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一书是 当代美德伦理学译丛 系列图书中的一卷。本书特别强调了非西方的美德伦理学的多样性,同时展现了已经得到一定发展的美德伦理学在不同领域或不同地区的哲学中的研究进展。本书还收录了一些将美德伦理学和其他伦理学、政治哲学进行比较的文章,以及讨论美德伦理学如何被应用于 现实世界 的文章。 本书所呈现的整幅画卷可以表明,美德伦理学在历史上可能具有的研究形态,以及美德伦理学在当代哲学中可能获得全新方向,要比许多美德伦理学家直到最近才有所承认的更加宽广、更加多样。从而纠正西方的美德伦理学要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美德伦理学更发达、更值得关注这一偏见。
作为生命伦理学世界名著,本书推动了生命伦理学学科和诸多生命伦理学派的诞生,开启了人类对生命医学研究深刻的系统反思,促进了相关研究在世界范围的伦理审查制度建设。本书首次提出并论证了四大生命伦理原则: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这四大原则已成为普遍公认的生命医学伦理原则,成为指导医学实践和科研伦理决策的基本原则。
经历了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为什么西方文化在各种意见纷争、残酷战争、激进革命和保守复辟的拉锯战中最终还是坚定而永不回头地走向了现代性这一文明形态?我们的结论是:这是现代伦理的功劳。 在对世界文明的历史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凡是自觉领悟并认同了现代伦理机制的民族,就能够以世界精神的巨大力量,迅速推进本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赶上世界文明高速发展的列车;反之,但凡原教旨式地固守所谓民族传统以反抗现代文明的民族,最终都在反抗中成为失败者,从而延误发展的机遇。 本卷在历史文化进程与现代伦理机制确立的互动进程中考察各种形态的伦理思想之形成和演变,按流派与历史发展顺序进行编排,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及其在英、法、意等国所导致的功利主义伦理转型,对为现代精神立法的核心哲学家,按其主要著作
迄今为止的所有西方哲学史都是以 形而上学 为 第一哲学 的思辨哲学史,伦理学或道德哲学在这样的哲学史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得到真切的理解和描述,但传统哲学的核心与使命却是伦理学:寻找至善的存在机制为时代精神和个人生存安身立命。 本书一改传统哲学史的写法,首次尝试写出以实践哲学为第一哲学的哲学史,这样的哲学史真切领悟古希腊 伦理 作为 美好生活 的 存在机制 ,因而作为 存在之家 的本源意蕴,从而深入到哲学文本的灵魂之境,解读出古希腊直到古罗马的德性论伦理形态。 因而本卷的整体内容是系统梳理古典哲学的德性伦理之谱系:从古希腊神话源头考察古希腊德性论的起源;从智者派与苏格拉底的论辩,考察苏格拉底式伦理学德性知识论的特点;从希腊化时代的文明变迁,把从希腊化开始一直到古罗马的伦理学作为德性伦理的第二
《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为清华大学文科一级教授、人文学院原院长万俊人的学术专著,分上、下两卷,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西方伦理学各种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对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德国唯意志论伦理学,以斯宾塞、赫胥黎为代表的英国进化论伦理学,以居友、伯格森为代表的法国生命伦理学,以格林、布拉德雷为代表的英国新黑格尔主义伦理学,以摩尔、普里查德、罗斯为代表的直觉主义伦理学,以罗素、维特根斯坦、石里克、史蒂文斯等人为代表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以及以图尔闵、黑尔等为代表的语言分析伦理学等都有较为深刻的论述。既探讨了现代西方伦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背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流变及一般特征,厘清了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历史断代与理论传统,也总结了现代西方伦理学各流派的基本思
《底层逻辑 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底层逻辑”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在本书中,中国有名商业顾问刘润把在《5分钟商学院》中讲述的底层逻辑的内容做了总结,与你分享是非对错、思考问题、个体进化、理解他人和社会协作五个方面的底层逻辑,带你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底层逻辑”并不局限于商业世界。希望你在看到千变万化的世界后,依然能心态平静、不焦虑,能够通过“底层逻辑+环境变量”不断创造新的方法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始终如鱼得水。 《底层逻辑(2理解商业世界的本质)(精)》 “底层逻辑”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在《底层逻
本书是德国现象学家马克斯 舍勒的代表作。 这部著作是对伦理学人格主义进行奠基的尝试。它的核心在于对价值与人格进行现象学的查探。由于康德只承认价值的概念是指感性价值,人格的概念是指理性人格,因而这部著作也是对康德的实践理性和*命令的批判。
