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园》是叙事、诗文相间的佳作,共分为8篇。主要内容为帝王言行、宗教学者言行、论知足长乐、论寡言、论青春与爱情、论老年昏愚、论交往之道、论教育的功效。该诗集着眼于当时的现实,揭示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旨在规劝世人避恶从善以匡正时俗。作者萨迪库以优美的文笔,凝炼而精确的语言,栩栩如生地讲述了许多故事轶闻,表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阐明了穆斯林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信条,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时饱含着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暴君和宗教伪善者的揭露和讽刺。 这本《蔷薇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流畅的语言,较系统地介绍了伊斯兰教在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融入中国的过程,对自身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生动地再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精神。
《伊斯兰哲学译丛:伊斯兰苏菲概论》以简洁明快的文字介绍了苏菲的渊源、历史、发展、蜕变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特征。作者在做历史性的叙述时,也介绍了有重要影晌的苏菲犬师的思想特点与作品,并介绍了阿拉伯世界一些有重大影响的苏菲道统。 《伊斯兰哲学译丛:伊斯兰苏菲概论》既勾画了苏菲行知的基本面貌,又解读了伊斯兰教内精神性追求的深刻内涵,因此深受学界人士和一般读者的认可,成为了解苏菲的入门读物之一,并被伊斯兰世界多所大学的哲学系作为苏菲专业的书目。 《伊斯兰哲学译丛:伊斯兰苏菲概论》作者艾布 卧法-伍奈米,埃及著名学者,伍奈米苏菲道统精神导师。他长期在开罗大学哲学系任职,曾担任埃及哲学协会主席等职。
本书以丰富的资料,生动、流畅的语言简要地介绍了阿拉伯、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国家或地区穆斯林的文学艺术成果,内容包括了小说、诗歌、散文等艺术珍品,以及有代表性的文学家的文艺思想、创伤风格与其对后世的影响。
在当代穆斯林的世俗生活中,伊斯兰法应置于何种地位?当代著名的穆斯林学者和人权活动家阿布杜拉?艾赫迈德?安那伊姆认为,通过国家权力强制实施伊斯兰法,与伊斯兰教所强调的自愿接受宗教信仰的基本原则相抵牾。在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国家应该避免宗教权*的滥用,国家的政策或立法必须基于公民理性,以使这种政策或立法对于信仰不同宗教的所有公民都是可能的。通过对伊斯兰教历史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印度、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的具体分析,安那伊姆指出,比起宣称通过所谓的 伊斯兰国家 来实施伊斯兰法的理论,人权和公民权的观念更契合于伊斯兰教的原则。作者基于对不同社会当中宗教和世俗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探究和设想了发挥伊斯兰法的一种积极和可持续作用的路径。
伊斯兰复兴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斯兰力量发动的复兴伊斯兰信仰、文化、政治理想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政治社会运动。奥斯曼帝国教俗合一的历史传统、官方与民间宗教的二元并立,凯末尔政权均质化的现代化建构和中心与边缘的文化断裂构成伊斯兰复兴的背景。伊斯兰教育、传媒、知识阶层的兴起,苏非教团和新苏非主义运动的活跃,构成伊斯兰文化复兴;民族拯救党、繁荣党参与主导国家政权,正义与发展党的执政实践构成政治伊斯兰复兴。土耳其伊斯兰复兴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官方与民间、精英与民众的权力博弈,促进民主化进步。土耳其的个案说明教俗合一的政治体制是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远因,现代化探索过程构成现实动因,宗教和世俗力量的权力角逐是其核心特征,现代经济模式变革是其经济保障,中东剧变的现实处境使
本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辑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辑。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
安萨里(1058-1111),是阿拉伯伟大的哲学家、法学家、教育家,被西方学者称为“伊斯兰教的奥古斯丁”、“苏菲神秘哲学的大师”,一生撰有著作约400种,现存70多部。 《心灵的揭示》是安萨里关于伊斯兰伦理思想的专著,也是该领域的代表作。安萨里采取引经据典与案例分析、博采众长与叙议结合相互动的方法,用111章篇幅分门别类地梳理了伊斯兰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究了伦理与哲学、伦理与社会、伦理与经济、伦理与法律、伦理与教育、伦理与自然等的关系。
《心灵的揭示》是安萨里论述伊斯兰伦理思想的专著,也是该领域的代表作。在书中,安萨里基于他对 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采取引经据典与案例分析、博采众长与叙议结合相互动的方法,用111章篇幅,分门别类地梳理了伊斯兰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如论敬畏真主、论爱、论忏悔、论克制私欲、论信托、论孝顺父母、论天课与吝啬、论死亡、论现世、论知足、论感恩、论骄傲、论禁止虐待孤儿、论施舍、论礼拜等。 安萨里在阐述“敬主与爱人、向善与避恶、孝亲与近邻、济贫与扶危、知足与感恩”等伦理思想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探究了伦理与哲学、伦理与社会、伦理与经济、伦理与法律、伦理与教育、伦理与自然等的关系,由此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了伊斯兰伦理思想的根本所在,并透过伦理层面阐述了穆斯林的 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该书展现的伊
伊斯兰教正统思想经典书籍是我国伊斯兰教界人士全面理解和深入宣讲《新编卧尔兹演讲集》的基础。为不断夯实解经工作基础,推动经学思想建设,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与宗教文化出版社合作,将我国阿訇、毛拉传统上通用的阿拉伯文版《哲拉莱尼古兰经注》、《密什卡特圣训经》、《伟嘎耶教法经解》,以及《塔哈维教典诠释》、《伊赫提亚尔教法经解》(上下册)共五本典籍编印出版。日前,《塔哈维教典诠释》、《伊赫提亚尔教法经解》(上下册)已经正式出版,首批各印制了12000册,由中国伊协赠送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斯兰教界人士使用,现正陆续送达他们手中。
