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嫉羡和感恩》中,克莱因引入了新的观念:嫉妒在儿童生命初期即已表现出来,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现;嫉羡与感恩是相冲突的,在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运作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在精神分析著作中一向都强调嫉妒的重要性,例如弗洛伊德发现的阴茎嫉妒;然而,克莱恩对于嫉羡的概念接近是革命性的。 当今,大部分的精神分析师都非常熟悉克莱因所述的早期客体关系,许多分析师甚至使用她的发现与概念而不明就里。她的许多思想已经被纳入主流精神分析的思维当中,且仍在世界各地流传和发展;其著作的启发性与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对于喜欢精神分析的读者来说,克莱因的这本著作值得学习与收藏。
心理测量与评估多年来一直是被批判的对象,特别是标准化测验在教育和雇佣领域中的应用,一再受到攻击。大量的法律诉讼、法庭案例都与测验有关,有些州已经制定了关于测验标准和测验应用的法律。评价人及其行为的相关活动,以及所用的方法和工具,即使其所受到的批判是公正的,但是在这个人口超过60亿的世界上,人们对于评估、诊断、预测个体行为的方法的需求仍然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受到很多来自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内外部的批评,心理评估还是在持续发展并日趋多样化。新的测验、调查表、量表的出现,以及相应的心理测量工具的编制、实施、计分和解释方法的发展进步,都证实了心理测量与评估正处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状态。许多因素促成了这种发展,这些因素包括: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很大一部分人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增加,以及雇佣、教
《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与质量评价标准》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详细阐述了中医病历书写、处方书写、各种检查治疗申请报告书写规范与要求,中医病历质量评价标准、病历管理规定。附录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临床常用计算公式、表格式病历、医学上常用的法定剂量单位等。 《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与质量评价标准》是中医病历书写和质量评价的工具书,供中医师、中西结合医师及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和中医医政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亦可供中医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参考。
《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由李言俊编著
本报告由1 个综合报告和7 个专题报告组成。综合报告内容包括3 个部分,主要从心理与认知过程、人机交互和教育人工智能方面来总结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所开展的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工作。专题报告内容包括:心理学在人工智能进化中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运动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基于认知的微表情识别、人脸抑郁表情分析等。
小时候,认为书是一种神圣的东西,凡是能写在书上的,都是真理。而现在,书好像又有点泛滥,常常在大同小异的一大堆书中千挑万选,才能找到一本适合自己当前阅读水平的书。 其实,书不过是一种工具,人是最擅长使用工具的。当想了解一门新学科时,阅读一些入门的书籍,可能是最便捷的方法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不妨把这句话理解为抓住关键点,再向上追溯,向下拓展,进而了解、掌握全貌。比如纷繁复杂的磁共振原理,序列就是关键点,而不必总是从原子学起,枯燥以至于厌倦。作者个人认为介入知识的关键点就是操作。 任何学问在它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在逐渐细化和复杂化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不断进行着自我的神秘化和神圣化。所以学习理解一门新学科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简化、通俗化的过程。而现在流行的
《岭南医学史(中)》是记述岭南地区从晚清至民国时期医学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以及历史成就的专业性书籍,它不仅仅是一部地域性医学史的书籍,同时也是延绵数千年的中国医学史组成部分。本书编写更注重其学术性,它的延伸可拓展为岭南中医理论学术源流、岭南中医临床各学科特点、岭南中草药及名医验方运用等,因此它的意义又不仅于一部地域性医学史的书籍。 本书全方位记述岭南地区医学史事,岭南历代医学著作、医案、医话、医论以及医事将成为史书永恒的主题,将相关的学术产品支撑中医药学科的建设,并使之成为社会其他学科受益的著述。 《岭南医学史(中)》主编者在中医医史文献领域有较深造诣,同时有坚实中医临床基础。全书史料翔实,可读性强,内容观点正确,足以启迪后学。本书可供科学研究机构、医药行政管理人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社会心理学经历了理论与方法层面的剧变,社会心理现象背后潜在的认知加工过程成为研究的焦点。很显然,这种“认知革命”让研究者需要借助认知研究方法来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推断。 本书主要介绍了感知觉、态度、注意、工作记忆、启动效应等诸多研究主题下,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实验范式。每一章涵盖一类研究主题,从研究主题的来源开始,逐步介绍经典范式的原理与理论逻辑、操作流程、要点、经典研究结果,对经典范式的各种常见或主流变式的原理与操作流程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全息生物医学理论与现代耳针疗法》系统介绍了微针疗法的现代理论体系--全息生物医学理论及该理论指导下的耳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书中明确指出了以耳穴为代表的全息穴位系统与传统经络穴位系统的并列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包容另一方,任何一方都不是另一方的子系统,耳穴系统及耳针疗法的有关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经络学说。书中还介绍了在全息生物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耳针疗法对百余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一般而言,在中国高校中“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本书主要是为了让社工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们在上这门课时有更多的教材选择,培养学生对社会工作中以小组或团体形式干预的能力。笔者之前在执教“小组工作课”时也常遇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现有的相关书籍,原创的版本极少,除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刘梦老师编写给社工专业的教材,其能的大部分教材内容都是心理学专业团体咨询或治疗教材,多以治疗性和复健性的小组为导向。另外,刘勇老师也编写过许多团体领导的书,但主要是给组织心理学的师生作参考。而有关小组社工的书,一般都偏重于理论,案例又多是国外引进的。虽然笔者之前依赖国外社工的经典教材——Toseland&Rivas所著的《小组工作导论》第5版的中文版译文教材来制定教学大纲,但发现实践过程中因不
科学研究是人类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人类通过科学研究探索未知、认识自然、发明创造、改造自然。在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中,科研工作者表现出与在其他实践活动中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迄今为止,心理学还缺乏对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规律的专门研究。鉴于这一情况,我们尝试在现有实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一门新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即科研心理学。在科学研究实践活动中,不仅要开展科学研究实践活动中心理学的研究,而且要扩充科研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研究的科学研究心理现象的脑机制,建立关于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脑与心智科学的学科。本书包括以下四部分:一、科研心理学概述;二、个体的科研心理学;三、团队和组织的科研心理学;四、社会的科研心理学。
学问是对思想的论证。学问不能没有思想,但做学问的要不是思想的能力,而是对某一思想论证的能力;智慧的增长主要不表现为思想论证能力的增长,而表现为对思想直接获取并举一反三地运用能力的进步。 《战略学札记》是北航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的新着,由海洋出版社于2018年5月出版,取名《战略学札记》,并不能理解为作为学科的“战略学”札记,而是作为战略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全书内容丰富,包括心得、史鉴、治学、笔记、人物、人生、文艺、字词等方面,形散神不散,记录了作者的思想历程。看作者其他大部头着作有利于培养做学问的能力,但做学问毕竟是少数人的事;而读这本札记的好处则是可将其中的思想火花直接用于工作和研究。 全书以半百为节,与广大读者分享。 学问使人成熟,使思想久远;智慧使人美丽,使思想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旋法研究》主要内容:陆仲任文选,五度协和是民歌旋律的基础,谈“主题旋律”的构思,广东音乐琵琶曲《雨打芭蕉》探析,广东音乐旋法探讨,广东音乐音阶调式探讨,粤乐和声与多声部探索,粤乐旋法研究,中国古代五声音阶形成与发展的探索,陆仲任创作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