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言西语》 日常语言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方言维系了民族的历史记忆,政治语言决定了国家的现实意识。《东言西语》是一部打破个人思维模式,追寻民族失落历史,探求家国意识逻辑的挑战读者智识边界之书。郑子宁以共时的现代汉语方言为经,横观汉语方言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全景,发散式阐明了凝聚于其中的文化偏见;以历时的古代汉语嬗变为纬,纵览中国语言与传统的历史面貌,系统性揭示了遮蔽于其下的文化记忆。由此,郑子宁用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化门槛与难度极高、向来被目为 绝学 的方言学与历史语言学为近50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把汉语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姓名、称谓、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与文化的核心问题融会贯通,用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连贯逻辑,为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中国话》 本书从语言
本词典是一部反映当代生活、集字词为一体并有多媒体和移动产品的粤语工具书。本词典分单字条目和词语条目。单字收录范围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基础,同时增补了不见于字表而在粤语区流行的方言字,共计9220个单字条目。词语条目收录范围包括粤语跟普通话不同的词语和部分俗语,粤语常用并跟普通话相同的词语,以及常用新词语和外语译音词,总计17000多个词条。本书主要针对大众实用研发,基本覆盖广州话日常用语。
发周长楫、王建设、陈荣翰编写的《闽南方言大词 典(修订本)》是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经过多年、大量田野调 查,收录闽南方言特有词汇1.6万多条,注厦门、泉 州、漳州三地读音。注音准确,释义详明,例句规范 ,辨别三地异同,考证部分词语来源。《闽南方言大 词典(修订本)》收录普通话闽南方言对音调2万条, 注厦门、泉州、漳州三地读音综述厦门、泉州、漳州 三地和台湾闽南方言概况附录厦门、泉州、漳州各县 市和台湾省闽南方言特征词附录百家姓、中国省市名 称、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难字等闽南话读音表配有 多种检索方法,近4万条闽南方言特有词、闽南方言 对音词读音光盘以语言事实,明证闽台同源、同缘、 同语。
扬雄《方言》是我国部收集古今方国殊言别语的语言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方言学的诞生。明清以前,《方言》传本 郭注本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传抄翻刻, 讹舛相承,几不可通 。明清时期出现多个《方言》校注本,另有王念孙散见于各类著作中的《方言》遗说,以及晚清以降一些学者著作中所涉《方言》的条校条释内容,我们将这些材料加以收集整理,作为《古代方言文献丛刊》第二辑推出。 戴震是清代位对郭璞注《方言》进行全面整理与研究的学者,他的《方言疏证》考辨《方言》的作者,校订传本《方言》中大量讹脱衍倒、误连误分、内容窜乱等问题,同时对《方言》原文逐条进行疏通证明,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成为后来者使用和研究《方言》的重要基础。 本书稿整理者深耕《方言》及其注家数十年,在深入调查《方言疏证》存世版本的基
东北话是产生于黑土地的,广泛使用与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广大地区的独立的方言体系。东北话具有形象生动、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表意准确的特点。近些年随着东北文艺作品如电影、电视剧、二人转、小品等的广泛传播,东北话也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高永龙编著的《东北话词典(精)》作者历时7年,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深入民间采风,收集采撷了一万余词条,包括曾经流行使用过,现在较少使用的词语、一直流行至今的词语和少量近年流行的新词语。与市场上同类词典相比,收词量大,所收例句大部分都是从读者较为熟悉的文艺作品中选取,针对性比较强,对于非东北方言区的读者理解东北话有极大的帮助。
全书共十七章,从温州话的概述、语音系统、特点、语流音变、文白异读、异音字、同音字汇、词汇、语缀、方言特征词以及中古音与温州话的传承、温州话的探索和传承、温州话散讲、用温州话吟诵唐诗宋词、温州地名解读等方面,全方位解读温州话,系统地阐述温州话的起源、形成特色以及传承意义,是温州方言研究领域的力作。温州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独特的奇葩,与中原古汉语一脉相承,现今的温州话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特征和读音,被学术界称为 古汉语的活化石 ,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极具地域性,极具研究价值。本书作者沈克成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温州话的研究,出版有多部温州话研究专著。本书在《温州话》与《温州话(增补本)基础上进行修改与增补,作者细细打磨,精益求精,进一步凸显了本书的学术价值。
本书针对汉语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类型学和相互关系,以及方言文化等诸方面的比较,从方言语音的区域特征,异读特点谈到方音演变的类型、动因以及演变规律;从音义相生谈到方言词汇差异的产生,进而提出方言特征词划分方言区的标准;从对闽方言、粤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晋方言、客家方言进行相关比较,提出方言共同点和差异之处,从而进行语言学理论上的解释,为解决现代汉语研究中的难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语料和有说服力的解释。
