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法诀二十讲》,是胡孚琛教授在钱学森领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长达18年的调查研究后的成果之一,继胡孚琛先生《道学通论 丹道篇》自1999年问世后回答读者提问而陆续写成的讲稿,原书十二讲,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了《丹道法诀十二讲》。该书是作者一生中最耗费精力的三本学术著作之一。中国道学文化的丹道法诀,习用口诀,诀难以书传,得靠名师传授。不明法诀,丹道亦难读懂。本书十二讲包括了内丹派别、工法的要点、练功的准备、修炼的方法、行功语要、究竟的必要、答疑解惑 如今距离出版的第一版已过10余年,作者在此期间的研究成果也增加不晒,因此,经修订后,增补为二十讲。是当下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典。
神圣汉帝国 的证成,关键在于深掘当时人的感知和体认,本书即是围绕原始道教的成立、汉魏禅代的发生与汉家秩序的崩解所展开的一次 心灵考古 。为消弭 汉家 构造中的家、国对立,谶纬以其超验的神圣叙事 为汉制法 ,由此达成融通公、私的 天下一家 构想, 汉家 遂成为天下人的信仰空间。因为解灾除厄、归命汉家的普遍强烈愿望, 致太平 不仅成为贯通汉末经学、谶纬、道教的知识基础与共同主旨,也成为士人、隐逸、宗教群体的行动指南与价值归宿,还是促成汉魏禅代及汉家秩序解体的思想和信仰要素。以汉帝国神圣性格为轴心,思想与历史交互推进,渐次展开为汉家 王汉 师汉 辅汉 代汉 忆汉的演进轨迹,浮现出谶纬神学、原始道教与汉家德运终始的内在逻辑。
《四子真经集释》是道家四大经典著作的注释集成。包括关尹子所撰著的《文始真经》,列子所撰著的《 冲虚真经 》, 文子 所撰著的《 通玄真经 》,亢仓子所撰著的《 洞灵真经 》。先秦时期,老子创立道家理论,主张道法自然,反对争斗,提倡无为而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列子、关尹子、文子、亢仓子等道家学者继老子之后,著说立说,在道家学派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次整理出版的《四子真经集释》,以《正统道藏》中收录的注本为底本,简体横排,方便当今读者阅读。
本书主要内容是元明时丹道修炼的代表性人物张三丰的丹道修习及太极、内家拳的集成。在我国历史上张三丰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其修道有成但大多散落民间,清时李西月翻检大量文献,搜罗历史遗著,重编《张三丰全集》,十分注重对史料的甄别考证,并对一些作品进行了旁征博引、评跋批注,是一个较为完善的版本。 由于资料收集查找的困难,当下坊间有关张三丰流传多有讹误。本书点校者本着忠实于原著的原则,在内容结构、编排次序不作调整、不作删节,以体现原编者的风格和思想,保持古文献原有的文字风格。本书的出版为当代各界人士研习与研究健康的传统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献典籍,有相当的学术及使用价值。
本书是迄今为止中国学者撰写的*一部禅宗通史著作,全面叙述从印度禅学到清末禅宗的流变历史,时间跨度两千多年。本书以系统阐述众多禅思潮、派系、典籍和人物为主,深入分析禅学与戒律学、般若学、唯识学、华严学、天台学、净土、密教的多方面交流和整合,记述了禅学与道教、儒教为主体的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的冲突、融合和互动过程。本书还注重揭示制约禅宗兴衰的政治、经济、民族和文化等因素,考察禅宗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同时,本书在探讨诸多重要历史和理论问题方面,提出了不少新观点。
铃木大拙禅论集之一:自性自见 《铃木大拙禅论集》是世界禅学权威铃木大拙先生的重要著作,被世界各国学者、专家视作权威而广泛援引。本书为论集系列之一,主要从历史源流分析禅的根本精神和发展轨迹,彻底分 析从中国起源的禅宗如何一步步融入到日本文化之中,进而演变成独具日本民族特性的禅学传统,可作为后面两个系列的基础。铃木先生试图通过系统梳理禅学在日本的发展脉络,破除人 们对于禅的一些误解。本书结构布局合理均衡,分析深刻透彻,语言生动富含哲理,适合作为禅学基础理论读物。 铃木大拙禅论集之二:开悟之旅 《铃木大拙禅论集之二》以开悟为主要目标,综述公案的参究。在铃木大拙看来,公案参究是一种求悟的手段,是现代禅修的要件,更是禅学能够延伸到今天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铃木大 拙在书中重点论述了公案参究与
