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本系统的质性研究方法指南,本书分7个部分、25章,由质性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在对不同类型数据进行分析时所采取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指南,为读者撰写重要的实地研究结论或正式的研究报告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方法。每章作者都提供了清晰、实用和生动的范例来解释研究方法的使用策略,详细展示了质性研究的特点。 本书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从提出研究设想、确认完善研究问题,到设计研究、收集研究资料、分析数据,包括整个质性研究全过程,一步一步指导读者将理论概念转化为研究实践。无论是从事质性研究的新手,还是富有经验的研究人员,都能从中获益。
了解193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的 魁阁 及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学史、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转型、中国知识精英有关建设现代中国的思考及其学术实践等议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往有关 魁阁 的研究多注重 魁阁 学术共同体的学术作品与学术实践,对于学术作品、学术实践背后的思考与规划,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实践(学生培养、课程设置、论文指导等)、社会服务、系科建设等议题鲜有关注。本书尽力搜集了自吴文藻先生1938年夏秋之际入昆开始筹建 魁阁 及云大社会学系至1954年云大社会学系及社会学专业被取消十多年间的档案资料,对于上述诸议题的探讨,以及这一时期曾供职、就读于 魁阁 与云大社会学系的诸位先生的研究,本书所提供的资料当会有所助益。
本书分为总报告、特稿、社会治理篇、民生福祉篇、社会工作篇、养老服务篇六个部分。报告依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资料和课题组成员的观察和调研,分析了2023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对未来的社会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2023年,北京市坚持首善标准,加强 四个中心 功能建设,提高 四个服务 水平,深化 五子 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基础上,北京市着力提信心、强创新、优功能、促协同、抓治理、惠民生,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和社会大局稳定。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弱势群体保障、城市更新等方面不断提质增效,加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数字化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当前,北京市社会建设在就业、教育、养老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
本书以川东 双村 为个案,运用社会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 民族志 叙述架构,考察个案村在20世纪一百年间的村治历程,村治变迁中权威与秩序形态的变化是考察核心。书中阐释了 现代性 、 国家 与村庄 地方性知识 这三种要素在20世纪中国由革命向改革发展变化的大场景中共同塑造村治格局的历史过程,归纳出影响个案村村治变迁的基本逻辑:现代化背景下从国家、现代性依托革命对村庄社会的改造,到超越革命后的国家、现代性与村庄地方性知识共同重塑新村治格局。这一解释模型的提炼,不仅对理解个案村,而且对思考整个20世纪中国的村治历程都有启示。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人口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运用科学而简明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人口高质量发展状况及趋势,是世界各国共同应对人口变化所产生社会经济巨大影响之需。为此,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和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在充分进行理论梳理和借鉴相关指数构建经验的基础上,基于专家咨询法和熵权法分析结果,构建了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数,并以之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人口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描述。本书可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书以中共中央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提出推动建设 民族相互嵌入型社区 为政策支撑,以国内外民族社区建设理论的研究实践与最新发展为基础,以青海省部分民族社区为调研对象,从数个维度出发开展实证研究,以判断青海省民族社区 相互嵌入 程度、分析影响 相互嵌入 的因素,探寻如何建设互嵌式社区的路径,对于民族和谐与民族关系稳定、国家发展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本书是我国著名 三农 学者张英洪从事 三农 政策调查研究的部分智库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以权利视角观察和思考 三农 问题,围绕维护与发展农民权利这条主线,聚焦农民增收与共同富裕、乡村建设与城乡融合、新型城市化与制度创新、乡村振兴与权利兴农等内容,既有对北京推进首都乡村振兴 百村千户 的调研,对新农村建设中喜与忧的思考,也比较和借鉴了京津冀沪渝在推进新型城市化中的经验和教训,就如何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促进共同富裕等提出对策建议,全面呈现了 如何让农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现代文明生活 这个题中之义。本书旨在为乡村振兴提供权利视角,为农民全面发展探索权利路径,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激活权利元素,有助于丰富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的认识与理解,为乡村振兴的
“中国老年健康调查”自1998年 调查至2018年第8次调查,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本书回顾了20年八次调查的延续和变化,介绍了根据历次调查结果组成的中国老年健康追踪调查数据库、健康长寿地区典型调查及生物标志物数据库以及中国老年健康环境和遗传交互作用研究数据库,并综述近20年学者利用老年健康追踪调查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还重点介绍2017~2018年第8次调查的设计,涉及老年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数据收集的扩展与调查实施方案,以及调查的主要描述性结果。
中国老年健康调查 自1998年首次调查至2018年第8次调查,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中国老年健康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回顾了20年八次调查的延续和变化,介绍了根据历次调查结果组成的中国老年健康追踪调查数据库、健康长寿地区典型调查及生物标志物数据库以及中国老年健康环境和遗传交互作用研究数据库,并综述近20年学者利用老年健康追踪调查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老年健康调查及数据库建设》还重点介绍2017~2018年第8次调查的设计,涉及老年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数据收集的扩展与调查实施方案,以及调查的主要描述性结果。
本书精选的30个案例,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内容朴实接地气。案例涉及乡村建设中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这些案例,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丰硕成果,也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党的全面领导、政府统筹协调、企业参与推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中国农村研究》系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大型学术集刊,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遴选,本刊以社会学学科类学术集刊类别人选“
为科学全面地反映山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科研活动开展情况,推动创新调查成果应用,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组织编撰完成《山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统计分析报告 2023》。报告重点围绕 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科研活动情况、研发经费情况、科技人才情况、创新能力情况,以及科技活动统计调查数据编写,是分析和研究山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情况的资料工具书。报告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科技统计在线调查平台,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 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发展情况。报告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科技统计数据中心、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各市科学技术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系统呈现与剖析了2022年陕西社会建设诸多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推进陕西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书中聚焦就业形势、基础教育、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问题,为陕西加强和改善民生保障工作提供了参考;围绕老年数字鸿沟、残疾人事业发展、妇女发展、儿童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等展开研究,凸显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切;涵盖法治社会建设、市域社会治理、 五社联动 推动社区共治等方面,展现了陕西在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多维实践。
本书主要由总报告、专题报告、区域研究和附录四个部分组成,以 毒品预防教育的模式、路径、方法与效果 为主题对全球新出现的各类由毒品引发的社会危机展开即时性的关注和研讨,深入解析世界各国在毒品预防教育领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以及积累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毒品预防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提供更为广泛的、客观的理论支持,从而推进我国禁毒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青少年互联网运用是当代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更是关系网络强国和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书是 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 子项目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 的重要成果之一。调查自2006年启动,截至2020年1月共完成十次全国抽样调查。本年度青少年蓝皮书基于第十次调查数据和有关专项调查研究,对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的现状进行了报告,对疫情中未成年人运用互联网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此外,本书还对北京和广东未成年人网络运用进行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