡下人的悲歌》作者J. D.万斯。 无论大选结果如何,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已是基本事实,并不会
作为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观念的水位》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这本书更生动,更接地气。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观念的水位》中仍然可以找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
成败落基山 卡普兰在儿时的家庭旅行中邂逅了这句话,它既概括了美国的地理环境,也是西进运动的写照。卡普兰将之引为人生箴言,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在游历过全球近70个国家后,2015年春天,卡普兰带着对父亲的回忆、对祖国的感怀,开启了人生中后一趟美国自驾之旅。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长岛海峡到西部荒野,这一次,不是作为记者或旅行者,而是作为一名分析师,他细致地分析了地理因素(纬度、水文、陆地与海洋的分布、土地特性等)对美国命运、国家性格和国力所造成的影响,并省思当下的美国将如何自处与面对未来的挑战。无论是对于理解美国的历史,还是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与美国知识分子的想法,本书都具有参考意义。 了解美国的情况有助于我们重新发现重要而被遗忘的事物,平凡而被忽视的事物。在喷气机时代便利的表象之下,
《民主的细节》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可供各大专院校学生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阅读使用。 你听说美国标榜言论自由,但你知道有政治正确这个底线紧箍咒吗?你听说美国政府权力巨大,但你知道“公款公用”都要纳税人监督吗?你听说美国进行反恐战争,但你知道前司法部长一次次为萨达姆辩护吗?你听说美国妄图称霸全球,但你知道民众为了帮助巴西农民甘愿买昂贵的咖啡吗?你听说美式民主只是谎言,但旅美学者刘瑜以其老辣、诙谐、生动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发生于美国政治、法律、经济、福利、教育中的真实小事儿。民主到底是意识形态的幻景还是柴米油盐的真切?
《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指出,当今的发达国家正在试图踢开那个能使发展中国家爬到*的 梯子 ,即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向发展中国家介绍所谓的 好政策 和 好制度 ,以此来阻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作者一方面通过梳理经济发展史、依据可靠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露被掩盖、遗忘的发达国家的致富进程,并且揭示英美历史上的高额关税、减少外资限制规定背后的意图。另一方面,他指出,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和制度才是真正的好政策和好制度。这本书引发人们反思什么样的政策和制度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而且对思考我国的发展战略颇具价值。
这是一本政治生态学的经典著作。书名中 西方的终结 指的是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物质生产和消费快速扩张的发展方式的终结, 世界的诞生 则是指一个更为平等、物质消费减少、经济生态化的新世界的诞生。 作者埃尔维 康普夫以简洁、流畅、富有思辨性的语言,勾勒了人类自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发展轨迹,并重点叙述了近几百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 大分流 走向 大汇流 的历史进程。在新兴国家奋力追赶并超越西方国家的当下,作者不无忧虑地指出西方式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的一系列生态、经济和政治危机,环境的制约因素将使西方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西方在物质上 变穷 将是不可避免的。 埃尔维 康普夫应当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出这一声音的人。同时,他又乐观地认为,一个新世界的诞生是完全可能的,为此,人类必须作出改变,携手走上一条 变迁
《大国来了》由知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金灿荣著述,观点独特,有理有据。在他看来,中国问题确实很复杂,不是某些人能轻易解释清楚的。用他自己的话讲“谁能解释好中国问题,谁就能得诺贝尔奖”。但有一点,中国作为人国的时代已经来了,只是仍然面临很多难题,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全书分为以下章节:大国责任——重在担当、大国外交——主动而全方位、中美关系——博弈中共生、美国政治的“怪圈”、世界有点焦虑、大国未来——机遇与复兴。本书为海外和国内人士真正了解和认识中国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值得研读。
