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 弗兰克尔的*独立自传。作者按其生平和经历分类追忆,首先谈到自己的家世背景,接着讲述他的童年趣事、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经历,期间,他不忘细谈自己的学术渊源,之后还分享了自己和家人辗转数个集中营的种种内心体验,在他那温暖、不断闪烁着智慧与伟大胸襟的吉光片羽里,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有一个堪为灵魂导师的长者对着我们的心灵发出的呼唤。弗兰克尔一生都在为人的存在寻找意义,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生命更好的意义,他是人类灵魂的守夜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小小的回忆录特地保留了弗兰克尔发散式联想的写作风格,不论是谈治学还是谈作为医生的经历,他的聪颖机敏、幽默风趣、善良博爱、严谨细致、笃信好学等特质都跃然纸上,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位
1927年,德国著名现象学家马克斯 舍勒在达姆斯达特 智慧学派 大会上发表了名为《人之特殊地位》的报告。1928年,舍勒在此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出版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单行本。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德文版先后出过数版,但通常所见版本是不同编者按不同取舍标准在不同时期对原文的加工成果,包含了来自编者而非作者的文本改动,改变了舍勒生前撰写出版这本书时的原始面貌。本书根据《人在宇宙中的地位》1928年第一版译出,为中文读者首次呈现了舍勒这部代表作的原貌和原初筹划。 本书围绕 人 这一概念展开,期望在摆脱神学、哲学、自然科学视角的束缚下,从哲学人类学这一崭新视角提出 人之本质结构 的问题,获得有关 人是什么 的认识,并提高人之为人的自我意识。书中,舍勒首先揭示了 人 这一概念的二义性: 人 可以是一个自然体系性
本书勾勒了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问题域的由来和基本内容,以及谢林哲学在这部著作之后的后续发展。本书的第一、二、三章分别简要叙述了康德的批判哲学、费希特的早期哲学和谢林哲学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之前的发展,第四、五、六、七章分别阐述了《先验唯心论体系》的问题域与方法、理论哲学部分、实践哲学部分和目的论与艺术部分,第八和第九章粗略地讲述了谢林哲学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之后的发展,即同一哲学和以1809年《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为始的中后期哲学,第十章则对谢林哲学总体做了简短的回顾和评论。
阐明这本书所发表的论文题材,我没有用哲理性的说教,也没有以学者观点加以探讨,也许这对我来说更为合适。我生长在一个以奥义书经典作为日常礼拜的家庭,并且在很久以前父亲就作出了榜样。父亲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一直保持着与神的密切交往,但是他没有忽略对世界应尽的责任,也丝毫没有减少对世俗事务的强烈兴趣。因此,我希望这些论文能使西方读者有机会接触到印度的古代精神,这种精神曾反映在我们的圣典中而今天仍然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人的一切重要言论不是通过词句而是通过精神来判断的 这是在历史中伴随着生命的成长而呈现出来的精神。我们懂得基督教的真实含义是在观察它的当代生活各个方面而得到的 无论如何,它与早期的基督教,甚至在重要方面都可能是不同的。 印度伟大的宗教圣典对于西方学者来说似乎只具有怀旧与
一九八九年,证严上人发表了*本著作《静思语》(*集);此后的数十年来,证严上人的著作,涵盖讲说佛陀教育的佛典系列,以及引导人生方向与实践经验的结集;这些坚定与柔美的智慧话语,解除了众多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在台湾的民众中有这样的说法 无数的失望生命,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回头; 无数的禁锢心灵,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开放; 许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和乐; 许多的美善因缘,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具足。 证严上人的著作问世后,在海内外均产生广泛且持久的影响。*近复旦大学出版社获得静思人文志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在中国大陆推出 证严上人著作 静思法脉丛书 的简体字版。《欢喜自在》属于人文专题书系。 生活于现代的人们,每日汲汲营营于谋生续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寻觅活命的出
《处世哲学 体验哲学浅说(简体本)》内容简介:杜亚泉的《处世哲学》以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中对世界的基本观念为论述对象,向读者介绍了叔本华处世哲学的基本框架。 李石岑的《体验哲学浅说》以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的基本观念为论述对象,向读者介绍了体验哲学的基本框架。此两种书均属于哲学科普性读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且篇幅短小,故将两书合在一起出版,便于读者了解经典哲学思想。
《死亡的五次沉思》出自程抱一和友人的交谈。作者通过自己一生的体验、观察和思考,提出一种新的认识生命的视角:与其由生向死,不如由死向生。死亡不再被视为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一个阶段。作者强调生命的运动性和超越性,他关注的是死亡如何将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和宇宙的历程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有限的生命成为一个 永恒的瞬间 。而这种触及生死问题、直面生命本质的交流之*高境界,必然超越精神层面的理性论述,进入 灵魂与灵魂 的对话。
杨嵘、谷研、李倩编著的《跟王阳明一起修心跟仓央嘉措一起修行(共2册)》内容简介: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湿著作为的大家。在学术思想方面,他继承宋代火儒陆九渊的“心学”,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其思想流传至今,响彻中外。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本书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 仓央嘉措是西藏让人珍爱的上师,足踏莲花而来,走过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他的一生是…个难以捉摸的,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他一生跌宕,甘心辗转,在平凡和超脱之间,在信仰和自由之间,在入世和出世之间,追寻最终彼岸的宁静。走近仓央嘉措,追随他的修行历程,与
《幸福从这里开始(庐江讲座)》是一部指导现代 人获得身心和谐、家庭和睦、事业成功的宝 典,倡导大众学习古圣先贤为人处世的智慧,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而解行并重、知行合一,获 得五福临门的幸福人生。 《幸福从这里开始(庐江讲座辑)》收录的是 蔡礼旭主讲的《》,钟茂森主讲的《百善 孝为先》,肖陈颖主讲的《爱心伴孩子成长》。 《》是蔡礼旭老师教学演讲的核心课 题。蔡老师为我们开解了古代婚礼“上以事宗庙,下 以继后世”的深刻内涵,进而阐述夫妻关系对维系家 庭和谐、社会安定的重要性,讲解如何经营夫妻关系 、如何维系家庭的和谐。夫妇为五论关系之首,夫妇 和则家道成。夫妇在相处的过程中能时时不忘走入婚 姻的初心,以情义、恩义、道义相交;以身作则,力 行孝道,养亲身心,为下一代做出“身教”的榜样, 便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