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绪聚焦疗法》中,情绪聚焦治疗原创作者之一莱斯利·S.格林伯格博士在本书回顾了这一疗法的发展脉络,阐释了表达情绪以及创造积极情绪怎样导致治愈。情绪聚焦治疗(EFT)重点强调了帮助来访者接纳、表达和调节情绪,以及赋予情绪意义和转换情绪等方面的策略。并且积极倡导:情绪改变在来访者成长和幸福的永恒或持久的改变中是必要的。
音乐疗法是新兴的创造性疗法的一种,音乐疗法具有其他心理疗法不可替代的优势。蕾切尔·达恩利-史密斯、海伦·M.佩蒂著的《音乐疗法》详细介绍了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产生背景以及具体的技巧。其优选特色在于针对各个群体制定了音乐治疗的策略,如儿童、成人等,同时提供了很多案例分析,非常具有阅读价值。对于有志于学习音乐治疗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师而言,本书是最恰当的入门书,同时适用于大学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学、临床医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专业的学生,对音乐治疗感兴趣的医护人员和心理工作者等。
面对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们的认知困难,向他们提供教育训练时,我们都需要完整而全面的理论方法。教育实践与心理治疗实践应该持续结合在治疗方案之中。 《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心理治疗与教育方法(第三版)》介绍了不同的理论方法,清晰地解释了如何将各种理论相结合,并重新定义了自闭症病理中经常使用的主要术语。同时,通过大量临床案例(其中大部分与小男孩弗朗索瓦相关),阐述了如何实施治疗,以及如何与家长合作等问题。
本书博采众家之长与作者自身十多年咨询经验的结晶,为读者带来姻、家庭、自身成长与咨询技巧的多重升华。 本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技术性,二是操作性,三是实用性。书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以及运用“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的解决途径。这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书,书中的一些理念更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基石:“改变来访者内心世界对人事物的认识,就会带来认知的不同,所有效果都来自于来访者心理状态的改变”;“下一代要比上一代更有资格、更有力量地把生命传承下去,心理辅导就是要把人的力量找出来”;“要让来访者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状态更好,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人生实现‘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给来访者更多的选择,而不是拿走他的选择”。这些理念追求的意义体现在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大众
本书通过代表人物、年代、核心哲学来区别心理治疗流派,关注心理治疗的情绪模式。我们采用这种方式作为探索情绪的框架,本身就是心理治疗,也就是说心理治疗的不同流派反映了情绪的不同分化形式。 不同观点的复杂性既反映了情绪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心理治疗所需努力的复杂性。如果心理治疗不兼顾这个多元性,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代表人类生活的情绪和需要的多样性。 督导关系和治疗关系之间的相似过程,证明需要重视情绪。尤其当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关系更加公开时,被督导者害怕在督导中被耻笑或暴露脆弱,督导者要有相应的协调。
本书分析了精神分析、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完形心理学对完形治疗理论发展的影响,讲述了完形治疗理论在临床诊断中面临的挑战与近期新发展,再次强调了当下、觉察、接触、图像形成、互动场域、整合等完形治疗理论核心观念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本书专门介绍了资深完形治疗师运用完形观念和方法处理酗酒、精神病患、儿童问题、夫妻关系、团体历程及环境治疗六个方面的应用体会。这是一本有关完形治疗理论与实务应用的进阶读本。
本书章对禅的文化内涵进行追本溯源,可以发现禅的诞生就是一台充满着变革和斗争,并且有传奇色彩的四幕戏剧。第二章解读禅的自然真谛。禅的治疗效果,就是要让人与真实建立融洽无间的关系,显示实事求是的精神。第三章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对《十牛图》进行新的解说,《十牛图》图亦禅,诗亦禅,含意深长地展示人的精神探索和人性磨炼的进程。第四章揭示了禅与现代科学的关联,同时证实了禅的科学性。第五章将禅学与精神分析学进行比较,它们具有共同的本质,即都是洞察人的生命本性的艺术,指出了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第六章讲述禅的心理治疗境界,论述心理治疗师要点亮别人心中的灯先要点亮自己的心灯。第七章着重讲生活禅,细述了茶道、居静、食疗、习武、书画和诗歌等艺术形式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本书中,作者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并以多年来临床行医的大量例证为依据,深入浅出地论证了轻松地、逐渐地减肥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通俗易懂,切实可行,是现今社会中受肥胖困扰的人们的一剂良药。
本书是国内本关于曼陀罗绘画心理治疗的专著,全书分为基础篇和专业篇。在基础篇中,简单介绍了曼陀罗绘画的历史,它与荣格、佛教的关系后,重点介绍如何绘画曼陀罗及怎样分析曼陀罗作品,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绘画方式及分析思路,作品里面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专业篇适合那些希望借助曼陀罗绘画进行深度自我分析的读者或打算把曼陀罗运用于心理治疗的咨询师们。作品重点介绍了曼陀罗绘画的理论:心理类型理论、荣格学派自性理论、自性化理论及曼陀罗阶段理论。然后,通过一名长期的曼陀罗绘画治疗过程,向读者真实地显示该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情况。
