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表现与存在》四卷本,是一部系统而深入总结中国百年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吸纳欧美存在哲学和语言学心理学新成果加以融贯并推陈出新,涵盖面广、体大思精的语文学理论著作。 作者认为,语言教育要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以良好的养护和培植,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和张扬,从中感受成功与失败、满足与自尊,并成为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
《汉字好好玩》是一系列汉字学习图书,作者原创七十五幅汉字画作品,打破传统一笔一画的汉字学习方式,倡导图像学习汉字的新思维! 本书特色 ★画中有字,字中有画 本书*的特色就是作者原创七十五幅汉字画,每幅图画中都包含着好几个汉字,而每个字的形象就是其事物本身的形象,每一幅图所要表达的意境也是由这一组相关的文字集结而成的。作者从不同的视野与角度认识汉字,并结合图形、书法、艺术、美学、文字学、哲学等概念,特别提出了一套汉字画的学习方法。 ★快速学习汉字的新方法 本系列图书将文字图像化,通过图像来记忆学习。通过书中的画作,可以对画的含义、字的意义一目了然;每幅图画中至少包括三个字以上,有效地学习基本文字后,接下来只是组合字的问题,借由不同部首或字源之间的组合,又可以
北庭文书出自敦煌吐鲁番文献,散见于各个研究机构,迄今并无系统整理。本书力图完整搜集现存的散见于不同收藏机构的唐代北庭文书,是首次对唐代北庭文书进行专题汇编,意在使北庭文书呈现系统、多样的综合体面貌;在此基础上,本书还对文书进行了初步利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分为文书编、研究编、图版编,以文书录文整理为主,辅以必要的注释和专题研究。共收录唐代北庭文书近200件(组),大致按时代顺序编排。每件文书下都著录有馆藏信息,同时对文书的物质形态、基本特征进行说明,之后对文书内容进行转录、标点。大部分文书配有图版,集中收录于下册图版编,方便学者对照使用。本书对于北庭军政建制、唐代西域经营以及边疆观念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创新突破的内容:作者廖文豪先生创造性地对数万个汉字进行了大数据整理,彻底突破了传统文字学依托偏旁部首方式解读汉字的束缚,结合汉字的人文内涵,将有经典常用的汉字有机地联系起来,凝聚成一棵根繁叶茂的 汉字树 。 ★耳目一新的装帧:本套图书开创的新颖装帧形式令人赞叹:通过巧妙的护封折叠方式,让每一本书都能快速拥有2-4种不同的封面,展开后又是一份精美的汉字树挂图。独具匠心的汉字树状图,可以帮助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重新建立与汉字的关系,让你将汉字中的历史与其他广博的人文知识,信手拈来。 ★丰富详细的解读:全套书收录4500个经典汉字,不仅详细解释这些汉字的基本含义、常见用法以及汉字背后的趣味故事,同时搜集并标注这些汉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字体以及繁简写法等,由简入繁、由浅入深逐步揭示
共收录中国文学学科词目一万八千余条。分作家、流派社团、作品、名词术语、研究著作、报纸、刊物、文学人物等大类。全书词目分十二个单元,按时代依次编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辽金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及近代文学,现代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理论批评,文学史通论 总集及其他。每一单元内的词目以类相从。每类词目一般按时间先后编排,年代无从查考或界限不明的置同类之末,以见其文学发展脉络。书后附有 中国文学大事记 本辞典主要征引参考书目 。自 1997 年出版以来,屡次修订,以符合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发展的实际情况。
《尔雅》多假借字,历代有郭璞《注》、陆德明《释文》、邢昺《疏》及邵晋涵《正义》,至郝懿行大量使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而撰《义疏》,多发前人所未发,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义疏》成书之后,经王念孙校阅删节,阮元刻入《清经解》。后陆建瀛据节本单刻行世。之后杨以增据钱塘严鹤山钞本重刻,未成而谢世,胡珽续而成之,是为足本。郝懿行孙据以覆刻入《郝氏遗书》,即家刻本。 此次整理,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尔雅 广雅 方言 释名 清疏四种合刊》影印清同治年间郝氏家刻本为底本,以中国书店1982年影印清咸丰六年杨以增刻胡珽续刻本、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清道光年间广东学海堂刊本,以及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影印清道光年间陆建瀛刻本为校本。《尔雅》经文部分还以《四部丛刊》所收宋本《尔雅》为校本。附录中收录了各版本
