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崛起,有国际比较才有说服力。 谈中国崛起,有理念支撑才有生命力。 谈中国崛起,有逻辑分析才有深入力。 20来年,张维为教授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路走来,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悟。他亲眼目睹了不同国家命运的跌宕起伏,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崛起给世界带来的许多触动和震撼。 中国三部曲 整合了张维为近年来的代表作《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是建设中国话语的尝试,也就是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评论中国和世界,来解构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当然,这一切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激发更多的人去思考和研究,为中国全面超越西方、西方模式和话语作出中国人的贡献。 《中国震撼:一个 文明型国家 的崛起》 中国崛起 震撼了全世界, 中国模式 也成为了国际学界、理论界热议
《东线》系列丛书,由著名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全书以丰富的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以及洗练、洁净的文字表现,展示了苏德战场上震撼人心的浴血大搏击与攻防力量的大转换。 本书承接上部《东线:莫斯科的秋与冬》,主要讲述了:1941年12月5日,苏联军队在莫斯科前线突然展开大举反攻,德军猝不及防,大幅度后撤。几天后,美日战争爆发。希特勒一面下令东线德军必须死守战线,一面决定向美国宣战。苏军在持续几个月的大反攻作战中耗尽了实力,苏德两军暂停厮杀。与此同时,在克里木半岛,德国第11集团军也与苏军展开激烈攻防战。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日军迅速南侵,占领东南亚的大片领土,包括荷兰女性和荷印混血女性在内的很多白人女性沦为日军 慰安妇 。 她们如一朵朵鲜艳的花蕾,含苞欲放。她们渴望长大,努力将花蕊迎向明媚的阳光。可是那美丽的花朵却被血红的 太阳 残酷地摧残、摧残、再摧残 作者玛格丽特 哈默尔 毛努 德弗瓦德维勒经过长期采访,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将八位荷兰女性在荷属东印度日军 慰安所 里的惨痛经历公之于众。战争结束后,埃卢娜、玛露塔、莉娅、埃伦、贝齐、提奈卡、路易丝、诺露切回到了荷兰。她们当中,有的在家人的帮助下走出了痛苦不堪的回忆,过上了较为幸福的生活;有的因为身体遭受了严重的损伤,终生未嫁或不孕,在孤独、贫困中离世;有的因为心灵创伤而无法面对婚姻,遭受世人的歧视和非议。
本书繁体字版为台湾知兵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是《联合舰队的黎明》(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简体字版) 之姊妹篇,从纯军事的角度,客观地介绍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所有军舰的性能及其简史,为读者较直观地了解日本联合舰队后期侵略中国、挑起太平洋战争,直至灰飞烟灭的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手资源。 其中主力军舰(战列舰、航空母舰等) 都配有本舰的照片及相关资料;而吨位较小的舰种(驱逐舰、潜水艇等)由于其个体军舰数量很多,本书虽对每一艘军舰的简历都做了介绍,但只就其中代表性的舰艇配有图片。
2015 年 12 月,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成立。 洪荣昌同志是我院*批特聘研究员。他在退休之后, 对苏区红色文物的收藏有极大的兴趣,研究成果颇丰, 曾经在解放军出版社公开出版过《红色票证》《红色货币》《红色收藏》三本书。也常在《中国收藏》《中国钱币》《人民日报》《闽西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 相关文章。在 2016 年中央苏区研究院的研究课题中, 他主动承担了 中国工农红军军用粮票研究 课题。这一目前还没有人涉入的研究领域,在他的努力下,于 去年 11 月份就基本完成了。我赞叹他的勤奋与执着, 一个县处级行政领导干部,退休之后能有如此干劲, 锲而不舍地收集、研究苏区文物,为弘扬苏区精神、 传播红色文化不辞劳苦,应该是对 发挥余热 的*好诠释。 《红色粮票》这本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之际与广大读者
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出发,把创建新型人民军队作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926 年*在主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就 提出了建立农民自己的武装的思想。1927 年 8 月,他又提出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论断。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发动和领导了百余次武装起义。1927 年 8 月 1 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中国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8 月 1 日也因此成为人民军队诞生的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创建以 来,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风雨兼程 90 余载,铸就 钢铁长城。人民军队在战斗中成长,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后取得全国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报纸是历史的记 录,今天的报纸就是
历史回溯到烽火连天的赣南,历史永远铭记着一个庄严的日子。方圆九州的蓝天,绽放出了一片夺 目的红霞。公元 1931 年 11 月 7 日,这一天,在江西 瑞金的叶坪村一片小树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历史上*个由劳苦工农大众当家做主的新型 国家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了。在瑞金叶坪中华工农兵苏维埃*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众望所归的*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从此,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便成为当时遍布全国的红色区域的中央区,赣南也成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赣南苏区是锻造中央核心机构并使之走向成熟的革命熔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伟大理论成果 *思想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中, 如何将农民成分占主体的共产党组织建设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将以农民为主体
印鉴 , 权力的象征。 中央苏区红色印鉴,系指国内第二次土地革命战 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武装通过革命斗争, 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红色政权后所使用的印章。它涵盖了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及地方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工会、农会、革命委员会、共青团、赤卫军、少先队等各机关部门和革命团体的印鉴。 书中展示的红色印鉴,除少部分采集于有关媒体及文献资料外,极大部分都来自笔者收藏的中央苏区革命文物实物资料中,凸显红色印鉴的真实性、可靠性。其中有些红色印鉴较为罕见,是中国革命史难得一见的佐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1927 年冬至 1928 年初,在中共 八七会议 精 神指导下,受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影响,赣西南、闽西地区的广大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