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媒介三部曲)新版
    •   ( 4981 条评论 )
    • 尼尔·波兹曼 /2015-05-01/ 中信出版社
    • 《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

    • ¥30.2 ¥55 折扣:5.5折
    • 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媒介三部曲)新版
    •   ( 717 条评论 )
    • 尼尔·波兹曼 /2015-05-01/ 中信出版社
    • 在《童年的消逝》里,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这也是一份内容翔实、令人震惊的警世书。

    • ¥30.2 ¥55 折扣:5.5折
    •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
    •   ( 8146 条评论 )
    • 刘海龙 著 /2015-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传播学科的历史不到百年,由于长期受到学科正当性赤字的困扰,其研究史常被各种神话所笼罩。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从那些被有意收编或无意误读的"灰色地带"入手,结合新发现的材料和语境,重新诠释传播学经典文本,以颠覆传播学术史主流叙事的霸权,寻找新的视角,解放传播研究的想象力。本书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重写传播学术思想史,在对拉斯维尔、哥伦比亚学派、芝加哥学派、中国传播研究的史前史、批判学派的失踪、本土化话语等问题的研究上,均推翻了目前的定论。 作为一个贴近意识形态的舶来学科,中国传播学的经验在诸社会科学中并不特殊。对传播学术史的反思也可为中国当代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典型个案。

    • ¥30.4 ¥32 折扣:9.5折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 883 条评论 )
    • [美]克里斯·贝尔 /2024-03-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我们在现实世界遭受社会孤立之苦,被我们寄予厚望打破隔离的互联网,如今也日益变成充满隔阂与暴力的场所。我们把社交媒体平台的政策和内容分发算法视为罪魁祸首,考虑彻底退网的可能,但本书作者克里斯 贝尔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另一种可能。利用经过精妙设计的在线实验和深入访谈,他在本书中证明了走出回声室(信息茧房)会使我们更加极化,而不是减少极化。本书挑战了关于回声室、境外势力和激进算法的常见神话,揭示了社交媒体的功能更像是一面棱镜,它扭曲了我们的身份认同,增强了追求地位的极端派的力量,让温和派几乎隐形;而政治部落主义的解决之道,就在我们自身深处。

    • ¥49.9 ¥58 折扣:8.6折
    • 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对180篇文章的观察
    •   ( 2769 条评论 )
    • 邓树明 /2021-06-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根据十年的学术期刊主编经历,发现当前学术论文作者欠缺学术研究基本知识的情况相当普遍,比如不知道学术论文的主要特征,不知道论文的一般结构,而更为严重的是不知道在学术研究中需要运用研究方法,或者如何设计研究方法。 作者希望借助《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讨论和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即研究方法如何设计与论文的结构如何安排,它们是串联全书内容的两条线索。 全书共分三大部分。部分提出学术论文的特征,提出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思辨研究三种范式,力图建立起对学术论文和研究方法的整体性认识。第二部分采用实证的方法,选取刊登在《新闻界》等期刊上的100篇文章,观察这些文章运用了哪些种类的研究方法;并选择其中的文章为案例,具体地阐述如何设计研究方法与如何安排论文结构。第三部分讨论 应该如何避免 出现失误的

    • ¥43.3 ¥69.8 折扣:6.2折
    • 技术图像的宇宙(媒介与文明译丛)
    •   ( 1157 条评论 )
    • [巴西]威廉·弗卢塞尔 /2021-04-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当代技术图像为切入点,作者发现世界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个是走向由图像接收者和管理员组成的、程序化的极权社会;另一个是走向由图像制作者和图像收集者组成的、对话式的通信社会。基于此,作者对技术图像所构成的世界及其引发的问题展开观察、分析和批评。全书内容围绕十九个具体问题展开,分析技术图像的生产、表意、分布、运作、实质等问题,推断了对话式 通信社会 (Telematic society)的结构、运行机制及其对人类生活状态与生命意义的影响。

