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认为,新时代以来,科技创新战略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实施,男女同行科技强国之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性别特征和时代特色。党和国家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展成长的政策密集出台,地方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政策不断落地并打牢根基。自上而下的政策实施为为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发挥 半边天 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将 营造促进女科技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激励广大女科技工作者肩负历史使命 的工作扎实推进。妇女的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贡献率不断攀升,为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强国建设积极贡献 她 力量。同时也要看到,女科技人才参与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机会还有待进一步增加,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发展评价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科技决策咨询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国老龄社会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力图反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代际均衡与多元共治 老龄社会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的主要研究成果。以老龄社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支持需求分析为基础,就老龄社会中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医疗保障、照护保障、养老服务、精神支持和中青幼群体的社会支持以及老龄社会的数字化治理进行了专题讨论,提出了老龄社会的多元共治体系。《中国老龄社会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将是未来社会的常态,唯有改变现行社会政策体系方能适应。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改变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思维,注重代际均衡,实行多元共治,保障老年人基本权益,有效支持中青幼群体,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我国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书围绕青年志愿服务组织 水果 近十年来面向流动儿童开展的志愿服务实践,对志愿服务的相关面向及延伸领域展开社会学、人类学反思和行动研究。从关注 行动 本身到思考多主体参与的 行动过程 ,作者在描述、总结和分析团队志愿服务过程、调研经验和行动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 行动民族志 可能且可行的模式:连续性田野是基础,介入和合作是路径,生成的整体性是机制,多点的行动产出是结果。全书分为七章,它们既独立成章,具有各自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脉络,又相得益彰,基于同一个长时段田野实践,共同构成行动的整体图景。
以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和相关权威机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儿童的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等方面,全面呈现2022年中国儿童发展状况,并聚焦儿童发展领域的热点、重点问题,点面结合,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本书是由中国儿童中心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和政府研究人员撰写的第三本儿童蓝皮书。本书从儿童的营养健康、基础教育、社会福利和法律保护等方面呈现中国儿童发展的总体状况。儿童是人口的重要构成,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关乎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前途命运。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儿童发展,2021年我国政府在儿童的健康、教育、社会福利和法律保护等领域持续发力,有效推进各方面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本书讨论了福利国家对移民的社会权利、经济福利和社会融合性的影响,并提供移民的社会权利在福利国家的系统比较。为了研究移民的社会权利,本书发展了一个分析框架,重点关注:(1)福利国家制度的类型;(2)准入形式或类别之间的相互作用;(3)规范移民的包容或排斥的纳入制度。本书展示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早期直到2010年前后,代表不同福利国家体制的六个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和丹麦) 关于移民社会权利的发展。
道德科学不只是以思辨方式联结起来的行为规则体系,还应以经验或实证的方式对具体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进行细致严谨的描述和解释。该书基于全国10省(直辖市)4000多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实证描述了青少年不同面向的道德观念(道德认同、移情、道德推脱)和道德行为(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从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分析了其变化的机制,并基于道德引导系统的核心机制就如何塑造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培育其助益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行为做了一些尝试性探索。
本书聚焦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合、教育公平等问题,通过深入学校、家庭、社区,全面调查随迁子女教育中的经济基础、社会融合、文化差异与政策背景,还原了随迁子女教育的生活世界与文化背景,深刻描述了随迁子女的迁移历程、生活故事与教育现状,对如何改善随迁子女的生存状况进行了重要思考。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推动世界格局深度变革。数字素养与技能成为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公民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与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是数字时代人类**的重要素养和技能。为了促进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欧洲联盟自2011年开始研究制定适用于全体欧洲公民的数字能力框架(DigComp),围绕数字能力的意义、概念、测度等进行了长期研究及更新,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欧洲公民数字能力框架》选择欧盟2011年、2012年、2013年、2016年、2017年和2022年发布的报告进行集中译介,内容包括数字能力的概念阐释、数字能力框架构建实践、欧洲公民数字能力框架的提出及其更新完善等,期望能对我国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及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书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和一手调查数据,对日本智库进行了较为具象的梳理和系统研究,清晰地反映出日本智库的全貌与特征,分析了其特殊发展路径和运营模式与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理论上深化对智库发展规律的认识,提供对于推动中国智库健康发展的有益参考。 本书 研究篇 详尽介绍了日本智库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并进一步剖析了其背后的政府导向、国内外局势、社会研究需求等多种要素的影响。 资料篇 基本覆盖了当前尚在运营的日本智库,介绍详尽且强调其与所处社会经济背景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密切关联性,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日本智库在顺应日本社会发展需要的历史进程中的发展环境与动力,也为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这些数据资料当中相当大部分都是首次进行公布,填补了以往研究的一些空白,并且由于作者做了
本书全面分析了20年来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历程、现状、特点、问题,提供了许多富有价值的指标数据,系统分析了政策制度在推进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整体呈现了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概貌,聚焦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实践场域、重点对象、主要病种,阐述了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详尽介绍了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机构、公益慈善组织相互协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机制和方法,并对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研判。
