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辞典》由资深翻译家方梦之教授主编。方教授从事译学辞典编纂工作多年,曾主编过小型本的《译学辞典》和大型本的《中国译学大辞典》。为满足初学者所需,方教授又以《译学辞典》为基础,以《大辞典》为参照,编纂本辞典。在《译学辞典》的基础上全面修订1100个词条,通过删除、改写、重写、合并,使收词和释义与时俱进;增加口译研究、翻译技术、翻译教学和语言服务等方面的词条;完善概念体系,增补之前某些概念所缺的对应词条;挖掘传统译论重要词条;将辞典正文改为按音序排列,调整附录的词目分类索引。这本《翻译学辞典》收词总数增加至近1900条,而释义变得精简实用,更适合翻译初学者使用。
本书以1949-2019年间的中外歌曲翻译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翻译史研究的描述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史料研究入手,收集、整理70年间我国歌曲翻译作品,宏观考察70年间歌曲翻译活动的历程、整体特征、译者构成和社会历史语境,让长期隐身的歌曲翻译作品显身,并加以阐释,彰显其在翻译史上的价值,为翻译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本研究结合翻译学、文学、音乐学、符号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系统分析歌曲翻译的过程、规律及现象,界定歌曲翻译的本质、内涵与外延,总结国外歌曲在我国的传播轨迹,探索歌曲翻译对我国文化建构的作用与影响,预测歌曲翻译的走势与未来,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歌曲翻译史研究填补空白,为歌曲翻译和说唱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本书分为导论、案例解析与论文写作指南三大部分。 导论 部分重点介绍学术研究中方法的定义、类别、作用以及如何根据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理论与方法的联系和区别等。 案例解析 聚焦当前翻译研究中较受研究者青睐的不同研究方法,围绕 文本分析法 史料考据法 数据定量法 系统考察法 跨学科综合法 5大主题,遴选《中国翻译》《上海翻译》等人文社科类尤其是外语类核心期刊近5年翻译研究方面代表性论文若干,并在文后针对每篇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解读,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学习,了解目前主要的翻译研究方法,增强对于各种研究方法实际应用情况的直观认识,掌握它们的实施路径、先决条件与潜在不足等。 论文写作指南 涉及翻译研究论文的写作框架、方法运用与体例要求三方面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术
《汉日翻译教程》第三版在2008年重排版的基础上,结合汉日两种语言中出现的新变化,对一部分内容做了更新,对用字用词做了进一步规范,并在版式方面做了调整和提升。 《汉日翻译教程》以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常用的翻译技巧为出发点,以汉日语言对比讲解为主线,分词汇、句子、文章三个层次详解翻译技巧,用七章三十三节的篇幅全方位帮助读者提高翻译技能。全书的例证遍及政治、经济、经典文学作品、日常表达等多个方面,书中涉及到汉日两种语言的比较及翻译方法技巧对日译汉也有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四年级学生使用,也可供业余翻译爱好者参考之用。本书的使用者须掌握日语基本语法,8000以上词汇和惯用词组,有一定的日语书面表达能力和相应的汉语水平。
古诗译文受源语言和目的语的制约,既昭示文化适应的深广程度,又闪炼着文化权力的魅影。翻译过程中,意义在双重语境干预及文化权力的支配下发生 位移 ,故而古诗译文常常韵致不足,诗意寡淡,予人以精神阙如之感。本书以古诗意义的生成机制为核心,描述翻译过程中意义的佚失与转换现象,探讨意义的语际转换模式,并立足翻译诗学、翻译美学等领域进行批评与阐释;同时,透过古诗翻译的视域审视汉、英双语的区别性特质。
《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积淀与视角》编著者谭载喜等。本书为第四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香港浸会大学,2011年7月)论文选集。中国内地与香港、台湾、澳门等地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提交了论文。本书依照会议主旨,匿名评审,择文而编,集中反映两岸四地学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翻译与跨语言文化交流研究者、各大院校语言文化院系师生以及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其他人士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跨学科视域考察明清期间(1582—1911年)传教士在华的科技文献翻译活动,研究这个时期传教士在华的社会文化语境、经典科技译著及译者。全书分为三部分共12章,重点研究了40余部传教士经典科技译著及译者,探讨和揭示了传教士在华科技文献翻译活动的基本特征,以及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与作用。这对于我国翻译界、科技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国际上前沿科技领域中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紧跟世界科技文明的步伐,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