    • ¥41.4 ¥49 折扣:8.4折
    • 交互叙事与跨媒体叙事:新媒体平台上的沉浸式故事创作
    •   ( 534 条评论 )
    • [爱尔兰]凯利.麦克莱恩著 /2021-09-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本书将为媒体行业的学生和从业者提供了各种跨平台创建创新型新媒体项目的策略。麦克莱恩整合了一系列理论家和实践者关于视觉艺术、声音效果和互动媒体的观点,从实践、技巧、历史、理论和术语等角度为媒体从业者提供了一份实用的参考指南。他以宏大的视角去探索传统叙事、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观众解读、声音设计、蒙太奇、跨媒体叙事等,以帮助有丰富传统媒体从业经验的人学习如何更好地进行互动式、跨平台的叙事创作。

    • ¥41.3 ¥62 折扣:6.7折
    • 无声的语言 爱德华·霍尔跨文化传播学奠基之作
    •   ( 99 条评论 )
    • (美)爱德华·霍尔 著, 何道宽 译 /2010-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无声的声言》是跨文化传播(交际)学的奠基之作,视野宏阔,洞见深刻,理沦崭新。霍尔按知觉程度将文化分为显形、隐形和技术性三个层次,按内部构造将文化分为元素、集合和模式。他系统讲解直观而实用的 文化教学示意图 ,解说文化变革,提出 文化即是交流 的命题,首倡 时间语言 和 空间语言 ,并给予生动的解说,意在帮助人们挣脱文化枷锁,逃离文化囚笼。 跨文化传播(交际)学之父爱德华 霍尔筚路蓝缕的精心之作前无古人,达到了后人也难以企及的高度,魅力经久不衰。 《无声的语言》在传播学的发展中给人启迪,在 和谐世界 的构建中给人信心,它扫荡隐形障碍,提高文化觉悟,激励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学习和尊重。

    • ¥45.6 ¥48 折扣:9.5折
    • 弱传播 舆论世界的哲学 邹振东著 控制舆论风向新闻传播化解危机个人企业家新媒体人公关集团学习用书舆论世界生存法则
    •   ( 439 条评论 )
    • 邹振东 /2018-12-01/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没有人会忽视舆论的力量,然而舆论是什么?如何产生?有规律可言吗?可以被预测甚至左右吗? 长期以来,舆论学研究曾经是哲学家对话的天空,现在却沦落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边角料。而大众对舆论的认知,还普遍停留在公共事件、明星热点等范畴。《弱传播》打破了这种局限,把研究视域扩大到了与现实世界共存的舆论世界。 作者酝酿二十年,写作四年,试图像牛顿总结物理世界的运动定律一般,去构建舆论世界的完整体系。全书由舆论的弱原理、""四大规律""、""三论三律""及一系列的舆论工具组成,富含大量生活日常、政治选战、商业推广、社会事件等真实案例。因此,《弱传播》既是传授面试、公关、谈判、恋爱乃至夫妻之道中传播技术的实用书,又是处理舆论危机和打舆论战的实战工具书,也是所有媒体人、公众人物和公务员的案头书。见解独

    • ¥32.5 ¥68 折扣:4.8折
    •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   ( 7143 条评论 )
    • 比尔 科瓦奇Bill Kovach) /2014-03-1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资深记者写给普通公民的新闻消费指南。 在网络时代,面对脱口秀评论者和自媒体的众声喧哗,网站无休止的链接和添加, 真实的新闻 是否已经死亡?旧的权威已被推翻,新的权威正在被创造,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寻找真实、可靠的信息,仍然是新闻媒介重要的目标。同时,这也是新闻消费者的目标。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辨识哪些信息是谣传,哪些信息、观点是可信的呢?本书旨在回答上述诸多疑问,探讨信息文化正在发生着何种改变。它为所有的公民提供了一种路径导航 用六步质疑法分辨谣传,获得事实的真相。

    • ¥34.3 ¥49.8 折扣:6.9折
    •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弱传播 邹振东 舆论世界的哲学 公关团队内部口耳相传的奇书 不应该让你的竞争对手看到的好书 厦大网
    •   ( 538 条评论 )
    • 邹振东 /2018-12-01/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没有人会忽视舆论的力量,然而舆论是什么?如何产生?有规律可言吗?可以被预测甚*左右吗? 长期以来,舆论学研究曾经是哲学家对话的天空,*却沦落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边角料。而大众对舆论的认知,还普遍停留在公共事*、明星热点等范畴。《弱传播》打破了这种局限,把研究视域扩大到了与现实世*共存的舆论世*。 作者酝酿二十年,写作*年,试图像牛顿总结物理世*的*定律*般,去构建舆论世*的完整体系。全书由舆论的弱原理、""*大规律""、""三论三律""及*系列的舆论工具组成,富含大量生活日常、政治选战、商业推广、社会事*等真实案例。因此,《弱传播》既是传授面试、公关、谈判、恋爱乃*夫妻之道中传播技术的实用书,又是处理舆论危机和打舆论战的实战工具书,也是所有媒体人、公众人物和公务员的案头书。见解*到,论述缜密,体系完整

