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是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书大致成于春秋末年,共分13篇,总计5900余字,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 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 兵经 、 百代谈兵之祖 。《孙子兵法》中关于作战方针、作战形式、作战指导原则等的论述,都是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一思想为基础的。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个为《孙子兵法》作了系统的注解,为后人研究、运用《孙子兵法》打开了方便之门。 《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谋略宝库,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8世纪时,该书传入日本,18
本书是一部全彩印刷的、引人入胜的飞行器研发图史,它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的*奇工厂。自1943年夏天成立以来,臭鼬工厂就一直处于世界航空技术发展的前沿,他为美国空军研制隐形侦察机、喷气动力高空拦截器等特殊武器。本书以战机的设计、建造、首飞和作战为顺序,详细介绍了该工厂在过去75年中超过40个非机密项目。从XP-80到U-2、SR-71、F-117、F-22,再到F-35,这些飞机都展现了臭鼬工厂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卓越性能。书中不仅提供了详实的历史介绍,还附有近千张照片和图纸,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工厂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项目。对航空科技、历史爱好者以及喜欢军事技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将是一次难忘的探索之旅,带领他们深入了解这一工厂的辉煌历史。
1945年3月,德国国防军戈特哈德 海因里齐大将奉命接手维斯瓦河集团军群司令职务。在随后的2个月里,海因里齐采取各种战术,阻击对手的推进,从德方视角复盘了奥得河前线战场态势的变化。书中收纳了大量来自德军的*一手资料,以及战场日志、战后总结文件、对交战双方的访谈等各种资料,详细梳理了奥得河前线德国守军的兵力编制变化和调整,双方所采取的战役、战术手段,以及如何运用己方力量达成战役战术目的。本书*面客观地展现了战线逐日、逐段的变化,以及奥得河一线德军在*后的战斗中走向覆灭的过程。
这是一座可以陈列在书架上的坦克博物馆,精湛的3D复原技术,给读者带来震撼、立体、直观的视觉体验,展现“坦克”这一技术 的演变历程。 ◆逼真的数字化复原从一战时期驰骋战场的菱形坦克,到二战时期成为传奇的T-34、“虎”式,到冷战时期的引发潮流的T-72、“豹”1、M1,再到当今融合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和信息力于一体的第三代、第四代主战坦克,再现其战场雄风。 ◆专业的外观内构解析聚焦坦克这一技术 ,专业、硬核、细节满满,侧视图、三视图、线图、细部图,一睹坦克的里里外外、方方面面,以严谨可靠的数据表、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本书是一部思路清晰、详略得当的一战史,用跌宕起伏的战争主线把德军兵败马恩河、毒气肆虐伊珀尔、坦克首秀索姆河、血肉鏖战凡尔登、战车突袭康布雷、美军血战阿戈讷等读者耳熟能详的战役片段串联起来,构筑了一幅全景画卷。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首先概述每一年的总体形势与突出特点,然后分成小节,详细叙述各年份的主要事件。同时,书中还穿插着必要的专题叙述和分析,比如战争的起源、力量对比、各国的战争计划、坦克的飞机的兴起,等等。 本书作者的两个强烈主张贯穿全书始终,首先是避免投入越来越多的生命来加剧失败,继而是寻求解锁困局的钥匙——指的是新技术、突然性、集中优势兵力与分割瓦解敌人。作为一部成书于近百年前的作品,其前瞻性让人折服。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是一本第
本书梳理了美国军事体制发展的全过程,回顾了美国自殖民时期至今的军事体制的内容、特点、产生的背景及其对美国军事发展的影响。系统总结了美国军事体制演变的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有助于读者把握美国军事制度的特征,对美国军事制度的历史演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铁路在战争中有两项基本功能:快速投送兵力和保障后勤补给。装甲列车又被称为 移动堡垒 或 轨道上的战舰 ,是人类利用火车自身优势使其成为一种强有力武器的大胆尝试。这种威风凌凌的武器曾在二战前航空兵和装甲坦克兵未发展壮大的年代出尽风头。美国内战时,它为战场决胜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后,几乎所有拥有铁路系统的交战国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装甲车辆,从维护殖民地治安时的低强度应用,到俄罗斯内战期间的大规模使用,这种前线武器越发受到欢迎。后来,坦克和其他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使得装甲列车略显失色,但直到前南斯拉夫共和国的内战期间,装甲列车仍在发挥作用。 《世界装甲列车图解百科:1825 2016年》(Armoured Trains: An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1825-2016)是该题材的集大成之作。本书按国家名字分类,以翔实的图文介绍了1825 2016年近两个世
这是一部罗马通史,自特洛伊木马屠城起,至君士坦丁堡陷落止,整整2207年,包括王政、共和、帝国三个时期,也涵盖了罗马文明的主要对手,包括迦太基、继业者诸国、帕提亚、萨珊波斯、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主要国家史,*方位、无死角地阐述罗马战争史上的传奇以及罗马社会演进的整个历史进程。 *一卷 主要包括罗马起源、罗马王政、共和早期、共和内战四块内容,几乎涵盖了这一阶段可查阅、见记载的*部战争,也介绍了罗马的基本制度、两大阶级、罗马军团等内容。 *二卷 主要包括后三巨头内战、帝政主要王朝、蛮族入侵、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几大块内容,同样也以战争为主,但也完整阐述了各王朝兴替、内战等内容,*对不会让读者有跳跃感。 第三卷 主要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史。着重讲述这一时期王朝的更迭,*核心的部分为查士
《二战德军武器图解百科》 是什么武器让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显得如此强大? 从战斗机、火炮到战舰,本书用图解的形式展示了二战期间德国军队所使用的那些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武器装备。 从德国国防军到武装党卫军使用的装备,本书提供了二战时期德国主要武器装备——从“豹”式坦克、88毫米火炮、“喷烟者”41型多管火箭炮等陆战武器,到容克斯Ju-88等知名空战锐器,以及“俾斯麦”号等一系列经典海军武装——的图解,每一件重要的武器都配有全彩图片,并附有其发展史、服役历史和规格表(包含了完整的尺寸、重量、性能,以及乘员、装甲、武器和动力装置等细节)。对于想要了解二战时期德军军备的军事迷而言,《二战德国武器图解百科》是一本相当不错的普及读物。 《二战苏军武器图解百科》 二战期间,苏联武器以可靠、强大且颇具创新性闻名
从德军战略、战术和个人层面,勾勒出波澜壮阔又生动非凡的东线战争图景,讲述了异常惨烈的战斗和难以想象的艰辛。卡雷尔很会讲故事,会令读者在不知不觉间陷入对几十场战役的详细描述中。被西方媒体誉为 *远的*典之作 ,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今,一直深受读者欢迎。 《东进》从东线战事爆发首日,也就是1941年6月22日的 巴巴罗萨 行动开始,先后讲述了发生在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列宁格勒、罗斯托夫、斯大林格勒等地的战斗。 《焦土》从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叙述,接着讲述了列宁格勒围攻和发生在北方战线的激烈战斗,又介绍了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以及德军在克里米亚的徒劳抵抗,直至1944年7月苏军到达东普鲁士边境。 《沙漠群狐:隆美尔与非洲军》 《沙漠群狐:隆美尔与非洲军》从1941年3月31日隆美尔与非洲军对英军展开的一次突袭入手,以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