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神经症禅学治疗的专著,在理论阐述方面本着不“过度诠释”和不“过度推演”的原则,把与神经症有关的精神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及禅学知识进行整合,力求雅俗共赏;在治疗方面,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护士、神经症患者及家属、心理学爱好者、禅学爱好者阅读和使用,也可供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等修身养性之用。
本书主要讲述了阿德勒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育儿方面的运用。阿德勒认为,如果能够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培养出具有共同体感觉的孩子,那么世界将会光明灿烂。这本书可以让家长学会如何给予孩子勇气,让他们成为积极正面的人,同时也分析了孩子的心理问题表现,分成了5个阶段:求表扬——求关注——争夺权利——伺机报复——自暴自弃,作者在每一个阶段都告诉了家长应该如何做、如何说才能避免孩子走到下一个阶段,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心理育儿书。
短程心理治疗又称“短程家庭治疗”,起源于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的心智研究所,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强调“改变”的必要,以方法简洁、疗效明确著称。本书介绍短程心理治疗的技术方法,包括基本理论及治疗的框架、技术、策略,通过三个案例,展示了该疗法的全景。本书是《困难案例的短程心理治疗》的姊妹篇,前者是短程心理治疗原理、技术的系统介绍,后者是短程心理治疗在困难案例中的具体应用,两者均是家庭治疗大师的经典之作,是学习短程心理治疗的之书。 本书适合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及其他相关人员阅读。
面对今日快速变迁的世界,有些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走哪条路,但是有些人却在前行的路上停下脚步,陷入迷茫、迟疑和焦虑的困境。面对这些人,生涯咨询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生涯咨询是指咨询师应用专业的咨询技术,与来访者建立关系,并在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下,帮助来访者澄清生涯问题、了解自我特质和外在世界、运用有效资源、做决定、制订行动计划以及实践生涯目标。本书内容聚焦于如何对个体进行生涯咨询,在介绍生涯咨询的理念上,清晰呈现生涯咨询的阶段和步骤,举例说明生涯咨询中常用的策略与技术。同时,强调全人生涯的整体观,重视工作与其他生活角色的交互影响。
由杨方峰丛书主编,英国戴维·泰勒主编,黄淑清、黄郁心等合译的《谈话治疗(Taviock临床中心的理念和实践方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一书展示了Taviock临床中心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内容涉及:心智的起源、游戏、儿童是纯真无邪的吗、成长如何发生、心智从哪里产生、爱、做梦、团体、工作等。 本书是配合英国BBC电视台所拍摄的《Taviock临床中心》系列影片而写的。Taviock临床中心是一所隶属于英国国家卫生署(NHS)的心理健康机构,治疗病人并培训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考察了临床情况中,当病人无法避免地处于“看见”或“被看见”的情境中时,如何依靠“精神避难所”来保护自己免受难以忍受的折磨,导致分析进展受阻,以及当他们开始从精神避难所的保护中走出来时,所面临的与“看见”和“被看见”有关的焦虑和挑战。 继本书《精神避难所》(Psychic Retreats)之后,约翰?斯坦纳再次深入探究了这一领域,他对那些建立和维持精神稳定的防御机制进行钻研,并解释了其背后复杂的动机网络。成为他人注视的对象时感觉是怎样的?被羞辱的感觉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力量感和目标感? 哪些话语可以帮助绝望的病人感到被理解?斯坦纳基于弗洛伊德、梅兰妮?克莱因、罗森菲尔德等人显著的研究贡献,从“尴尬、羞耻与屈辱”“无助、权力与支配”和“哀悼、抑郁症与强迫性重复”三个方面,进
本书是一本将认知行为疗法的内容和步骤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大众的书,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道路上一道的里程碑。Greenberger和Padesky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为读者们提供了一系列引导问题、提示和工作表,作为逐步改善的工具和方法。
对于听婴幼儿而言,小的事件就会造成创伤。而经历过创伤的儿童会面临着许多成年后的情绪、行为和社交问题。持续的研究结果表明,创伤会影响神经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其对儿童早期的创伤干预。本书介绍了一些基础的疗法,可以预防创伤经历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显著改善儿童未来的发展状况。
美国近期调查显示,边缘型人格障碍影响着约6%的群体,约17个人中便有1人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 《告别紊乱的人生:写给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及其家人的自救书(修订版)》以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把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方方面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让你理解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非常难懂的那些概念: 边缘型人格障碍到底是什么? 有哪些治疗和药物可以应对这种痛苦? 这种疾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作为家庭成员,可以如何提供帮助? 教你掌握妥善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关键要素: 找到一个主治医师; 确定非常适合你的护理级别; 评估你的用药需求并选择对你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类型; 患者必须学会依靠必要的自律来完成需要完成的事情; 非常重要的是,患者要鼓励并允许家人学习如何好好地帮助自己。 当
这是一本介绍积极艺术治疗理论与实践的心理学著作。全书概述了一种清晰、系统的方法,将积极心理学与艺术治疗结合起来,调动来访者力量全心参与,识别自身优势和积极的情绪,创造心流体验,建立治愈关系和增加叙事能力,阐明生活目的和意义。全书集临床分析、的艺术研究、问题讨论于一体,帮助治疗师将艺术治疗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以及引发他们对自己和专业发展的思考。同时,全书有丰富的积极艺术治疗指令清单,强大的术语表以及优势和价值清单,供读者参考使用。
“所谓的自我成长,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处理各种各样人生问题的老司机”,对精神分析师来说,就是要能灵活地处理来访者各种各样的问题。《灵动的咨询:分析师的精进成长》系统讲解了心理治疗的专业设置,重点碰撞了分析师在实操中遇到的一些重点与难点,是送给每一位分析师的自助成长手册。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神经症禅学治疗的专著,在理论阐述方面本着不“过度诠释”和不“过度推演”的原则,把与神经症有关的精神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及禅学知识进行整合,力求雅俗共赏;在治疗方面,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护士、神经症患者及家属、心理学爱好者、禅学爱好者阅读和使用,也可供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等修身养性之用。
在各种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中,格式塔心理咨询是整合理论的先锋,正因为如此,它可以在发展过程中继续实现新的整合。本书是作者基于在我国多年实践格式塔心理咨询的经验,结合格式塔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而写,既讲述理论,也有案例辅助。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即理论篇、概念篇、技能篇和应用篇。理论篇主要介绍了格式塔心理咨询的理论背景及其与各主要流派的关系,为理解格式塔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干预技术奠定基础。概念篇探讨了格式塔心理咨询的核心概念,从理论出发,连接实践中的干预技术。技能篇阐述了格式塔心理咨询的核心干预措施,形成实践干预的工具箱。应用篇落实到格式塔心理咨询在实际咨询、危机干预及督导中的应用,示范了从技术到应用的过程。最后还附有三个相对完整的案例对话,并且配有理论解读,可以让读者真实感受格式
《系统式心理治疗工作手册》从临床实践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系统式思维指引下的家庭治疗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工具。比如:系统治疗师的立场,如何通过观察准备会谈,如何处理搜索到的海量资料,如何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如何在治疗中有效地行动,以及最后如何再重新回到治疗师的立场上来等。 全书分为六章,具体为“窥探百宝箱:工具类型和用途”、“探索、观察、开始”“处理、分析和视觉化信息”“决策:准备合同、设定目标和计划干预”“行动:干预和陪伴过程”“系统治疗中的立场、价值观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