    • ¥34 ¥68 折扣:5折
    • 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第2版)(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 4235 条评论 )
    • 南希·K. 拜厄姆Nancy K. Baym) /2020-01-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互联网和移动电话颠覆了我们对于自身和人际关系的许多传统认知。说起它们对生活的影响,我们既焦虑、又兴奋。在《交往在云端》中,南希 拜厄姆为数字媒体在人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批判性的思考框架。本书并没有太多劝诫性的寓言故事,而是以研究数据为基础,帮助读者理解日常关系中的这些重要变化。 《交往在云端》将学术研究和生活实例相结合,回答了类似下面这样的问题:中介化互动可以是温情和私人化的吗?人们在线上会撒谎吗?在线上建立的关系可靠吗?数字媒体会破坏我们的其他关系吗?整体而言,本书强调,只有理解了数字媒体的特质,以及发展、使用它们的社会语境与人际情景,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答。 《交往在云端》反映了社交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明确了新媒体带给我们的困扰,同时也指出我们当下对于新媒体的评价与历

    • ¥40.3 ¥65 折扣:6.2折
    • 绕口令·贯口高手PK(成人版)
    •   ( 158 条评论 )
    • 邢捍国 著 /2023-12-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本书针对成年人的语言特色和发音习惯,精选大家喜闻乐见的绕口令、贯口、气息训练三类内容进行专项训练与指导。 把绕口令与系统的语音知识相结合,用简明的文字归纳了最重要的普通话实用知识(声调、标调、轻声、儿化、 啊 的音变等);文中附有几十段可以用快板节拍练习的绕口令和贯口、气息训练材料,还可用于舞台表演。 简明注音,并标出了训练重点,方便学习者练习使用。全书配有音频、视频,方便聆听模拟、模仿、记忆。

    • ¥31.4 ¥39.8 折扣:7.9折
    • 报海杂忆(百年中国记忆·报人系列)
    •   ( 39 条评论 )
    • 顾执中 著 /2020-01-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顾执中(1898-1995),1919年中学毕业,后在东吴大学肄业。中国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 顾执中从事新闻教育工作近60年,历任上海、重庆、香港、北京等地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校长、名誉校长,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是有影响的新闻教育家。

    • ¥36.1 ¥42 折扣:8.6折
    • 播音主持、演讲口才训练教程
    •   ( 141 条评论 )
    • 戴明康 /2021-05-01/ 四川大学出版社
    • 该书为播音主持方面的培训性一般图书,旨在针对播音主持进行专业性训练,以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技能水平,以及针对演讲能力的提升进行综合性训练。书中含播音主持的音频资料,以二维码形式展示。全书分为五个章节,分别对训练播音主持、演讲口才的意义进行概括总结;对语言基本功训练、能力扩展训练(包括礼仪姿态,语言组织能力,表演技巧,朗诵、贯口、快板等)、模拟实战专项训练及与播音主持、演讲口才相关的易混淆的几种语言艺术形式进行总结归纳并进行对比训练。

    • ¥41.3 ¥48 折扣:8.6折
    • 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 1928 条评论 )
    • [美]伊莱?帕里泽(Eli Pariser) /2020-08-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1年3月,伊莱?帕里泽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 过滤泡 的概念,用来指认一种 智能隔离状态 :受技术媒介的影响,用户与不同的意见信息分离,被隔离在自己的文化或思想泡沫中。帕里泽呼吁那些可以形塑互联网功能的巨头公司,要正视这种信息过滤形式,仔细考虑其可能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该演讲虽然只有不到10分钟,但在YouTube网站上点击量累积超过400万次。之后在此基础上出版的《过滤泡》一书,引发了轰动式的反响。 本书虽然成书于2011年,中间互联网历经天翻地覆的变化,书中提到的一些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甚至已经成为 互联网历史 ,但另一方面,书中的观点和结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是更多后来的现实案例完全印证和支持了作者当时的预言。当我们满怀期望即将进入一个高速互联、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全景式沉浸传播的时代时,多年前作者对于互

