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著作,代表了当代自闭症研究和干预的重大转折。作者普瑞桑博士是国际知名的自闭症专家。他认为所谓的自闭症行为不应简单地被看作必须消除的病理表现,而是自闭症人士面对嘈杂混乱的周围世界时采取的应对策略。他主张充分利用儿童的特长,提升他们的能力,并提供系统的支持,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自闭症儿童不是病人,他们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我们人类都要经历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画地为牢,一味想方设法地 修理 他们,而是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真切无误地理解他们,并改变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他们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做合格的铺路人和同行者。 本书不仅提供了大量激励人心的故事和实用的建议,还致力于为读者打开心灵的桎梏,展望人生美好的前景。书中的几乎每一个重要概念和结论,都有简
我们从哪里来?为什么是今天这副模样? 人人都自以为懂的进化论究竟是怎么回事? 《自私的基因》之后,道金斯风靡世界、奉为标准的进化论入门*经典 《寻找薛定谔的猫》作者、著名科学作家约翰 格里宾:达尔文《物种起源》以来*影响力的进化论作品! 《生命的未来》作者、著名生物学家爱德华 威尔逊:近些年来我读过的关于进化论的*好作品! 著名生物人类学家、本书译者王道还:要是一辈子只想读一本有关演化的书,就读这一本! 早在18世纪,神学家培里便以 钟表匠 隐喻生物的演变 就像手表这样精密复杂的东西绝不可能无中生有、突然出现一样,对于复杂程度远超手表的生物而言,势必更是经由巧手特意创造而来。然而,道金斯的天才发现挑战了这一观念,他认为:物种的演化并没有特殊目的,生命自然选择的秘密源自累积,如
《认知行为疗法进阶》是对《认知行为疗法入门》内容的深入与升级,目的是增强读者对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素养和实务工作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进阶》内容侧重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素养,一方面,为了教导读者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而详细讲解了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中的概念化、结构化、认知评估和干预策略;另一方面,强调实务操作,深入讲解了自动思维阶段、中间信念阶段和核心信念阶段会用到的各种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应用。另外,能够恰当处理与来访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心理咨询师成长必须经历的,本书还安排了咨询设置和咨询关系方面的内容来讨论这些问题。 希望读完本书,能够帮各位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的初学者和爱好者以及有自助需求的朋友掌握认知行为疗法技术,在工作与生活中应用。
这部导论性的著作呈现了与经典的笛卡尔心智观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心智观,其并未将一切认知活动都框定在颅腔之内。罗兰兹相信,这种全新的心智观将奠定所谓“新认知科学”的基础,它强调心理过程的具身(非神经的身体结构与过程参与构成了心理过程)、嵌入(心理过程在特定环境中运行)、生成(行动是心理过程的构成成分)和延展(外部事物参与构成了心理过程)色彩,其脉络可追溯至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和梅洛-庞蒂等现象学家的观念之中。
提到 反社会人格者 的时候,你想到的也许是面目狰狞的罪犯、冷血的连环杀手,或者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战争犯。 暴力型 反社会人格者也许很好被辨认出来,但与此同时,我们身边也可能存在不容易辨认的 非暴力型 反社会人格者。他们也许是: 对人漠不关心,在生意场上却手腕高超的企业高管 挑拨其他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医生 对伴侣进行情感操纵并骗取钱财的枕边人 这类反社会人格者不会触碰法律,以普通人的姿态生活在我们周围。他们危险且难于辨认,即使没有暴力倾向,也有可能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骗取我们的存款、伤害我们的自尊、毁掉我们平静的生活。 书中呈现多个案例,为我们描绘了反社会人格者的样貌:他们普遍缺乏同理心、擅长社交、富有魅力、无视社会规则。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出人头地不择手段,并
本书就本时代一个重要的前沿新知 意识,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对此展开论述。有意识的人为什么与众不同?没有意识的其他动物为什么只能被称为是野兽机器?大脑和身体与意识的关系如何?意识和神经元的关系如何?意识问题为什么和人类基因组等纯生物学的问题不同?这些问题都是本书所探讨的问题。同时,本书还讨论了意识与人类对自我的概念理解以及对自我的认识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与当下这个逐渐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 作者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整合认知科学、神经学、精神学、数学、哲学等领域知识,推进了新理论的诞生 关于我们如何生活才能使人与自然更好地融为一体。书中那些最新的理论将颠覆人们已有的认知。