本书是对先秦时代的玺印、陶文、货币和石玉(石刻、盟书、玉和玉铭等)这四种古文字材料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方位整理,按照《说文》体例,进行文字编编撰,将古文字字形汇集于相应字头之下,标明每一字形的具体出处、所在辞例、时代以及国别,汇集了原始材料及研究成果并与古文字字形及其释文关联,是一部依据古文字资料的内在规律编纂的大型古文字工具书。本书首次将先秦玺印、陶文、货币、石玉四种古文字材料纳入统一的整理框架,为学术界提供详实、可靠并且综合性成体系的材料,对传世文献的整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学科的研究有所助益。
该套箱装收录了12本语言文化类的大家小书,该套装将会以新的装帧、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马克·邓恩,字母小说《埃拉·米诺·皮》作者字母从何而来?它们怎样得到自己的形貌,特定的发音,以及前后顺序,并在《字母歌》中名垂千古?字母到底是什么?字母表又是什么?布什为什么被人称作“丢比亚”?x为什么与联系在一起?为什么天下那么多语言部用M来称呼妈妈?还有“三K党”的来历,“吧女”的身世。“u2”乐队与失业保险表格的关系…… 本书另辟蹊径,从26个英文字母人手。用妙趣丛生的语言,纵述其始自公元前2000年,直至21世纪今天的沿革掌故,以ABC列传的形式,成就一部纪传体史书。以26个小历史,呈现出字母文字4000年的一部辉煌大历史。
《汉字大家族》是一套讲述中国汉字文化根源的汉字科普图书。 该套书围绕 七字根 的概念,通过汉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庞大的汉字系统形成有规律可循的家族体系,形成汉字的七大家族,包括天文、地理、植物、动物、人体、器物、符号七个方面,数十万个相关的汉字浑然一体,由此将汉字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本套图书的讲解通俗易懂,配图丰富多样,装帧精美,适合普通大众读者和广大的汉字学习者使用。该套书共分8辑,此为第1辑。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 100个日常词汇,如果追根溯源,能发现怎样更迭变化、出其不意的故事?词汇的变迁隐含着什么样的真实生活细节?历史严肃的面孔下,有多少有趣的风俗被人遗忘,又在多大程度上能被还原?《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以举重若轻的笔法,写我们生活里耳熟能详的词语,在轻松起步的阅读中,不经意地走向历史的深度;而100幅与词汇既相关又参差互补的图画,仿佛支撑起一座纸上美术馆,让人流连于审美之旅中,感受绵密的历史质地和人情风物变迁。 《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 本书是继我社出版的《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100个成语中的古代生活史》之后,许晖“100词”系列的第三部作品。俗语,从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长起来。在千百年口口相传的常言中,封存着多少曾经鲜活可感的柴米油盐、花前月下?
《台湾汉语音韵学史》是中国汉语音韵学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东亚乃至世界汉语音韵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书探讨了台湾汉语音韵学的发端、形成、历史分期和特点,分通论、理论和方法、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现代汉语与方言语音、语音比较七个方面对台湾汉语音韵学史文献进行了全面盘点,梳理了台湾汉语音韵学流派承传的谱系。作者采取了静态和动态结合、横向和纵向结合、学术师承和作者论著结合、整体和个体结合的研究思路,全面展现了台湾汉语音韵学史的面貌,深入讨论了其成就与不足,客观总结了其在东亚乃至世界汉语音韵学史中的价值和意义。该书的研究为关心台湾汉语音韵学史的学者提供了线索,为东亚及世界汉语音韵学史研究提供了资料,为进一步思考音韵学问题提供了参考思路,同时还可满足相关专业教学之需
本书是西方继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之后最重要的汉语历史音韵学著作。作者认为上古汉语是目前所有已证明存在的汉语各方言的源头,并且是目前专享可以用各种语料佐证进行重新构拟的最古老的汉语。《汉语上古音手册》所体现的研究方法不同于大多数以前该领域的著作,全书通过分析和修正清儒的古老押韵分析法,采用科学的统计学方法,对中国古代文献的各种用韵现象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上古汉语语音体系,被学术界称为"包拟古--白一平"体系。
《图说字源》是一本介绍汉字起源和流变的读本,汇集了语言学家唐汉先生在汉字字源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作者秉承严谨地治学态度,搜集各方有关汉字字源的资料,从古汉字学研究等学科入手,发现了汉字形成过程中许多有趣而又有规律性的现象。本书从汉字与动物、汉字与植物、汉字与天地、汉字与人体、汉字与两性、汉字与战争、汉字与民生、汉字与文化等方面图文并茂地阐释了汉字的诸多奥秘。 《发现汉字》是一本研究汉字文化、介绍汉字之美的图书,作者从汉字字根入手,追根溯源,探究汉字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的起源和流变,*个从字根的角度分析汉字的产生、发展历程,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汉字,揭开汉字的造字之谜。全书分为两编:上编为 图说字根 ,从汉字字根入手,分析了汉字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的起源和流变;下编为 图说六
