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谣》是英国人司登德(Gorge Carter Stent,1833 1884)19世纪中后期在中国亲自收集、翻译、注解的中国歌谣和通俗文学合集,包括一篇文章《中国歌谣》和两部著述《二十四颗玉珠串:汉语歌谣选集》《其他中国歌谣》。这些作品从内容上包括爱情故事、历史传说及地方风物等,涉及民歌、戏曲、子弟书、唱本等多种艺术形式。
1、本书共收古今汉语谚语19023条。其中主条11129条,副条7894条。 2、词条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首字不同者,按首字音节顺序排列;首字音节相同者,按笔画多少排列,笔画少者在前;首字相同者,按第二字音节顺序排列,首字和第二字都相同者,按第三字节顺序排列,依此类推。 3、意义相同或相近而说法略有不同的词条适当聚合,一般以较早出现或较常用的为主条,其余作为副条,附在主条之后,前加“附”字。副条限于首字相同的,首字不同的另出条。 4、主条标注汉语拼音(副条不标),采取单字注音形式,不注变调,轻声不标声调符号。 5、注释力求准确简明。一般由分注和通释两部分组成,先生注后通释。分注解释词目里疑难词语,如无疑难词语则从略。通释解释词目的整体意义,根据不同情况,有的从字面上串讲,有的着重解释词目的
本书收录上海地区79所佛寺道观楹联对联,另选辑上海佛教重大活动的贺联、挽联。其撰写者不乏海内外文人墨客、社会名流,是欣赏、了解上海地区佛道教文化的重要资料。文内插有彩色图片100多幅,包括寺观外景、人物、重要活动场面、寺观香火券、印章等本书收录上海地区79所佛寺道观楹联对联,另选辑上海佛教重大活动的贺联、挽联。其撰写者不乏海内外文人墨客、社会名流,是欣赏、了解上海地区佛道教文化的重要资料。文内插有彩色图片100多幅,包括寺观外景、人物、重要活动场面、寺观香火券、印章等。本书将指给读者看上海宗教场所中一副共112字的的对联,文后所附的佛教常用典故和名数解释,也将带领读者对联中的语境生发妙悟。本书按照地理位置编排,并逐一介绍上海各佛寺道观的历史,它将帮助读者直观了解上海宗教场所的分布情况,更能帮
《谚语、俗语、歇后语精粹》介绍了谚语、俗语在内容上充满了哲理和智慧的色彩,在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流传,非常形象、简练、朴实、自然,既通俗易懂,又便于记忆。歇后语义被称为俏皮话、巧语等,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个工业化国家,在“西方的崛起”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16~19世纪期间,它正处于为工业革命作准备并使之迅速发展的时期,其经济、政治、宗教、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化,逐步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向一个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型。在这种社会全面变革的进程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却并未发生同样剧烈的变化。虽然经济条件的变化改变着家庭的经济功能,但是它的存在形式、结构和内部情感却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延续性特征。本书的主旨就是对这一时期英国家庭的延续性特征加以分析和探讨。??????本书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有关此时期英国家庭的研究概况,提出了本书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观点;同时交待了本书采用的主要论述方法以及资料来
学习语言是要花很大力气才能学得会、学得快、学得好的。学习需要良师益友的帮助,可是好老师、好朋友有时候也会有具体的这样、那样限制,一是并不能代替自己学习,二是也不能时时、事事、处处都能跟自己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说,挑选一部好的工具书,自己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经常请教,它所起的作用,不但比得上良师益友,而且百拿、百找、百查、百问,它也不嫌麻烦;而且是详详细细、原原本本、全面、周到、清楚、明确地作出答复。从这方面来说,好的工具书真是太重要了。学习语言不能不抓住重点。抓住现代汉语常用词,它就是学习现代汉语的重点之一,彻底把它学会、学好,至关重要。常用词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交际往来中使用率最高的,出现的面最广的。掌握住它们,当然就掌握了那一种语言的主要关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同步辅导(四版)》包括十三章。每章对应原教材《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四版)客观题题源训练各章节内容,从单词学习、句子意义理解到相关专业知识理解都提供了详细的辅导要素,针对主观题题源训练的口述题和问答题各章分别提供了辅导与参考答案,并在参考答案里对词汇及难点加以注释。在十三章对英语朗读和英语口语表达技能给出了辅导提示要素,对快速提高学生英语朗读与口语表达能力大有裨益。一章“普通英语”主要包括航海人员间日常问候语、船上生活常用语等听力部分辅导要素提示;口述、简答题参考答案;朗读题辅导。二章“常用命令”主要包括车令、舵令等听力辅导要素提示;口述、简答题参考答案;朗读题辅导。三章“进出港业务”包括引航业务、代理业务等听力要素辅导;口述、简答题参考答案;朗读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