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Vipassana)是印度古老的自我观察方法之一,早在两千五百年之前,已在印度被传授,作为对治一切烦恼的良药,亦称生活的艺术。 内观就是如实观察,即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本书只是介绍葛印卡老师所教导的内观方法的梗概,希望借此增进对佛陀教导的精华 内观方法的了解。 【作者简介】 威廉 哈特,美国内观助理指导老师,曾跟随葛印卡学习过内观。他将葛印卡老师亲自教授的内观课程汇集成《生活的艺术》(即《内观》)一书,旨在介绍葛印卡老师所教导的内观方法的梗概,希望借此增进对佛
那《你可以不生气》这本书,如果大家在大陆要找的话,就可以找到海南出版社的版本。在这个怒火充斥的时代,也许我们都该学学书中一些实用的方法。 梁文道,凤凰卫视主持人 《你可以不生气》以人生中的各种遭遇为主题的故事,是让希冀从竞争社会中暂时回顾自己,暂时放下对成功的欲望,去追求充实人生之路的现代人热衷的角落。 Kang Margsil,四季出版社社长 熄灭内心愤怒的火焰,走向快乐和幸福 《你可以不生气》是一行禅师写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书。本书在 9 11 事件发生后一周上市,旋即传遍整个世界,至今改变了数千万人的愤怒情绪。 一行禅师以优美的文笔和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为什么会生气,我们如何将生气
自上古以来,中国流传有许多惊心动魄的神话传说,纷繁零散,殊难理析。著名学者何新利用文字学、语言学、动物学、考古学、图纹学、历史学以及地理学等多方面材料和证据,仔细爬梳,找到了其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打通众多神话的源流,挖掘其真相:龙的动物原型竟是蜥蜴及鳄鱼,凤的动物原型竟是鸵鸟,伏羲、黄帝、炎帝、祝融竟都是上古太阳神的名号 这些重要发现振聋发聩,影响深远。可以说,《诸神的起源》问世数十载,捍卫了中国上古神话传说的价值和中华文化的根脉。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这部被称为 世界宗教*部可用的教科书 ,其特点在于史密斯尝试用个人的亲身体验,以说故事、讲历史与哲学思辨的方式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传达给大众,环绕宗教所引发的价值深入地挖掘人性的奥秘。书中的内容丰富而精彩,语言生动流畅、通情达理,这也是其畅销、长销的*秘密所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宗教》总销量超过200万册。
本书由蒋维乔两部相互关联的著作构成。一为《佛学纲要》,以中华书局1934年版为底本。此书是*部白话文佛学入门著作。作者秉持浅显易懂的原则,从佛学的定义、佛学和学佛的区分讲起,介绍了佛教的历史、教义、经典、传播以及修行方式。篇幅短小,但结构完整,内容丰富。二为《佛教概论》,以中华书局1930年版为底本。全书分为三编:*编为绪论,介绍佛教成立的背景、经典、分派情况等。第二编为本论,分教理论和解脱论,即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完整阐述佛教的义理体系和修学法门。第三编为各论,即全面论述中国佛教十大宗派的理论特点和修行方法。此次出版,仅订正个别文字讹误,并按照现行标准对标点的用法予以规范。
我们所有的麻烦,都是因为没有认识至圣者 。 没有认识至圣者,我们就进一步失去了敬畏感和上帝的同在感。我们失去了敬拜的灵性,以及回到里面、与上帝相遇、在安静中敬拜上帝的能力。当一介凡夫,有了把神当神、让主作主的真信仰,就能够以天上的光芒照亮人间,并且以永恒的真理切入时间。 陶恕在《智慧的开端》中,用22个章节带我们认识至圣者的属性。他对上帝属性的定义,就是上帝以任何方式所启示出来的一切关于他自身真实的事情。本书充满了陶恕对神各面品格的认识和经历,以真诚敬拜者的生命表现出来。完全没有神学八股的言论,也非以优美委婉之词吸引人。他在每章开始的时候,都会先向至圣者敬拜祷告,之后开始理性的叙述,将至圣者的威严慈爱诉诸笔下。 正如他说: 上帝是一个位格,像人一样,只要我们的
《正法眼藏》是中国佛教僧人、宋代临济宗杨岐派禅师大慧宗杲的重要作品,是专门对中国禅宗历史上的著名高僧为主的机缘法语加以拈提的汇集,明代收入《嘉兴藏》,后又为日本《卍续藏》所收。它既反映了宗杲对禅宗史的看法,基本体现了宗杲时代的唐宋禅学的风貌,也是其教学特色的体现,是禅门重要经典,可以说是当时的一部 禅宗百科 。古人曾给予极高的评价: 是书也,如悬白泽裘,精妖丧魄,秉金刚剑,魔外潜踪。四七古锥宗眼,二三老汉家珍,不涉程途,一览具足。知为后学指南,无加此矣。 圆澄:《重刻〈正法眼藏〉序》。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在书中,作者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解说了八正道每个道支的深刻内涵,并分析了人们对此可能产生的误解或偏见。辩证精辟,见解独到。作者透过幽默风趣的口吻,不仅让人们明白何谓快乐的内在生活,而且还教导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八正道。尤其重要的是,他融合了传统诠释和现代思考方式,精心解说,令人耳目一新。本书将逐步指引你在生活中找到无价的心灵快乐之钥,给予自己好的照顾和滋养。 在书中,我们都可以学到通向快乐的八条途径:1正见,带来真正的快乐;2正思维,带来放舍、慈爱与悲悯的快乐;3正语,带来和谐的快乐;4正业,带来享受符合道德原则的快乐;5正命,带来利益自他的快乐;6正精进,带来断恶修善的快乐;7正念,带来 活在当下 的快乐;8正定,带来洞见实相的快乐。
