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10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第四版,精装)
    •   ( 4202 条评论 )
    • 张一兵 /2020-04-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回到马克思 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一个崭新口号。廓清理论地平、寻求新的理论衍射点是这一深度模式的逻辑前提。本书在国内*次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2版(MEGA2),*次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历史语境出发,力求真实地呈现出马克思哲学话语深层转换的动态历史原相。作者的学术创新在于,运用全新的解读方法确认了青年马克思的人本学社会现象学,以及建立在扬弃古典经济学社会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视域,特别是*次指认出马克思在*后的经济学探索中所创立的历史现象学批判话语。由此,本书冲破了苏东学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理解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重重理论迷障。

    • ¥144.4 ¥152 折扣:9.5折
    • 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社会场境论中的市民社会与劳动异化批判
    •   ( 1048 条评论 )
    • 张一兵 /2024-06-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回到马克思》的第二卷。作者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现象学对一般物相化和经济物相化迷雾的双重透视,突显了生产活动塑形-构序和社会关系赋型的社会历史负熵特质,揭示了社会生活和意识活动当下建构与消隐的突现场境本质,由此聚焦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话语与资本主义批判构式的复杂历史关系。本书在MEGA2的最新文献基础上,从思想史考古学的视角重新反思马克思早期市民社会概念背后的四种不同话语格式塔的复调构境,也重构了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进程中逐步从资产阶级社会批判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重要理论转换,最终精准确定科学社会主义否定性目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科学认识的 第三个伟大发现 的艰辛历程。书中另一个重要的学术发现,是马克思基于劳动辩证法的劳动异化批判构式和批判认识论显隐逻辑,特别是马

    • ¥302.1 ¥318 折扣:9.5折
    • 走进马克思(精装修订版)
    •   ( 2252 条评论 )
    • 孙伯鍨 张一兵 主编 /2020-05-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2版(MEGA2),针对所谓 两个马克思 的争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摆脱 体系哲学 的解释框架和僵硬的学科建制,以专题的形式,史论融合,系统地阐述和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并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系统探讨若干有代表性的西方思想家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建立一种与之进行平等对话的原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此外,本书在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一些焦点问题诸如实践观、历史观、社会观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 ¥112.1 ¥118 折扣:9.5折
    • 《罗莎·卢森堡全集》中文版第1卷 1893.9—1899.11
    •   ( 343 条评论 )
    • 何萍 主编 /2021-11-01/ 人民出版社
    • 重新认识卢森堡,原始文献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研究资料,由美国学者彼特?胡迪思(Peter Hudis)教授主持的《罗莎?卢森堡全集》英文版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已经启动。在这项工作开展之前,四分之三的卢森堡文献从未被翻译成英文,大多数信件及关于波兰马克思主义运动方面的论著也几乎从未以英文出现;而多年前翻译成英文的《资本积累论》和《论俄国革命》等著作,则存在严重不足。《罗莎?卢森堡全集》英文版的编辑目标,就是要将卢森堡的全部文献按经济著作、政治著作和通信集等三大部类分别编辑成14卷。目前,全集第1卷已于2013年11月出版,全集第2卷预计早在2015年推出。武汉大学与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主要根据德文原文,并参考英文版的翻译。

    • ¥163.4 ¥190 折扣:8.6折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修订版)
    •   ( 165 条评论 )
    • 靳凤林 著 /2023-03-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创新工程研究成果,由靳凤林教授主持完成。本书以儒家和基督教这两大思想流派作为中西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的主要对象,试图由此获取中西文化基因构序、伦理构境的终极秘诀。主要包括5部分内容:一是站在全球化的立场,对中西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辨析,包括本研究的宏观背景、主要模式、基本方法等。二是以能体现中西核心价值观特征的文化表征符号——祠堂与教堂为切入点,对两种建筑的生成历史、主要类型、基本功能进行详细说明。三是对中西核心价值观赖以形成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进行整体解剖,包括自然根基、经济基础、政教结构三个方面的比照分析。四是对中西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立体化和精细化比较研究,涉及天人合一与神人二分、人之善性与人之罪性、先义后利与以义统利