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真的比个人决策更理性吗? 金钱奖励真的能激励员工表现得越来越好吗? 医生、法官在专业工作中真的足够理性吗? 金融危机是如何在理性与不理性行为链条中形成的? 理性如此重要,为何人类还没有演化得足够理性? 我们真的有必要事事都追求理性吗? 从亚里士多德将人类定义为 理性动物 ,到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 ,再到康德的 要鼓足勇气去使用理性 、亚当 斯密提出的理性经济人概念,理性一直被推崇为成事的法门。我们也普遍认为,几乎每个人都能在大多数时候保持理性。然而,我们真的有我们所以为的那么理性吗? 仔细审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就会发现,不理性一直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思维、认知和行为之中,即使是被人们认为以理性主导生活的科学家也概莫能外。赌博、面试、购买、奖惩,我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不
当人生的挑战向你袭来,当你在迷茫和焦虑中挣扎,你会怎样找到突破的力量?本书为你揭示了答案。它将教你如何运用教练的方式,跨越内在的障碍,找到信心和动力,从而获取力量并实现目标。本书的每一章都是一场内心的对话,引导你在一条可预见的路径上前行:澄清目标、描绘愿景、挖掘资源、创造觉察、采取行动。本书内容结合了真实故事和教练的策略,将帮助你看清并突破困扰你的难点。你可以将自己置入场景,体验共鸣,同时学习并运用书中的教练方式,从而成为自己的人生教练。每章结尾还有精心设计的有关自我教练的提问,供你自我实践与思考。 教练,远不仅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方法,更是一种能支持我们获得更幸福人生的思维、情感、行为模式。当你用自我教练的方式推动自己前行时,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高效,身心更为和谐。记住,我们
《认知心理学(重排本)》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对各种重要认知过程的研究,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和言语等。对记忆过程分章阐述了记忆结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对思维过程则分章阐述了概念、问题解决和推理。书中涉及各种认知过程的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丰富的实验资料与理论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着重介绍了各种认知过程的模型,同时指明各种认知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使读者可以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全貌,有助于作深入的思考。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心理学、教育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学生使用,并可供有关专业教师、研究人员和广大中学教师参考。
万米高空正在飞行的飞机遇到突发情况,驾驶员如何快速制订几种应对方案并进行选择? 多人车祸现场救护人员如何将受伤人员进行等级分类从而能使救护工作化? 医护人员如何根据有限的线索判断患者是否心脏病发作而将其安排进重症室? 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在掌握全部信息后进行从容的分析与决策,总是在时间有限甚至紧迫、信息有限甚至匮乏的情形下做出抉择,各种启发式和惯性思维决定了我们的大多数判断和决策。那么,这些基于启发式和惯性思维的分类和决策是否科学?四位德国马克斯 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成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作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分类思维进行了探讨,将心理学研究中的 分类 规则扩展到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决策中,阐释了简单、快捷、清晰的快速节俭分类法和快速节俭树构建法,并展示它们在医疗、司法、军事、金
从很小的时候起,你就被别人善意的法则淹没了。无论是来自老师、朋友还是父母,这些有用的法则和建议都能帮助你在生活中取得成功。问题是,其中的许多法则都不对(至少不是一直对)。然而,无论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些法则都对你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你怎么区分金牌法则和冒牌法则呢? 本书揭露了最常见的冒牌法则,解释了它们的问题所在,提供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备选方案和一种更加新颖可靠的思考方式。你将掌握真正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你就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盲目跟风。本书包含了一个附加章节 需要遵守的法则 ,其中列出了你可以信赖的10条传统建议。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为什么不按照你自己的方式生活呢?
