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黄宗智教授的 看家领域 中国的小农经济研究。从明清以来小农经济 有增长而无发展 的 内卷化 困境,到改革以来 隐性的农业革命 ,黄宗智教授致力于探寻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两部抗鼎之作的后续思考,《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实践与理论》以对中国现实的关怀为主轴,以中国新型的农业革命为基点,立足中国小农经济的历史与实际,探寻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出路和符合中国农业实际的长远发展道路。 卷二 ,黄宗智教授关于法律史研究的*成果。中国新型的正义体系乃是一个结合三大传统的产物:一是古代的 中华法系 ,尤其是其主导性道德价值和民间的纠纷解决机制;二是调解机制在革命传统中的大规模推广,包括由国家法律和民间正义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
本书的初衷是想传承和发展费孝通先生 乡土中国 的思想和理论。尝试构建后乡土中国理论,是作者出于理论自觉意识和对学科发展的责任感。为了把 后乡土中国 从一个概念术语转化为系统的理论概括,作者尝试着运用后乡土性框架去概括和解释当下乡村社会诸多方面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性质,试图为人们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后乡土中国的理论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当前乡村问题,而且还注重从历史变迁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乡村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所面对的挑战。
文化中心 是北京城市战略定位,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全国 文化中心 的具体表现。颐和园位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与大运河文化带的交汇之处,是两个文化带中的璀璨明珠。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颐和园与两个文化带都有密切联系。历史上瓮山泊是通惠河的上源,为京杭大运河提供水源,现实中颐和园是大运河文化带中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西湖(瓮山泊)西堤在历史上是西山游线的起点,现实中颐和园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独有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所处的三山五园地区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的皇家园林群,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的重点区域。本书从文献史料和现存古迹中寻找线索,介绍颐和园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与大运河文化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方志是学术研究资料的知识宝库,内容涉及各地区的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的丰富资料,也是记录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文献,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本辑收今上海市范围内府县志23种,所收方志以晚近时期修纂的为主,以取其涵盖时间长,记述方面广,包容材料多的优点。
2011年9月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邀请外知名学者,围绕“农政与发展”研究领域的广泛主题展开系列讲座,涵盖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传播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多门学科。曾先后邀请詹尼佛·佛朗哥、汪晖、秦晖、詹姆斯·C.斯科特、乌丙安、杜赞奇、范德普勒格、等学术大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其定位是:对话世界学者,享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本书为此系列讲座合集的本,一共14讲。
《袍哥》 袍哥是1949年之前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社会组织,其影响力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当其*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及于各个角落,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从一桩1939年的杀人案和一本尘封七十多年的报告出发,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近代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审视了袍哥成员及其家庭在动荡的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揭开具有神秘色彩的袍哥世界的 日常 面目,呈现出一幅饱满、立体、生动的近代川西社会图景。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以1900年至1950年成都的茶馆为研究对象,力图以此为窗口,探求20世纪上半叶成都人的生活实态。作者采用微观历史的研究方法,从茶馆的休闲、社交、娱乐、经营、群
《买房让日本人幸福了吗?》 买房让日本人幸福了吗? 买房今后也会让日本人幸福吗? 回答当然是 Yes 。必须是 Yes 。而且必须一直是 Yes 。 人口减少、经济下行、市场泡沫化、全国房价下降 即使这种现实摆在眼前,很多人还是被一个无法用理论解释的冲动和执念所束缚: 我要买房。 然而,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住宅建后平均使用寿命 日本是三十年,美国是五十五年,英国是七十七年。 也就是说,工薪族花费毕生积蓄、历经多年还清房贷之后,你的房子很可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化贬值甚至沦为废墟。 此外还有因房屋质量问题而发生邻里纠纷、不期而至的房产泡沫、高层建筑给老人和孩子带来的安全隐患、缺少民主化管理导致业主委员会失效 本来应该是给住户带来幸福的房子,也有可能变成你的负累乃至噩梦。 这些问题是否可以规避?我们又能