在当代中国家庭转变背景下,本书从新人力资本的概念内涵和理论框架出发,系统考察了家庭转变进程对年轻一代健康资本、教育资本、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具体影响,探讨了当前中国未成年人的人力资本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书认为,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发展状况与当代家庭转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中国人口即将转入长时期负增长的发展阶段,重视新生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效率,需要从生命早期开始,关注先天及后天成长各阶段的发展,为人力资本的充分发展奠定基础。
本书系《费孝通谈民族和社会》的全新增补修订版,共收录费老1933 2003年间发表的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代表性学术文章共126篇。按文章主题分为 民族研究意义及方法 民族历史与发展 社会学及学科建设 社会研究及调查 四编,各编文章按写作发表时间排序,并将其代表性民族志作品《花蓝瑶社会组织》,以及《桂行通讯》《关于追悼同惠的通讯》两文作为 个案研究 单列成编。本书的整理出版,对于研究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及范式,厘清中国社会学、民族学及人类学的发展脉络,建立对中国社会和民族的 文化自觉 ,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进而,对于研究、践行当今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及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议题,更具有借鉴意义。
从2000年开始,中国已经迈进了一个全新的老龄社会时代。《中国老龄社会的数据、事实与分析》以全国性、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数据为基础,从老年人口特征、健康、经济、家庭、社会参与、养老资源、信息技术、体育锻炼、养老安排、心理适应等多视角,全面、系统、立体地描绘了中国老龄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对老年社会的状况、变化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这是一幅具有分析特质的中国老龄社会全景图。
本书由总报告、社会治理篇、基本公共服务篇、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篇、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篇5个部分组成,主要对2021年社会体制改革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对2022年社会体制改革的走向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书中内容涉及社会体制改革年度形势及社会治理、城市治理、乡村治理、数字社会、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医药卫生体制、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慈善超市、风险治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药品安全、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革等领域的发展情况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本书精选的30个案例,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内容朴实接地气。案例涉及乡村建设中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这些案例,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丰硕成果,也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党的全面领导、政府统筹协调、企业参与推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这是有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十三本蓝皮书,重点分析202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新进展。 总报告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人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分析了其追求目标和实践路径。 14篇专题报告分别涉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提升人权保障水平、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人权意义、食物权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 双碳 目标下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权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基层实践、平安中国建设与人身和财产安全权保障、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人权司法保障、妇女人身权利保障、儿童友好城市与儿童权利保障、社会养老服务保障、数字政府建设与民主权利保障、数字时代农民的文化权利保障,以及2022年中国国家人权立法情况和国际人权合作与交流情况。 一篇调研报告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海外投资中促进性别平等的实践经
成都将 尚善之都 作为城市的慈善定位。《成都慈善档案选编(1911 1951)》主要对成都1911~1951年的慈善文化档案进行梳理,提炼出对成都慈善有重大影响的组织、事件、活动和人物,具体涉及慈惠堂、中西组合慈善会、战时儿童保育院、萃杰慈善会、正心堂慈善会等成都本土慈善机构。《成都慈善档案选编(1911 1951)》图文并茂,包含大量珍贵图片和史料,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珍贵的研究史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成都慈善档案选编(1911 1951)》旨在梳理成都近现代慈善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慈善文化,推动成都本土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书为满铁农村调查(原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书名为满体铁惯性调查)丛书的第六册。20世纪上半叶,日本在对华扩张中,以满州铁道株式会社为依托开展对中国农村的大规模调查,持续时间长达四十多年,形成著名的 满铁调查 。本丛书选择了与农村相关的材料进行整理,计划出版50卷,每卷不超过100万字。此书由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教师主持翻译,并列入*重大课题。这套书出版能够推动中国的农村调查和农村研究,也有助于中国的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
本书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从不同层面、不同功能对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以期为博物馆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
日本自20世纪60-70年代取得辉煌的经济成就以来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另一个是日本文化 独特论 和 优秀论 的泛起,其中包括对日本自然观的礼赞。对此恶劣的环境和自相矛盾的说辞本著作出分析与批判。就*个问题,著者认为,虽然我们日本人历来宣称自己尊重自然,酷爱草木鱼虫,但现在 已无法再说自己拥有热爱自然的国民性 。造成此局面的元凶是近代西欧的科学文明,以及以此近代科学技术为工具贪婪追求利润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就第二个问题,著者说明,所谓的日本式大自然美礼赞论等,皆为明治时代志贺重昂、芳贺矢一等的 国民性论 影响的产物和仅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待事物的结果,未注意到社会历史因素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实际上,日本人对松树、樱花等的大自然美的意识,是当时的日本贵族文人在古代中国诗文影响下
本书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系统总结了2023~2024年国我民宿行业发展的形势,深入分析了民宿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专业人才匮乏、合法性欠缺、管理困难及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 展望2024年,民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需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法规、推进规范管理、探索特色经营等。一方面需政策引导和支持,以克服挑战;另一方面,也需要民宿经营者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助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