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一书共分两卷,第一卷 纯粹逻辑学导引 发表于1900年;第二卷 现象学和认识论研究 发表于1901年,由六项研究组成,前五项研究构成第二卷的上册,第六项研究单独构成第二卷的下册。全书的德文原版共有一千三百多页。1913年,在经胡塞尔本人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之后,《逻辑研究》又发行了第二版。中译本根据《胡塞尔全集》考证版译出,分别标明第一、二版的差异。 《逻辑研究》在双重意义上是 划时代 的: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它与20世纪同龄,它的第一版发表于1900/01年,可以说是20世纪的一声开门礼炮;而20世纪的结束也就意味着《逻辑研究》百年效果史的完成。另一方面,《逻辑研究》的发表意味着哲学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之开辟,狄尔泰甚至将它誉为 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做出的第一个伟大进步 。波亨斯基在五十年代曾将《逻辑研究》看
《逻辑原理》由布拉德雷在1883年创作、出版。本书有较浓的黑格尔主义色彩,在逻辑发展史上占有特别的地位,主要阐述了逻辑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等方面的问题,还论述了何为思想律、观念、判断与推论等。在1922年增订版中,作者对第一版的正文基本未作修改,但每章增加 增补附注 ,有时多至六七十条,全书又附有 书末论文 十二篇。这部作品是贯穿布拉德雷的哲学观点的重要著作,能够与其之后的作品《显象与实在》联系起来。
《简单的逻辑学》是一本足以彻底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D.Q.麦克伦尼,将一门宽广、深奥的逻辑科学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娓娓道来。它既没有刻板的理论教条,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必不可多得的现实指南。 正如著名行为学家孙路弘所说: 《简单的逻辑学》就如一场及时雨,一本治愈社会疾病的宝典,的确是应该人手一册。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然而逻辑到底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有很清楚的概念。作者以其简练而又充满趣味的笔触,将逻辑学活化为一种艺术,从它的基本原理,到论证,到非逻辑思维的根源,再到28种就发生在你身边的非逻辑思维形式,带领我们进入这个精彩无比的逻辑世界,体会妙趣横生
`
《逻辑原理》是英国哲学家F.H.布拉德雷的著作,1883年初版,1922年出版增订版。在增订版中,作者对版的正文基本未作什么修改,但每章加了许多 增补附注 ,有时多至六七十条。全书又附有 书末论文 十二篇,牵涉到逻辑、方法论和认识问题,可以看出布拉德雷的用意是想把他的《逻辑原理》和他后来的中心著作《现象与实在》联系起来,用后书来纠正或补充《逻辑原理》。 本书共分三部:部论判断,第二部论推理,第三部还是论推理。布拉德雷把逻辑作为一门学科,认为通过它我们可以对思维的特殊功能进行说明和解释,通过它我们可以超越直接经验;逻辑涵盖了今天属于知识论的主题。布拉德雷反对身心分离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思想不能脱离它的世俗背景。本书以论判断部分价值较大,影响较大。
莱布尼茨不仅是西方最伟大的近代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最伟大的逻辑学家和语言哲学家之一。他不仅改革和发展了西方古典形式逻辑,而且还开创了数理逻辑,在西方逻辑史上产生了深广影响。本文集收录了莱布尼茨1666 1715年间的28篇阐述其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的短文和书信。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对西方古典形式逻辑的捍卫、继承和发展。二、倡导和设计了现代逻辑:符号逻辑或数理逻辑。三、虽然主张内在逻辑说,但对外在逻辑说持一种开放和宽容的立场。这使他在西方逻辑的未来发展中扮演一个先知的角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逻辑之门”是当代世界著名的逻辑学家约翰?范本特姆经典著作的中文翻译。丛书收集了他的经典论文和主要专著,其涵盖的主题有:关于信息,进程和智能互动的模态逻辑自然语言中范畴语法和量词语义的逻辑:逻辑与认识论、科学方法论和博弈论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等。丛书展现了现代逻辑作为数学、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之间媒介和催化剂的新视角。 从历史的角度看。逻辑是哲学的一部分因此。逻辑学家们做的任何工作都是哲学。当然。许多数理逻辑学家否认这一说法,认为逻辑是数学。甚至是应用数学的一部分。本卷通过对逻辑常项、认识论、科学方法论和逻辑哲学等主题的探讨,展示范本特姆多年来对逻辑学作为交叉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正如他在书中指出的那样,若把逻辑学看做是关于它自身的一门学科。它不但同哲学和数
