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新闻讲习录 新华日报的20堂进阶课
    •   ( 31 条评论 )
    • 双传学著 /2025-02-01/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两年来发表的二十多篇与记者编辑面对面进行新闻业务辅导和交流活动的记录整理稿。全书共分为四辑,内容涵盖记者编辑如何讲政治、重业务、强素质、练本领,新闻媒体如何以精品生产带动内容提升,新闻工作如何防范舆情、防止差错、守牢阵地等。书中每篇主稿后配发一篇千字以内 一线感言 ,撰稿人均为中国新闻奖得主,与主稿形成互动、互补。

    • ¥45.1 ¥57.1 折扣:7.9折
    • 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复旦新闻与传播学译库·新媒体系列)
    •   ( 263 条评论 )
    • 刘君 /2023-07-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理解文化和社会的媒介化。包括政治的媒介化、宗教的媒介化、游戏的媒介化、体质的媒介化。媒介化代表了一个新的社会条件下,媒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机构的同时,还成为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根基。利用广义的媒介技术、机构和审美形式,斯蒂格考虑新旧媒介的特征是如何影响人际互动、社会制度和文化想象力。

    • ¥39.6 ¥55 折扣:7.2折
    • 媒介、社会与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介实践(复旦新闻与传播学译库·新媒体系列)
    •   ( 445 条评论 )
    • 何道宽 /2022-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如何从社会和世界的大格局来理解媒们尼克 库尔德利的书值得精读。 《媒介、社会与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介实践》凝聚了库尔德利15年思考媒介与权力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心得,为了破解如下谜题;媒介如何推进了社会和世界?本书吸收社会理论,提出一套理论概念,以廓清这个错综复杂、令人困惑的媒介化世界。 本书贯穿起媒介的诸多重大命题 媒介实践、媒介仪式、网络化社会、网络化政治、媒介与资本及权威、媒介文化、媒介伦理与正义。在阐述时,作者继承了英国文化研究的传统,旗帜鲜明地批判新自由主义,批判媒介中心神话,破解媒介文化比较研究中的西方中心思想。 诚如当代传播学大师彼得斯、利文斯通所言,《媒介、社会与世界》一书 洞幽烛微、睿智犀利 ,视野广阔、思想新锐, 在研究范围和学术雄心上者酷似曼纽尔 卡斯特的著作 。

    • ¥35.3 ¥49 折扣:7.2折
    • 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
    •   ( 1340 条评论 )
    • 苏精 /2018-05-01/ 中华书局
    • 近代以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浪潮席卷全球,出版印刷业也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十九世纪初,随着中国国门被渐次打开,绵延两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包括中国的雕版印书业,不得不面对并经受全球现代化大势的挑战,开启向近代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从传统转向近代,图书印刷方式的革命是个拐点。 本书主要探讨了十九世纪从1807年至1873年的六十余年间,各教会基督教传教士通过创立与经营西式中文印刷所,尝试引介西式金属铸字印刷中文图书,并*终试验成功的过程,也即支撑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引发新知爆炸、推动文化转型的物质基础及其发展史。 通过全书十二章内容,对七个传教士建立经营的中文图书印刷机构和东印度公司的澳门印刷所建立发展的精细研究,作者勾勒一副十九世纪西式印刷逐步登陆中国并渐次展开、至发展成熟的完整而

    • ¥56.3 ¥78 折扣:7.2折
    • 社交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人际心理学
    •   ( 44 条评论 )
    • 王伟 /2023-07-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沉默寡言,却喜欢与虚拟世界中的陌生人夸夸其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有如此大的反差?为什么我们会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无话可说,但却在网络世界敞开心扉?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社交。网络社交是一种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诞生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本书对网络社交的相关理论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按照个体-人际-社会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网络社交前沿研究做出全面总结,从幸福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友谊、社会适应和社会排斥六个方面,讨论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截然不同的人际心理互动模式,以及虚拟网络对个体心理产生的诸多影响。本书关注了一个新的研究场域:中国人的网络社交,与国际相关研究不同,该研究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是一部中国人的网络社会人际群像。具有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

    • ¥53.7 ¥68 折扣:7.9折
    • 新闻的骚动(阿兰·德波顿文集)
    •   ( 722 条评论 )
    • [英] 阿兰·德波顿 著,丁维 译 /2015-06-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能够躲避新闻的不断轰炸, 新闻的喧嚣纷杂已经渗入自我当中, 但我们很少意识到新闻强大的影响力: 新闻不仅能左右我们对现实的观感,还能塑造我们的心灵状态! 一场饥荒、一座遭到洪水淹没的城镇、一则明星八卦、一个政府的垮台、一位经济学家对于明年发展趋势的预测......这类外在的骚动,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获得内心平静所需要的东西。一场饥荒,一座洪水淹没的小镇,一个在逃的连环杀手,一届下台的政府,某经济学家对明年救济人口的预测--这样的外界骚动也许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好以此换取内心的平静。 当新闻支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有人帮助我们去回应和思索新闻造成的影响:包括心中因此出现的羡慕与恐慌、激动与受挫,以及裹挟在不断向我们涌来的新闻大潮中,偶尔会怀疑自己如果不知道是否会比较好的种种情境。