nbsp nbsp翻译理论经过 作者、文本、读者、解构、文化、生态 等转向之后亦已出现 认知 转向,认知翻译学应运而生,虽有国外学者提及,但尚未建成系统的、连贯的学科。作者努力打通语言学与翻译学、后现代哲学(含体验哲学)、认知科学等之间的通道,尝试将国外的认知语言学本土化为 体认语言学 ,拟构我国的 认知翻译学 ,率先用 体认原则 来统一解释翻译中的诸多现象,用 体 来解释翻译中的 同 ,用 认(十数种认知方式)来解释翻译中的 异 。这既为我国译学界输送了一个全新理论,也为认知语言学、体认语言学拓宽了视野,算是对世界范围内的语言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方向。《体认翻译学(下)》是部提出语言的 体认原则 ,且将其运用于认知翻译学研究的著作,将后现代哲学理论、认知语言学等观点与译学研究紧密结合,用有限的十数种认识方式统
本书延续前两辑的创办宗旨与定位,遴选9篇由海内外学者撰写的翻译研究论文与评论,并分为四大部分,即 中国翻译史研究 专栏、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翻译实践探索与书评 随笔,所论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既有翻译历史钩沉(如汉学家梅欧金撰写的《十八世纪北京的传教士翻译活动》),又有翻译理论与应用(如强晓的《海外〈论语〉英译文学阐释译本之语体特征探讨》、许景城的《商务印书馆馆歌〈千丈之松〉英译解析》);既有古代中国文化对欧洲文艺创作的影响(如海岸的《时光如酒香,拂过缪斯的鼻尖》),又有古代与当代文化和文本的纵横比较研究(如徐克伟的《日本江户兰学翻译中的汉文与汉学》、陈丹丹的《张爱玲、布莱希特、鲁迅论中国戏曲》);既有气势恢宏的国际视野,又有精深微妙的独到解析, 谈 译 之间,谱写出一部别具匠心的协
本书对钱锺书翻译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将视野从其“化境”论拓展开来,既进行翻译文本对比分析,也对散落的翻译论述进行梳理和解读,探索其翻译思想与学术思想的关系,揭示其翻译思想中的中西哲学基础和文化意识。本书在翻译思想研究的方法论上有所创新,一改聚焦有关翻译策略、方法、标准等的讨论,从本体论、功能观、要素论、方法论、维度观等方面建构钱锺书翻译思想的体系结构,旨在为中国传统翻译思想走向现代提供范例,以中国译学隐性知识显化、零散话语体系化、普适性理论命题提取,助推传统译论在现代语境中实现价值重构。
19世纪是翻译的世纪,翻译活动的规模之大,内容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19、20世纪之交的翻译实践,保障了20世纪以后中国对新知识的共享,并为今日的全球化做好了语言上的准备。严复是*早挑战人文科学翻译的本土翻译家之一,他所创造的大量译词,如 天演 等曾风靡一时。但时至今日,除了若干音译词以外,其余都已成为历史词汇。严复的译词究竟对现代汉语产生了何种影响?严复译词多为日制译词所取代,其原因是什么?本书聚焦严复,以严复的翻译活动为考察范围,主要讨论严复的译词,希望对上述问题做一个解答。
《林语堂英文译创研究》首先以译创者主体性研究为起点,将林语堂界定为译创者,分析其在双重身份作用之下的译创动机、译创内容和译创思想方面的主体性行为。其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视角,指出其译创手段的复杂性以及同译创动机和译创思想之间的关联。后从海外出版情况和读者评论两个层面分析其英文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情况,指出林语堂本人及其作品的国际影响力,揭示其译创动机的完成和译创手段的实现。通过以上三个维度的深人分析,全面、客观地在历史语境中审视译创者和译创文本,并归纳林语堂的主体行为和译创模式对文化输出的价值与借鉴意义。 《林语堂英文译创研究》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群体,如高校教师、在校研究生、林语堂研究人员等。
本书以翻译技术转向下译者提升翻译能力为主线,以传统翻译理论与实践为支点,融入翻译技术,深刻诠释翻译技术转向中的译者如何重新认识翻译,提升翻译能力,并运用计算机和各种资源进行翻译实践。恰如一本“翻译进修指南”。
nbsp nbsp翻译理论经过 作者、文本、读者、解构、文化、生态 等转向之后亦已出现 认知 转向,认知翻译学应运而生,虽有国外学者提及,但尚未建成系统的、连贯的学科。作者努力打通语言学与翻译学、后现代哲学(含体验哲学)、认知科学等之间的通道,尝试将国外的认知语言学本土化为 体认语言学 ,拟构我国的 认知翻译学 ,率先用 体认原则 来统一解释翻译中的诸多现象,用 体 来解释翻译中的 同 ,用 认(十数种认知方式)来解释翻译中的 异 。这既为我国译学界输送了一个全新理论,也为认知语言学、体认语言学拓宽了视野,算是对世界范围内的语言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方向。《体认翻译学(上)》是部提出语言的 体认原则 ,且将其运用于认知翻译学研究的著作,将后现代哲学理论、认知语言学等观点与译学研究紧密结合,用有限的十数种认识方式统
