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件可写的事:停不下来的创意冒险》 本书由美国旧金山写作社(San Francisco Writers Grotto)的56个作家共同完成,全书有642个天马行空的写作题目,每一个题目都互不重复,古怪、好玩又实用。这是一次关于写作的创意冒险,你需要独自探索、亲自完成。在这场奇妙的智力和文字游戏中,一个个看似互不相关的题目组成了整个蕴含巨大能量场的写作迷宫,它既能为有意进行文字创作的读者提供写作方向和灵感,又能为热爱探索和幻想的你提供放松和天马行空的场域。打开这扇创意写作的 任意门 ,你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温暖文字避难所。 《642件可写的事:关于你的一切》 在这本小巧的口袋书中,共有642个关于所爱之人的问题。比如,对方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对方洗澡时喜欢唱的歌,对方给你讲过的笑话,你们一起去过的地方,一起做过的疯狂的事 思考
数字社科学科会聚计划丛书之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以大众传媒业为基础的传统新闻业受到了新的冲击:新闻业笼罩在高度不确定的危机中,去工业化、去仪式化、去权威化等新情境缠绕在新闻业的具体实践中。本书探究数字新闻认识论,针对数字时代新闻业如何重新确立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解析数字时代新闻业如何重新确立在知识生产中的合理性、权威性、合法性与独特性。而后关注数字时代新闻业的边界问题,探究数字新闻运作的内在逻辑与机制,智能算法下新闻传播的生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新闻客观性理念的挑战等。
学者在概念化新闻信息、新闻制作、新闻、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时有何倾向?他们运用了哪些解释框架来探讨新闻实践?他们在形成自己关于新闻如何工作的假设时借鉴了哪些探索领域? 在《严肃对待新闻:新闻研究的新学术视野》中,芭比?泽利泽探讨了新闻学术领域的活力问题,并将新闻作为一种专业、一个制度、一个文本、一类人以及一套实践进行检视。 《严肃对待新闻》指出,学者们始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固步自封,导致出现相互割裂的学术团体。本书次以整本书的篇幅批判性地审视了有关新闻的学术研究,并按照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地列举,回顾了诸如社会学、历史学、语言研究、政治学和文化分析这样极其多样的领域对新闻学展开的学术研究,并对每个学科领域为盛行和被低估的研究进行了剖析。
《什么在决定新闻》通过分析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周刊》和《时代周刊》的运作情况,论述了价值观、行业标准以及内部压力如何共同促使新闻工作者形成判断。《什么在决定新闻》自20世纪80年代出版以来一直是新闻领域的经典之作,是从社会学的视角论述新闻媒体的全面、特色的作品。去年作者推出了新世纪版本,结合新闻行业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论述。
本书依托会话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等话语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考察了BBC《十点新闻》在话语行为、话语结构、话语实践等方面的特征,并着力探讨了BBC新闻中的“话语真实”现象及其表现形式和本质属性。全书主要包括概论、作为机构话语的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的播报类型与声音呈现、电视新闻中的新闻标题、电视新闻报道的开场白、电视新闻中的指称关系、电视新闻中的采访片段、电视新闻中的同行采访、结语等内容。
全书系统地审视全媒体 365 天的内容生产规律,将一年四季各个关键节日、节气、节点的报道和各类别新闻的策划脉络一一透析,理出一些带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本书旨在探寻新闻生产的系统化组织化之道,试图帮你解决 写什么 的困惑;提供大量 怎样写好 的新点子和新思路,帮你把新闻写鲜活、写精致、写全面、写系统;探讨策划新闻活动、从事广告经营的新思路,让新闻与经营协同并进。
本书聚焦于中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的转型问题,在梳理了国内外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和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演进历程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构建出跨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本书通过对较有代表性的报纸编辑部转型模式的系统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的动态发展变化、阶段性特征及其对媒介生产流程、经营方式等带来的重大变革。在对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的动因、现状、问题及原因等内容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新闻生产组织结构转型的新思路。
本书是 人民日报70年作品精选 十卷本之一,集中展示了人民日报人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积累的优秀研究成果。人民日报社是中国新闻界较早开展新闻研究的机构,在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媒体发展战略等方面推出过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对推动新闻界研究工作的展开起着引领作用。成书过程中,编者在优先选取获得中国新闻奖论文奖文章的基础上,既重点考虑那些具有全局高度、宏
准确性是新闻生命线。作者从文法和事实层面指出当前新闻报道准确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作出理性或理论的反思。该书有利于新闻媒体从实践和认识同时澄清文本写作中的错误,避免文本衰落危机,提高新闻文本质量。该书是作者长期从业和观察的经验总结,既有个人对大量采编经验的纵向积累,也有对中央媒体或新锐媒体报道的横向观察,案例翔实,引证广博。全书融实践性、思想性、理论性三者于一炉,既是媒介批评也可以当作反面的新闻指南,同时,也是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和解读新闻能力的大众读物。上编:文法素养大滑坡的尴尬、词语准确性的警钟、缺乏事实和趣味的标题、词语的价值倾向等下编:要素缺失、泡芙式新闻、信息源陷阱、专业性危机、事实认定的困境等
