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电影电视。本书稿为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终期成果,在 重写电影史 的研究视野下,对中国早期电影的拓荒者、但尚未受到电影史学界充分研究的张石川进行全息式的人物志研究。书稿以张石川的个体呈现为经,以早期中国电影与上海都市文化为纬,史论结合,在重新认识和评价张石川的电影生产经营与导演创作的基础上,深化中国电影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为中国电影史和都市文化研究者。本书是中国目前的中国品牌双年度报告。每年会对城市、消费品、工业品、流通业、文化与媒体、服务业等各行各业在双年度的品牌发展进行系统盘点,既有宏观的行业分析,又有微观的个案研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书从世界电影发展历史中选取了40部涵盖不同国别、不同类型和主题的电影经典名作,对每一部所选作品的时代性、艺术性、视听特性等进行解读与分析,并以“关键词”标注、转页链接、互补的方式,将世界电影的相关历史、时代思潮、专业术语、基础理论概念、有名导演和电影表演艺术家等知识内容多层面、立体化地传递给读者,引导读者步入电影艺术的殿堂,掌握多层面解读影片的方法,了解电影的本质属性和作品的个性特征,提高对电影艺术作品的理解、鉴赏与分析能力
电视小品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荧屏节目,也是广大电视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电视小品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元素,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小品看重的则是“声、台、型、表”,即声音、台词、造型和表演。除开哑剧小品这一特殊的分支,我们很难想象,离开了声音,大量的“包袱”怎样才能抖出来。台词是与声音紧密相连的,方言的纳入,使小品更加贴近受众生活,同时增添了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许多经典台词甚至发展成为人们日常调侃的语汇。造型方面,小品一般多走直观、写实的路线,力图使观众在时间就产生对角色的身份认同。小品的“小”使得它几乎没有预热空间,演员一上台,就要尽可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所以小品演员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表演功底。
媒介融合时代,电视产业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剧变。媒信产业的融合,打破了原有的市场边界。围绕 视频 这个核心,电视机构、电信企业、视频网站和电视机相关设备生产商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新的、以 视频 为中心的硬件设备生产和视频内容产业,即 大电视产业 ,应运而生。传统电视媒体分别与固定网络和移动互联网融合,衍生出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OTT TV(互联网电视)、视频网站和手机电视等视听新媒体形态,电视产业向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快速拓展。在电信企业、IT企业的 跨界 竞争中,传统电视业面临 平台转型 ,即由单一的 电视节目内容生产、制作和传输的平台 向复合的 云媒体平台 转型。
《媒介市场调查与研究丛书·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与分析》是中央电视台在全国范围进行的第六次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次观众抽样调查始于1987年,之后每五年一次,至今已延续25年了。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收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此次调查主要遵循“延续性与当下性相结合”、“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怎么办”的设计理念,重点考察了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电视观众现状,较全面地了解新时期全国电视观众的规模、结构,收视行为、习惯、需求和态度的变化,既描述了我国电视观众的宏观轮廓,又具体解读了观众行为变化的内在原因。与上次(2007年)调查的问卷相比,此次调查问卷保留了观众规模和结构、电视收视环境的相关问题,取消了诸如具体收视时长、主要收视时段等日常收视率调查能够并已经回答的问题
举办一届成功的世博会,沟通推介是关键之一。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为了在国内外更好地推广世博会主题理念,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2006年起,世博会组织者编制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沟通推介计划》,明确了上海世博会沟通推介的总体目标、工作阶段、基本策略和推进计划。 本书在《沟通推介计划》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在国内沟通推介、海外沟通推介等方面的实践,以及新媒体推广等领域的创新经验。本书是对上海世博会沟通推介工作的一个总结,也希望能给大型国际活动的主办机构和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在新时期有关广播剧的理论研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广播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在1988年首次举行的全国广播剧创作剧目研讨会上,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马庆雄做了《积极发展广播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影响》的讲话,强调了“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广播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有紧迫感”以及“广播电视一起抓,广播剧、电视剧要一起抓。广播剧是有广播特点的一种艺术品种,需要给予大力扶持”等观点,赋予了广播剧一种更为深刻的社会责任。 第二,关于广播剧的本质特征问题。广播剧是一种带有想象空间的听觉艺术,这一美学特征更加得到确立和认可。1986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戏剧家曹禺在《喜听广播剧(陈妙常)》一文中发表了关于广播剧美学特征的看法:其一,广播剧更像
