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知名的未来学家帕拉格 康纳对人类文明的下一阶段提供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愿景:一个既具有移动性又具有可持续性的阶段。 作者在本书中预测和解读了由政治,经济,技术颠覆或气候变化等新因素导致的当代和未来数十年之内人、商品、服务、资本、科技和创意在全球范围的移动,以及各大洲、国家随之可能发生的变化。 通过《新迁移》,作者希望使读者了解,人文地理布局或许将在未来继续发生改变。人们将会不断转移到资源、气候较好的地方,而技术将流向需要它们的人,流动的终目的是不断建立更好的栖息地。作者通盘考虑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和环境因素,并探讨它们会如何相互作用,进而对每个地区如何适应无限的复杂性做出构想。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想象世界文明结构在未来发生根本改变的情景 包括我们自己在人类下一张地图
本书是逆转人类学的代表著作。故事的主人公是法国传教士、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埃米尔 佩蒂托(1838 1916)。他属于西方早一批人类学家,在加拿大的北极圈附近生活了近二十年,发表过大量关于原住民语言和习俗的研究作品。然而,在研究原住民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他们的语言和萨满仪式的影响下,他患上受迫害躁狂症,并终导致精神分裂。 本书作者深入研究了佩蒂托留下的数千页信件和回忆录,重构出这位传教士和早期人类学家的悲惨故事。他将我们带入一个扣人心弦的旅程,了解在教会政策压制和19世纪社会科学兴起的背景下,一个迷恋原住民的思想的不合逻辑,并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展现了早期人类学知识的拓展伴随着疯狂。
《人口原理》是世界上*早的人口学著作之一 ,是人类文明史、学术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自出版以来直到今天乃至可见的未来,它已经并且仍然将对世界人口理论及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 《人口原理》共19章,可分为四个部分:*和二章提出人口原理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三个命题;第三至七章通过描述野蛮或狩猎状态、游牧状态、文明国家状态的人口历史,以及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来论证三个命题的合理性;第八至十七章通过批判以葛德文和孔多塞为代表的学者观点,来强化人口原理的合理性;第十八和十九章总结全文,概括和重述作者的观点。 在翻译的基础上,此译本结合中国的历史和当前的社会人口状况,新增由译者撰写的导读部分,对《人口原理》各章的内容做进一步阐解。
重新讲述人类纪与地球生命的故事 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对其他生命来说,仅仅只是一种更严重的生存威胁? 试图压制那些从以前的栖息地"入侵"地球新地区的"外星人"物种是否明智? 按照今天物种的消失速度计算,2050年的地球真的会变成 孤独星球 吗? 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正处于第6次物种大灭绝的进程之中,人类是罪魁祸首;然而,这种叙述是否掩盖了一个更充满希望的真相呢? 《未来生命通史》集结了著名的生物进化学者克里斯 托马斯,在世界各地工作与考察的大量实例:从约克的棕褐色黄钩蛱蝶,到新西兰火鸡大小的红喙南秧鸟,不同物种在人类工农业 铁蹄 下依然能够成功生存繁衍;城市化和大规模农业种植,为有进取心的动植物创造了新生存空间;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改变,刺激了几乎每个生物种群的进化演变 托马斯挑战了如今已被广泛
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100万人口增长到如今的70亿,经历了怎样的兴衰?为什么世界人口是70亿,不是更多也不是更少?有人认为,地球能够容纳比现在多10倍的人口,真的有这么多资源可供人消耗吗? 实际上,全世界的生育潮已经过去。全球平均生育率日趋下降。然而,世界各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各不相同:许多发达国家面临人口危机,老龄化和少子化日渐严重;很多非洲国家则面临人口过度增长,生存坏境日益恶化。那么,未来世界人口的趋势将是怎样的呢?人口与资源如何平衡?人口增长到底是压力还是动力? 本书纵观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直至工业革命后的人口大爆炸。我们在书中能够看到世界人口变化的机制和人口迁徙的艰难历程,了解人口增长、停滞和衰退的周期性规律,考察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平衡如何保持,以及人口对历史、地理、国家和人类整体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为了深入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并分析相应对策,厉以宁先生将2018年中国道路丛书的主题定为 中国道路与人口老龄化 。厉以宁先生在主题文章中分析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对策之一,是依靠新人口红利,即创新。全书拟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作者们的切入角度包括:老年人的学习、健康产业的发展、老年人作为社会资本、老年人的财富管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与乡村振兴、英国乡村养老项目对中国
男性与女性,公共与私人,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两对相互对反又极具张力的关键词。本书的上半部,作者细致分疏了西方传统思想与女性思想之间的关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圣 托马斯、马基雅维利、卢梭、黑格尔、马克思等学者在此问题上的看法 恰恰是这些思想资源,构成了20世纪以来激进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女性主义流派的存在前提,而这也是本书下半部的着力所在。在呈现社会与政治思想中女性历史的同时,作者针对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的政治冷漠与女性主义的*激进,进行了深切而痛彻的反思。这种 反思 ,对中国当下的女性问题来说也正是必须的。
