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将对中国佛教影响优选、最能体现中国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经——金刚经、 心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梵网经、坛经、楞严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楞伽经、金光明经、法华经、四十二章经13部佛经,结集,外包装一函套,整体推出,以追求整体性效应。
《道藏说略(增订版)》是一部国学普及著作。本书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经典《道藏》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现代解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浅出地向当代读者普及道经的基本知识,充当阅读道经的学术向导。 全书40篇文章均由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按照统一的体例撰写。其研究范围以明《正统道藏》为主体,但也有所拓展,涉及藏外道书、敦煌道书、禁毁道经等。书中内容,既有基于《道藏》 三洞四辅 原有分类的内在梳理,也有基于现代道教研究体系进行的客观说明,更有基于现代学科分类对《道藏》中相关史料的总结。每篇文章均条分缕析地梳理所涉主题的传承谱系、代表经典、理论框架、历史价值,介绍其研究现状,并附有建议阅读书目、参考书目,能够为初学者提供入门路径。
汉文《大藏经》是汉译佛教经典与中国历代高僧大德撰写的佛教著作的总汇,卷帙浩繁,内容赡博,所涉及的领域也极其广泛,是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宝藏。本书系统又详尽地考释了中国佛教文史类典籍的源流及大略,内容分经录、教史、传记、宗系、纂集、护法、地志、杂志等八大部,共收录佛教文史类典籍二百三十部二千四百五十八卷。
《道藏说略(增订本)》是一部国学普及著作。本书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经典《道藏》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现代解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浅出地向当代读者普及道经的基本知识,充当阅读道经的学术向导。 全书40篇文章均由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按照统一的体例撰写。其研究范围以明《正统道藏》为主体,但也有所拓展,涉及藏外道书、敦煌道书、禁毁道经等。书中内容,既有基于《道藏》“三洞四辅”原有分类的内在梳理,也有基于现代道教研究体系进行的客观说明,更有基于现代学科分类对《道藏》中相关史料的总结。每篇文章均条分缕析地梳理所涉主题的传承谱系、代表经典、理论框架、历史价值,介绍其研究现状,并附有建议阅读书目、参考书目,能够为初学者提供入门路径。
本辞典是介绍道教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的大型专科辞典。共收有词目五千余条。辞典内容涵盖:道教总类、宗派、社团组织、道家和道教人物、教义、经籍、神仙、戒律、节庆、名山宫观、内外丹术、养生术、道教与古代科技、道教与文学艺术、道教重大史实和活动、道教研究机构、道教研究著述、道教在海外的传播等方面。其中所收当代道教组织及其活动、当代重大事件和当代道教研究机构、道教出版物等,以2012年末为截止期限。
《宗教思想史》是西方著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综合反映20世纪西方宗教研究成果的巨著。本书全方面地展示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伊利亚德特别注重了那些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宗教思想的创新,突出了人民在遭遇深层危机之际是如何通过宗教的创新来解释、摆脱和化解这写危机的。但是伊利亚德强调任何宗教思想的创新都不是凭空而起的,都以一定的传统宗教思想为基础。伊利亚德在书中大量吸收和融合了20世纪在专门宗教领域中其他大师级宗教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还特别关注了一些被以往宗教史家所忽视的宗教思想,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宗教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享誉世界的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贝拉教授《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这是他30多年孜孜矻矻的研究结晶,也是他的人生收官之作。 罗伯特·贝拉吸收海量的生物学、人类学和历史学文献,继承自黑格尔、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以来的宗教研究传统,系统而博学地重构了历史中的宗教。 以距今一万年为上限,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为下限,书中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人类早期文明至轴心时代的宗教演变,渐次讨论部落宗教,上古时代的宗教,以及轴心时代的以色列、古希腊、中国和古印度的宗教。 杜维明:“这本书受到了哈贝马斯、查尔斯·泰勒、汉斯·约亚斯和贝拉学生萧阳的高度赞扬。我们一致认为,这本书可能是自马克斯·韦伯以来,对宗教的历史和哲学的研究至为重要的原创性著作之一。” 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评论道:“这部巨著是一位领军性的
本书从中国历代典籍中辑录了有关传统医学经典数十种,系统整理了传统医学中健康调理的主要理论和实践经验。全书内容包括《抱朴子论》《存神炼气铭》《叩齿诀》《临目诀》等典籍,全部内容按古籍整理方法进行了新式标点校勘,为当代各界人士研习与研究传统健康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献典籍。本书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的《大智度论》100卷,为中国佛教的重要论典。存世年代*早的敦煌写本《大智度论》,保存了此书的早期形态,具有多种学术价值,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系统整理研究。本书在全面普查已刊布的敦煌文献的基础上,以敦煌写本《大智度论》为研究对象,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敦煌写本与传世刻本相证发,将校勘学与传统文字、音韵、训诂的方法相结合,综合采用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四种校勘方法,首次对500号左右的《大智度论》写卷从解题、字词、句读、注文等方面进行全面整理研究,力求全面展示敦煌写本《大智度论》的原貌,为学界提供一部校勘谨严、内容真实可信的汇校整理本,使这部佛典的学术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宗教学理论探索的一个系统总结。作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深入探讨了宗教信仰的 虚 与 实 、宗教性与宗教形,以及所谓 无形 宗教等问题,以便能更深刻也更全面地理解宗教的本质及其社会历史作用。书中也探讨了宗教与政治的双向的和复杂的互动、宗教与法治的关系等经典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对宗教现象学、中国民间信仰等前沿问题的探索,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探讨。本书作为作者长期从事宗教学理论研究的系统总结,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炁体源流 道家养生经典辑录 增订新版(全2册)》 《炁体源流 道家养生经典辑录 增订新版(全2册)》 中国古代关于道家的典籍繁多,一般人哪怕穷尽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尽观全貌。本书是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号米晶子)精选毕生所集道家经典,如《道藏》等诸多道家原典中的经典篇章,配以直观形象的绘图,以及精准实用的注解。为普通人了解道家文化、修身养性,省却不必要的参访功夫,实为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经典之作。全书繁体竖排。此次再版由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二代许理惠道长主持修订,增补米晶子道长的手稿,修正旧版存留的诸多问题。“炁”化三清,“體”能载道,“源”乃先天道统,“流”为老君法脉,书名故曰《炁体源流》。