    • ¥26.6 ¥38 折扣:7折
    • 中国互联网视听传播史
    •   ( 40 条评论 )
    • 周勇 /2024-01-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当代社会文化发生 图像转向 ,视听内容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信息表达手段和传播方式,视听产业亦延续自二十世纪广播电视兴盛以来的繁荣轨迹,并在新兴媒介技术的助推下加速发展,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立足学术视角系统梳理和回顾中国网络视听传播发展历史的著作,在对大量新闻报道、行业报告、学术论文等资料进行总结与提炼的基础上,全景式呈现了我国网络视听业一路走来的历程。全书以时间为线索,整理了网络音频的滥觞与发轫、发展与成熟,网络视频经历的孕育期、萌芽期、成熟期和繁荣期的发展脉络,并将其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下,深入剖析各阶段中行业、产业、技术等动向与特征。同时,本书还加入了对广播电视向网络视听转型的讨论,以及对视听传播的历史演进与发展逻辑的思考,展现出了相当的历史厚度和理

    • ¥92.2 ¥128 折扣:7.2折
    • 传教士中文报刊史(精装本)
    •   ( 107 条评论 )
    • 赵晓兰 吴潮 /2021-01-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传教士中文报刊介绍了相当丰富的西学知识,举凡数、理、化、天、地、生、医、农、文、史、哲、经、法、政治学、教育学、军事学,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到工程技术,无所不涉。其中,相当多的知识为中国人此前所不知,或较中国已有之知识先进。笔者曾细细翻过《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万国公报》、《格致新报》与《汇报》等多种传教士中文报刊,深感其内容极其丰富,无论是治新闻史、思想史、学术史,还是广义的文化史,都应高度重视这一资源。

    • ¥70.6 ¥98 折扣:7.2折
    • 弄假成真:近代上海医药广告造假现象透视
    •   ( 282 条评论 )
    • 张仲民 /2023-05-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晚清上海报刊上的医药广告造假现象为研究中心,重点围绕近代的两个著名假补药燕窝糖精和艾罗补脑汁展开,兼参考民国初期的医药广告资料,注重讨论报刊医药广告的制作过程、叙述结构和修辞特色,医药广告的读者及消费者反应,名人代言的医药广告情况,医药广告中的借名造假现象等,并在近代中国的身体文化与消费文化打造的视角下检讨医药广告对近代中国社会造成的深刻影响,如其对 东亚病夫 形象与记忆塑造的影响,藉此来讨论医药广告中的虚假宣传导致的社会影响问题。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希望与既有的医药广告研究进行区隔,同时也希望借助更为丰富多元的资料收集与较为细致的解读,能够补充和纠正之前的相关研究,填补相关研究中的空白。 自序 导论:晚清的广告论述 第一章 制造虚假广告 第二章 当糖精变为燕窝 孙镜湖

    • ¥63.4 ¥88 折扣:7.2折
    • 感官、技术与连接:媒介化日常生活的关键议题
    •   ( 113 条评论 )
    • 陈静 /2023-03-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全书围绕 感官 技术 连接 展开。三个主题涉及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所面临的技术变迁,宏大的理论课题同时关联着媒介日常实践。全书暗含了中心的行动主体 受众 。作为传统传播学研究的中心议题,当前受众研究因新媒体环境的冲击,导致清晰的传播链条破碎,让受众面目模糊不清。本研究关注三个方面:首先,受众感官成为技术承载的受体,媒介与个体的结合更为紧密。其次,技术产生了诸多问题,包括技术如何改变受众日常行为,技术与生命历程的关联。后,讨论落实到受众如何实现彼此连接的行动中。

    • ¥49 ¥68 折扣:7.2折
    • 城市传播:形象、话语与数据分析
    •   ( 117 条评论 )
    • 史文静 /2022-05-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传播实践中的基层群众为主体对象,从传统媒体中的典型报道、主旋律影视作品、移动小屏直播与自媒体现场报道、社群传播与粉丝文化、社交媒体中国际传播等六个场域的社会变革、文本接受、技术发展趋势等问题切入分析,对中国新闻实践的思维方式、逻辑基础、运作理念和历史传统进而总结出中国新闻理论本土实践的理论话语。意在倡导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的传播观念,强调人民的个体构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中 人民观 的重要组成部分。

    • ¥37.4 ¥52 折扣:7.2折
    • 全球传播愿景一一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研究
    •   ( 86 条评论 )
    • 邵培仁 /2022-07-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新世界主义和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核心出发点,以 整体全球化 为学术背景和研究指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以多角度、多层面的和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以及古今中外相融通的分析视维,研究世界各民族的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信息与人、社会、世界的复杂互动关系,目的是共同建构一个和谐包容、开放合作、共进共演、共赢共享、良性发展的新型传播世界。其研究视维和论述框架既是对国际传播研究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对21世纪国际传播学发展乏力的激活和推进。

    • ¥49 ¥68 折扣:7.2折
    • GB/T 50966-2024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标准
    •   ( 2 条评论 )
    • /2025-01-01/ 中国计划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24年 第230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T 50966—2024,自2025年5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 50966—2014)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3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4年12月26日

    • ¥18 ¥18 折扣:10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