截至23年末, 解放日报和一批青年记者编辑一起, 组成采访团队, 分别访谈了老报人五十余位, 本书以文字、图片、、录音 四位一体 , 收集、记录、珍藏与解放日报发展有关的史实, 延续文脉, 资政育人, 继往开来。展现了一代代报人敢于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工作历。解放日报系市委机关报, 期发数38万份, 报社新媒体产品《上观新闻》装机万, 解放日报官方两多万。报纸和新媒体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全国地方报中名列前。
《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是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先生在新闻领域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了2000年到2006年底,作者在《人民日报》任副总编期间的策划和改稿记录,以及退休后为报纸写的少量时评。全书分明理篇、写作篇、编辑篇、策划篇、记者篇、夜班篇、标题篇、政治篇、记事篇、作品篇等,精选了作者任副总编期间对新闻工作的感悟和思考。本书是对梁衡新闻业务人身份的忠实记录。它不是作品集,是作品加剖析;也不是回忆录,是回忆加思考。 兼具思想性与实用价值。
教学篇章语言学,ISBN:9787810467070,作者:刘辰诞著
《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郑保卫,及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首席专家雷跃捷对《中
本书记录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30年的历史,是这个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诞生于改革开放初的教育改革萌动期,成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之中,其间经历了破冰筹办、红火初创、艰辛探索、迎风起飞、发展壮大五个时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成为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面培养能力的学院,成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第1梯队的学院。同时,它又是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 30年来走了一条特色探索之路: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首开文理交叉课程,90年代初首先使用计算机进行报纸编辑教学,90年代末前瞻性地开办网络新闻班等, 文理交叉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是这个学院始终不变的追求。另外,从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30年凝聚的学院文化:团结,心往一处想;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创新,特色化发展学科。
什么是新闻?我们为何急于交换新闻?为什么新闻总是耸人听闻?新闻的收集和传播方式怎样影响了政治和我们的生活? 本书是一部以全球眼光讲述的新闻史。作者采用了独特的人类学视角,将新闻的历史向上追溯至史前时期,向下贯通至当今信息爆炸时代。 本书最初于1988年出版,一经面世便受到好评,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图书”(notable book of 1988)。第二版出版于1996年,获得更大反响,被译成葡萄牙文、荷兰文、中文、日本等各种版本。2007年,斯蒂芬斯又出版了该书的第三版。新版不仅扩充了电视新闻部分的内容,还增写了全新的一章,专门阐述互联网和数字革命。 作者视野广阔,古今中外各种史料信手拈来,读者读来颇有酣畅淋漓之感;文笔生动有趣,字里行间不乏狡黠机智的评论,随时令人眼前一亮。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系列教材 新闻学系列》精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邓、江,等人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新闻论著。在所选每篇论著的前面,用通俗明了的文字简要介绍其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原因,并概括其主要的新闻思想和观点,作为导读参考之用。
本书系一本文集,收录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职工关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教育创办35周年,对学院发展建设历史,亲历与见证学院成长,以及自己与学院难忘的经历凝练沉淀的回忆录文章约40篇。全书记录了三十五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院发展成长为国内顶jian的新闻学院的历程,是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教育史稿》的有力补充,共同勾勒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教育的更为丰满细腻且鲜活生动的历史图景。
政治舞台给一个官员提供的不仅仅是权力,更是观察社会的制高点、磨练人格的砥石和酿造思想的工厂。凡是一个好的官员,他必定是一位政治家、专家、思想家和文章家。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干部只会用职位、权力说话,而不会用思想说话,用心说话。报纸是大众传媒,每天在传播信息、知识、思想,不能传播的是空话。如果老发这样的文章,总有一天要退化为“官媒”、“权媒”,而不再是大众传媒。 一上夜班就接到发稿预告,有一条朱镕基的活动的消息。过了12点,稿子还不来,我就耐心地等。到12时40分时电传过来了,上面是朱的手迹,大笔左挥右砍,5页稿纸,改得还剩下300字,其中有一整页都撤掉了。我们几个都相对一愣,几秒后,大家都笑起来,高兴地举着改稿去干活。 医生走了,那边两个女孩还在低声私语。那汉子怯生生地喊一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