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初版于1925年,系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中*有价值之著作,作者为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全书分12章,立家庭教育原则101条。前两章述儿童心理及普通教导法,为提纲挈领之讨论;后10章都是拿具体的事实来解释各项建议之涵义。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该书瞄准广大思政工作者为棘手的“后一公里”问题,围绕广大思政工作从业人员为关心和为烦恼的“脱节”问题,搭建理论与实践、学生与教师、线上与线下的沟通桥梁,打通思政育人“后一公里”。
聚集胡适、蔡元培、王云五、林语堂、丰子恺、朱光潜、马寅初等30年代就令人瞩目、今天更令人追怀的学者、文化人士,向青年读者恳谈读书经验。读书的 价值 易让人懂,读书的 方法 却难人人能求: 同样一本书,懂得方法的人读了,可以获得智识,应付环境;反之,不懂方法的人,读了却一无所得,反博得 书呆子 的绰号。 所以 把国内闻名的学者教授们 的 读书经验汇集起来 , 供读书青年的参考 ,这在民国 是读书界所急切需要的一件事 ,在今天这样的读书环境与风气下,恐怕同样急切。本书各位作者虽然经历、专业、性情各有不同,具体观点、方法也各有门道,但对读书方法的诚恳介绍,却都相当一致。希望读者阅览这本小书时,各取所需,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也找到自己读书治学的门径。
《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怀特海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 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 。这些富有创见而深刻的教育观念,对现在所提倡的 素质教育 有很大参考价值。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在2021年版的基础上,为进步推动近平新时代中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贯彻落实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宣、教育组织对教材进行了修订。本书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需要,对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理想信念、爱主义、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充分论述,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全书汇集作者谈读书和语文学习文章40余篇,分四部分:一、语文教育与读书,谈语文教学与激发读书兴趣、学好语文与养成读书习惯、课堂教学与读书方法、语文课改与阅读素养、如何阅读经典等等。二、通识教育与读书,谈通识教育中的读书、阅读书目和阅读素养。三、网络时代与经典阅读,围绕网络时代的阅读现象分析经典阅读的价值。 四、名家名作导读,《乡土中国等》十余种名著名篇导读,提示阅读方法,揭示解读关键。全书所选文章大都短小、有趣、有料、实在,其中十多篇曾广为流传。
本书为 附中文丛系列教材之一。本书把高中自然地理中主要研究的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理现象的解释和地理事物形成分析,与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语文等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学科融合教学思维,提供了大量的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为在学科融合教学的过程设计指出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教学设计时间以本学科为主导,在什么地方融合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程度,如何利用不同的学科知识辅助本学科的教学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是系统而完整的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和典型案例系列丛书,分册作者由各学科领域的特级教师组成,代表了国内这一领域的高水平。 本丛书所收集的活动,不同于以往的案例,它是课堂上的一个教学环节,或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导入,或是一个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而设计的小游戏 每一个活动设计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丛书具有很强普适性,使用任何版本的教材教学的教师都可使用,其中所设计的活动类型多种多样,宛如一个课堂活动的超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任意选用和组合,即便是每本书或每个设计,也没有强求体例一致,而是让每个教师鲜明的个性跃然纸上,这套丛书可以说是
本书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导用书,供班主任特别是初任班主任提高业务素养而阅读使用。其内容除一般的家校沟通原理阐述外,重点是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家校沟通的有效策略。案例分十种类型,分别是与 冲动型 家长的沟通、与 求助 型家长的沟通、与 回避 型家长沟通、与 护短 型家长的沟通、与 专家 型家长沟通、与 焦虑 型家长沟通、与 完美 型家长沟通、与 沉默 型家长沟通、与 抱怨 型家长的沟通、与 悲观 型家长沟通。
本书为著名教育学家、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先生的英文博士论文,原书1915年由哥伦比亚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出版,并由导师孟禄教授作序。全书共分八编,涉及上古教育制度的起源、上古教育制度及其退化、汉以后各朝教育的沿革、新旧教育的过渡时代、民国时代所建的新教育等,系统介绍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沿革与影响。1916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由周槃译述的文言文译本,本次出版为现代汉语新译本,更便于阅读理解。此外,新译本补充了1916年版所删除的原文脚注与参考文献,并作了精心校订,补充了学术年表与导读文章。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是具有中国原创性质的本土化的新兴课堂教学模式。对分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改革和评价,有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全书由下述五个章节组成:章阐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产生的理论基础、具体的四元教学流程及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章介绍教育领域深度学习的内涵、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要求;第三章重点论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是如何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第四章是对分课堂促进深度学习的高校教学设计及案例分享;第五章是对分课堂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享。