在中国人的心灵中弥漫着浓厚的道家气息。 道家文化注重 贵柔守雌 阴阳调和 。在众多的道经典籍中,女子修道成仙的传记故事,无不标识出了女性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独具的尊崇地位。女子的坤道与男子的乾道,都是对生命奥秘的追求与探索,犹如日月光耀,古今而常存。 自娲皇补天造人,苍帝创造文字至今,历代女子修道成仙的传记故事枚不胜数,但多是以独立成篇的形式分散于《道藏》《续道藏》《道藏辑要》以及藏外道书之中。广大爱好者查阅起来颇为不易,且以前出版的书脊均是繁体竖排,已与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不符。故今次以简体横排形式,尽编者之*努力,将众多修道之书汇集成此一编。 本书对于当代有志于探索生命奥秘的广大女性爱好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自娲皇补天造人,苍帝创造文字至今,历代女真仙道经积淀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到目
明朝时期道家丹道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高潮,皇帝多崇尚道教,并喜好修炼和养生,朝野为之热衷,经典著述相当丰富。本书即辑录了明中期丹道学经典《性命圭旨》《丹亭悟真篇》《傅青主丹亭问答》等著述。 《性命圭旨》被道门赞誉为 玄门之秘典 ,为历代丹道学家所推崇。书中阐述了道家修身与修心即性(性命)、命(心理)修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强调身与心缺一不可,更侧重心性的修炼。原书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玄奥难懂的丹道学义理。《丹亭传道集》为明朝卢丹亭著,是当时百科式的道家典籍,全本已难以寻觅,现在仅存抄本残篇。《傅青主丹亭问答》为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的被梁启超称为 清初六大师 的傅青,书中的内丹典籍的文体为问答体与语录体,多以养浩生问而丹亭真人答的形式,对内丹修习中的问
本书可以说是中国的部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史著作,它从探讨宗教共同点出发,论述道教的起源与演变,道教的信仰与道术、戒律,道教的经典与宫观,道教的派别与佛道关系,展示了道教的历史发展主脉,对于后世的道教学术研究保持着长久的影响。
道教是唐代历史中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要很好地认识和把握唐代历史,就应该深入地了解道教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本书选取了神仙道教与唐代社会、道教与唐代妇女、道士的宗教世俗生活、道教法.与民间习俗、道教神仙与民间信仰、岁时节俗中的道教印记以及儒、释、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试图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来透视唐代道教,对道教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做出较为客观的解释
《金盖心灯》八卷,清代著名道教领袖、内丹学家闵一得编撰,主要以浙江湖州金盖山(又名云巢山)为核心,记载了清代较大的道教派别全真教龙门派*代至第十四代一百余人的生平事迹,是清中期以前有关龙门派历史的集大成著作。闵氏好友、著名藏书家、知不足斋主人鲍廷博为《心灯》作注释,且引述五十二种文献对有关史实详加考订和补述;闵氏故交鲍锟为《心灯》写了很多评语,极富旨趣。 《金盖心灯》此次标点所用底本,为光绪二年(1876)金盖山云巢古书隐楼重刊本。吴兴人李宗莲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所作《金盖山志》一书对金盖山史实的记述不同于《金盖心灯》,龙门派支派海上觉云坛总理戴本珩于民国十六年(1927)所编《龙门正宗觉云本支道统薪传》一书记述了闵一得之后其宗派的传承源流,都对《金盖心灯》具有重要补充作用,一并整理,
早期道教与民间信仰、方术及丧葬礼俗的关系,是一个重要且颇具难度的前沿性课题。本书立足于考古新材料,结合有关传世文献,广泛借鉴前人成果,运用缜密的逻辑分析,通过翔实的文献梳理和考证,就某些重要议题加以论述和概括,提出若干新见解,丰富和发展了早期道教史的理论建构,对出土文献研究亦有积极意义。作者以敏锐的问题意识,抓住核心线索,提纲挈领,小中见大、以点带面,系统揭示出早期道教与方术、民俗的互动融合。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援入多种手法展开跨学科、立体式的综合研究,遵循 二重证据法 的原则和精神,注重收集出土文献及考古实物,深入发掘材料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并将其与传世文献进行比对和参证,藉此拓宽了以前比较单一的研究视野,有力佐证了早期道教对世俗社会的深远影响及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该书以时代为线索,从易学的产生开始,将中国易学的发展分为先秦易学、秦汉易学、两晋南北朝易学、唐代易学、宋代易学、元代易学、明代易学、清代易学、现当代易学九个阶段。