本书对中国广播电视管理实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制度建设与发展分析,如针对管理创新的内容和目标、具体的管理岗位和绩效考核制度的制订与运用、业务流程与管理程序、数据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等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广电各部门在人力资源方面大量的岗位描述和绩效考核、业务流程、工作表单与规章制度的实例,对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全媒体的内部管理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本书所附光盘包含全书所有文字内容,如岗位描述、绩效考核表与规章管理制度等,便于使用者下载直接或参考修订后使用。
本书在梳理中国类型电影的类型发展史与学术研究史的基础上,对中国原创的独具特色的电影类型(如戏曲片、武侠片、反特片、贺岁片等)以及对好莱坞经典电影类型进行了本土化转换的类型(如歌舞片、灾难片、喜剧片、西部片、恐怖片、惊悚片、青春片等)进行了细致的类型分析,并兼与好莱坞类型模式进行比较,而后从学理上深入探讨了中国类型电影的文化逻辑、意识形态策略以及本体特征,力图建构中国类型电影理论。
《沉默的词》由宝贵敏著
本书突出“变”与“势”,提出“大传媒”的概念,不是只关注以内容制造业为主的传统媒体产业,而是把传媒产业、通讯产业、IT产业统和起来研究其关联变异。并在研究框架、分析模型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调整,重新解构移动互联时代传媒产业发展格局,剖析移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态势,多角度分析我国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对传媒产业的深刻影响,把握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探索传统媒体的转型路径,预测产业发展趋势,为中国传媒产业正在发生的变革提供前瞻性的理论和观点。
本书是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推出的针对纪录片领域的年度发展报告。CDRC对全国纪录片领域的生产、传播机构进行了全面调查,重点针对中央电视台、各省级频道、各专业频道、纪录片院线传播、新媒体纪录片的发展以及民间纪录片的现状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将大量**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并与相关部门的权威数据进行对比印证,全面把握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同时预测了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走向。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CMDI(China Media DevelopmentIndex,CMDI)(2011)课题组,秉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立足静态与动态相渗透的观察视角,致力数据深度性挖掘与事件社会眼解析,形成关于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报告。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1)》分为总报告、主体报告、专题报告、媒介年度观察四个部分。 总报告是关于中国传媒发展指数(2011)*研究结果。报告对2009年度31个省区总指数得分、排名及聚类作了详尽分析,研究了CMDI(2011)总指数与分指数的动态变化,对五个年度(2005、2006、2007、2008、2009)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重点梳理。对四大区域强弱指数分布进行了展示与解析。 主体报告包括全国报告与省市报告。全国报告对基础指标原始数据作了实证分析。31个省市报告对本省省情、关键数据、指数趋势、关键事件、主要特征等,作了展示
作者将所获得的大量一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合了相关产业部门的数据进行比对印证,从而对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观点。本书展示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纪录片产业的年度发展动态,针对个案进行了剖析,并对当前行业中流通平台和行业组织进行了梳理;同时,附录中的“大事记”对2012年纪录片领域所发生的大事进行了集纳与整理,注重对产业方面信息的筛选。
广告是资本力量介入电视权力的重要渠道,而娱乐化的电视更符合消费主 义思潮传播的需要。单个的广告商很难对电视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每年投入到 电视行业中的海量广告资金则在总体上形成了资本对电视权力的干预。收视率 和与之挂钩的考核机制、薪酬机制是资本将娱乐化转向内化为电视从业人员职 业动力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公共电视频道数量的增加和观众注意力稀缺的加 剧,娱乐化转向成为电视利用市场经济规则赢得受众注意力争夺赛的直接反应。 对娱乐的喜爱是人的本能,而电视的娱乐化转向则是电视取悦受众的传播姿态。 借助景观社会的视角,继承伯明翰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现代主义理论中一脉相承的研究思路,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我国转型期的实践出发,考察电视娱乐化转向背后的消费主义和技术动因,将电视娱乐化转向视为当前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