人的认知偏误,在在都影响到我们对外界人事物的判断,一旦判断失准,可能就会造成生活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心理健康。本书30个章节当中所提出的各种效应与现象,几乎都是现代人常常会犯的认知偏误。认知偏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不知道自己具有认知偏误。 ↗过度乐观会使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抱持着高于常理的信心,因此做出不合理性的判断。学术界已有研究指出,人们在正面情绪的状态下,很有可能会低估风险,并导致不理性的决定。 ↗完美主义被认为是多种精神疾病的原因,例如饮食失调、强迫症、焦虑和自杀;然而,其他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员却主张,完美主义未必一无是处,但可能同时具有负面和正面的影响,这取决于完美主义者如何解释他们的目标表现。 ↗在生活当中,要懂得在超过本身心理负荷的情况下从事情绪修复,并藉由透过情
社会文化经验如何塑造我们的大脑?具有文化多样性的行为背后的神经关联物是什么?基因如何与社会文化经验交互作用,以调节大脑的功能组织和我们的行为模式?本书提供了一个关于人类大脑功能组织的新视角,强调了人类社会文化经验及其与基因的交互作用在塑造人类大脑与行为中扮演的角色,基于文化神经科学这一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揭示了一系列认知与情感过程背后人类大脑活动模式的跨文化差异,包括视知觉/注意、记忆、归因、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推理,以及共情。此外,本书展示了一系列研究,整合了神经成像技术和文化启动方法,以探索文化与大脑功能组织的因果关联。此外,本书探讨了文化神经科学研究对理解人类大脑与文化的实质,以及教育、跨文化沟通、文化间的冲突和相关心理问题的临床干预有何启迪。
本书对本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内容包括知觉加工、记忆、表象、常识、语言、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推理与决策及认知发展。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在介绍基本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基础上,介绍了认知心理学各个领域很多*的研究成果,让学生对认知心理学的当下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本书尤其强调学以致用,不管是在经典研究还是在课后思考题中,作者都会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了解认知心理学中的新概念或者理论,把相关理论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本书适合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专业的师生和相关研究人员使用。
在具身认知的视角下,心智不只是基于符号或逻辑的抽象表征,也是根植于身体和具体经验的。近三十年来,具身认知已然在哲学、心理学乃至整个认知科学中掀起了研究热潮。然而,质疑也广泛存在。我们不仅需要指出心智和身体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还需要解释这种联系如何发生,又是以何种形态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身体信号本身并不与认知系统直接相联系,而是先被转换为体验再进入认知系统的。具身效应并不是单纯的身体部分的模拟与重演,内感受作为个体对自己身体状态的感知,在身体信号与主观感受的转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立足于具身认知的哲学基础,介绍了大量前沿研究成果,以及作者团队开展的具身认知、多感官整合的研究,从内感受与身体表征、情绪加工、认知加工、社会认知、具身自我的关系等方面梳理了相
本书涵盖了了解人类心智的所有基本问题,例如我们如何感知他人、事件及各种事物,我们如何记忆以及我们究竟记住了些什么,我们如何在头脑中组织信息,我们如何调集这些信息以及其他心理资源以形成重要的决策。
卡姆原来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在工作中也被誉为"商场杀手",一切都很顺利。某个时候,这一切都改变了,他出现了一些孩童般的举动,他会躲进儿子的游戏室的小橱柜里;漆黑的夜晚恶梦连连,爬进钢琴底下,写下"安全不安全"的字句;画一些像儿童画出来的、但却表现他小时侯的经历的线条画,甚至接个电话也会冒出几个声音,更别提单独开车了,这些都是蕴藏在心灵深处的几个分身们"现身"出演的一部人格分裂的戏剧。 整部小说的结尾虽有些类似"大团圆"的结局:卡姆终于敢于承认自己患有"多重人格障碍"(俗称"人格分裂"),本人也获得了心理学博士的学位,与妻儿也能和谐相处。但其间主人公及其家人的内心挣扎,患有病症的原因等等不只是用诡异、绝望这么几个字眼可以形容的。
