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改变生命大能(结出圣灵的果实)(精)
    •   ( 21 条评论 )
    • (美)华理克|译者:吴苏心美 /2013-11-01/ 上海三联
    • 我们生命中都有一些想要改变的地方,而且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你有多少次诚心诚意地立志,却在起初的热忱消退后,回复到注定失败的习惯或模式?我为什么不能改变?我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多自我改进的方案、节食、锻炼,都无法产生永*或至少长期的改变?所谓“自我提升”的书籍、录音带、研习会等等的问题,在于他们告诉你需要做什么,甚至告诉你如何做,但没有给你所需的“能力”去做!你若是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早就已经做到了,但是你做不到。所以你需要一个 大的外力介入,那就是你需要神之处了!神能够使你从里到外、彻头彻尾。 本书作者 牧师从 汲取简单而有力的真理,实际指引你具体的改变型态,并将你与渴望作改变的“能力”连结起来。他告诉我们,神大能的产物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

    • ¥20.4 ¥42 折扣:4.9折
    • 尼各马可伦理学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译者:李涛 真正的美德才会产生真正的爱和真正的快乐,是爱 与乐的伦理学 外国哲学书
    •   ( 10 条评论 )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译者:李涛 /2024-09-01/ 上海三联
    •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一种善爱乐的幸福伦理学:善、爱、快乐是三个一级概念,当这三者都基于美德就统一起来了,达至至善就是幸福这个 概念。伦理学总是追求至善-幸福,这是由美德来体现的,美德是真正的善,幸福就是美德的成全活动,从而是美德伦理学;幸福也是有爱的和快乐的,真正的美德才会产生真正的爱和真正的快乐,是爱与乐的伦理学;幸福只有在一个良好治理的城邦中才能达到,伦理学是广义政治学的一部分。《尼各马可伦理学》10卷书的行文次序也大致是美德、爱与快乐的先后次序: 卷概要地讨论了幸福,第2-7卷讨论美德(包含伦理美德、思虑美德、不自制),第8-9卷讨论爱, 0卷1-5章(及第7卷11-14章)讨论快乐, 0卷6-9章总结了两种幸福。

    • ¥49.4 ¥99 折扣:5折
    • 思考如何超越思考 安妮墨菲保罗著耶鲁大学教育与学习中心前高级顾问学习与认知科普作家 万维钢推荐 学习与认知科学提升
    •   ( 154 条评论 )
    • (美)安妮·墨菲·保罗 /2023-11-01/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股票交易员如何通过练习身体扫描、准确描述感受等训练,大幅提升业绩?医生如何通过把自己的身体当作雷达捕捉患者无法用言语表达出的病情,达成更准确的诊断?普利策奖得主如何在一面墙上绘制错综复杂的写作大纲,从而完成厚达4000页的历史巨著?管理者如何挣脱《乌合之众》带来的偏见,大大提升应对当今社会复杂性的能力?事实上,更好的思考,意味着更少地使用大脑,学着把整个世界变成你思维的延伸,你将获得超越性的思考能力。AGI时代呼啸而来,面对人机协作的生存周期,重新理解大脑的个体意义具体而深远。大脑不是计算机、肌肉,而是喜鹊,这个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思考”的原理——延展思维决定思考力。延展思维的本质是情境认知的扩展,思考力来自在具体场景中的刻意练习。去建立延展思维的场景智慧,我们才能真/正进入人机共生的

    • ¥49.7 ¥119.9 折扣:4.1折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231 条评论 )
    • (法)让-保罗·萨特 /2012-06-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流行极广、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国哲学家萨特。本书由两篇构成:《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今天的希望:与萨特的谈话》。前者发表于1946年,后一篇发表于1980年去世前不久,其中萨特一再强调,他的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哲学。

    • ¥13.3 ¥32 折扣:4.2折
    • 表象与本质 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46 条评论 )
    • (美)侯世达,(法)桑德尔 /2023-07-01/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闻名世界的认知科学家、普利策奖得主侯世达凭借独特的智慧与天赋,联合法国心理学家桑德尔,向世人展示了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一解人类认知之谜。人类大脑中的每个概念都源于多年来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一长串类比,这些类比赋予每个概念生命,我们在一生中不断充实这些概念。大脑无时无刻都在作类比。类比,就是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所谓的类比到底是什么?我们是怎么在截然不同的情景间建立起联系的?类比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这样的科学发现过程中,类比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表象与本质》深刻地丰富了我们对心智的理解,让读者进入语言、思想和记忆的多彩情境,逐步揭示出隐藏的认知机制。而认知的核心就是:我们总是无意识地联系过往经验作类比。《表象与本质》对人类的思考

