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在世时正式出版的一本哲学著作。本书的内容是主要探讨语言、心灵和世界的关系。主要观点有:语言可以言说世界之内的事实,而不能言说世界之外的神秘事项,但是对于人生来说,恰恰后者是为重要的。 本书分为七个部分:1、世界就是所发生的一切东西;2、那发生的东西,即事实,就是原子事实的存在;3、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4、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5、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基本命题则是其本身的真值函项);6、真值函项的一般形式;7、一个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当沉默。维特根斯坦首先对世界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原子事实。接着他又把原子事实同思想联系起来,认为思想是事实的逻辑形象。思想是通过命题来表述的,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有意义的命题与现实是相对应的。这样,维特根斯坦就把语言和
在普遍的心灵危机之下,何处寻找安心之道?本书是一本蕞适合现代人读的佛学智慧入门读物。从现代人的日常和体验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佛学看似玄妙的概念,用佛学真正的精神关切,来回应当代人种种的心灵追问,帮助每个感到人生之苦、对环境、人生、自我有困惑的人,重获内心的自由和安顿的力量。本书回到悉达多的经历说起,他在菩提树下到底觉悟到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应对生命最初的疑惑的?第二章 观自我 解答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什么叫与自己和解? 四圣谛 五蕴 无我 等概念回应地正是这些疑惑。第三章 观众生 解答的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为何我们常感到孤独?善恶是绝对的吗?菩萨到底存在吗?这一章通过讲解《心经》《金刚经》等经典来回应这些疑惑。第四章 观生死 面对的是人终极的疑惑:为何会对死亡恐惧
易经历来被视为智慧之书、群经之始、中国文化的源头,功能丰富,变化多端,奇妙高明,古人用一个 神 字表示它真得很厉害。 其实,易经没有那么复杂,它只是告诉你:处在什么位置,看到什么现象,应该注意什么事,如此而已。 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种人事变化的类型,古圣先贤所累积的宝贵人生经验,透过卦爻辞呈现。当我们遭遇某一类型的问题,便可寻找相应的那一卦,从卦爻辞的提示中,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你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你那样,将来会这样。至于到底该如何做,你自己去选择。经过理性判断与选择的人生,还会犯什么大错呢? 年轻时读易经,后面受用的日子会很长; 年长时读易经,才知道这辈子到底过得怎么样。
楞严大义今释 有声书频道:https://e.dangdang.com/touch/products/1960446297.html?channelId=30010 《楞严经》是我国禅宗、净土宗依奉的一部重要经典。自唐以来,仅是它的注疏就有一百多种,至于寺院内外的诵持讲习则更为普遍,有名的 楞严法会 就是据此建立的。《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由唐代般剌密帝译出。经中主要论述了 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的理论,以及 二十五圆通法门 。明末高僧智旭评价说: 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 《阅藏知津》卷十一)本书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著的《楞严经》全本的大义今释,内容包括:原文、注释、今译和串讲(用括号的方式标出)。译文力求信雅达,推陈出新,化古为今,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楞严经》白话读本。
古希腊文明给西方人民带来理性的思想,进而给人类带来哲学,同时又让我们更精准地直面世界的本质,更清晰地了解并解决生活为我们抛出的各种问题。 西方思想的思辨性也将强化我们理性的思维方式,矫正感性的思考过程,反思自我以及他人的情感活动。而这也是诸多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得以普遍传播的原因。 本书作者用 不正经 的通俗语言,将西方思想起源到现代文明这一段重要时期的史诗性成果精炼成章,用平易幽默的文风,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西哲逻辑推导的过程,让原本遥远艰涩的哲学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人类最高级的是思想,而创造思想的人类就是熠熠闪耀的星辰。
本书通解《老子》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是为当代人量身定制的老子思想入门读本。 全书通过比对权威版本,复原最接近老子思想本义的《老子》原文,从先秦典籍的原始风貌中参悟真正的老子思想;全面吸收古今中外大家的研究成果阐释经典,将孔孟老庄和叔本华、黑格尔等西方哲人对照解读,融会东方智慧和西方思维,揭示古文背后的深刻道理和丰富内涵,理解伟大思想家在面临相同问题之时不谋而合的应对逻辑,尤其是老子思想穿越时空、普遍适用的伟大特性。本书重视将古典文本纳入现代人的认知框架和人生困境,为读者提供解决现代生活焦虑、迷茫、内耗和痛苦的启示,以摆脱情绪困扰。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书末还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本书结合两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史,生动讲述了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讲述了王阳明在千磨万击的人生困厄中创建心学的历程,系统梳理了知行合一大智慧,并展开了卓有见地的阐发。
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 那朋友似的、地狱般的、神秘的、诱惑的、爱欲的他者已让位于同者。如今,同质化的扩散形成病理变化,对社会体造成侵害。扩散之势愈演愈烈。使社会体害病的不是异化、退隐、禁令和压制,而是过度交际、过度信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 如今的时代标志不是由他者带来的压迫,而是由同者造成的抑郁。当今社会中有诸多极具标志性的现象,譬如恐惧、全球化、恐怖主义等,韩炳哲的新作所探究的正是这些现象背后潜藏的同质化的暴力。 韩炳哲用他的作品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 Deutschlandfunk )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 《精神政治学》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
