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平台劳动的人类学民族志作品,深入探讨了中国平台经济背景下外卖骑手的劳动形态及其社会意义。通过在19个城市历时7年的田野调查,作者带着行动主义的热情,记录下骑手悬浮于正式与非正式劳动之间的真实状态,关注到平台从对劳动者本身的控制转向对劳动过程的精细控制的关键转变,提出了 过渡劳动 这一颇具解释力的劳动概念,反映出劳动者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关切。书中深入探讨了算法技术对骑手劳动的影响,特别关注了女骑手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双重挑战,并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田野数据和新的研究视角。 如今,平台化正在形塑全新的社会关系。外卖、家政、物流、打车等数字平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大批依附平台的零工劳动者。本书在对骑手零工进行记录反思的同时,相信个体在不确定性中塑造生活的经验和勇气
人性的进化,其实是一部心灵上的自我超越史。 原始人从树上走下来,为了不被洪水猛兽灭掉,开始思考如何抵抗自然力。这份思考,促使人类脑洞大开,奇思妙想,结出许多灿烂的智慧果实,超越其他动物,走出一条从动物性向人性和神性的进化之路。 为理清人类心灵世界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弗雷泽历时五载,从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灵魂观念及巫术与禁忌入手,延展至科学的出现,分析比较,揭示出人类思维进化的共同轨迹 巫术 宗教 科学 。同时,弗雷泽在书中发问:当科学取代了巫术和宗教,它的发展前景是什么?会被未来更加圆满的假说代替吗?人类命运的归属是什么? 打开人类精神世界的秘密花园,踏入这场心灵进化的冒险之旅,欣赏精神世界的神奇与美妙,可以促使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 本书被称为人类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着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博物馆人类学著作,也是一份博物馆邀请函。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各地游客到纽约打卡的热门景点。然而,很少有游客会去专门拜访博物馆南侧靠近77街的人类学展厅 尽管这里是美国最著名的人类学博物馆之一。哪怕很多到博物馆来考察的学者也不知道,这里收藏的一些佛像、面具、神衣和法器都是有 灵性 的,甚至连研究人员也不敢轻易触碰。 全书共五个章节,通过介绍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五件具有代表性的主题藏品 萨满的神衣、《西游记》皮影、西藏的唐卡、墨西哥的亡灵及 镇馆之宝 独木舟,来讲述其背后的一系列故事,也融入了人类学家的故事。书中每一章的切入口虽不大,但内容涉及面很广也很深,除了博物馆学的变迁,更有人类文化史、民族志、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史等各方面的内容。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美国自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 原子 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 字节 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 基因 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 《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着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呈现了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印度东部一个偏远的乡野岛屿上,丛林密密层层,那里有一个穆斯林村庄,在不断变化的红树林和河流景观中,村庄的女人生活在冲突、贫穷和动荡里,生活在一个左邻右舍离得太近,甚至让人感到不适的空间里。 英国人类学家莱克茜 斯塔德伦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追寻其中九个女人的人生道路,融入她们各自的家庭生活,倾听她们的心声,深入她们的内心世界。 从一个雨季到下一个雨季,她们有婚礼要庆祝,也有死亡要悲悼,有举步维艰的婚姻,也有难以忘怀的伤痛。我们会看到日复一日的劳苦,看到意想不到的动荡,也会看到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她们让我们相信,我们跟那些永远都没有机会遇见的人有多么相似。
本书为由乔治 杜比领衔的由七十余位有声望历史学家编撰的皇皇巨著《女性史》的第四卷,其时段分期为18世纪末欧洲大革命时期到世界大战发生之间。 在浩繁的史料研究的基础上,本卷的历史学家们认为,女性的自觉意识在男性社会的革命当中逐渐兴起,并随着社会动荡而不断提升其影响力。通过革命激情与民主热情的鼓动,女性对自己权利也开始了反思,并且进行了初步的争取。直到20世纪初的世界大战的毁灭性影响,才令这种热潮逐渐消退。然后女性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与权利做进一步的探索。 本书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启发性,且雅俗共赏,可读性强,适合从学者到历史爱好者各类人士阅读,是探讨女性历史不可回避的经典权威著作。
现实世界变动不居、繁复多样,包含着许多隐而不露的复杂性。人类的学习正是发生在这样一个个复杂而又具体的境脉之中,它牵涉人脑、记忆、动机、推理等各个要素,以知觉的、动作的、事实的、推理的等多种类型整合的方式发生,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 本书在《人是如何学习的 I》的基础之上,更新了前沿的学术动态,围绕7大主题 文化的复杂影响、学习的类型与过程、知识与推理、学习动机、对学校学习的启示、学习技术、贯穿一生的学习,通过生物的、物理的、社会的、文化的、技术的等多个分析层次,提出了 21 条主要结论,其中着重强调了文化境脉对学习重要而复杂的影响,分析了学习的动态发展本质,阐述了学习类型的多样性、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并考察了技术支持学习的给养特性,可以说是集学习科学核心研究主题
有人说,日本饮食文化的核心其实就是发酵文化。其实不只是日本,世界上大部分的地方特色食品都与发酵密不可分。发酵带来的酸奶、味噌、白酒、酱油、米醋等食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味觉体验。为什么通过发酵能制作如此多的食品?发酵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呢?发酵诞生以来,给人类的身体健康、生活习惯,甚至社会、经济、文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发酵产业的前景如何?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向发酵的世界,出发!