柯匹和科恩的《逻辑学导论》,是导论性逻辑教科书中最完满的一部:既有演绎逻辑亦有归纳逻辑,既有古典逻辑亦有现代逻辑。本书是当今逻辑教科书的标准范本,是清晰性与准确性的典范,它能够使学生理解、把握并应用古典三段论逻辑和更为强有力的现代符号逻辑技术。 书中所选用的有关政治、哲学、科学及多领域当代论争的鲜活的论证实例,展示了许多严肃的学者和思想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逻辑原理的应用,使逻辑学习既内容充盈又富有生活气息。书中也选用了许多谬误性论证作为例示与辨谬训练资料,以使学生明了对逻辑法则的忽视或误用如何使论证走人误区。书中也有少量论辩推理的例子,这些例子是为说明逻辑原理而特别编制的,但使本书卓尔不凡的,还是那些精心选自许多不同领域文献的丰富多彩的新颖实例。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简称小穆勒)的《逻辑体系》堪称古典逻辑的集大成之作,也是经验主义哲学向逻辑学领域的重大拓展。虽然《逻辑体系》全书的重点在于第三卷的归纳逻辑,但上卷的意义仍然非同小可。首先,、二卷是全书的总纲和灵魂所在。小穆勒证明,逻辑学是经验主义哲学的一脉相承,理解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住了全书的神韵。其次,、二卷是全书的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鉴于逻辑学和语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穆勒根据逻辑学的需求,用相当大的篇幅对语言进行梳理。小穆勒还精辟地分析了命题、分类、定义等逻辑学的基本工具。,、二卷廓清了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些重大迷障,其中一些迷障长期困扰着逻辑学家及哲学家,这主要体现在小穆勒对演绎逻辑的独到见解上,比如,三段论的作用,真理的本质。只有这些迷障得到清除
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一书共分两卷,第一卷 纯粹逻辑学导引 发表于1900年;第二卷 现象学和认识论研究 发表于1901年,由六项研究组成,前五项研究构成第二卷的上册,第六项研究单独构成第二卷的下册。全书的德文原版共有一千三百多页。1913年,在经胡塞尔本人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之后,《逻辑研究》又发行了第二版。中译本根据《胡塞尔全集》考证版译出,分别标明第一、二版的差异。 《逻辑研究》在双重意义上是 划时代 的: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它与20世纪同龄,它的第一版发表于1900/01年,可以说是20世纪的一声开门礼炮;而20世纪的结束也就意味着《逻辑研究》百年效果史的完成。另一方面,《逻辑研究》的发表意味着哲学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之开辟,狄尔泰甚至将它誉为 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做出的第一个伟大进步 。波亨斯基在五十年代曾将《逻辑研究》看
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一书共分两卷,*卷 纯粹逻辑学导引 发表于1900年;第二卷 现象学和认识论研究 发表于1901年,由六项研究组成,前五项研究构成第二卷的上册,第六项研究单独构成第二卷的下册。全书的德文原版共有一千三百多页。1913年,在经胡塞尔本人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之后,《逻辑研究》又发行了第二版。中译本根据《胡塞尔全集》考证版译出,分别标明*、二版的差异。 《逻辑研究》在双重意义上是 划时代 的: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它与20世纪同龄,它的*版发表于1900/01年,可以说是20世纪的一声开门礼炮;而20世纪的结束也就意味着《逻辑研究》百年效果史的完成。另一方面,《逻辑研究》的发表意味着哲学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之开辟,狄尔泰甚至将它誉为 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做出的*个伟大进步 。波亨斯基在五十年代曾将《逻辑研究》看作是 对二十世
《实用逻辑学》是《全息信息意识化工程学》丛书的其中一本,也是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在书中特别强调了逻辑思维的客观真实性与客观准确性和主观正确性,改造了西方逻辑体系注重思维形式而不关注思维的逻辑内容之弊,使逻辑学更具有了社会实践性。在本书中,改造和修正了西方逻辑体系的量称悖论,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完善了直言三断论式,填补了几千年来逻辑学中关于充足理由律逻辑规律质定性的理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