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和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县级融媒体中心委员会以及浙江省、江苏省等地方融媒体中心共同出品的2023-2024年度关于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创新发展的调查研究报告。本书从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运营、创新报道等四个方面,汇集了来自全国会员单位的典型创新发展案例。这些案例符合中央关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原则要求,在媒体融合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手段方法、路径模式上有理突出创新,在加强内容建设、强化先进技术引领、创新运营管理方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全媒体人才队伍等在红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创新进展和务实举措。
本书是全面反映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风貌,客观记述上一年度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各方面新情况、新资料的大型年刊。《2011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坚持实事求是的编辑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原则,追求图文并茂的编纂方向,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决策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提供可靠信息。
陈若愚主编的《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4)》对 2013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描述与分析。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部分,综述。主要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率竞争格局等方面对2013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景式扫描与分析;第二部分,专题研究。对 2... 显示全部信息 陈若愚主编的《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4)》对 2013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描述与分析。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部分,综述。主要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率竞争格局等方面对2013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景式扫描与分析;第二部分,专题研究。对 2013年新闻、交通、音乐、文艺等主要频率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3)》是中国具有政府背景的广电年度发展报告,享有政府主管部门及中央和全国地方广电机构的权威信息支持,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倾力组织编写,它跟踪并再现行业改革发展轨迹,聚焦并展示战略和政策研究*成果。本书凝集广电系统的智慧和思想,是广电改革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风向标,是海内外、行业内外了解中国广电改革发展具体情况、领略全球广电发展风云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本部书收录上古至隋代作者3497人的文章。按时代先后为序,编为15集;《全上占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 国文》、《全晋文》、《全家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金隋文》和文章朝代不明的《先唐文》。每集作者又分帝、后、宗室诸王、群雄、诸臣、宦官、列女、阙名、外国、释氏、仙道、鬼神等。绝大多数作者前有小传。本书占有资额相当广泛,鸿篇巨制,佚文断句,都加辑录。搜罗唐以前散文较完备。
本书分四个部分,以翔实的收视数据为依据,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等方面对2014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方位的描述与分析。
组织对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的评选并将获奖作品编辑出版,是国际广播学会重要的工作之一。从“中国国际广播新闻奖”评选工作的启动伊始,承办这一工作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就高度重视评选程序、评选标准的规范,重视评奖工作的严格、统一管理,重视加强专家评委会阵容的遴选,以确保这一奖项评选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本书集纳了“中国国际广播新闻奖”2005和2006年度对外广播节目评选的部分优秀广播作品,共计121篇。 《中国国际广播新闻奖2005~2006年度获奖作品选》集纳了“中国国际广播新闻奖”2005和2006年度对外广播节目评选的部分优秀广播作品,共计121篇。这是我国从事国际广播工作者心血与汗水的结晶,也是对我国国际广播工作者在对外报道中努力探索、勇于创新所做工作的展示。
徐立军编*的《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6)》分为 四个部分,以翔实的收视数据为依据,从收视环境、 观众特征、观众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等方面对 2015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分析, 为媒介经营机构、广告代理公司、广告主以及节目制 作机构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美丽的岁月电波:纪念广播100周年1910-2010》赋予了这些带着书卷陈香的故事以鲜活的生命和时代气息,形成了书籍本身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在这里,我要感谢听众朋友对节目和活动的支持和关爱,正是你们值得赞赏的爱护之心与文化品位促使了这种富于人文色彩的活动和书籍的诞生。我还要感谢《美丽的岁月电波:纪念广播100周年1910-2010》的作者们,是你们用阅历、激情和文笔,让读者得以采摘和分享你们记忆中些许闪光的片段,呈现给社会这道丰富多彩的精神盛宴。
为更好地服务于业界,作为中国*、权威的视听率调查公司,CSM媒介研究从2003年起每年编写出版一部,《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2》为广大媒介从业人员既可提供有关2011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的全面分析,又可提供2011年全国以及各重点市场翔实的收视数据,它是媒介从业人员的一本工具书。
《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放眼全球视野,以北美、欧洲、亚太和中国作为四大研究视域,特别是将中国电影产业置身全球格局,通过中美电影业发展对比,聚焦全球电影业的潮流趋势;探讨中国电影市场2018年全面开放背景和后WTO时代,在全球电影产业格局中的变革以及中美博弈等热点话题。与传统研究偏重产业内部结构不同,本书不仅关注制作 发行 放映等环节,更树立了 大电影产业观 ,延展至娱乐传媒跨媒体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文化娱乐产业跨界融合的背景下,更加注重电影产业与文学、电视、动漫、游戏等行业的协同发展(IP融合发展),更加注重互联网对于电影产业的带来的冲击和生机。
本书从全球电视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以专业电视人的眼光与头脑,全面系统地深入介绍英美主流电视节目模式,解析当今的电视节目潮流,分析当前流行的电视节目形态模式及电视业界的运行机制和电视理念。本书选择全球近年来热播和较有影响力的40个节目模式进行研究,收集了一批有代表性并获得成功的优秀电视节目,包括脱口秀类、真人秀类、民生类、新闻类、游戏类、科教类和儿童类等节目种类。除了对电视节目模式创意及制作的介绍之外,还结合近一两年的*剧集对经典节目模式类型加以解析和评论,并对电视节目模式的营销、跨国流动与节目模式本土化改造进行深入分析。有些案例涉及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外国经典节目的中国化改造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本书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和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