    • ¥48.1 ¥59.8 折扣:8折
    •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
    •   ( 1883 条评论 )
    • 匡文波 /2019-08-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新媒体概论》(第三版)对新媒体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探讨了新媒体的优势、类型,用户特征,新媒体的宏观管理、微观经营,网络谣言及其管理、新媒体舆论及其应对原则等。第三版对数据、案例等做了更新,反映了国内外新媒体研究的*成果。本书适用于新媒体研究者、教育者、从业人员及新闻传播专业各类各级学生,亦可用作在职培训教材。

    • ¥36.7 ¥49.8 折扣:7.4折
    • 地理媒介:网络化城市与公共空间的未来(城市传播译丛)
    •   ( 1531 条评论 )
    • 潘霁 /2019-06-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何为地理媒介?麦夸尔说:地理媒介是 在现代城市中与不同媒介平台的空间化过程紧密相关的新技术条件 ,,表现为四个交叉关联的维度:融合、无处不在、位置感知和实时反馈。地理媒介带来了什么?麦夸尔又说:网络数字媒介在城市空间中扩张,成为强大的时空机器,极大的扩展了人类的感官、社会组织和文化规范。

    • ¥32.5 ¥45 折扣:7.2折
    •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第七辑)
    •   ( 29 条评论 )
    • /2024-12-11/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本书收录的 中国十大应用新闻传播创新案例 ,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组织,经过专家提名和推荐评审而出,反映了国内媒体在媒介融合和技术创新中的最新探索。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系列书,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出版了第一辑至第六辑。这是第七辑,是对2023年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榜单的阐释和点评。 书中所介绍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典籍里的中国》、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舆论监督、新民晚报社 老外讲故事 系列短视频、 四川观察 全链路服务平台、深圳晚报文化创意综合服务体、 九派新闻 平台矩阵号运营、福建三明尤溪县融媒体中心、腾讯新闻精品资讯转型、搜狐号极昼工作室、 人物 微信公众号等十大案例,代表了本年度中国媒体在主题报道、平台运营、技术应用等不同层面探索的最新

    • ¥30 ¥38 折扣:7.9折
    • 新闻传播学基础词条系列——传播学基础词条
    •   ( 163 条评论 )
    • 赵丽芳钟进文陈俊妮徐智 /2022-04-28/ 人民日报出版社
    • 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不仅专业学生和从业者应知应会,也是万物皆媒时代每个人数字化生存需具备的通识。 新闻传播学基础词条系列教材 选择用关键词汇编和阐释的方式,勾连时间和空间的视野,以此描绘世界新闻传播业与中国新闻传播业的经纬。书中的词条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代表性理论、观点、人物、机构等进行细致梳理。《传播学基础词条》分为四章:大众传播学发展史、大众传播理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共收录181个词条。

    • ¥49 ¥49 折扣:10折
    • 丑闻的力量:大众传媒中的符号学
    •   ( 310 条评论 )
    • (意)约翰奈斯·艾赫拉特 /2016-12-08/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成为丑闻的事件是否具备内在的 丑闻性 ,或者说,确实存在本身就会演变为丑闻的事件吗?在《丑闻的力量》一书里, 丑闻 这一概念重新得到了审视。丑闻并非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由公众舆论制造出来的,而公众对某一事件的观念则由媒体叙事建构。丑闻之所以有力,是因为它能够挑战现有体制,削弱其合法性。在丑闻的制造过程中,传媒起到了整合作用,它将真实事件解释为公众有目的性的行为。 通过对当今大众传播中大量丑闻的讨论,艾赫拉特得出了全新而令人惊奇的结论:丑闻是建构出来的观念。 艾赫拉特将经典的符号学和实用主义理论用于对当今传媒的分析,特别针对性虐童案和电视布道中的道德话语进行了深入考察。在他看来,对丑闻的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忽略了传媒的建构本质,而他关注的是有意义的公众叙事方式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通过对

    • ¥41.3 ¥48 折扣:8.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