研究中国语音详细又多的,大概要首推瑞典的中国音韵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他的成绩都发表在1915-1926陆续出来的Etudes sur la phonologie chinoise。不过一个全国的方言调查不是个把人一年工夫或一个人年把工夫可以做得完的。高本漠的所得的材料可以够使他考定隋、唐时代的古音的大概,但是假如要做中国的方言志,那还得要许多人许多年有系统的调查跟研究才做得好呐。这种事业的重要,无论是本身的重要,或是在国学上地位的重要,或是应用于教育上的重要,也已经有过好些人谈过的了,可是空谈了许多时候怎末也没有结果呐?这大半是因为有几种必需的条件还不能实现。一,要有组织跟经费能一致的办这种事情,这是无消说的。第二,要有有相当训练的工作者。但这是一种很专门的训练,不是几个月速成科可以练出来的。假如随便到各处走走听听记记
首先,《河湟方言文化与民俗学特质研究》阐释了河湟方言作为活态语言文化所体现出的民俗特质,以及方言作为 多模态 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区域文化个性特征,展现了更为立体和丰富的河湟方言文化,为语言学和地方历史文化的学科构建添砖加瓦。其次,恰逢 一带一路 倡议实施,《河湟方言文化与民俗学特质研究》有志于在平等文化认同框架下,弘扬河湟地区深厚的文化传统,促进和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从群体识别、文化认同、跨文化交际、区域文化个性、方言情感、语言变异等方面揭示方言是推动文化互动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在充分认识语言文化遗产重大保护价值和特殊属性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弱势语言保护与尊重语言持有者自主选择意愿、生存发展利益的关系。*后,在总结现有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为方言整体保护以及保护文化多样性、促
《东言西语》 日常语言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方言维系了民族的历史记忆,政治语言决定了国家的现实意识。《东言西语》是一部打破个人思维模式,追寻民族失落历史,探求家国意识逻辑的挑战读者智识边界之书。郑子宁以共时的现代汉语方言为经,横观汉语方言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全景,发散式阐明了凝聚于其中的文化偏见;以历时的古代汉语嬗变为纬,纵览中国语言与传统的历史面貌,系统性揭示了遮蔽于其下的文化记忆。由此,郑子宁用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化门槛与难度极高、向来被目为 绝学 的方言学与历史语言学为近50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把汉语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姓名、称谓、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与文化的核心问题融会贯通,用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连贯逻辑,为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中国话》 本书从语言
清代藏学汉文文献中保存了几个小型的汉藏对照词汇集,分别是《西藏见闻录》中的《方语》,《卫藏图识》中的《蛮语》以及《康輶纪行》中的《蕃尔雅》等,这 些词汇集在词语分类及释义上各有特点.这些材料是藏汉文化密切接触时期的产物,能够为清代藏语方言以及语言互借现象的研究提供帮助
本书将陕北神木方言置于晋语的宏观格局中,静态描写、共时比较、历时溯源相结合,全面、系统地考察了神木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后讨论了方言调查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本次修订,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校订原书中的笔误、标音错误、排印错误;第二,修正原书中不够准确之处,如将部分记音词修改为本字;第三,增补了部分口语用字、例外字等;第四,选取作者近年关于神木方言语法专题的新成果,增补了五章和一个附录;第五,对应增补内容,对原书中与之部分重复之处进行了删改调整。
本书主要对辽宁方言中的古语词进行考释,所选词条都是自古流传下来,至今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普遍使用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些是对其古义的沿用,有的在使用过程中已经改变意义,而后者也正是本书研究的重点。本书注重对词语在方言中的意义来源及发展过程的探索,即 史 的研究;其次,在对每一词语进行说解后,又对使用这一方言词的其它地区进行了列举,必要时进行比较;*后,在对词条意义进行探源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每一种用法,尽可能找出书证加以证明,并对不同意义之间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推测分析,以增强准确性和说服力。
瑶语的历史比较研究是苗瑶语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书选择八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瑶语方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库建设和语言自动比较程序平台搭建给出有效检索对应方式、音值和分布范围等信息,促进语言历史比较的自动化研究。本书利用共享创新特征和核心词同源保留率两种方法分别探讨了瑶语的谱系树分化图景,这对于理解瑶语的演变具有启发意义,同时对语言谱系树的理论研究具有借鉴作用。本书对于厘清瑶语的历史来源及演化、苗瑶语的比较研究乃至汉-苗瑶语比较研究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