在特伦特大公会议期间(16世纪),神父们一致同意,将《神学大全》与《圣J》和教皇的教令一起,摆放在祭坛上,昭示它们乃人们寻求智慧、理性、灵感和各种答案的源泉。 既是一部中世纪神学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素有基督宗教 百科全书 之称。推行的是一条主知主义即理性主义的路线。 全书共三大集。其中集 上帝论 ,着重阐述的是基督宗教神学的本体论。第二集 伦理学 ,实践哲学。第三集 教义学 ,着重阐述道成肉身、基督论和圣事论。【神人神】 此次出集,7卷五册。(1)论上帝的本质,(2)论三位一体,(3)论创造,(4)论天使,(5)论六天工作,(6)论人,(7)论上帝的管理。
菩提达磨在嵩山少林寺开创,始奉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为印证,传法慧可、僧璨,至隋唐之交’四祖道信参以般若法门,已稍变其体。继而五祖弘忍聚徒授课,径以《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套装共2册)》为主,常劝僧俗持诵。唐咸亨年,慧能(公元六三八--七一三年)因鬻柴弃学,不识一字,由闻诵《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套装共2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感悟,远投弘忍门下,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直揭心性,见地超羣,得弘忍赏识,传授法衣,后遂焉禅宗「六祖」。慧能更推重《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套装共2册)》,提倡顿悟,不专坐禅,顺应了当时特定条件的社会需要,禅宗因之弘大炽盛,对以后的社会思想特剔是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凡考察中国封建社
观呼吸,不仅加深对生命本身的认识,还会让心变得稳定、敏锐和专注。 在书中,德宝法师开篇就指明禅修的目的,以及常人对禅修的种种误解,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如何通过单纯的觉察与呼吸的掌握,达到正念。按照书中一步步的禅修指导,以呼吸为专注的焦点,观看一切身体经验、感受与思想的变化,进而观察你所认知的整个世界,最终以觉醒、智慧的心,安详面对起伏的人生。 本书是作者用人人都看得懂的语言写成的禅修经典著作。现已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版。此书的泰文节译版本,还被选为泰国高中课程教材。
藏密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一部分和藏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是印度藏密教的简单移植,而是佛教文化和本土宗教文化相互碰撞、吸收融合的结果,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藏密本尊》,采用汉英文对照,图文结合的画册形式,重点介绍藏传佛教中比较重要本尊和护法神,包括金刚持、金刚萨唾、时轮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集密金刚、大威德金刚、吉祥天母、大黑天、金刚亥母、马头金刚等,它们的形象各不相同,有善相、怒相和善怒相兼具的,充分展现出藏密文化的独特风采。
该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组织24位同事共同编撰、梳理的1949年以来中国学者对五大宗教及其他新兴宗教的研究成果,并邀请了11位学者对不同章节进行了细致审稿,紧扣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考虑到跨学科、不同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发展趋势,完善了自身的科研组织方式,促进了宗教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及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学术 传帮带 的作用。 该书着力于对宗教学领域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总结及回顾,开展了多视角和跨学科的协同合作,在编撰过程中,跨学科的融合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学科基础建设也更加扎实,对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宗教学学科视角。
《五灯会元》共20卷,是中国佛教禅宗史书,系增删“五灯”而合成。“五灯”系指先后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近二百年间分别成书的五部禅宗灯录:《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和《嘉泰普灯录》。全书依禅宗五家七宗之派别分卷叙述,收录过去七佛、西天二十七祖、东土六祖、青原下十六世及南岳下十七世等诸付法禅师共两千余人之列传,是研究禅宗史的重要资料。 本书由苏渊雷教授整理,以影宋宝祐本为底本,以清龙藏本、日本续藏本为参校本进行分段标点,增补总目。
在当今 全球化 的国际局势中,文化意识和文化战略的地位已越来越突出,而在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中,宗教研究是其*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宗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受历史变迁、外部环境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此外,由于背景复杂、定位困难、领域广泛以及问题敏感,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作为仍在形成中的学科,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既是一种学术自觉,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1949-2019)》旨在总结、梳理当代中国学人在宗教研究上的所思所想,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以便抓住当代中国宗教学这七十年历程的研究重点和特点,借此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宗教学这一学科在未来更加繁荣,更有作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由宗教学各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在相关研究上业有专攻的专业人员来撰写,由于角度不同,问题意识有别,体
《白传密教研究》以云南夫理地区流行的白传密教为主题,分为总论、仪轨与经咒、图像与高僧、碑铭与历史、社会与文化五个部分进行专题讨论,共23篇论文。白传密教俗称阿吒力教,亦从流行地域而言称为 大理密教 云南密教 ,从传承民族而言称为 白族佛教密宗 。 《白传密教研究》据第三届中国密教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意见,定名为 白传密教 ,以表明该派别是一个具有白族文化特点的独立的密教传承系统,并与汉传密教、藏传密教相对而称。白传密教从印度传入,兴起于南沼,发展于火理,演变于明清,遗存于现代,虽深受内地密教影响,却自成体系,独立发展,是现存于世的四大活态密教派别之一。但对此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白传密教研究》既反映了学术界倾向性的意见,同时也反映了不同的学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