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什么》是西安交大哲学教授韩鹏杰对《道德经》的通俗解读,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的经典本为依据,回归老子的创作初衷,为读者还原一本去神化、去玄妙化的真实《道德经》。韩鹏杰指出,《道德经》本质上是一本有关领导学的经典,其成书目的是为当时的王侯、士大夫、圣人这三类领导者,解答治国之道、为官之道和人生之道的困惑,引导其成为有德之王、有德之士、有德之圣。他精研《道德经》数十年,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对《道德经》进行了逐章逐句的精妙解读。在他形象生动的例证和旁征博引的拆解下,读者可以快速了解《道德经》中的思想与智慧,进一步为自己导生活之道,成有德之人。
《人生哲思录》是周国平七十年哲思精华总集,集大成之作,近期新修订珍藏版。周国平本人先后四次修订,完整反映其哲学智慧和人生感悟,伴随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长。从周国平的所有作品里,精心选出最能代其思想且表达精妙的文字,按体系汇编成册。2001年初版至今,周国平本人先后四次修订,反复斟酌,大幅增删。辞书体例,便于检索。读者一册在手,即可全豹在目。全书根据人生的四个大主题分为四编,即:生命感悟,情感体验,人性观察,精神家园。
从意义控制与群体心理等角度出发,这本书着重探讨了身处转型时期的人们如何 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 在该书出版十年后,世界与人都发生了沧桑巨变,作者特别做了数万字的增订,并致敬所有忧郁赤诚的灵魂。 这是一本写给试图探索人生边界者的书。面对来自个人与群体、 与社会的多重变化,作者分析了“半盘西化”的功利主义、消极的“公共意义”“强制式启蒙”“审美自治”“体制内弱者”等诸多当下仍然备受争议的话题,也一直在追问作为个人,我们为建立一个平等、公正与宽容的社会能做哪些努力。关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 之间的变幻莫测的关系以及人如何在当下充满挑战的生活中与自己和解与自洽,并在当下如何启蒙自我、 逆境,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作者相信没有比生活 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 高远的未来,而真正的
本书是王阳明哲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全书把哲学史研究、比较哲学研究、文化问题研究和文献史料研究合为一体,对王阳明哲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哲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哲学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力图呈现出王阳明哲学的基本性格和整体面貌。本书作为系统研究王阳明哲学的专著,思境恢弘,学理精审,史料详尽,在王阳明哲学思想研究的各个重大问题上都提出了新的分析和诠释,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思想把握上的理论造诣和文献把握上的学术功力,代表了当代阳明学研究的高端水平。本书虽集中在王阳明哲学的研究,但其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对整个阳明学、宋明理学乃至中国古典哲学的研究皆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
《周易概论》(增订本)出版后已多次再版,为了应读者之需,为了各地易学教学教材之需求,本次出版对原书版式、图谱、文字都再一次进行了修订处理,使本版本成为《周易概论》的很好版本,满足了爱好者收藏版本之需。
庄子是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关心的许多问题仍存在于当代,他的思考仍启迪着今人。 颜世安教授以隐者传统和道家思想为背景,以郭象所注三十三篇本《庄子》为依据,博采庄子研究众家之长,从全新角度解说庄子,阐释了庄子的游世思想和道论。 不同于给庄子贴上快乐主义、庸人哲学、自由主义的标签,颜世安教授认为,庄子深刻理解人生天地间的孤弱与卑微,并不相信像隐士一样归隐田园、寄情山水能够解决问题,因此独倡游世,表面上随遇而安、躺平任嘲,内心却冷眼旁观、傲守孤独。揭开嬉笑怒骂的面具,庄子试图剥离世俗对人心的蒙蔽,解除人们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习性,从“为我”走向“无我”,还原生命的清新面貌。
《阳明心能源——三十岁后,还能做什么》是财经大号“秦朔朋友圈”创始主编水姐积淀八年的心学新作。发表于秦朔朋友圈的推文《五十岁,还能做什么》全网点击超过300万,是心力心能心源的探索尝试。全书提炼心学核心精髓,用12个主题词,采用“心学哲学辞典+文化导游式”的双重拆解方式,从洞、水火、花等开始,分别拆解王阳明在30多岁,40多岁、50多岁时人生核心思想的探索之路,以及其他的七个心学核心元素和画面,充分铺陈了心学的哲学和美学图景。 传统观点认为王阳明自龙场悟道之后,其余都是证道,作者则创新性地提出王阳明有三次悟道:37岁龙场悟道、48岁战场水火悟道、56岁碧霞池悟道,并首次打通了苏东坡与王阳明之间的的心学链接,从苏东坡水哲学的随物赋形,到王阳明水哲学和火哲学结合下的心内核凝炼。 作者对王阳明一生的理论观
......
《 道德经 可以这样读》由齐善鸿著
为什么说《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儒释道共奉的经典? 故宫三殿、清华大学的校训、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名和《易经》有着怎样的关系? 自强不息、物以类聚、正大光明等常用的成语都出自《易经》? 身在职场,我们怎样运用《易经》的智慧与领导、同事相处? …… 本书凝聚张其成教授四十余年研究《易经》的精华和成果,作者将经义中的阴阳动静、得失吉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平实易懂。第一部分系统阐述《易经》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卦爻辞的解读方法等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则详细解读《易经》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句爻辞,帮助读者懂得知变应变的法则,获得做人、做事的启示。 《易经》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六十四卦,对应着世界和人生的六十四种场景,每个场景对应着不同的阶段。张其成教授侧重于揭示《易经》中蕴藏的中华文明基因,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经典,长期处于“群经之首”的地位。《易学导论》以作者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多年的《周易》授课为基础,以兼具通识性与专业性为目标,将易学基本知识、易数与易象、易卦导读、象数易学、义理易学、图书易学以及易学的传播与影响等丰富主题综合起来,适合零基础的初学者迅速走进《周易》的世界,也能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有助于易学与《周易》文化的普及、推广与教学。
AI时代,哲学何为?艺术何为?本书汇集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领域代表人物许煜过去十年的重要研究成果,试图阐释与技术时代相关的诸多关键问题,内容涵盖哲学、技术和艺术三个领域。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煜对哲学史,尤其是个体化理论的关注,看到他对海德格尔和西蒙东等人的哲学的诠释与拓展;可以看到他提出的宇宙技术概念,他旨在建构一种新的哲学探究方式,从而超越西方技术理论;还可以看到他长期以来对利奥塔的传奇展览“非物质”的研究,以及他新近试图表述的山水逻辑。这本书展现了许煜独特的哲学风格,以及他跨越哲学、技术和艺术的思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