本书介绍了以正念和认知行为疗法、尤其是暴露与反应阻止法为基础的针对强迫症的整合干预策略,它将正念、认知重构、暴露和行为阻止技术地整合在一起,是一本操作性和实用性都极强的书。
何为正念?按照本书译者、著名心理咨询师顾歌先生的提炼,也就是指一种洞察当下的身心体验,无分别念、专注当下的一种状态。正念是一种被追求的理想状态,是达到身心*平衡的表现。这部在西方一版再版的著作,正是一部有关正念治疗法的经典之作。作者席尔瓦教授以自己多年的修习和心理临床实践为基础,萃取佛教心理学的理论精华,结合西方的心理学、哲学以及古代智慧,全面探讨了正念情绪聚焦疗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心理咨询实践中的应用。作为一部内容丰富、论述权威的心理学著作,本书既可为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业学生或心理自助者提供指引,也可供一般读者提升身心境界之用。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创伤的主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创伤?特别是如何面对别人的创伤?尤其是大规模群体性创伤? 这是本书要回答的三个重要问题。作者借助丰富的叙事实践经历、深入的思考与精巧的编排,为读者呈上一份思想的盛宴,对重大群体灾难中叙事实践的方式、生命之树、生命之队、民俗文化、艺术化生活、超个人心理学等诸多重要的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每一章都是叙事治疗创造性的运用,收集了许多新的叙事实践的元素。书中特意运用了一些容易实践的方法,适用于孩子、年轻人和成年人。它们特别地回应了治疗师们提出的问题:在特定的环境中,一对一的咨询是不可能,也是不合适的,怎样用叙事的方法来帮助那些在困苦环境中挣扎的人们? 身为后现代主义三大治疗学派之一的叙事疗法,越来越受到追捧和认可,但还没有
我必须确定我不是在寻求一个成功的结果以满足我要制造变化和要有价值的需要。不是我是否觉得有价值,而是来访者是否真正地从治疗中获益。 我和来访者能达到的深入的共鸣是当我发现我们终都是这样的探索者的时候,即质询更能被社会接受的减少痛苦和增加满足感的这一人类目标,也就是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 这里我要阐明的是成功或失败的判断很可能是主观的。重要的是治疗师更客观地考虑怎样衡量成功和失败,怎样改善来访者的体验和怎样对他们的心理治疗的价值有自信而不是防御性的,这也是本书存在的理由。 本书是《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之一的《目标与结果》,书中具体研究了:哪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有效、 什么将一个人带入心理治疗、治疗师对评估的使用、来访者和他们存在的问题、存在一人本主义评估、心理治疗的目标是什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部分主要讲述了我在童年时期和青春期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和考验。在这一部分我将与大家分享自己在童年时期次重大的创伤,创伤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越战时期的影响,自那时起便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接着我又讲述了自己是何时以及如何开始遗忘这些影响并将它转化为我的优势的方法,以及后来我又如何重新习得这种转化方法。当然我不得不学会如何面对并处理其他的困难和挑战,当我像其他的美国年轻人一样,不得不面临越战时期的挑战时,我就更加深深地感到这种困难并身陷其中。在这一部分我叙述了自己一生中严峻的一个时期,对其他人来说也是如此。当我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时,我明白自己将付出何等代价的时刻也就来临了。正是通过这种折磨,我开始走上一种精神道路,随后获得了流亡生活中的那些经验教训。
音乐疗法是新兴的创造性疗法的一种,音乐疗法具有其他心理疗法不可替代的优势。蕾切尔·达恩利-史密斯、海伦·M.佩蒂著的《音乐疗法》详细介绍了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产生背景以及具体的技巧。其优选特色在于针对各个群体制定了音乐治疗的策略,如儿童、成人等,同时提供了很多案例分析,非常具有阅读价值。对于有志于学习音乐治疗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师而言,本书是最恰当的入门书,同时适用于大学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学、临床医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专业的学生,对音乐治疗感兴趣的医护人员和心理工作者等。
所谓的 问题 ,不过是 内在小孩 重播出来的记忆而已。倾听你的 内在小孩 ,生命中的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荷欧波诺波诺这套神奇的夏威夷心理疗法,透过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这四句话来清理我们的信息(记忆),让我们回归到零、回归到灵感的状态,因而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荷欧波诺波诺认为,所谓的 问题 ,不过是 内在小孩 重播出来的记忆而已。只要你为问题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与自己的内在小孩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他必定能给你意想不到的帮助,让你的人生更加圆满,继而遇见 真正的自己 。 继《零极限》《富在工作》《荷欧波诺波诺的幸福奇迹》之后,修 蓝博士在本书中与KR女士以对话的方式,探讨内在小孩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如何倾听自己的内在小孩、如何爱自己的内在小孩、如何取得内在小孩的信任,一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