《中小学体育 体育与健康 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是系统而完整的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和典型案例系列丛书,分册作者由各学科领域的特级教师组成,代表了国内这一领域的高水平。 《中小学体育 体育与健康 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所收集的活动,不同于以往的案例,它是课堂上的一个教学环节,或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导入,或是一个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而设计的小游戏 每一个活动设计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丛书具有很强普适性,使用任何版本的教材教学的教师都可使用,其中所设计的活动类型多种多样,宛如一个课堂活动的"超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任意选用和组合,即便是每本书或每个设计,也没有强求体例一致,而是让每个教
《外国教育名著丛书:教育学讲授纲要》是西方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尔巴特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作者另一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补充与具体化。内容主要包括三编:论教育学的基础、普通教育学纲要、论教育学的特殊分支。 在《外国教育名著丛书:教育学讲授纲要》中,赫尔巴特把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分为三种,即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管理的目的在于对儿童进行外部的领导,维持教学与教育的秩序,为实施教学与教育创造条件。教育性教学的条件是注意与统觉,即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必须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观念。训育是一种持续的诱导工作,它通过交际、榜样、启发使学生直接得到积极的发展。
此书乃哈佛人亲历亲述,真实坦率且幽默有趣。对它感兴趣的读者不仅限于常春藤墙内,它的主要论点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它是全面了解美国大学生活的*手资料,世纪之交美国精英教育的生动纪实,也是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作者在哈佛受到的教育不是他当初所期望的,他发现自己淹没在日益膨胀的美国统治阶级文化中 特权,野心, 理所当然 的资格。学生及其父母,甚至管理人员和教授,都将大学当作通向高收入和精英社会关系网的踏脚石,而不是献身于卓越学术研究的机构。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学府中也有其存在。此书与新知的《分化》一书一起构成了对美国(乃至人类)现今社会的极好解读。本书生动有趣,可读性强,附*章样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中小学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由于心理健康课与一般学科课程在目标、原则、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传统师资教学技能并不能满足授课需求,因此,在中小学心理健康师资培训中要重视其 教师 身份,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同时,要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不高的问题,还必须从师资培养的源头入手,加强职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培养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操作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等,使其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岗位需求。本书内容重在具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技能的实践训练,阐述通俗易懂,尽量做到理论结合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案例片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我们的课程领导故事》共7章,51个故事,指向课程领导的规划、建设、实施、评价等核心主题;每一篇故事由导读、案例和问题讨论三部分构成。学校课程发展愿景开始可能只是一个想法,然而一旦发展成感召一群人的目标时,就不再是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开始把它看成是学校发展的“引擎”。课程建设是以校长为核心的课程领导团队依据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具体的学校情境中作出选择、决定、调整、适应……它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个终点。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领导者,强有力的领导不是指挥和支配,而是激发教师潜能,并使他们成为自我领导者。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像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并在自己的专业权力范围内作出正确的课程决定。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尼采生前并未公开发表的著作之一。1872年,尼采受巴塞尔的 学术委员会 邀请,做有关教育改革的公开演讲。本书即由尼采在巴塞尔大学的5次公开演讲及两个前言构成。5次演讲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从整个讲座的结构安排来看,在计划中的、没有完成的第6次演讲,应该会提供答案。在发表第五次演讲的前,尼采写信给他当时的出版商,拟把计划中的6次系列演讲作为自己继《悲剧的诞生》之后的第二本书。但后来他认为要继续修改,再考虑出版。中译本据 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 卷第三部分 1870 1873年遗著 译出,与全集体例保持一致。并附有 尼采手稿与笔记简写表 。
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决定职业教育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本书是为职业教育教师提供的相关工作的辅助材料。它采用手册的形式,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教师的角色与定位、培训计划制定、教材开发、教学方法及质量评价等核心内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这些理念和方法不但可以帮助读者对职业教育有全面的了解,而且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工具。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及培训机构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职业教育管理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教研和管理人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