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内容由拿破仑本人所写,是迄今为止*全面的一本《拿破仑日记》。全书按时间顺序完整地记录了从1769年拿破仑出生、经过成长、及至辉煌、到*后流放的绝笔。在与人的交往中,拿破仑可能很少说实话,然而在这本日记里,他无法不说实话。这本日记向世人展示了这位世界伟人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而《拿破仑日记:精简珍藏版》则是在《拿破仑日记》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简。旨在让读者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能够用较短的时间汲取外国经典军事名著的精髓。
作者文笔细腻,娓娓讲述了卫青、霍去病传奇的一生,为读者塑造了大汉一代名将。卫青与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二人一生对匈奴用兵,大获全胜,其意义在当时乃至后世极为深远。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朝著名的将领、军事家,民族英雄。 公元前129年,匈奴骑兵大举入侵,汉兵分四路出击。其余三路皆失利,只有卫青一路在龙城之战获大胜而归。武帝大喜,封他为关内侯。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公元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爆发漠南之战。卫青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捷报传到长安,汉武帝喜出望外,特派使者赶到边塞,拜卫青为大将军,统帅六师。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重挫匈奴,迫使匈奴不敢南侵。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故,谥称为烈侯,葬于茂陵。 霍去病(公
本书为纪实文学作品,真实记录张困斋烈士的生平事迹。张困斋系宁波北仑人,后来沪在银行业任职,其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张困斋以开设 丰记米号 店为掩护,负责上海地下党领导机关的联络工作。1949年3月不幸被捕,5月7日英勇就义。他与李白、秦鸿钧一起,被称为 电台三烈士 ,他们也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角李侠的原型人物。作者通过研究相关历史文献及联系张困斋烈士家属等方式,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记录了张困斋不平凡的一生。本书的创作与出版,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知晓张困斋烈士的革命事迹,铭记革命先烈,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纵横江海:抗日战场上的粟裕》以粟裕回忆及军事著作及其战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口述回忆为基础材料,将自粟裕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至苏中抗日战争后一个战役 邵伯高邮战役的战斗细节用白描的手法展示出来,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场上率领抗日军民纵横江海的粟裕将军。
本书主人公陈联诗是《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生活原型。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她参与了川北华蓥山区三次武装起义,带着双枪在重庆与华蓥之间筹备枪弹等重要军需物资,指挥过多次重要战斗,丈夫廖玉璧牺牲后,她携一双儿女发誓 孤儿寡母闹革命 。在她和丈夫的影响下,家族中又走出了六位地下党员,为革命牺牲了四位亲人,她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书中以陈联诗从少女时期到丈夫牺牲后只身远赴苏联的曲折过往为主线,再现了一位出生书香门第的大小姐、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教员为了国家命运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双枪老太婆的传奇经历。
一个无权无势的穷小子,却能在日俄两大列强以及清庭和革命势力之间趋利避害、闪转腾挪而终成 东北王 ,难道仅是运气好吗? 皇姑屯事件 他遇袭身亡,这种非正常死亡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从客观上说是促成了中国的迅速统一,但如果细加以分析,国民党当时的表面统一是建立在 蒋冯阎桂 四派军阀暂时的妥协之上的,奉军退往关外,北伐目标暂失, 蒋冯阎桂 纷争一触即发,对于拥有较强实力和审时度势能力的张作霖来说,如果他没有死,中原逐鹿又该是怎样的局面?本书透过这中间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引领读者去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关东枭雄张作霖。
本书首次披露了中共隐蔽战线上隐名80余年的密电研究奇才蔡威的传奇人生。蔡威为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局长,红四方面军无线电侦察工作的开创者、获取情报*多的功臣。因为他的高风亮节和特殊贡献,以致在他牺牲后的半个世纪里,他的战友从未忘怀他。20世纪80年代,在李先念、徐向前等众多开国领袖、将帅和 无衔将军 的亲切关怀和亲自寻查下,蔡威的真实身份得以确认,并找到了其亲属的下落,而这一行动的规模之大,也构成了中共历史的一大奇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的重要发展战略,其“短板”在农村,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如何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的关键,而对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和设施的配置是根本“抓手”或“着力点”。《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与设施》基于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后转型”宏观社会背景出发,重新认真审视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外延,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及标准化。从2013年开始,湛江市开启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探索,该书基于对该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提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的地方经验。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体系和服务设施配置,力图进行科学、全面的规划与理论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