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当中,偶尔会遇见意想不到的幸福,这些短暂的幸福足以抵抗风暴与潮汐的侵袭,永远留存在记忆里。这是一些日常琐细却意义深远的幸福,它们涉及关于个体孤独、过去未来、人我关系、肉体感官以及时空关系的议题,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社会的象征结构。随着书中到处可见的私人经验,作者渐次勾勒了自身的画像,如同一本没有依照时间顺序的航海日志,展开了一场与读者-见证者的对话。 丛书简介: 会饮 英文为symposium,古今均有不同学科的智慧之人相聚清谈、百花齐放、氛围轻松自在的含义,与 会饮 收录跨学科、高品质文风轻松而不失智慧的图书的原则相符合。
本书是一部富有洞察力的、极具原创性的关于尤卡吉尔人狩猎生活的人类学著作。尤卡吉尔人是生活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科里拉河上游地区一个鲜为人知的 土著人 部族。作者基于对尤卡吉尔人进行田野调查的手资料,集中讨论了尤卡吉尔人生活在 镜厅 世界的实践意义,人、动物与神灵共同居住在这个世界,他们都被认为是无穷无尽的互相模仿的双面体。在这个世界,人处于一个 中间状态 ,他们的灵魂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身心一体,既是个体自我也是再生的他者。因此,猎人既是人也是他们模仿猎杀的动物。这迫使他们在努力超越差异和维持自我身份的必要性之间进行微妙复杂的平衡。
如果说我们与时间的关系是存在的基础经验,那么年龄只是一种被社会切割的时间概念,因为年龄根本无法确实体现我们与时间的真实关系:青春未必欢愉健康,年老也未必衰竭哀伤。欧杰透过年龄这个表面看似客观,其实已经成为社会隔离与禁制起源的制约工具,重新提问年龄在生活中扮演的意义。他以人类学家的眼光和作家的优美笔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年龄与时间、年老与死亡的另类思考。 丛书简介: 会饮 英文为symposium,古今均有不同学科的智慧之人相聚清谈、百花齐放、氛围轻松自在的含义,与 会饮 收录跨学科、高品质文风轻松而不失智慧的图书的原则相符合。
《过渡礼仪》是早期民俗学家范热内普的代表作,他在本书中所概述的过渡礼仪是涉及一种地位变化的社会机制,作者通过对此类礼仪三阶级之象征意义的分析,已使这一礼仪模式成为研究仪式行为的一个经典概念。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是许仕廉先生在燕京大学所讲的 中国社会问题 中的一部,共分为11章,详细阐述了中国人口密度、中国人口之性比例及年龄分配、中国人口之婚姻状况、中国人口之迁徙、中国境内的外国侨民、中国人口的品质等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方法。
自1900年起,人类寿命已增加了30年。30年几乎是17世纪人类的正常寿命长度。如此非凡的进步改变了一切:职业生涯、爱情、家庭生活、与世界的关系、与疾病的关系,甚至是人类自身命运的含义。 从50多岁起,人类开始踏入位于成熟与衰老间的间奏期。从此时起,我们开始懂得何为需要捍卫的珍贵之物,何为无理智的觊觎,何为理应期待的美好。该怎样面对这样的年龄,这份来自命运的暧昧礼物?长寿的挑战不就是裁判厌倦与狂热、新生的恩赐与遁世的不幸吗? 本书将探讨如何过好生命中的这一重要阶段,获得长寿的智慧。
本书是《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的第二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发起并主编,共收集了国内外 50位人类学家以中文写作的59篇田野故事。全书分为 五感 六欲 七情 八荒 四个篇章,集中记录了人类学者或惊或乐或喜或悲的田野经历和感受,不仅拉近了各种 他者 的距离,还揭开了人类学这一学科看似遥远而神秘的面纱,给读者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这些故事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阐发人生哲理。
在这本划时代的新作中,作者细腻地描绘出 智人 这种聪明绝顶却又自以为是的生物成为地球主宰的现状,以及他们如何掌控地球未来的命运。 人类竭尽所能地摆弄大自然,在这个星球上栽种培养自己喜爱的动植物,其中许多都有侵略性;人类改变了气候,威胁到自己的生存。另一方面,人类也以充满希望的卓越创造力应付惊人的破坏力:收集即将消失物种的DNA,将之存放在 冷冻方舟 上;让红毛猩猩使用iPad;创造可以穿戴的科技用品以及总有一天会比我们更聪明的合成物种。 作者深入浅出地把科学新知化为老少咸宜的故事,带领我们兴高采烈地踏上探索新现实的旅程,介绍正在创造未来,并且说不定能扭转乾坤的各式人物和他们的种种思想。本书以诗人的巧思与奇想,满怀希望地叙述影响我们生活各层面的改变,借助美丽鲜活的文字描绘出睿智而达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发起并主编的人类学家田野故事集。人类学家在从事各自专业方向的田野调查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个体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带来了一种非常亲切的个体感受。本书囊括了作者历时三年收集的国内外 75位人类学家的98篇田野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阐发人生哲理。
本书追溯了人类学这门学科的演化进程,从古希腊的起源开始,到当代的各种形式,既有对关键概念和方法的解释,也介绍了弗朗兹 博厄斯、马林诺夫斯基、埃文思- 普里查德、玛格丽特 米德以及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类学家。