    • ¥110.1 ¥128 折扣:8.6折
    •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
    •   ( 48 条评论 )
    • 韩庆祥 /2024-09-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实践出发,来考察和反思我国人学研究得以泛起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的内在逻辑,从中进 步弄清人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我国人学研究加以清理和总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不理解和关注人学,就不会深刻理解和关注这个时代;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任务和实质就是:作为哲学形态走入哲学研究前沿;作为学术思潮关怀人的生存发展;作为新兴学说建构完整人的图景;作为新哲学观考察视角发生转换。

    • ¥103.6 ¥109 折扣:9.5折
    • “理解马克思并不容易!”
    •   ( 299 条评论 )
    • 聂锦芳 /2019-12-3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熟知未必是真知。 马克思的名字人人皆知,但真正能进入其心灵和思想的世界却绝非易事;二十世纪以来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运动及对其学说毁誉不一的评论,表明 重新理解马克思 仍是我们时代*重要的思想课题之一。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长期专注于马克思文本、文献及其思想的研究,发表的大量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书带你一起真正走进马克思的心灵和思想世界! 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

    • ¥110.1 ¥128 折扣:8.6折
    • 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 18 条评论 )
    • 汪信砚 周可 刘秉毅 著 /2024-02-20/ 人民出版社
    • 本书系统地探讨和阐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作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也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

    • ¥110.1 ¥128 折扣:8.6折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上、下卷)
    •   ( 1186 条评论 )
    • 孙伯鍨侯惠勤 主编 /2015-04-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孙伯鍨、侯惠勤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 和现状(上下)》上卷在时间上以19世纪为主,侧重叙 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现及其在逻辑上的完成, 突出它的精神源头及其理论活力;下卷在时间上以20 世纪为主,侧重叙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和曲折发展,突出它的中国化历程及其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实践中的艰难创新。由由第二国际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从偏重理论到偏重实践、从普遍形态到民族化 的过渡,出于内容的衔接和篇幅的平衡的考虑,我们 将这部分划进了上卷,并作了内容上的调整充实。而 原书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东欧的历程则以 浓缩的方式简化,主要阐发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贡献;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则以“附录”的形 式置于正文之后,以利于教学的灵活处理。鉴于马克 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必须立足中国

    • ¥102 ¥120 折扣:8.5折
    •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 55 条评论 )
    • 龙大轩 /2023-05-1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综合百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中华法系进行重新认识,认为中华法系是一套涵盖古代中国法律之制度、思想和文化的知识体系,历经夏、商、西周的 礼?刑 时代,春秋战国、秦的 法?律 时代,汉到清朝的 礼法 时代,至清末 西学东渐 方始解体;曾经对日本、朝鲜、安南等国的法制进程产生深远影响。这一体系以 仁 为文化基因,将仁所统率的诸如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的人伦道德,以及 仁民爱物 民胞物与 的自然道德,有机融入法律的各种因子之中,形成法律与道德协同发力的运行机制,引领法制建设始终朝着天理、国法、人情相统一的理想目标且歌且行。挖掘中华法系的经验智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举措,必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充分的文化自信。

    • ¥159.5 ¥198 折扣:8.1折
    • 物与无: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人民文库(第二辑)(马克思主义)
    •   ( 100 条评论 )
    • 刘森林 著 /2022-03-01/ 人民出版社
    • 作为哲学问题的现代“虚无主义”诞生于德国古典哲学的伊始,在黑格尔学派解体中内爆,尔后一直延续到尼采、海德格尔,自然也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全过程。本书以虚无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为中心,对从德国、俄国到中国的虚无主义话语言说的基本问题和主要人物,特别是施蒂纳、马克思、屠格涅夫、尼采、海德格尔、朱谦之等,作出自己的思考。马克思关于虚无问题的两次思考(次指责施蒂纳的“无”是“虚”的,第二次则指出资本的运 作 势 必 荡 除 一 切 崇 高 与 神 圣),以 及 他 关 于 物 化(Verdinglichung)、物象化(Versachlichung)及其与虚无关系的思考,构成本书的核心。