骑士(Knight、Cavalier) 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并随着骑士的规范、法令、礼仪等形式的加入,而日渐形成有形的骑士制度。本书提供了11世纪至15世纪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的扎实概貌,这些条件推动着骑士阶层在欧洲的产生、传播直至衰落。书中以封建社会、十字军运动和宫廷文化的历史为背景,从骑士的军事训练、比武征战到道德准则、精神世界等的许多为大众所熟知的层面,以精练的文字,深入且系统地阐述了骑士等级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仪式和象征,并试图解析骑士盛衰的内在原因。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一书中认为:美国作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在全世界占有军事优势,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尖端科技领域地位领先, 美国文化 具有吸引力。不过美国不仅是个的超级大国,也是最后一个超级大国。他预计到2015年左右,美国将失去世界霸权地位。在此之前,为了未雨绸缨,需要早作准备,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秩序。为此,美国必须防止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兴起,和任何一种威胁美国霸权地位的反美联盟的出现。布热津斯基博士的全球战略构想将欧亚大陆看作关健地区。他列出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国家和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各五个,对它们在欧亚大陆的地位、发展前景、政策走向以及同美国的利害关系一一作出分析判断,并就美国对它们的政策提出建议,其中有关中国的评述占有较大篇幅。
......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变化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中的世界经济、转化中的世界政治、变革中的西方大国政治与经济、演变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与经济、起伏中的发展中国家政治与经济。 本书根据国际关系的新变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把传统观点与科学新成果融为一体,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
章至第三章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概述日本政治的历史与现状的特征。如国花的由来;宪法九条成立的背景等。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从政治形式和国家机构的构成了解日本的三权分立的内涵。如立法、执法、司法的结构和机制等。第八章至第十一章主要从政党政治和选举的角度,介绍日本政党政治的特征和选举形式。如压力团体的作用等。第十一章是日本的地方自治制度。主要叙述地方分权的主要内容和原由,地方议会、地方的条例与行政部门的地位等。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是日本的防卫与外交。突出战后五次防卫大纲内容的演变与日本外交的课题等。
哈贝马斯是当代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交往理性和商谈伦理是其理论的核心。哈氏思想深邃,非常关注现实世界,对当今世界的许多焦点问题尤为关注,并 作过一系列深刻的反思。本书作者基于自身的专业研究和学术素养,对哈贝马斯新近的思想作了长期的跟踪、研究和评述,并形成专业文字,陆续发表在国内各类学 术刊物上。本书即是对这些论文的汇编和串联,体现为十个章节,基本涵盖了哈氏对当今焦点问题的看法。这些论文,通过研究和评述哈氏的思想,比较明晰地展示了哈贝马斯近期思想的演进,并评述其优长和问题,对于国内哈贝马斯思想研究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美国的媒体与政府关系在现实层面上是千头万绪的,事件多、案例多,研究起来可以有多种角度。为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美国“大众传媒-政府”系统运行机制研究》选取了较为宏观的角度对此进行观察和分析。美国的大众传媒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依赖”的,公众足大众传媒与政府共同的存在基础。借用社会系统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美国“大众传媒-政府”系统运行机制研究》指出了美国的“大众传媒-政府”系统运行的三个主要机制:一是动力机制。系统运行的动力来自各行为体的需要。大众传媒出于经济利益需要将政府作为重要的信息源:政府需要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外部信息进行决策,还需要借助大众传媒进行形象树立和信息扩散;公众需要通过大众传媒了解政府的有关信息,而且需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意见表达。二是控制机制。大众传媒
《民主的奇迹》内容简介:1787年夏,美国费城。一场原本只为修补旧条例而召开的联邦大会,结果演变成要制定一部闻所未闻的宪法。五十五位代表,平均年龄不到四十三岁,来自十二个立场各异的州,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激辩四个多月,有人出言威胁,有人离场抗议,连主席华盛顿都写道:“我真懊悔跟这档子事沾上关系。”而正是在几近绝望的气氛里,会议缔造出不朽的政治文献——美国宪法。 这部宪法,孕育了当今世上最富强的国家。这奇迹如何诞生?本书带你重返会场,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