本书是一部人类学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对以特洛布里恩群岛为中心的库拉区域,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揭示出当地土著社会巫术、宗教、贸易、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当时对该民族最完备而科学的描述。这部书也奠定了人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它在理论建构、田野工作方法、文本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成为后来追随者普遍奉行的具体操作规则的来源。
本书聚焦19世纪中期以来英法人类学的祭祀理论,分析、说明和评论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者解析祭祀的不同方式,审视这些既有方式的方法、内容及思想特征,帮助读者把握究竟应该如何追溯祭祀的源流,以及如何从实际生活情景下的祭祀实践和观念入手提出理论概念。 作者延续其近年来坚持的 广义人文关系 视角,评述与祭祀相关的重要理论,涉及的重要人类学家包括泰勒、史密斯、弗雷泽、莫斯、于贝尔、葛兰言、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里夫-布朗、埃文斯-普理查德、列维-斯特劳斯、基拉尔、韦尔南等。
瓜亚基人,一群生活在巴拉圭密林中的印第安人。他们以打猎、采集为生,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与社会制度。16世纪起,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居民一道,不断占领、吞食他们生活的领地,他们躲避、抗争、流亡、被 安置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这个部落的人口已不足三十。 1963年,本书作者、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 克拉斯特在瓜亚基人被安置于定居点后进入了这个部落,与他们一同生活,从生育、死亡、饮食、求偶、部落管理、性向认同、劳动分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书写。 在书中,克拉斯特直面瓜亚基人的残忍、习俗之状况,以及他们缓慢的衰亡。这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民族志书写,情感充溢全篇:克拉斯特与瓜亚基人一同经历了生育、成年、死亡与逃亡;它也是一种客观的民族志,摈弃了一切道德偏见:面对瓜亚基人的吃人风俗,卡拉斯特并没有
本书汇集了作者王铭铭近二十年来以学术史为主题所做的文章和演讲,以期为 人类学中国化 这一命题提供回顾与展望的新角度,整体性地展现一位人类学学者探寻既有本土特色又有世界视野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地球危机下,政治朝向何方,众生回归何处? 近五十年来,全球似乎进入了 大倒退 时代:一面是难民潮、民粹崛起、贫富不平等加剧等政治经济危机,另一面是气候恶化、病毒入侵、生态巨变等人类生存危机。人们试图在越来越不宜居的地球找寻安身立命之所,在早已失去共同愿景的迷惘中探求方向所在。在本书中,当代西方思想巨匠、科学社会学领军人物、法国著名学者布鲁诺 拉图尔浓缩行动者网络、重置现代性、盖亚学说等毕生理论精华,在今日世界经历的不同事件(气候变迁、去管制化、移民、不平等现象暴增等)之间建立起了关联,厘清了看似混乱、实则极为自洽的全球情境,为新世纪的关键议题做出了有益的思考和展望。在现代性与全球化的幻梦破灭、 人类世 危机愈发凸显之际,他提醒我们发现 在地 与 临界区 的丰富性与重要性,由 生产系统 转向
《百工里的人类学家》并不是一本严肃的人类学理论书籍,而是作者基于个人的教学与社会实践经历,通过整理与设计师、民宿经营者、舞者、独立书店老板、厨师等形形色色的人进行对谈与交流的内容而编写的一本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生活文化普及读物。 书中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一背景,提出 人 比数据更加重要的观点。作者认为,在拥抱大数据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利用人类学知识对其进行解读,并进一步强调了人类学方法在社会创新实践中的重要价值。作者希望可以通过人类学的大众化及其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百工里的人类学家》对人类学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同时将其与设计等社会创新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新颖的案例,讨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既可以当作人类学的入门读物,也可
本书对人类学丰厚的几个传统及其发展进行了探讨,分别论述了英国、德语地区、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学科的发展源流,总结出它们各自形成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特色。本书对几大传统的论述均由对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的有很高声誉的人类学家挪威的弗雷德里克 巴特、奥地利的安德烈 金格里希、英国的罗伯特 帕金和美国的西德尔 西尔弗曼分别执笔,内容详实,评价中肯。全书既有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有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期,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将推动这门学科向一门真正的世界性学科发展。