家庭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理解中国社会,解决中国问题,离不开对“家”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许烺光基于云南西镇的深入田野调查,在《祖荫下》一书中勾画出一个社区中的中国传统家制与伦理。本书以家族兴衰之现象透视中国历史之规律,挖掘中国社会体系中文化与人格的复杂关系,阐发父子一体与大家族理想的相互构成。其中,整体的社会文化和个体的社会行动均以“祖荫”为核心。祖荫下的观念与生活形塑了诸多人格类型,奠定了社会基本结构,贯彻于整个中国的过去与现在。
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本书针对当前我国老龄化发展特征、养老服务业产业特点及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现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多个层面,围绕养老服务人才开发培养开展了系列研究。以养老护理人才职业能力建设为契机,总结推广现代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建设的机制、路径、方法和技术等,为推动人力资源市场供给侧改革、实现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上海市为例,基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上海市范围内持续开展的30余项生育意愿调查数据以及195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生育统计资料,阐述了我国典型大城市居民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的变迁趋势,并进行了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子人群的比较研究,探究了低生育率地区居民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关系,生育政策的陆续调整放宽对上海居民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以及上海未来生育水平变动趋势。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的学生、研究人员以及决策者阅读和参考。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在阐述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历史演变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其制度的改革特点及其社会经济效应,特别是其对企业发展、劳动力市场、国民储蓄、社会消费和国家财政等方面的影响,深入分析日本养老金制度改革对财政收支、公共养老基金以及不同年代人们的养老负担和养老金受益水平的影响等,指出日本公共养老金的制度缺陷与发展方向,并结合中国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发展现状,分析今后中国基本养老金制度可能的发展路径和政策选择。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建设步骤和常用的工具、方法,通过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胜任力模型构建、人才职业发展管理、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人才梯队资源库建设、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和人才梯队建设管理等七个步骤讲述了人才梯队建设的各种方法和操作流程,并在各章节中穿插了大量的实例、图示和表单,配备了丰富翔实的案例,从而使本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希望本书能为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提供系统的思路、操作方法和人才困境的解决之道。
《晚清西北人口五十年(1861-1911):基于宣统地理调查表的城乡聚落人口研究》是一部城乡聚落视角下的区域断代人口史学术专著,研究的对象是辛亥以前西北地区的城市与乡村聚落人口。研究空间范围以嘉庆二十五年西北陕西、甘肃、新疆三省区为主。研究时间范围主要集中在咸丰末年至宣统末年的五十余年间。研究问题主要包括清末宣统人口调查、城乡聚落人口、城市人口等级模式、城市与城市化水平、长时段区域人口变动、聚落尺度的人口迁徙、聚落与人口空间分布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口经历了一次有史以来为广泛、为深刻的巨大变革——人口转变。虽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相似的过程,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具体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人口转变道路显得与众不同。 《人口转变的中国道路》通过对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和中国人口政策发展过程的整理、组织与分析,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国人口转变的阶段划分、影响因素、特点和结果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转变道路的主要内容、探索过程、基本经验和演变规律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后从丰富和发展世界人口转变理论的角度去认识中国人口转变道路的特殊模式与特殊规律,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理论。
《法律人类学》是法国法律人类学家诺伯特·罗兰的代表作之一,作为学科经典和专著型教材,自1988年出版以来常销不衰,英文版于1994年由法学家 ·普兰奈尔翻译,在原作者授权的前提下做了大量修改,至今一直是欧美法律人类学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 法律人类学这一学科处在法学与人类学的交汇点上,作者在本书中将法学史、法理学的理论思考与人类学的方法论、民族志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呈现出了法律人类学的学科特点及其所秉持的法律多元、文化相对主义等理念,极富启发性。作为一部专业领域的入门作品,本书深入浅出,实例丰富,同时在每章结尾对本章相关主题的众多学术成果进行介绍和评点,便于相关领域的读者沿脉络进行补充阅读。