古典研究的学术意义类似一种知识考古学,可借此洞察和预测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过去、现状以及未来的可能走向;但就其现实意义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先贤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反思既往人文化成的历史遗教,有助于我们克服只知今而不知昔所形成的狭隘观念,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在保持与历史联系的同时,利用古代文学、艺术和哲学来丰富现代人过于散文化和平面化的生活。本书收录的内容主要是与古希腊美学、艺术批评和现代美学、艺术教育相关的论文,全书分为三辑, 辑“ 古典批评与希腊传统”, 二辑“ 现代美学与艺术教育”, 三辑“ 美学问题与文化琐议”。
朱国明编*的《明清回族伊斯兰哲学范畴研究》 介绍了,哲学是爱智慧的学说。对哲学的研究能够帮 助人们了解*多的人类智慧,与历史上的智者对话, 理解已有的哲学、感悟其中闪耀的智慧之光,有助 于启迪、催化我们本已有根的智慧。 中国伊斯兰哲学是一个**特色的哲学体系,概 念、范畴是支撑这个独特哲学系统的基本元素,是了 解中国伊斯兰哲学的基本思维工具。 研究中国伊斯兰哲学范畴,可以为我们搭起一座 联系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桥梁,可以帮助读者了 解和认识伊斯兰文化 这个不同于中国文化语境下 的思维方式和理论眼界,开拓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学术 视野、拓宽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这是一部集中反映21世纪我国伊斯兰教研究领域*前沿成果的论文集,绝大部分论文已经公开发表,散见于国内各种学术刊物,只有数篇论文尚未公开发表。本论文集论文以西北民族大学学者论文为主,同时也兼收了北京、上海等国内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学者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相信,本论文集的问世,对于促进宗教学学科建设,完善宗教学理论,丰富宗教学内涵,拓展宗教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提起宗教,人们往往会想到天上的神、教堂的顶、庙中的烟,然而,宗教就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上,在人们的心中。从一定意义上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宗教的民族,也不存在没有宗教的国度。人类文明的各个部分、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宗教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主体界说,称为“在教言教”,即宗教信仰者从“局内人”的视角来言说宗教。另一种是客体界说,称为“教外言教”,即宗教研究者以“局外人”的身份解读宗教。两种路径,各有千秋、互为补充。 “教外言教”的宗教学,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近年来似乎都正在成为“显学”。在西方,面对东方宗教不断扩展的事实,面对形形色色新兴宗教此消彼长的局面,面对社会生活世俗化与宗教信仰多元化齐头并进的态势……学者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
苏菲是伊斯兰哲学三大板块之一。本书以简洁明快的文字介绍了苏菲的渊源、历史、发展、蜕变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特征。作者在做历史性的叙述时,也介绍了有重要影晌的苏菲犬师的思想特点与作品,并介绍了阿拉伯世界一些有重大影响的苏菲道统。 本书既勾画了苏菲行知的基本面貌,又解读了伊斯兰教内精神性追求的深刻内涵,因此深受学界人士和一般读者的认可,成为了解苏菲的*入门读物之一,并被伊斯兰世界多所大学的哲学系作为苏菲专业的书目。 该书作者艾布 卧法-伍奈米,埃及著名学者,伍奈米苏菲道统精神导师。他长期在开罗大学哲学系任职,曾担任埃及哲学协会主席等职。 目 录 前言 第三版序言 第一章 绪论 一、苏菲的基本特点 二、苏菲的不同目的 三、苏菲的境界是相同的吗 四、伊斯兰对苏菲的认识
自20世纪初以来,伊斯兰世界经历着重大的社会政治变革,这一过程至今尚未结束。《宗教与国家——当代伊斯兰教什叶派研究》选取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段,以生活在中东、南亚等地区的传统什叶派穆斯林社团,以及美国等地的新什叶派社团为对象,分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21世纪的挑战与机遇三个部分,对伊斯兰教中的第二大派别——什叶派在当代社会中的际遇,以及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关系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在这一变动剧烈的历史时期中,由于国际政治格局、民族国家的政治体制等发生的巨大变化,不论是作为所在国家的主流派,还是少数派人群,什叶派穆斯林在宗教归属、民族认同和政治倾向等问题上均面临着挑战。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群做出了各自不同的选择,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可能。《宗教与国家——当
东方文化大师季羡林先生把伊斯兰文化列为绵延不断、传承至今的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指出: 纷繁复杂的文化,根据其共同之点,共可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美的文化体系。 伊斯兰文化不仅在人类文化史上曾起到过沟通东西、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独特作用,而且也是一种具有重大现实影响力的世界性文化。目前,全球有五十多个伊斯兰国家,十几亿穆斯林,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特别是中东伊斯兰国家所拥有的重要地缘战略地位和影响世界经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使该地区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热点地区,与此相关的伊斯兰文化研究也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门显学。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诸如基本信仰和功修制度、教坊和掌教制度、寺院经堂教育、传统节日、婚丧礼仪和生活定制、苏非门宦、清真寺建制、近代回族伊斯兰教的维新运动,以及现阶段的新面貌等等,都有所涉及,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归纳和认识回族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尤其是对回族伊斯兰教的民族特色,作了比较充分的探讨和论述。 回族伊斯兰教制度也自然不会例外。通过本书可以看出,回族伊斯兰教总体发展趋势,总是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力求与社会环境相适应。 本书后半部分,集中论述各教派门的源流、形成、传播、宗教主张、功修礼仪及其演变等等。本书后一部分“当代回族伊斯兰教”,但是对80年代以来回族伊斯兰教现状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