《金刚经》记录了释迦牟尼和弟子们吃过饭休息时,不经意间发生的一场头脑风暴,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层层递进,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终平且和,心生欢喜。整场对话只有一两个小时,相当于今天的一次直播或研讨会。全书只有五千余字,短小精炼,文辞优美锋利,极有穿透力,是理性、天启和美的结合,因而成为知名度优选、流传最广的传世经典之一。千百年来,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无数人因它而开智启慧,获得福德与安顿,它不仅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更成为一种生活信仰。 《金刚经》是每个现代人真正可以信托一生的枕边书,那些爱跟别人较劲、爱跟自己较劲的人,尤其需要它,因为它解决的是人的发心问题。现代人的卷、焦虑、抑郁、痛苦,本质都是心出了问题。《金刚经》就是讨论当我们发心动念时,如何才能降伏那颗躁动不安的心
本书系统的对世界范围的几大宗教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犹太教等进行了介绍,并且对宗教与文化的关系给予探讨,对新时期党对中国宗教的指导方针有*的阐述和说明。书中有不少生动的阅读材料,非常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读者的普通入门读物。
《指月录》,全称《水月斋指月录》,三十二卷,明万历间骡汝稷编纂。全书记述禅宗世次,上始过去七佛、西天祖师、东土祖师,下至宋大慧宗杲止,共禅宗传承法系650人之言行事略,机缘语句。全书具有一般禅宗灯录的特色外,还附裁了许多禅宗名宿的拈颂评唱以及作者的辨析论议,收录禅宗公案1700余则,自问世以来十分流行,“甚至斗大茅庵,亦皆供来,腰包衲子,无不肩携”,广为僧俗两界奉读,是参禅证道、明心开慧不可不读的祥宗名著。
《比丘尼传》,四卷,梁庄严寺沙门宝唱撰。收入《大正藏》第五十卷。卷一录东晋比丘尼十三人,卷二录刘宋比丘尼二十三人,卷三录齐代比丘尼十五人,卷四录梁代比丘尼十四人,总数为六十五人,并附见五十一人。本书是中国佛教史上部比丘尼传记,其著录初见于《开元释教录》。书中保留了诸多关于早期中国佛教和当时社会的珍贵史料,如比丘尼戒的传入,佛教在南朝士大夫阶层中的情况,南朝的佛教制度,以及当时妇女的生存状况,等等;并于每篇传记后附录大量与传主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进一步提高了本书的史料价值。
本书是世界著名法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罗纳德 德沃金生前最后一本著作。在本书中作者讨论了人类一直以来困惑的问题:什么是宗教以及上帝在宗教中的地位?死亡与不朽到底意味着什么?本书是在德沃金2011年所做 爱因斯坦讲座 的基础上完成的。作者认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之间所共同信仰的要远比把他们区分开的宗教信仰更具有根本性。宗教自由不应该从是否信仰上帝出发,而应该作为一种伦理独立的权利去追求。作者希望这本书会为理性的对话和缓解宗教恐惧与宗教仇恨做出贡献。《没有上帝的宗教》是一位人道主义者的作品。他认识到了人性的可能性,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
张庆熊、杨熙楠主编的 希伯来圣经教科书 系列包括五本:《希伯来圣经导论》《五经导论》《历史书导论》《先知书导论》《诗歌智慧书导论》。本书是丛书之一。犹太教先知书卷的卷数,不同于基督新教。犹太教所使用的《希伯来圣经》将《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撒母耳记下》《列王纪上》《列王纪下》归类为 前先知书 的范围,而基督新教则将上述六卷书划归到 历史书 的范围。也就是说,基督新教的旧约先知书卷包括了犹太教 后先知书 中的所有经卷,以及犹太教 圣卷 中的《耶利米哀歌》和《但以理书》,但是不包括犹太教中的 前先知书 。本书主要介绍基督新教的先知书卷,同时兼顾到有研究者将《但以理书》划归为 天启文学 ,将《耶利米哀歌》划归为 哀歌文学 ,故此这两卷书不列入本书的介绍范围。本书包括两部分。上篇介绍三大
对当代中国人而言,财神一直是家庭祭仪和新年礼俗中的标志性神祇,对财神的崇拜是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尽管供桌上的财神神像十分常见,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财神信仰根源为何。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著名汉学家万志英以大众或通俗宗教为大框架,审视了五通(财神)信仰的缘起和漫长演变。这份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的研究,充分展现了中国宗教文化中神灵的邪恶面,及其在道德上的暧昧与矛盾,使我们得以窥视不同时代背景对普通人生活和思想的影响。