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初期是将翻译作品包括在内的。1949年后,翻译被纳入外文系。在涉及中外文学关系的时候,中文系学者较多运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等方法,并不涉及翻译本身。与此同时,外文系反倒有中外作家之间的翻译研究,不过局限于文本,不为中文系所注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已经出现翻译的文化学派,近年更出现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合流,翻译俨然已经成为文学文化研究的重镇。 本书试图以翻译为方法,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透过翻译这个切入点,展示和分析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过程。篇幅所限,本书只能选取一些 点 ,画出一条轮廓线,既粗略展示翻译史的线索,也试图通过不同写法表现翻译研究的张力。
《权力博弈中的晚清法律翻译》从梳理现代西方法律语言学源流入手,通过概览中外法律翻译研究现状,深刻揭示纯语言学路径的局限兼及历史文化转向的萌芽。然后在此基础上,努力贯通多元系统观、规范学派、改写范式等流派,阐明描写范式依托系统论的优越性。继而结合晚清法制转型期的多元文化特征,考察鸦片战争前后、洋务运动及宪政革命等关键历史节点涌现的经典译著,以期重构西法东渐在我国近代内政外交博弈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历史上的翻译家》筛选了历史上极具影响意义的翻译家个人和群体,以与其翻译活动息息相关的不同领域为横轴,以时间发展脉络为纵轴,深入、细致地挖掘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中的翻译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堪称"世界翻译百科全书"。正文部分共分为九章,记述了翻译家与字母发明、翻译家与民族语发展、翻译家与民族文学的出现、翻译家与知识传播、翻译家与文化价值传递、翻译家与词典编纂等主题,内容涉猎翻译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中庸》为 四书 之一,哲学性*强,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升华。《中庸》英译始于1691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其传播与社会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其个中曲折体现出翻译行为的复杂性。本书是对《中庸》英译的全面整理,从描写翻译学、社会翻译学和文化翻译学等多维理论视角揭示了典籍翻译的属性和特征,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宽了《中庸》的翻译研究,凸显了翻译研究的历史维度,其研究和发现有助于推动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有联络、接待外国及中国少数民族往来信使的专门机构,这一机构出于日常翻译参考和培养生员的需要,编写过一批汉语和外国语或少数民族语对译的辞典,后世统称为“华夷译语”。成书于乾隆十五年的《西番译语》为其中之一。它展示了近300年前四川省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面貌,提供了数百则常用词语,是藏缅语族历史、文化、语言研究一份珍贵的参考资料。
本书是文化翻译的入门书籍,聚焦于文化背景知识实例分析和相关翻译策略与方法的介绍。**章是有关文化翻译的导论,介绍了翻译、文化、文化翻译的定义,分析了人类交际中的文化预设现象,指出了翻译所牵涉的复杂的文化维度,介绍了文化翻译的主要内容,探究了文化翻译的原则、策略与方法,*后是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翻译实践与问题思考。本书第二章至第十二章,是对各文化专题的专门探讨,包括历史地理文化、宗教习俗文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文化、习语文化、颜色文化、专名文化、称谓文化、动植物文化、数字文化以及中国特色词语文化。这十一章结合有关翻译实例进行了文化个案分析,探究了这些实例所涉及的有关文化背景信息,然后就应对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了简略介绍。各章*后设计有实战题、分析题和思考题,供读者思考与
本书共分四部分,部分在厘定公示语及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公示语翻译研究概况,总结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利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构建公示语生态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内容涵盖生态翻译学理论要略和公示语生态翻译研究聚焦等。第三部分开展公示语生态翻译批评研究,建构包括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的翻译批评体系,并开展批判性翻译补偿和赏析。公示语生态翻译批评是基于翻译生态环境中主客体的多路径和多维度综合批评,其翻译补偿是基于批评的多维补偿。第四部分侧重于不同行业公示语翻译实践,厘定旅游公示语、交通公示语、餐饮公示语、消防公示语、金融服务行业公示语和教育行业公示语等的规范表达,为其实际应用提供标准翻译文本。岳中生、于增环编著的《公示语生态翻译论纲(精)》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外翻译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