在这项令人振奋的新研究中,作为全球最杰出人类学家之一的;莫里斯 布洛克向我们提出,对认知科学的理解将会丰富(而非削弱)社会科学家的研究。他对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的自然主义进路进行了论证,向我们介绍了各认知科学学科的发展(如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并探讨了这些发展对人类学的各种核心议题而言有何意义。这些议题包括个人或自我、宇宙观、亲属、记忆和全球化。在开篇,布洛克带领我们探寻了人类学的历史,并说明了在此过程中自然主义进路为何与如何遭到了抛弃。他认为,这些曾经合理的理由如今都已不再有效了。然后,布洛克向我们展示了对社会与认知科学工具的同时使用,如何能够对诸如自我、记忆、时间概念化等议题的探讨有所裨益。本书必将在诸多学科的学者和学生中激起新的辩论。
本著作从布傣族群概况、布傣人的天与天琴、天琴:人神交流的纽带、布傣族的天琴形制与改良、布傣天琴弹唱曲目的种类及音乐本体特征、天琴文化传承的载体、布傣族群天琴文化传播、布傣天琴文化创新探析、由外源及内发—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反观、天琴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等十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阐述,以期表达下述观点:①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创新乃是民族文化的“自觉”过程,塑造“文化品牌”过程。具体表现为开放与坚守的辩证统一。开放即是“吐故纳新”,坚守即是“温故”“知新”,即任何创新都是传承性的。②从主体来看,民族文化创新是一个全民参与、内外互动的合力过程。其中既有政府、学者、旅游公司等外源力量,更有当地民众的广泛参与。前者带来新的文化气息,后者构成民族文化创新的群众基础。③民族文化
本书以生态人类学视角还原了西南少数民族水文化全貌,以水信仰、水技术与水制度三合一的结构 功能分析框架,深度挖掘了西南少数民族水文化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与社会生态三态合一的综合生态内涵与功能,对当代生态观重建与水生态共同体保护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本书原著初版于1894年,面世后即刻引起外有识之士的广泛重视,鲁迅、潘光旦、费正清等先后发表文章予以力荐。该书作者美国传教士阿瑟 ·亨·史密斯在华生活达54年之久,他根据自己对中国人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性、价值形态的观察、体验,以西方的文化生活形态为参照,分为27章,精辟地论述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等诸多方面,充分显示了其敏锐的感受力、明晰的判断力、深邃的思辨力与高度的概括力。全书生动地勾画出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其目光所折射的力量是令人震撼的。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的著作,已被译成法、德、日等国文字。
本书分为4个版块:人性论、本质论、价值论、幸福论。本书的研究以现实人性为起点,以人的本质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归宿,以人的幸福为终极追求,探索人生之路的方向和途径。
本书主要由“给英国听众所做的演讲稿”构成。第三、四章是在剑桥大学“本地夏季讲演会”上讲演(1918)之修改稿;第五章为在“不列颠学会”及“鲁利塔埃·赫茨演讲会”上之讲演稿(1918),原题“美国的哲学观”,曾由“不列颠学会”出版。本书曾部分被译成德文(1936)与意大利文(1939)。 可以用一棵树来比喻阅读此书后的感受:如果美国的民族性格和信念是大树上的叶子,那么乔治桑塔亚那在书中向读者描绘的不是叶子的颜色、形状和脉络,而是将笔尖对准了大树的生长环境。桑塔亚那以其出众的才智写出的精彩文字,成为美国人的书。
本书以共同行动中合作行为的机理研究为主题和焦点,重点用博弈实验方法探讨在禀赋差异、收入不平等以及个体行为属性互异等情景下如何通过机制的设计和选择来提高合作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社会福祉、实现共同行动目标;具体地以公共品供给为例,试图揭示人类合作行为的产生动因、持续条件、传导机理、影响效果及临界效应等。在依据博弈论、行为经济学和实验模型等理论方法及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行为与制度关联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相应的系列实验模型(组合),运用实验室受控实验方法,在设计和选择不同的机制等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多种复杂情景因素变化的条件下,观察公共品博弈实验中不同类型主体的种种行为表现和关键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和量化实证,深化公共品供给、制度和机制设计、公共经济学等领域的理论探讨,并给出若干应
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知识生产的主要的和独特的方法。在《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中,保罗·拉比诺将自己在摩洛哥的田野作业经历本身作为民族志叙述的对象,从而使人类学乃至一般的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过程成为反思对象。 作者坦诚地展示了人类学家在田野的活动细节,关注人类学家与当地人认知方式的异同,说明田野作业过程如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学家收集到的资料,引起了学界内外关于学术伦理和方法论的激烈讨论。 1977年 出版的这本小册子以其勇气和智慧成为反思人类学的代表作,因其对人类学知识生产方式的 的伦理—哲学反思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