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均主义盛行到悬殊的贫富差距,中国仅用了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面对贫穷,中国的传统文化游刃有余,然而面对财富,却捉襟见肘.在公平与正义的旗帜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追问:财富是如何集中在素质低下者和品质恶劣者的手中.又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诸如腐败\\\\软政权化\\\\分利集团化\\\\地方恶势力以及黑色经济等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陷阱.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旨在以考古学科的逻辑、博物馆的语言,实现考古资料与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揭示考古学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辉煌成就与重要贡献。“考古圣地华章陕西”展以考古学科发展史与考古学理论方法、考古成果释读、文物保护理念与技术为三大主题,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大篇章,聚焦考古是什么、考古怎么做、考古的价值与意义等核心问题。本书完整梳理了展览自策划初期到落地实施的全过程,多角度地解析考古博物馆的展览体系构架,并对展览内涵和学术价值进行深度诠释。本书共分五章,从展览内容、策展思路、形式设计、观展体验等方面对展览进行全面总结,呈现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的策展思路及方法。
“何以中国”文物特展由 指导,故宫博物院、中央广播电视总 合29家文博机构举办,汇聚了130余件/组珍贵文物,以“源”“流”“汇”为叙事轴线,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 、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讲述中华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本书通过“引言”“导览”“策展”“观展”“研展”五章,剖析“何以中国”特展如何实践“展览五要素”理论,将主题、逻辑、解构、节奏、表达融为一体,实现“以物记事”“以事叙史”“以史启思”的展览目标,希望借此与读者、同侪交流,共同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你想知道关于奥布里斯特的一切,但又不敢去问他的问题,在本书中已经由16位采访人帮你问了,这是一部现实对话的作品,跨越了从他作为年轻策展人职业生涯初期在苏黎世策划的厨房展览到最近担任伦敦蛇形画廊联合总监这一时期。本书承载了一种不可能性:把这位漫游全球的策展人钉回地面,试图描绘他的心理地图,以便沉默也许可以被转录。从某种意义上说,奥布里斯特发起了“抵抗遗忘”,并证实了一位艺术家对他的判断:当这位“不停止”的策展人“考虑离开艺术界”,并进入其他领域时,艺术家曾告诉他“不要离开,跨越汇集知识的恐惧”,把其他领域带入(那时)封闭的艺术界。“采访项目是他的大英博物馆”和“伦敦(或法兰克福、威尼斯、巴黎、迪拜、广州、巴塞尔、柏林等地举办的‘运动中的城市’)是一个巨大的麦克风”,这些“想法是
何伟(Peter Hessler)是美国人,《纽约客》和《国家地理》杂志的专栏作者。他在《纽约客》上开辟的专栏名字就叫“中国通信”,尽管他现在已经隐居在美国的某座偏僻大山里。 导致他这次隐居的,是《读库0704》中《遍走长城》一文中提到的石彬伦(David Spindler),他们两人某次一起爬长城,他从一个台阶摔下去,膝盖骨骨折。因为其他意外,《读库0704》未能在预想时间内出版。而按照我的如意算盘,《遍走长城》是可以和《纽约客》上的英文原稿同时面世的。这篇文章备受《读库》读者称道。我将这些好评转达给何伟,以此为诱饵让他为《读库》持续供稿。 《中国的速成城市》一文是他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这次成为《读库0706》的头条。我特别建议那些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好好读一下何伟的文章,看看他是如何采集事实、组织报
刘松萍和方忠权等编著的《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双向驱动模式的研究及实践》是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会展管理系师生多年来进行会展人 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的成果汇编。《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双向驱动模式的研究及实践》分为理论篇、 案例篇和附录篇三篇。理论篇从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双向驱动、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会展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以 及会展教育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案例篇从学生自办展、竞赛策划方案、认识 实习和专业实习等角度展示了师生参与专业实践的成果;附录篇提供了广州大学旅游学院会展经 营与管理专业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管理措施与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该书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对其他高校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王强编著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图册》图文结合,生动再现了上海世博会126个展馆的外景,简要阐述了展馆的设计理念、主题表现和展示内容;其中96个馆(包括42个国家自建馆)白天和夜晚的景观比照让人耳目一新。这些展馆主要根据世博园ABCDE片区的划分归类整理。鉴于位于世博园E片区的“城市实践区”是该届世博会的两大创新之一。因此将它从E区中抽离出来,单独成一章,以体现其独特之处。图册中照片下方的印章皆选自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4月出版的《万国印谱——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