    • ¥101.5 ¥118 折扣:8.6折
    • 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修订本)
    •   ( 221 条评论 )
    • 贺来/著 /2022-02-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 辩证法的真实根基 为突破口,对马克思辩证法作出了创新性的阐释,阐发了其生存论基础、理论内涵、理论根据和哲学史前提,以现代哲学的发展为宏观背景,探讨了马克思辩证法与现代西方哲学辩证法研究的对话和沟通途径,阐发了马克思辩证法对于解决当代哲学内在矛盾、推动哲学未来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重大价值。

    • ¥121.6 ¥128 折扣:9.5折
    • 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与激进社会理论的起源(精装)
    •   ( 352 条评论 )
    • 沃伦?布雷克曼 /2018-05-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研究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著作,其*突出的学术贡献,在于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青年黑格尔派政治维度以及19世纪早期德国的政治和文化思潮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新的阐释。不同于将19世纪30年代青年黑格尔派的纯宗教话语与40年代的社会政治话语硬性区分开来的传统做法,本书把马克思、费尔巴哈、甘斯、契希考夫斯基、赫斯、斯特劳斯、海涅、卢格等人物,以及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运动和德国的 实证哲学 ,放在一个相互粘连的关系系统中加以整体性考察和论述,揭示了19世纪30年代青年黑格尔派的神学、政治和社会话语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为解读这个时期的欧洲思想运动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视角。

    • ¥112.1 ¥118 折扣:9.5折
    •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卷(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   ( 363 条评论 )
    • 孙来斌 刘军 /2019-09-0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在时代新变化面前还有没有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面临的紧迫任务及其实现路径是什么?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科学地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与各种错误思潮展开了坚决斗争,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揭开了精彩的序幕。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九卷本)的体系结构中,本卷具有反映历史承接、时代转换和内容综合的特殊性质,总体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路,采用史论结合的叙述方法,着力考察19世纪末至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点著作,力图全面、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风貌。

    • ¥101.9 ¥148 折扣:6.9折
    • 思想巨人马克思
    •   ( 303 条评论 )
    • 靳辉明 著 /2018-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在千年之交之际,西方学界和媒体把马克思评为千年 *伟大的思想家 , 千年 *思想家 , 千年伟人 。为纪念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本书作者靳辉明先生试图把马克思的生平传记和理论创造有机地统一起来,汲取传记的详实的背景资料,又不淹没于浩瀚、繁琐的故事之中;突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轨迹和理论创造,又不游离于马克思的苦难生活经历和参与的社会活动,使他的思想有血有肉,根深叶茂。笔者力求作到,史论结合,以论为主,作到历史的、逻辑的统一,思想发展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思想的深化和概念的表述的辩证统一。用辩证逻辑的方法,而不是用形式逻辑的方法研究马克思的生平活动、思想轨迹和原理的科学表述,特别是以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和两个伟大发现为主线展开本书的论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力求给人们展现一个真实的马克思,真正的马克思,

    • ¥159 ¥159 折扣:10折
    •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2000年以来的西方+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纷争的年代 新星出版社 等
    •   ( 47 条评论 )
    • 刘擎 /2021-01-01/ 新星出版社 等
    • 《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纵向传承与外来文化的横向互动中,在这种“纵横交错”的文化背景下,刘擎教授通过发人深省的文字启发我们以理性化的方式来探索世界和自己,思考“人应当信奉什么”“应当怎样生活”“如何理解和应对困境”等诸多问题。 这部作品兼具敏锐的历史意识与深切的现实关怀。刘擎教授结合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众多元素,解读社会发展变化、思想的演进,以求大众在面对这个时代时,能够辨析问题与观念的来龙去脉,澄清我们的处境与自我理解,重建对未来的想象。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二○○○年以来的西方(2003-2019)(精)》 “在知识的意义上,西方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对西方而言,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只是中国问题专家关注的对象,也正在成为他们知识思想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参照。”

    • ¥152.3 ¥299 折扣:5.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