本书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通过选取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易学人物与学派进行具体的讨论与介绍,一方面避免了通史作品常见的繁杂寡要的通病,同时也突出了中国易学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注意运用新材料,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义理与考据并重。在视野上,跳出门户之见,对历史上的象数派与义理派的易学成就都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在吸取了大量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融汇众家之长,删繁就简,勾勒出了中国易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基本规律。
本书是关于东亚道教研究的开山之作,它以比较宗教学为方法,将道教置于“东亚文化圈”中,以道教在中国大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半岛的传播历史为经,以神灵信仰、道教文献、教义思想、养生修道术、医学成就和文化形式为纬,以历史上东亚各国人士对道文化的解读与选择为突破口,次提出“东亚道教”的概念,对东亚道教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深入研究,其中对“东亚道教”的内涵与外延、中心与边缘、传统与现代的探讨,对道教与天皇制、律令制、神道教、武士道、花郎道、青鹤派、高台道、母道教等关系的研究,都具有独特见解。
道教是唐代历史中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要很好地认识和把握唐代历史,就应该深入地了解道教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本书选取了神仙道教与唐代社会、道教与唐代妇女、道士的宗教世俗生活、道教法.与民间习俗、道教神仙与民间信仰、岁时节俗中的道教印记以及儒、释、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试图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来透视唐代道教,对道教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做出较为客观的解释
陈抟(871~989),在《宋史》里有传,字图南,号扶摇子,历经晚唐、五代、北宋时期,著有《胎息诀》、《指玄篇》、《观空篇》、《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是道家著名学者、养生家。其修炼思想对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易学思想对儒家学派的邵雍、周敦颐、朱熹等人产生了影响。书稿以陈抟为中心,结合对其师友与后学的研究,揭示作为隐士的陈抟,何以能在当时及对后世的道教产生巨大影响。从宗教与社会的关系角度,书稿展现了在北宋初年的宗教、文化背景下,陈抟固守于华山修道圈,如何同时与皇室产生政治互动,与士大夫阶层产生文化互动,并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易学、理学与内丹学。
孙亦平著的《唐宋道教的转型》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借鉴近百年来靠前汉学界有关 唐宋变革 论的研究成果,将道教的发展置于唐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加以考察,尤其是将狭义的 转型 研究与广义的唐宋道教多方面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于 延续 与 变革 的互动中,来比较唐代道教与宋代道教之异同,对唐宋道教转型的来龙去脉作出学理上的分析,以期更好地说明唐宋道教既与中国历史同步发展的普遍性,也有以 道 为基本信仰来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唐宋道教将中古道教发展推向很好,又开拓元明清道教发展的新路向,其转型对中国道教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这就使得唐宋道教的转型研究有了一个当代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