人们总把投资理财当作一门硬科学,却忽略了心理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理财行为并非仅依靠冷冰冰的数字和公式,很多时候会受到你的情绪、喜好、立场和很多意料外的因素影响。因此,致富和守富的关键并不在于懂得多少知识,总结了多少规律,而常常在于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认清事物运作的本质。 摩根·豪泽尔从心理角度入手,在本书中分享了18条一针见血的理财智慧。如果你是理财新手,你会接受一堂朴素、简明却能令你受用终生的理财课,先人一步实现财务自由。如果你是投资老手,本书也会帮你查缺补漏,返璞归真,守护好来之不易的财富。在风云变幻的投资理财领域,有些道理亘古不变,无论何时都能帮你实现财富的稳定增长。只有发现它们,把握它们,你才能在起伏不定的经济形势下实现长久的富足与幸福。
为何当今社会,尤其是在网络上,不同群体、不同 圈子 之间的割裂和冲突愈发严重? 面对对立观点时,我们常常会认为对方 无视真相 不尊重事实 愚蠢 缺乏教育 。但是,我们的很多立场和观点真的来自我们对 真相 或证据的充分把握,并且都不偏不倚吗? 本书作者、心理学领域重量级学者基思 E.斯坦诺维奇尖锐地指出,无论是我们的 敌人 还是我们自己,虽没有忽视真相,但普遍陷入了一种认知偏差,即我侧思维:我们重视真相和事实,但只是在它们支持我们观点的时候! 斯坦诺维奇综合过往的心理学研究与自己的学术成果,认为我侧思维无处不在,遍及所有人群,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也不能幸免。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下,它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认识的极化和社会的分歧。我侧思维还削弱人们对学术研究的信任,导致了社会中反智主义的盛行。 本书有助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各种各样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和听觉对人类有着潜移默化却极其重要的影响。作者从生理学、物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阐释了声音和听觉是如何影响大脑的进化、发展和日常功能的。书中从我们习以为常的听觉现象入手:为什么指甲划过黑板的声音让人极其不适?为什么我们经常在火车上或汽车上睡着?真的有什么音乐会让人觉得恶心吗?为什么城里人在乡下睡不好觉,反之亦然?为什么充满游客的威尼斯城如此安静?在这些有趣的探索中,作者逐步揭示出听觉这一普遍存在却又常被忽视的感觉是如何操纵我们的思考、消费、睡眠和感觉方式,进而发挥出塑造心智的强大力量。
本书第三版仍大体维持索尔所的《认知心理学》的体系,保持从本书*版就奠定的理论、实验和应用并重的格局和特色,但增删了部分内容。新增的内容旨在一定程度上补齐前面版本的薄弱部分,如情绪与认知的相互影响方面的研究、虚假记忆的实验范式等,替换了一些过时或不够恰当的例子,修改了一些不够严谨或不够清楚的表述。 本书第二版2015年荣获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第三版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更快、更深刻地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博大体系和丰富内容,并继续成为教师讲授认知心理学的好助手。
凡 高患有躁狂症, 达尔文有焦虑症倾向, 爱因斯坦可能有阅读障碍, 丘吉尔一生都在与抑郁症抗争, 居里夫人将投身工作当成逃避抑郁症的手段, 约翰 纳什被精神分裂症折磨了数十年, 海明威、伍尔夫、贝多芬患有双相障碍, 我们常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学者总是心不在焉,艺术家总是落魄颓废。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佼佼者,比如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等,似乎往往伴随着异于常人的特质。世界上充满了这样优秀的人,尽管他们的大脑存在差异,但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归因于大脑的差异。 这本书探究了许多高成就者独特的大脑连接方式 在某些情形中,它们的一些特征可能会被视为缺陷 如何对他们的能力及后来的成就提供直接的助益。在创造性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往往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神经质和轻度躁狂的倾向。 作者采访了超过50 位在精神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