《韵镜校笺》(修订本)是杨军教授在原《韵镜校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基础上修订增补的新整理本。 《韵镜》是现存古、重要的宋元切韵学著作,是研究传统音系理论及中近古语音史的重要材料。杨军教授广搜众本,旁稽诸韵书、字书,参考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对《韵 镜》进行详尽的校勘,撰成《韵镜校笺》。近年来,作者精益求精,对此书的错讹之处作了修订,内容上也有所增补。此次新版,正文改为 一图一注 的编排形式,更便于读者使 用;书末附录两种版本价值较大的《韵镜》图版,全彩影印。新版收入《宋元切韵学文献丛刊》。
《汉字形体史》对汉字历史发展全面阐述,每个环节,每个名称,都有说明,探索学界从未涉足的领域。内容之丰富,脉络之清晰,插图之精美,都是靠前。 汉字历史涉及音形义,形体是汉字的特点,因此汉字历史就是汉字形体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文字学界开拓了新的领域,现代汉字、汉字数据处理、汉字传播、汉字民俗等迅速蓬勃发展。同时传统古文字识读,特别是甲骨文得到长足进步,特别是层出不穷的楚简、秦汉简牍,吸引了大量的力量,以敦煌文献为主的中古文字考释持续稳健推进。这些研究大致上覆盖了古今文字,成绩卓著。不过对于汉字学问的核心,从古到今贯通的历史,也就是汉字通史则迟迟不能面世。通史研究恰如像穿珠串,每一颗珠子需要琢磨光滑,还要有一根丝线把它串成美轮美奂的项链。这项研究十分困难,长期以来,基本的名称、概念
《中国语言资源集 浙江》,是继《中国语言资源集 辽宁》《中国语言资源集 甘肃》《中国语言资源集 宁夏》《中国语言资源集 北京》《中国语言资源集 广东》《中国语言资源集 山西》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 中国语言资源集 出版的第八部成果。 按照语保工程一期建设的部署,2015年,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浙江汉语方言调查项目 正式启动,前后历时5年,浙江共完成了88个汉语方言点语音、词汇、语法和口头文化的调查、摄录、转写等工作。 《中国语言资源集 浙江》共收录了浙江省内88个汉语方言点的语料。全书共4卷11册,分别为:语音卷3册、词汇卷4册、语法卷1册、口头文化卷3册。其中,语音卷包括各调查点的音系和1000个单字的字音对照;词汇卷收录了各点的1200条方言词语;语法卷收录了各点的50条语法例句;口头文化卷呈现了各点特色
本书是教育BU、国家语委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标志性成果 中国语言资源集(分省) 系列之一,共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口头文化四卷,分别展示北京市西城、通州、大兴、房山、门头沟、昌平、密云、怀柔、顺义、延庆、平谷等11个调查点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口头文化语料。语音卷主要包括概况、11个调查点的音系(包括声韵调、连读变调、异读、儿化、其他主要音变)及字音对照。词汇卷主要是词汇对照,列表展示11个调查点的1200条词语。语法卷主要是语法例句的对照,列表展示11个调查点50条语法例句的说法。口头文化卷以调查点为单位展示11个调查点的歌谣、规定故事、其他故事和自选条目。 本书所列方言材料为调查编写团队历时数年实地调查所得的手语料,全面、系统展示了北京各区的方言文化特点,是一部汇聚北京城区和郊区方言文化资源的
全书分一、二、三编,分别为古文字、合体文字与未识徽号文字。 第一编通分四栏: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商周时代的金文;商周时代的陶器、石刻、竹简、帛书、盟书、玺印、泉货文字以及少量的秦文字;最后一栏为《说文》所录篆书、古籀文等。每栏所收文字都按时代先后为序,以便考察每字的形体演变。为便于识读,眉端标注通用繁体楷书。 第二编为合体文字。合体文字出现于商周时代的甲骨、金文与战国时代的其它文书,延至秦篆即基本被淘汰,故此编分三栏。 第三编为未识徽号文字,字形均较古老,一般是由一至数字组成的族徽或名号,此种文字仅见于商周时代的甲骨和金文,故只分二栏。
《食物语言学》是一部妙趣横生,从冰激凌开始,到薯片、番茄酱,横跨欧亚,探讨食物、语言、文化传播间关系的作品。一些日常生活的食材,从名称就可以看出其奇异身世,如西方普遍使用的番茄酱(ketchup),这个怪异的英文单词,其实来源于闽南语的“鱼露”“chup”是闽南语中“酱”的音,而“ket”是“腌鱼”的意思。材料虽完全不同,语言却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为什么原产于墨西哥,感恩节常吃的火鸡(turkey),会是土耳其(Turkey)这个国家的名字?又是谁想到把鲜奶或果汁放进加了冰和盐的木头搅拌,发明雪酪,而雪酪又是如何演变为糖浆?后来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又为何与此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