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宗旨在于为医院、社区、学校以及企事业培养能够掌握扎实心理学理论、方法、技能,同时掌握一定的医学理论与技能的专兼职心理学工作者。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别于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其重要特色是将医学和心理咨询与治疗进行有机结合,达到心身共治的目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套教材力争达到上述目标,同时制作融合教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对实践技能培养
本书是作者40年潜心研究的成果,选 教育中的情和爱 为专题,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别从婴幼儿、童年、少年和青年初期四阶段及相应教育来进行分析。从空间上,分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进行拓展。既有实例分析,又有教育策略的探索,还有研究的过程和理论的反思。从主体性视角上,突出成长中的自主性,让孩子们成为情感发展的主人。本书可为教育者和家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情感发展、因材施教提供参考,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者都应该阅读此书。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的严格安排和设计。放学后,不再能自由玩耍,而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以及其他有人组织并监管的活动,专享的目的就是要超过其他孩子。生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却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他们往往用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美国青少年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例大幅激增,自杀率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心理焦虑,已经成为大学生寻求心理治疗的首要问题。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脆弱的一代”。这不能简单归咎于父母和教育管理者,更不能归咎于“娇惯”的孩子,全社会应共同反思和努力做出改变。
书稿系统介绍了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研究,以项目为单元组织内容,共包含8个项目。项目一概述了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项目二介绍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项目三至项目七分月龄分别阐述0~6个月、7~12个月、13~18个月、19~24个月、25~36个月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内容、特点和活动指导,并落实到0~3岁婴幼儿所在的早教/托育机构和家庭对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的评价与指导。每个项目包括项目目标、学习重难点、思维导图、项目小结、思考练习、实践阅读等板块;每个任务设置任务描述、任务准备、操作流程、任务分析、学习支持、任务评价等。
心理学发现,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是有能力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的,这便是我们每个人的可塑性。一个人ZUI终成为他自己,是一个动态的、独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展并完善出相对稳定的人格,整合自己的内在冲突,一步步走向自我实现。那么,心理学如何帮助人的自我发展?首先,心理学可以赋予我们深度理解人性的能力,这可以让我们灵活面对世界的规则与限制, 好地融入社会。其次,心理学可以帮我们识别、发展自己的心理能力,如信任感、自主性、专注力、自发性,等等,精准地修复自己的短板。再次,心理学可以帮我们找到自身的行为与动机之间的偏差,让生命中不再有那么多事与愿违。ZUI后,心理学可以帮我们找准自己的定位, 清晰地发展自己、关系与事业。《可塑的我 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梳理了人生各个关键阶
耶鲁大学教授、成功老龄化心理学的主要专家贝卡·利维博士通过突破性的研究,展示了如何改善年龄观念,打破关于老年的消极刻板印象,这将让人各方面受益,甚至能改变基因的运作方式,延长7.5年的预期寿命。 利维博士证明了许多以前被认为由生理衰老引起的健康问题,如身体机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心血管问题和阿尔茨海默病,其实 多受到我们从社会文化中内化的消极年龄观念的影响。现在是我们所有人重新思考变老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了,本书将告诉我们如何做到。 基于她的创新研究、流行文化、各种从积极年龄观念中受益的迷人人物以及她自己的生活故事,利维博士展示了年龄观念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书中不仅介绍了个人改善年龄观念的简单易行的方法,还介绍了减少结构性年龄歧视的蓝图,力图让整个社会摆脱年龄焦虑和年龄歧
《儿童发展(1版)》讲述了儿童从受孕到出生,从婴儿到儿童乃至到青少年的成长、养育和教育的全过程,并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健康成长,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种族、经济、文化因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比较和研究。《儿童发展(1版)》不仅可以为综合性大学、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和相关专业学生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使用,而且也可以为广大儿童事业工作者、儿童的父母打开了解与把握儿童心理的一扇窗,传递科学的儿童观与儿童心理发展知识,并提供可操作的解决儿童成长中常见心理问题的技能。
《毕生发展心理学(第2版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是2005年出版的《毕生发展与教育》一书的修订版,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与毕生发展,毕生发展理论,生命的起始,生理、运动和感知觉、语言、认知、智力、情绪、性和性别、道德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家庭与教育方式,学校、职业与社会,生命的终结等。 本次修订,《毕生发展心理学(第2版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作者着重强调了教材的针对性、新颖性、深入性,提高了教材的说理性。
孩子有一颗玻璃心,怕犯错、输不起、说不得?父母这样说,孩子才能拥有无惧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孩子经常遇到的14个困难时刻:?因环境变化而不安?因考试失利而自卑?在课堂上不敢发言?因计划被打乱而失落?害怕挑战和失败?……在日常对话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改变孩子的内心世界。
这本《发展心理学(从成年早期到老年期 0版下 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用书)》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作者黛安娜·帕帕拉是专门研究人类毕生发展的教授,在个体老化和毕生认知发展方面颇有建树。自 版面世至今,其在美国市场上一直是同类书中的 品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本书是《发展心理学》的下册,包括后四编,共7章。第六编包括第13、14两章,阐述了成年早期的发展状况:个体的生理状况达到 ;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 加复杂;开始进行职业选择;开始建立亲密关系并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七编包括 5、16两章,介绍了成年中期个体的发展状况:身体机能开始部分退化,女性经历 年期;一些基本的心理能力达到 ;有人达到事业 ,有人出现职业倦怠;照顾孩子和父母的双重责任会导致出现中年危机期。第八编包括 7、18两章,描述了成年
书稿系统介绍了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研究,以项目为单元组织内容,共包含8个项目。项目一概述了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项目二介绍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项目三至项目七分月龄分别阐述0~6个月、7~12个月、13~18个月、19~24个月、25~36个月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内容、特点和活动指导,并落实到0~3岁婴幼儿所在的早教/托育机构和家庭对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的评价与指导。每个项目包括项目目标、学习重难点、思维导图、项目小结、思考练习、实践阅读等板块;每个任务设置任务描述、任务准备、操作流程、任务分析、学习支持、任务评价等。
这本《发展心理学(从成年早期到老年期 0版下 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用书)》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作者黛安娜·帕帕拉是专门研究人类毕生发展的教授,在个体老化和毕生认知发展方面颇有建树。自 版面世至今,其在美国市场上一直是同类书中的 品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本书是《发展心理学》的下册,包括后四编,共7章。第六编包括第13、14两章,阐述了成年早期的发展状况:个体的生理状况达到 ;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 加复杂;开始进行职业选择;开始建立亲密关系并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七编包括 5、16两章,介绍了成年中期个体的发展状况:身体机能开始部分退化,女性经历 年期;一些基本的心理能力达到 ;有人达到事业 ,有人出现职业倦怠;照顾孩子和父母的双重责任会导致出现中年危机期。第八编包括 7、18两章,描述了成年
这本《发展心理学(从成年早期到老年期 0版下 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用书)》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作者黛安娜·帕帕拉是专门研究人类毕生发展的教授,在个体老化和毕生认知发展方面颇有建树。自 版面世至今,其在美国市场上一直是同类书中的 品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本书是《发展心理学》的下册,包括后四编,共7章。第六编包括第13、14两章,阐述了成年早期的发展状况:个体的生理状况达到 ;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 加复杂;开始进行职业选择;开始建立亲密关系并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七编包括 5、16两章,介绍了成年中期个体的发展状况:身体机能开始部分退化,女性经历 年期;一些基本的心理能力达到 ;有人达到事业 ,有人出现职业倦怠;照顾孩子和父母的双重责任会导致出现中年危机期。第八编包括 7、18两章,描述了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