讲好 上海故事 ,需要讲好上海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 知上海、爱上海、兴上海 。漫漫历史长河,上海先民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6000年,有记载的 上海 一词已有近1000年历史,上海建城已700多年,上海设市也已90多年。2019年,上海将迎来解放70周年,并正致力于 两个一百年 的宏伟目标。沧桑巨变,历史需要铭记,文明需要传承,未来需要认知。本书以上海地方志文献资料为基础,以上海历史演进和发展为脉络,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通俗易读的语言和体裁多样的结构,是一部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又兼顾可读性、资料性、启发性的上海史读本。在时间上,主要包括史前上海、古代上海、近代上海和当代上海,并特别重视上海的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以及展现上海 两个一百年 的发展愿景;在内容上,既系统叙述,又重点突出在上海具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顾四十年历史,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了深化改革的决心。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为了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 安徽教育出版社 策划出版了这套丛书。 《辉煌40年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丛书》以 五位一体 加 党建 的分类方法,分为经济建设卷、政治建设卷、文化建设卷、社会建设卷、生态文明卷、党的建设卷六卷,以专题的形式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这种分类方法符合新时代的精神,题材紧扣理论热点,每本图书单独看来也是值得推荐的研究成果,在一起更是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这套丛书的编者、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的一流学者,政治导向准确、学术功底扎实,在他们的努力下,本套丛书具备了相当的
本书是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上饶城市定位与区域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SH04)的研究成果。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过程中以上饶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上饶市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建设为依据,以深入挖掘上饶市城市个性要素为突破口,力求通过数据分析、个案比较,理论的假设与实证等进行研究,并关注城市定位与经济发展转变之间的关系,从而积极寻求对策。
本书为陶鼎来先生手书传记,写作历时10年,记录了陶家从湖北陶胜六乡的普通耕读家庭到成员分散于世界各地的国际化大家庭。百年沧桑,人世变幻,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更是中国百年历史的缩影。 陶鼎来先生的祖父陶月波是中国后一代科举考试精英,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为官一地,造福一方。父亲陶述曾和叔父陶希圣,一位学理,一位学法,一位是著名土木工程师,足迹遍布荒无人烟的各个工地,一位是著名法学家、记者、政治家,重庆蒋公馆的座上客。新中国成立后,陶述曾任湖北省任水利厅厅长,后任湖北省省长,而陶希圣则随蒋入台,历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立法委员等,手足情深的兄弟分居海峡两岸,至死不再相见。 陶鼎来先生作为家中独子,年少时随父亲辗转于粤汉铁路的各处工地,后进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5年考取公费留美名额,
《血疫》198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雷斯顿城发生过埃博拉病毒事件。这个小城位于华盛顿特区以西24公里处,晴朗的天气里人们都能在雷斯顿城的高层建筑上望见华盛顿纪念碑那米黄色的尖顶。这里的灵长类动物检疫中心接收了100只从菲律宾进口的食蟹猴。没过几天,两只死亡。 理论上,少量动物死亡是很常见的。令人不安的是,不到一个月,又有29只猴子死亡。随着猴子死亡相继增加,科研人员渐渐逼近真相:猴子感染了一种未知的病毒。在大量研究下,他们认为这是埃博拉病毒。*后,美军出动将大楼封锁,所有动物处死。幸运的是,在目前已知的五种埃博拉病毒中,这种雷斯顿型亚型只感染灵长类动物,让人类逃过一劫。 《血殇》世卫组织认为,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显示, 对于应对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和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世界并没有做好准备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2018)》全面记载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年度包括总体状况,涉及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资源经营、技术装备、科技进步和创新实践的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详尽收录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政策法规、统计数据、标准规范、课题报告和重要文献,以及杰出人物、优秀项目和获奖荣誉的信息资料,翔实汇辑了城市轨道交通企事业单位或机构的基本情况、创新实践和工作样貌等。是一部集史料、文献、统计数据和企事业单位名录为一体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大型纪年性资料工具书,为中国城轨交通发展提供了一部全面、系统、准确且权威的历史观照和存史资政典籍,可以满足社会各界和行业上下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行业信息需求和*价值的专业检索档案和参研智库,是近距离、多维度、全视域感知中国城轨交通辉煌成就和洞察
讨论中国1930年代的 文艺大众化 运动需要重新思考几个问题,即文学是什么和大众是谁?如果不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就无法理解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发生以及演变,并且也容易把文艺大众化的特殊内涵泛化为一般的如何使文艺普及于大众以及如何将大众提高到能接受文艺的程度的问题。文学和语言都不是一个有着固定标准的客观存在,对它们是什么的认识和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关,大众也不是一个有着固定所指的词汇,而是具有其历史阶段上的意味的。对大众的认识必须放到一个 关系 性的体系中来认识。作为1930年代的两种文艺类型 民族主义文学和左翼文学双方所分别坚持的民族和阶级的立场互相对立,但是又互相涵盖。 本书与已有的研究中将现代文学中的 大众文学 只放在左翼文学叙述的框架之内评价其得失的做法不同,而是将大众与文学、语言的关系放在一个
作为首届世界城市日系列论坛之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全球城市论坛也于同一时期在美丽的黄浦江畔举行。本次论坛以“上海2050:崛起中的全球城市”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内外城市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参与,与会嘉宾从城市创新、全球化、城市治理等不同角度出发,对全球城市发展趋势和2050年上海发展战略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贡献了众多富于智慧的真知灼见,堪称一场思想的盛宴,令人获益匪浅。 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的肖林主编的《上海2050:崛起中的全球城市——联合国首届世界城市日全球城市论坛实录》,就是这场思想盛宴的精彩再现。这本实录以充分反映与会嘉宾的思想观点为宗旨,生动再现了论坛现场的交流盛况,详实记录了与会嘉宾的真知灼见,详细总结了全球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