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 共4卷,作者为清华大学资深教授万俊人,丛书分别以 伦理学基础:原理与论理 伦理学主题:价值与人生 伦理学限阈:道德与宗教 伦理学前沿:道德与社会 为主题,精选了20世纪西方著名伦理学家围绕上述主题的经典性文本,完整呈现了20世纪西方伦理学的流变脉络、知识状况和理论前沿,为读者了解这一非凡时期的西方伦理学的知识提供了较为完整、准确和清晰的知识地图和理论语脉。本卷为伦理学主题卷。
《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为清华大学文科一级教授、人文学院原院长万俊人的学术专著,分上、下两卷,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西方伦理学各种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对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德国唯意志论伦理学,以斯宾塞、赫胥黎为代表的英国进化论伦理学,以居友、伯格森为代表的法国生命伦理学,以格林、布拉德雷为代表的英国新黑格尔主义伦理学,以摩尔、普里查德、罗斯为代表的直觉主义伦理学,以罗素、维特根斯坦、石里克、史蒂文斯等人为代表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以及以图尔闵、黑尔等为代表的语言分析伦理学等都有较为深刻的论述。既探讨了现代西方伦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背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流变及一般特征,厘清了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历史断代与理论传统,也总结了现代西方伦理学各流派的基本思
论述从古代至19世纪末欧洲及美国伦理学发展的历史。作者认为欧洲的伦理思想是哲学的一部分,因而将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混合论述。三浦藤作、周蓓、谢晋青编*的《西洋伦理学史(精)》分3篇:古代(绪论,创始时代,组成时代,伦理时代,宗教时代);中世(基督教,基督教道德,教父哲学,经院哲学);近世(过渡时代,近世哲学的发展,英国经验学派、法国纯理学派,英国经验学派的发达,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德国纯理学派的发达、启蒙时代的德国哲学,康德,康德以后的德国哲学。本书内容丰富,语言富含哲理。
先生的《著作: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增订版)》是近年史学界一部大著作,对中唐以来的思想史和社会史都有最重要的发明,对清代及近代史的研究,启发甚多。
《学会提问 原书2版》 如果你所在城市的地铁因为安全因素升级了安检程序,你会积极配合还是消极抵触?如果你喜欢的一位明星或KOL热情地向你推荐一款产品,你会立即下单还是深思熟虑?如果你的老板要求和鼓励你“996”甚至“007”,你会配合还是拒绝?......我们生活在嘈杂、喧嚣和不确定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被泛滥的信息所包围,大到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别人和媒体兜售的观点,如果你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就只能全盘接受——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但所说的话往往真假参半。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即使专家说得再动听,也不一定靠谱,我们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脑,不草率、不盲从,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学会提问》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学习和运用批判性思维,
汉娜·阿伦特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邪恶之强制性报告》一书出版后,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伦理的现代困境》就以此著及相关讨论为窥镜,希望作现代伦理中一些关乎基准(这些基准是人类良知得以生长的土壤)的思考。
本书的组织状况是,将采撷出的伦理思想资料依不同类别归纳为篇,篇下一般设章,章下一般设节。如篇中内容单一,则直接设节;遇有较短的内容,则将数种合为一篇。如章中类别较多,则以“之一、之二”等作标题顺序区分。全书共有2016节。标题除极少数为原有的外,都是以资料的内涵编加。为了使人便于了解佛教伦理思想的原貌和保持它的独立性,特将原始资料和略解分为两部分,于略解中一部分或全部复录每节的内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方面为使读者通过略解就能具体把握每节的要义,另一方面也是现在较理想的解释方式。 《佛教伦理》尚属首次全面整理,因佛教经典浩瀚,有关思想异常丰富、复杂,本书还不能说已很完美。佛教伦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书只是建立起了研究的必要基础,更深的整理研究和理论阐释工作,有待于众多的教内外
