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坦克!》 先介绍了一战期间的武器和战术,阐述了这次大战是如何演变为阵地战的,进而深刻地分析、探讨了盟军的坦克战术问题,并提出了机动作战、大规模协同作战、闪击战术等战略战术思想的合理推论。 装甲怪杰 古德里安将其对机械化战争长达15年的研究心得融入此书,本书具备的启发性、革命性震惊世界,并迅速成为*销多年的传世经典。 《坦克,前进!》 介绍了1935年至1945年间德军装甲兵战术在分队指挥领域内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德军装甲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战经验,阐述了坦克行动的一般原则、特定条件下的坦克作战、坦克与其他兵种的协同,配合图示讲解了十个坦克战例,概述了1945年以来英国、美国、法国等国装甲兵的发展,以及与坦克协同作战的诸兵种在未来需要改进的方面。 《 坦克战术 : 从诺曼底到洛林 》 本书的前半部
《国防军:第三部.垂死挣扎,1944 1945年德军历次战役》分析了德国国防军的 死亡之旅 ,从1944年1月在安齐奥和乌克兰的战役,到1945年5月国防军在战场上的崩溃,以及苏联对柏林的猛攻。奇蒂诺在广泛阅读德语文献之后,通过清晰而引人入胜的文字,着重阐述了德国人对这些战役的看法。这些看法往往与盟军的观点大相径庭,比现有的任何观点更能让人对德国国防军尾声阶段的战役产生更细致、深刻的理解。作为 国防军三部曲 的第三本,《国防军:第三部.垂死挣扎,1944 1945年德军历次战役》讲述了二战中的德国军队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是如何将 困兽犹斗 这个词演绎得淋漓尽致的。
二战早期,英国特别行动委员会(SOE)设立了绝密培训学校,以指导未来的特工学习如何成为一名间谍。X营地是SOE开设在海外的众多训练学校中,zui重要也zui有意思的一所,其教学大纲比其他训练学校也*全*,本书重现了该学校的培训手册,课程涵盖伪装、侦察、追踪、审讯、格斗,以及暗杀等秘密技能,用于帮助特工为在敌后执行*度危险的破坏和颠覆计划做准备。 本书内容以英国国家档案馆的真实史料为基础,向读者展示了二战中的特工这一职业的历史沿革与训练体系,以及SOE是如何将学员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特工的,为读者揭开特工这一职业的神秘面纱。 卖点 ★盟军绝密档案,英国间谍组织*方培训手册,披露现代特种作战和间谍活动鲜为人知的细节 ★重现SOE绝密培训学校秘密课程,内容涵盖伪装、侦察、追踪、审讯、格斗、暗杀等技能 ★课件形式的内容框
美军长期以来秉持“概念驱动”的理念,将作战概念创新作为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和推动力。作战概念开发是探索战争制胜的创新工程,针对这一现实需要,本书系统总结了美军作战概念的演进脉络;结合美军作战概念的演进变化,从作战概念研发的作用、制胜机理和战争形态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战争的准备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对美军作战概念发展的认识;重点阐述美军“非对称作战”“分布式杀伤”“多域作战”“马赛克战”等典型作战概念的发展情况和内涵特征,可以为我军建设发展特别是作战理论体系化建设提供参考。
《核时代的战略博弈——核门槛国家与美国防扩散外交》是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e Teacher Project)“军控外交研究”(项目号YETP1344)的成果。美国以核不扩散体系的捍卫者自居,一直运用施压、制裁、利诱和武力威胁等手段阻止其他国家越过核门槛。对于那些渴望拥核的国家,核武器是国家实力的展示和确保安全的手段,承载了太多的寄托和期待。这就注定了美国与这些国家的博弈成为国家战略与智慧的较量。本书锁定美国针对6个国家的防扩散外交做深度分析,揭示了其如何默许以色列拥核,如何坚定了印度的拥核意志,如何说服日本将核能力限制在“技术威慑”层面,如何化解一触即发的朝核危机,如何成功说服利比亚弃核,以及高压政策何以使伊朗态度更加强硬。这些经典案例说明,无论是对盟友还是对手,美国防扩散
摆在读者面前的《战术基础理论》丛书,包括以下四种图书:《战术史纲要》、《战术的哲学基础》、《合同战斗发展史》、《中国战术史》。这部丛书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学术界对战术学基础理论的探研成果。战术学是军事科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的对象是战斗的本质及其规律。战术用通俗的话说是交战双方最直接的战斗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而这四种书分别从史的角度与哲学的角度对战术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拓展了这一分支学科的研究广度与深度,从而大大提升了这一分支学科的理论含量与学科化程度,是有
胡志强所著的《优势来自联合——关于海上联合作战及其系统实现的思考》是一部以海上联合作战指挥及其系统工程研制为对象和背景的专著。全书以网络中心战理论和系统哲学为指导,围绕战场优势组织及其实现,研究了体系对抗环境下海上联合作战的信息内容、战场控制的本质、组织运行及作战样式,深入剖析了海上联合作战的组织结构和行为,阐明了“优势来自联合”这一核心思想。在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范畴内提出并界定了21世纪海上战斗管理系统——海上联合作战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基于能力和效果,探讨了如何应用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构建敏捷的体系,充分发挥分布式网络化作战的效能。同时,说明了分布体系自组织的过程,也是系统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突出了网络使能和服务的理念。《优势来自联合——关于海上联合作战及其系统实
淮海有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淮海战役实录》向您披露,那座丰碑背后一段段珍闻秘事,一幕幕内情实况,国共两党两军惊心动魂的大搏杀,震撼世界的大决战,关系中国历史命运的66天,人民解放军一役歼敌55.5万余人。
历史上也曾经存在着高度重视公民身份的时代,这些时代通常与特定的国家联系在一起。公元前5到前4世纪的雅典,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的罗马,中世纪晚期的佛罗伦萨,18世纪晚期的美国和崛起时期的法国,它们都是这些国家的曲型。但当下的情况已迥然相异,它的范围实际上已遍及全球。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这一主题所拥有的魅力?这种魅力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关怀的汇合。
美国中情局技术服务办公室(CIA’s Office of Technical Service)成立于1951年,主要任务是为中情局特工及相关情报活动提供间谍技术、秘密装备等技术支持。该部门自成立以来,本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信条,开发设计了大量先进、隐蔽的间谍装备与创新设备,在美国对苏情报战争、当代反恐战争及其他情报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书聚焦中情局技术服务办公室的发展历史,首次展现了中情局最为机密的行动及其使用的间谍技术与装备,讲述了间谍技术人员扣人心弦的生死故事,向读者呈现出不一样的情报世界。从中,读者可以看到:巧夺天工的秘密装备:隐藏于钢笔、盒、手表、打火机等物件中的微型相机,用建筑工人手套制成的情报隐藏装置,读取微粒照片的微型阅读器,用于密写的隐形墨水,用于收集情报的仿生昆虫飞行器,为保护情报信息设计的
《云南剿匪斗争》包括综述、综合资料、专题研究、回忆资料、文献资料、报刊资料、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