本书是李泽厚原创性思想系统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的*文本。它采取积淀论的哲学心理学方向,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经典哲学于一炉,以 人活着 、 度的本体性 等的重构建设,反对后现代,凸显出当今人类与个体的命运问题。 伦理学纲要 承继中国情本体传统,从 人之所以为人 出发,将道德、伦理作内外二分等。 认识论纲要 提出 度 应作为认识论的*范畴,也指出中国实用理性有优点,但有忽视逻辑和思辨的缺失。 存在论纲要 围绕 人活着 及某些宗教-美学论议,为本无形而上存在论传统的中国 哲学 ,开出一条 后哲学 之路。
1940年,本雅明在西班牙和法国边境的一座小镇结束了生命。2002年,本书作者、人类学家陶西格拜访了本雅明在小镇的坟墓。于是有了本书。本书以书中同名文章《本雅明之墓》为书名,并以此发散开来,展现出一位人类学家的学术关切。本书的主题涵盖了本雅明之墓、哥伦比亚的农民诗人,此外,也有关于萨满教身体特质的讨论,以及海洋的消失。这些看似松散的主题,每一个都打上了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烙印,即对物件的欣赏,并从中提炼出深刻的哲学和人类学冥思。 作者通过这些不寻常的散文,向读者展示唯物主义知识为我们所栖居的抽象的、全球化的、同质性的和电子化的世界,所提供的一条另类道路。作者通过本雅明之墓,追寻一次兼具民族志式的、自传式的、文化批评式的旅程,他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于20世纪伟大的文学批评家的记忆。
本书是澳大利亚著名人类学家迈克尔 陶西格教授的成名之作,在本书中,他主要探索了当代南美洲种植园工人和锡矿工人的民间信仰中,恶魔的社会意义。陶西格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 异化 商品拜物教 等概念,他发现,当地以恶魔形象为核心的本土信仰调解了前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资本主义物化生产模式之间的冲突。这种混合的信仰体系,正是南美原住民社会在与资本主义及世界市场扩张交锋的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文化回应。
结构人类学(0)》是一部结构人类学的史前史。 本书收录了列维-斯特劳斯1941 1947年在纽约生活期间发表在部分期刊等媒体上的文章,共17篇。 1941 1947年对列维-斯特劳斯而言是学术生涯的重要积累时期,他当时尚未在人类学界广为人知,仅是一位流亡海外的年轻民族志学者。 在美国的这些年,斯列维-特劳斯意识到了无法弥补的历史灾难:美洲印第安人的灭绝、欧洲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等。通过学习英语,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系统地阅读人类学文献,深入观察美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他为自己的学术工作做了深厚的积累,梳理了他对于多种理论传统的看法,为之后的学术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收录的文章不应被简单地当成列维-斯特劳斯的 遗产 去阅读,这17篇文章见证了一个具有传记和历史两方面意义的时期,也提供了把握结构主义来龙去脉的机会。本书旨
人文生境 是一种包含人类、万物、神灵乃至生存环境的 泛化的生命 ,将人与万物纳入共同的生存境域,展现出其间主客杂糅、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存在关系。如果 人文 脱离了 生境 ,便将无法获得真切的理解。 人文生境 的构建,体现出人类学家王铭铭对于 好人类学 的想象。 本书是王铭铭《超社会体系》的续集,以生命赖以成其自身的 生境 为题。全书收录二十二篇文章,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作为文明的超社会体系、中西文明论的比较出发,终落脚于生活世界中的广义人文关系,及宇宙观、天人关系的探讨;既处理 国族主义 给人类学带来的问题,亦思考如何通过现实生活和 形而上 宇宙观,将社会、文化、文明开放给自然。作者内化了原有的中西人类学理论精华,又超越了现有研究的思路和范围,试图从源于中国的 多元一体 究天人之际 传统出发,
《文化人类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2)》初版于1934年,是当时大学文化人类学的教本。它通俗地介绍了人类学的定义、对象、分科、目的及其他学科的关系;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及学派;特别是具体介绍了原始物质文化、原始社会组织、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及原始语言文字,对了解和研究文化人类学及原始人生活状况有较大参考价值。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系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教授贝克尔的代表作。《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集录了贝克尔的学术思想和建树,认为人的行为万变不离其宗,各种人类行为都可以归源为效用蕞大化。而经济分析是效用蕞大化、偏好稳定和均衡分析的三位一体,经济分析可以对人类行为作出统一的解释。作者运用经济分析建立了时间经济学和新消费者行为理论,并运用经济分析考察了传统上由法律学、政治学、人口学、社会学及社会生物学等学科考察的广泛的人类行为。此次修订补充了各章的注释以及部分数学附录。
☆入选《时代》2020年100本推荐书目 ☆入选《财富》2020年10本优秀商业书籍 ☆入选《纽约时报》书评编辑推荐书目 ☆荣获加州图书奖非虚构类银奖 ☆入围海伦 伯恩斯坦杰出新闻图书奖决选 ☆戈达德 里弗赛德 斯蒂芬 鲁索社会正义图书奖提名 ☆ 星球人 (Planetizen)2020年年度城市规划图书 一场争取住房的斗争,为了有房可居的尊严。 美国梦的核心是拥有舒适且承担得起的住房,现实情况却是美国正面临严峻的住房问题。无数人每天在上下班路上消耗至少3小时,每月用超过一半的收入支付租金,每年百万户家庭被扫地出门、无家可归。在工作机会和资源集中的地方,可负担住房严重短缺。住在好学校和高薪工作邻近地点的高昂成本,阻止了人们搬到充满机遇的地方。 不断上涨的住房成本正成为美国居住隔离、教育不平等、种族和代际财富差距、中产阶层萎缩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