    • ¥85 ¥199.9 折扣:4.3折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 80 条评论 )
    • (德)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著 ; 阎克文译. /2022-11-01/ 上海人民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The Protestants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是马克斯韦伯 知名的著作之一。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提出了一个知名的论点:那就是清教徒的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般 的传统往往排斥世俗的事务,尤其是经济成就上的追求,但为什么这种观念没有发生在新教里发生呢?韦伯在这篇论文里解释了这个悖论。 韦伯在该书中论述 观念(新教伦理)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力(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生成关系。全书正文分上下两篇。韦伯力图使用新教、清教、加尔文教等教徒生活、学习的例子阐述一个事实,即资本主义兴业兴趣和成功率与 教新教背景存在着某种相互关系:新教入世禁欲主义伦理为资本主义企业家提供了一种心理驱动力和道德能量,从而成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动力,也是

    • ¥38.5 ¥79 折扣:4.9折
    • 学习提问 如何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张静著 北大文科一级教授作品 掌握有效提问的思维逻辑让AI为我所用 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张静 /2025-04-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从哪里发现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研究性提问的针对点是什么?如何拎出未解的困惑?如何挖出问题的研究价值?如何提升问题的一般化水平?分析框架与提问有何关系?理论对于提问有什么作用?个人经验及伦理对提问有何限定?…… 针对提问的50个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静教授在《学习提问:如何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一书中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论述,旨在帮助那些有撰写研究性文章需求的读者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对于撰写学位论文的高校学生、从事研究工作的青年学者,以及期待突破瓶颈、提升研究能力的研究者而言,本书都是一部极具启发性的著作。 掌握有效提问的思维逻辑,就不会被AI取代! 北大文科一级教授全新力作:本书为北京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张静作品,系作者深耕研究性提问领域多年的智慧结晶,极具启发性 数十年学术研究与

    • ¥33.7 ¥69 折扣:4.9折
    • "经世济民"的伦理基础 近30年日本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上海远东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曹希 /2025-01-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本书呈现了20世纪90年代迄今近30年间日本经济伦理思想的复杂图景。在回顾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伦理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别梳理了日本自由至上主义、平等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学派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重点介绍和探讨了日本自由至上主义代表森村进、桥本祐子,平等主义代表竹内章郎、立岩真也,以及马克思主义代表松井晓、吉原直毅的经济伦理思想,同时聚焦三个核心议题——“自我所有”的正义、交换的正义及分配的正义,对当代日本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伦理问题展开深刻讨论。

    • ¥39 ¥78 折扣:5折
    • 正义与非正义战争: 通过历史实例的道德论证
    •   ( 19 条评论 )
    • (美)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 Walzer) 著,任辉献 译 /2015-0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关于战争道德问题的经典论述重塑了我们对战争的认知方式。从米洛斯对话到美莱村集体屠杀,从中国春秋时期的泓水之战到20世纪中期的朝鲜战争,迈克尔·沃尔泽围绕军事理论、战争罪责、战利品等问题探讨了战争中的道德因素。沃尔泽通过宏大的历史视角、丰富的战争案例、严谨的哲学式论证,提醒我们“对战争和正义的探讨依然具有政治和道德上的必需性”。

    • ¥39 ¥78 折扣:5折
    • 何谓好生活? 伦理学的回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戈登·格雷厄姆(Gordon Graham) /2025-03-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何谓好生活(good life)?享乐主义认为,好生活就是得其所欲之物的生活;功利主义认为,好生活就是成功地谋取自己利益的生活;康德主义认为,好生活就是按照道德律令行事的生活;存在主义认为,好生活是一种本真的生活……哪一种伦理学理论对好生活提供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呢?本书作者围绕“好生活”概念,逐一考察了八种主要的伦理学理论及其关于好生活的主张,试图借此来帮助读者解决这些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最应当追求的好生活?我们应该关注和捍卫什么样的价值观?鉴于人性和人类境况的现实,我们应该如何努力生活?本书讨论的虽是专业的伦理学理论,但丝毫不晦涩。作者有意识地采用了一种适合初学者的写作风格,将伦理学家的思考与人类生活的日常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一个个通俗例证,深入浅出地诠释每一种理论和观点,为读者