全面把握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利用现状对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提升服务效果至关重要。本书在介绍人口流动基本概况与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梳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模式与实际需求,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的近期实施效果,并分析该类项目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满意度及其健康素养水平等产生的远期影响。 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存在知晓率偏低、利用程度不均的特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满意度及健康素养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应从项目信息宣传、服务供给模式、服务过程建设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进行干预改进,以增强流动人口健康意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需双方主动性,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从平均主义盛行到悬殊的贫富差距,中国仅用了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面对贫穷,中国的传统文化游刃有余,然而面对财富,却捉襟见肘.在公平与正义的旗帜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追问:财富是如何集中在素质低下者和品质恶劣者的手中.又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诸如腐败\\\\软政权化\\\\分利集团化\\\\地方恶势力以及黑色经济等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陷阱.
《数据管理与模型分析——STATA软件应用》由杨菊华著,整合数据挖掘、管理、模型分析及Stata统计软件应用于一体,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数据的基本结构、缺失值与*值的处理、因子分析、连续数据与OLS模型、分类数据与logistic模型、纵向数据与固定效果模型、多层数据与*效果模型、计数数据与相关模型。《数据管理与模型分析——STATA软件应用》内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结合大量实际问题讲解数据处理技术、常规和前沿模型的特点及软件操作示例,架起基础统计理论和软件应用之间的桥梁,架起研究思路与数据管理和挖掘之间的桥梁,架起研究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之间的桥梁,为社会科学领域定量研究的专业教学和普及培训提供了一本通用教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之际,由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主编完成的学术著作《历史的经验:中国人口发展报告(1949-2018)》出版发行。这本著作对新中国人口发展70年的历史进行了总体回顾,在对人口变动的实证分析基础上,对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历史经验进行了宏观总结,及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人口发展和人口政策的提出了具有历史眼光、具有理论性的讨论。 本书提出,建国以后的中国人口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死亡率下降驱动的人口转变时期(1949-1969),生育率下降驱动的人口转变时期(1970-1999),和后人口转变时期(2000年以来)。本书的总报告部分,从人口发展和人口政策的角度,对70年来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制度的变革、人口与发展关系的理解和对人口政策的启示进行论述。在本书的专题研究报告部分,针对人口发展的若
本书主要分为大会论坛演讲、家庭发展与社会融合、卫生健康服务三部分。其中,大会论坛演讲包括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政协副秘书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刘家强,暨南大学党委、副校长张宏,共三位领导专家的主旨发言文稿。本书旨在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来自相关领域专家的真知灼见。
1992年以来,对中国总和生育率水平的争论逐渐从人口学界蔓延至全社会乃至全球,争论本身似乎也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争论的实质在于:对于一个仍处发展中,而且生育转变主要是由计划生育政策强力诱致的国家,人们对中国总和生育率短期内从远高于更替水平迅速下降到远低于更替水平这样一个事实难以理解和接受,进而产生深切的怀疑。 《中国步入低生育率(1980-2000)》借鉴国际人口学界近年来针对发达国家低生育率甚至超低生育率现象进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创造性地利用1997年和2001年两次全国性调查得到的妇女生育史数据,从生育推迟角度分析了中国1990年代中期以来低生育率的出现。以这样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所得到的结论有助于认识和理解中国低生育率的发生机制。 《中国步入低生育率(1980-2000)》由巫锡炜编著。
《新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基于人口规模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探讨了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及结构状况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及我国老年人口内部的老龄化问题。此书认为真正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的是老年人口内部的老龄化问题。在理论支撑上强调经典经济基础理论的挖掘和梳理,并将老年人口养老方式和养老模式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区分。对于我国新时期人口老龄化规模及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