本书包含了切斯特顿所著的两种传记:《方济各传》和《阿奎那传》。这部简短的中世纪人物传记趣味盎然、引人入胜又不乏深思。前者讲述了方济各从年轻时归信到晚年领受圣痕的经历,呈现了这位圣徒传奇却又真实的一生,让读者看到,他的祷告、贫穷、苦修、对自然的爱,以及他的各种异常之举,都源于他对基督及他人诚挚的爱。后者对比了阿奎那与方济各的异同,讲述了年轻时被称为 笨牛 的阿奎那后来如何成为伟大的基督教思想家,阐明了阿奎那的核心思想对于今天的意义。
《道德经导读》是著名学者鲍鹏山教授在多年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的又一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类全新力作。前有万字导言,系统梳理了《道德经》的版本源流和核心思想。上《道经》,下《德经》,五千言,八十一章,针对每一章原文,有今译,有注释,有导读,《道德经》中不少语言表达已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成语,在各章最后也对成语来源做了标注,并增加了相关章节链接,以帮助读者厘清《道德经》的整体逻辑脉络。全书重在导读,《道德经》的文本高度抽象和简约,本书作者通过说明背景、阐明用意、理顺逻辑,并对原义做适当发挥和展开,深入浅出,用精妙的解读帮助读者真正领悟《道德经》的思想与智慧。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的“鲍鹏山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系列”,含《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孟子导读》《道德经导读》《庄子导读
本书是作者对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进行了三年的实地考察的成果,是外公认为通过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而撰写的有关藏族宗教史的部杰作 。该书在介绍藏族文化背景与历史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藏族在信仰佛教以前的信仰和早期佛教;格鲁派 革新或当权的佛教;格鲁派寺院 拉卡楞寺。这部著作虽然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旧作,但它是我国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考察的一个开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学术水平。
《道德论集》是奥古斯丁神学思想在伦理上的表达,是奥古斯丁重要的伦理学著作之一。本书收录了九篇文章,分别讨论自制、婚姻的益处,寡居和贞洁,说谎的伦理,灵性与肉体的高低互补关系,死者礼仪中真正展现的信心等。借着九篇不同主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和神学洞见。 从这些论著中,可以看到基督教即使在获罗马帝国承认其合法性后,在信徒生活上仍然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奥古斯丁的这些不同文章是对于种种问题的回应,包括说谎、自制、贞洁、如何料理死者等看似简单,但无一不关涉基督信仰的 大事 。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开篇即有颂日: 龙猛提婆所成宗,三派大车广解释,我以无垢净慧眼,不共要义皆善见。此间欲宣彼宗者,我为除其恶说垢。因众请故以净语,当即广释《入中论》。 龙树空宗修行次第为:先以闻思抉择此派宗义,于修行之真实道获大信解,以菩提心为前导,大悲心成就佛果。《入中论》即阐发此义。宗喀巴大师旁征博引,审慎抉择,纵论此中所阐奥义。以颂文为主,兼及释论,故名之曰疏。 中观应成派谓由甚深、广大二门可达《中观论》旨。由广大故,疏文随颂文顺序,以十波罗蜜配菩萨十地,每地皆说明其地体性、增胜功德、修习方便。 由甚深故,第六地中,以破四生明法无我,以七相推求破人我执。唯识宗的阿赖耶识、自证分,唯心即唯识、离外境识有自性、依他起有自性.自续派的名言中许有自性,皆于此中广破。此
本书先后介绍了世界七大 —— 、 、儒家、道家、 、 、 教的传统,以及各种原初 。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用说故事、讲历史与哲学思辨的方式,把世界 中蕴含的生命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成果,新增加了世界 艺术内容,以便通过优美的文字和精彩的图片充分展现了世界 的精神内涵。 史密斯尝试把世界 的精神性和艺术性传达给大众,环绕 所蕴含的社会价值,深入挖掘人性的奥秘。书中的内容丰富而精彩,语言生动流畅、通俗易懂。本书自1958年出版以来,累计畅销200万册,已成为美国各大学 的人文通识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