孙慕义著的《后现代生命伦理学--关于敬畏生命的意志以及生命科学之善与恶的价值图式生命伦理学的新原道新原法与新原实(上下)》看似散漫,其实作者匠心独运,在恢弘的范畴建构中,贯穿着严谨的辩证逻辑。学者牟宗三指出: 所谓关心生命,生命的意义有好几层。 本书作者条分缕析,对生命的各个层次逐一论列:生命载体上的个体生命,群体生命,人类生命;生命形式上的肉身生命,精神生命;生命存在上的现时生命,永恒生命;生命内涵上的生命体验,生命反思,如此等等。*原创性的是,作者以原道、原法、原实三论谋篇,可谓别具慧眼。原道是在本体论维度上对生命本质的反思,这是从实证科学到形而上学论域上考察生命的理论基础;原法是在认识论(和知识论)维度上对生命认识的逻辑重构,是对生命伦理研究域及其规则、方法的探求;原实则是在
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一书共分两卷,第一卷“纯粹逻辑学导引”发表于1900年;第二卷“现象学和认识论研究”发表于1901年,由六项研究组成,前五项研究构成第二卷的上册,第六项研究单独构成第二卷的下册。全书的德文原版共有一千三百多页。1913年,在经胡塞尔本人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之后,《逻辑研究》又发行了第二版。中译本根据《胡塞尔全集》考证版译出,分别标明第一、二版的差异。 《逻辑研究》在双重意义上是“划时代”的: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它与20世纪同龄,它的第一版发表于1900/01年,可以说是20世纪的一声开门礼炮;而20世纪的结束也就意味着《逻辑研究》百年效果史的完成。另一方面,《逻辑研究》的发表意味着哲学目前一个新的时代之开辟,狄尔泰甚至将它誉为“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做出的第一个伟大进步”。波亨斯基在五十年代曾将《逻
自1912年以来,李宗吾创立的厚黑学已诞生近百年时间,当前市场上已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有关厚黑学的各种图书,这些图书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读者往往不得要领,甚至误入门径。为了再现李宗吾先生厚黑学的原貌,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厚黑学大全集》。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活学活用厚黑学”在深度挖掘李宗吾厚黑学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精炼的要点和大量历史上正面或反面的事例,归纳、诠释了立足社会、为人处世的厚黑之道,一旦你掌握了这些智慧,并把它纯熟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够轻松应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更顺利地实现你的人生目标。下篇“全本厚黑学”收录了李宗吾先生的全部经典著作,包括《厚黑原理》、《厚黑丛话》、《我对圣人之怀疑》、《心理与力学》、《迂老自述》、《我的思想系统》等十几部作品,
本书是作者潜心撰写 22年的《新伦理学》之精粹。它的轴心是至今西方公认未能破解的 休谟难题 ( 应该 能否从 事实 推导出来)之答案: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只能通过道德*终目的 增进每个人利益 而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出来。作者将这个答案归结为一个道德价值公式,认为从这个破解休谟难题的道德价值推导公式,能够推导出伦理学的全部内容,因而可以称之为伦理学公理。本书就是从这个公理推演伦理学体系的力作。全书分三卷,上卷《元伦理学》就是确证这一伦理学公理的科学。中卷《规范伦理学》则是具体推演构成这一公理的四个命题的科学:首先,推演前提2,亦即道德概念、道德*终目的和道德终极标准;其次,推演前提1,亦即行为事实如何之16种和4规律;*后,推演结论,亦即运用道德终极标准衡量行为事实如何之善恶,从而推
本书系作者专心致志撰写22年而成。它的轴心是确证“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只能通过道德终目的,而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出来”的伦理学公理。这一公理可以归结为一个道德价值推导公式: 前提1:道德终目的(道德价值主体) 前提2:行为事实如何(道德价值实体) 结论1:行为应该如何(道德价值) 结论2:与行为道德价值相符的优良道德(优良道德规范) 伦理学的全部内容都是从这个道德价值推导公式所表明的伦理学公理推导出来的。上卷《元伦理学》就是确证这个伦理学公理的科学。中 卷《规范伦理学》则是具体推演构成这一公理的四个命题的科学:首先,推演前提1,亦即道德概念、道德终目的和道德终极标准:其次,推演前提2,亦即行为事实如何之16种、6类型、4规律;后,推演结沦,亦即运用道德终极标准衡量行为事实如何之
《底层逻辑 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底层逻辑”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在本书中,中国有名商业顾问刘润把在《5分钟商学院》中讲述的底层逻辑的内容做了总结,与你分享是非对错、思考问题、个体进化、理解他人和社会协作五个方面的底层逻辑,带你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底层逻辑”并不局限于商业世界。希望你在看到千变万化的世界后,依然能心态平静、不焦虑,能够通过“底层逻辑+环境变量”不断创造新的方法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始终如鱼得水。 《进化的力量》 什么是进化的力量?进化的力量就是面对变化,用海量的“物竞”应对复杂的“天择”的力量。商业进化和生物进化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不是不错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