    • ¥38.6 ¥79 折扣:4.9折
    • 模型思维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43 条评论 )
    • (美)斯科特·佩奇 /2023-08-01/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工作中,你在团队中是不是不可替代的人?爱情上,为什么异地恋的相聚能够带来很大的幸福感?游戏中,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在各种游戏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实社会中,为什么很少有女性成为CEO?为什么披头士乐队的歌曲会那么流行?……关于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都可以用斯科特·佩奇新书《模型思维》中的模型来回答。斯科特·佩奇是风靡全球的“模型思维课”主讲人,有超过100万各行各业的人反复学习并从中受益。新书《模型思维》讲解了24种模型,从线性回归到随机漫步,从博弈论到合作,涵盖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有趣的模型可以把任何人变成天才。芒格说:“要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必须拥有多个模型。”这是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充斥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但仅拥有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让数据说话。模型就是让数

    • ¥68 ¥159.9 折扣:4.3折
    • 胡思乱想消除指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105 条评论 )
    • (澳)萨拉·埃德尔曼 /2023-01-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某些问题而陷入灾难性的胡思乱想无法自拔,事后复盘时却意识到事情的根源其实不值一提?因为纠结某些问题去找朋友谈心,结果被他们的话语点醒,以新视角思考,立刻如释重负?当你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你的感受会发生变化,无数恼人的杂念自然会被一扫而空。 我们每天的经历都可以证明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如何思考,决定了我们的感受如何。这个理念便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原则。 本书是对认知行为疗法全面而易懂的介绍,覆盖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沮丧、愤怒、焦虑、自卑、抑郁等八大消极情绪。针对每一种情绪问题,作者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解决方案和练习,帮我们挖出情绪背后作祟的错误观念,用思考和行动扭转感受,远离不健康的思维方式。

    • ¥27 ¥68 折扣:4折
    • 【官方正版】如何学习 心理学与脑科学前沿科学新发现 给你10种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 让你 摆脱低效勤奋 轻松成为学习 湛庐
    •   ( 8 条评论 )
    • (美)本尼迪克特·凯里 /2023-06-01/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学习时是固定 处好还是变换环境好? 是需要安静还是可以放点音乐? 如果考试 在眼前,怎么安排复习方案有效? 适时休息才是获得灵感的诀窍? 睡眠怎么助力学习?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有人灌输给了我们这样的观念:学习靠的是自律。我们要把自己关在 个安静的地方学习,关掉音乐,严守 个规律的学习习惯,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考出好成绩、记住发言稿、在钢琴演奏会上不出纰漏。可是,新 的科学研究成果告诉你,这些老 套的学习方法都不是好方法,那怎样才能让我们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呢? 本书作者本尼迪克 ?凯里是享有殊荣的《纽约时报》科学 题记者,在《如何学习》 书中,他汇集了从 经科学和认知 理学数十年科研成果中筛选出的 品,让你看到大脑汲取知识的关键途径,让你了解这台奇妙学习机器的运作原理,以及学习科学领域前

    • ¥49.8 ¥99.9 折扣:5折
    • 改变思维(新版) 上海文艺出版社
    •   ( 36 条评论 )
    • 钱旭红 /2020-08-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改变思维》在距第一版出版八年后,全新修订,增补十万字。 本书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说:“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立足中华文明史、世界科技史和人类未来憧憬,写一本批判性的、建设性的、思维性的书,写一本有益于深入和系统思考社会和人生的书。”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本书。教育中重要的不是思想,而是思维。改变思维,进而改变自己;改变自己,进而改变周边;改变周边,进而改变境遇,最终改变世界。 我们需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基于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看待中华道统,打破经典思维的惯性,用量子思维激活被历史沉默、半沉默的优秀文明基因,如来自道家、墨家、儒家和法家的理念和方法,以自由思维、独立精神,肩负并完成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促进人类社会和科技人文的发展。 育人使命体现在

    • ¥57.9 ¥118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