《命运的求索:中国命理学简史及推演方法》以充实的史料,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例子,简述命理学的发展历史,展现命理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观念和探究方法的特点,使读者读后对曾在世俗文化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命理文化,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印象和简明的发展线索。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的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 哲学家 有着特殊的内涵。他认为哲学家是高尚、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政体。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理想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理想国》为西方知识界之书。见
本书是艾思奇在20 世纪30 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作者以简洁晓畅的语言和文笔,浅显的事例,娓娓道来,对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等,逐一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和阐明;其写作方法新颖,内容通俗易懂,开通俗哲学写作之一代风气,自出版以来,一版再版,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其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
《哲学研究/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发表的思想是作者过去十六年来进行哲学研究的结晶。它们涉及许多论题:意义、理解、命题、逻辑等概念,数学基础、意识状态以及其他论题。我把所有这些思想写成一些论述,即一些短的段落。它们有时成为关于同一论题的拉得很长的一根链条;但有时我又突然改变,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帮助人们分辨真伪、分析逻辑、合理表达,决定了我们信什么、做什么,以及在面对复杂世界的时候如何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决策。 本书作者是国内从事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专业机构 C计划 的三位联合创始人,她们不仅完整展现了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步骤,更打造了一个零基础、本土化、思维方式可视化、思考过程步骤化的学习系统,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批判性思维工具供读者在实践中使用。 让我们掌握批判性思维,学会思考,做信息时代里更清醒的人。
《五行大义》,隋萧吉撰,五卷,分二十四个主题,因有的主题下还进一步细分,共计四十个条目,包括了释名、支干相配、五行相生相克相杂、论德、论刑、论律吕、论情性、论治政、论诸神、论禽虫等,内容广泛。本书是我国古代系统总结五行思想的经典要籍,是隋以前五行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此次整理,以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所藏宽政十一年(1799)《佚存丛书》初刻五卷本为底本,以三种日本抄本、一种日本刻本、四种国内刻本、一种国内排印本共九种本子为校本,在充分吸收清代以来王念孙、孙星衍、严可均、赵在翰、孙诒让、王先谦、皮锡瑞、洪颐煊等二十余家校勘、辑佚成果的基础上做了全面、深入校勘,并详细揭示了书中知识的来源出处。书后另附萧吉传记、各本序跋以及征引文献等资料,为读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便利。
《标竿人生》原名The Purpose Driven Life,直译为 目的导向的人生 。原版于2002年出版,占据宗教类图书畅销榜*名有一年之久,至今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已经成为21世纪*重要的基督教灵修读物和*重要的心灵文学经典之一。 现在有很多自我提升的书籍,都是建议一个人如何以自我为起点,但《标竿人生》作者华理克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开端,人必须走向并寻求宇宙的创造者,才会真正了解人活在世界上的目的和生命的意义。《标竿人生》彻底扭转了典型的自我提升的论点。 本书将帮助你了解活在世上的目的,以及神在你身上那不可思议的计划,不仅为着此时此地,更为了永恒。在本书中,华理克将带领你走过四十天的个人灵修旅程,这会改变你对人生首要问题的答案:我究竟为何而活?
本书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系统阐述禅宗与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响。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 禅宗与佛学 ,对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传承,奠定后世禅宗思想基础的六祖慧能的事迹等,做了精湛的论述。下编为 道家与道教 ,对隐士和方士的由来,养神、服气、饵药、祀祷的派分,老庄之学,齐燕之风,阴阳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道家与道教对古代天文、历算、地理(堪舆)、物理、化学、医药等自然科学的贡献等,做了深有见地的剖析。
《易经》是中国文化名著,也是古代士子学人的教科书,相传为孔子所作的《系辞传》上下篇,则是《易经》的通论。这本《易经系传别讲》是南怀瑾对《系辞传》的讲记,其方式是先摘录每一章的原文,然后综罗古今历史知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阐述。
本书包括: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共5部分内容。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大学》的讲记。 书名中说的 原本大学 , 指的是《大学》的古本《小戴礼记?大学》。 作者以渊博的学识,综罗大量的文史典故, 对《大学》中的微言大义做了揭示, 给人以人生的启悟。
巫史传统 是李泽厚晚年重要的思想之一,它揭示了中国上古思想史的秘密,是了解中国思想和文化的钥匙。本书阐释了 巫史传统 思想的基本观点:一是 由巫到礼 ,周公将传统巫术活动转化性地创造为人际世间一整套的宗教 政治 伦理体制,使礼制下的社会生活具有神圣性。二是 释礼归仁 ,孔子为这套礼制转化性地创造出内在人性根源,开创了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的修齐治平的 内圣外王之道 。这个 内圣外王 恰恰正是远古巫君以自己通神的魔法来统领部族特征的全面理性化。周、孔使中国传统从人文和人性两个方面在相当早的时代获得了一条实用理性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