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经、正在或将要面临所爱之人的患病离世。 当鹣鲽情深、相濡以沫的伴侣突患癌症,该如何面对,如何劝慰? 当生命渐逝,注定无法阻止,该如何了无遗憾地告别,好好陪伴爱人后的时光? 当永失吾爱,生活灰暗绝望,该如何坦然面对孤独,疗愈哀伤? 本书是心理学大师亚隆夫妇献给对方的后礼物,它是对爱人后的告白,更是一场振聋发聩又温柔万分的死亡教育,充满了对芸芸众生的拳拳关怀,以真挚的记录和觉察,揭示生命、死亡、爱与存在的意义,为同在受苦的人们带来一丝抚慰。 欧文 亚隆: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正处于大多数同时代人都已经过世的年龄。我们现在每天都知道,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是有限的,极其宝贵。 73年前我就爱上了她,近我们才庆祝了65周年结婚纪念日。我知道,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一直深爱着一个人,是非常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系统阐述了时尚领域中与消费心理、消费者行为相关的概念,消费者人格特征和时尚内涵,时尚沟通和决策,以及伦理和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将消费与时尚相结合,探讨时尚对人们消费的影响,这种分析的视角对于学习消费心理学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同时也适合那些热衷时尚的广大普通读者阅读。
古斯塔夫 勒庞 (Gustave Le Bon,1841-1931),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被誉为 群体社会的马基雅弗利 ,著有《乌合之众》、《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与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其中1895年出版的这本《乌合之众 群体心理学》是他的代表作,于2010年被法国《世界报》列入 改变世界的二十本书 。
《乌合之众》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已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本书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的统冶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本书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它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它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这是一本写给 有智慧的普通人 的书。 20世纪50年代,罗杰斯成名以后在各地作演讲,本书即主要根据这些演讲和未发表的文章整理而成,体现了罗杰斯的基本思想。 本书包括罗杰斯与各种各样群体的对话,对人们善意的提问和攻击性的挑战的回答,主题涉及罗杰斯的个人背景与生活经历、关于助益性人际关系尤其是治疗关系的实质和要素、个人形成的方向以及过程、人生哲学的讨论、对心理治疗的研究,还包括当事人中心治疗观在学校教育、家庭生活、企业组织沟通甚至国际关系领域的应用含义。
《爱、性欲与母权》主要从母权、性别与性欲以及爱三大方面展开讨论,其中母权主题参考和分析了巴霍芬的理论,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母权理论的现代意义;针对性别和性欲则主要关注两者的相互关联及其对性格的影响;最后在探讨爱与社会性格的关系时,弗洛姆剖析了自私与自爱的差别,并提出经典问题: 我们还热爱生命吗?
本书是性心理学方面的里程牌式的著作,是霭理士选材严格、文采秀丽的煌煌巨著《研究录》的 普及本 ,是一本教科书性质的著作。霭理士原本是将其目标读者界定为普通的临床医生和医学院学生的,但由于性这个题目关系到每一个人,所以它后来的实际读者远远超出了医学界的范围。
艾里希 弗洛姆在七十岁时,应德语作家汉斯 于尔根 舒尔茨的邀请,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谈。谈话中,弗洛姆围绕 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 梦是全人类的语言 以生命的名义 人是谁? 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关于消费主义、依恋关系、父权制度等主题的剖析极具现实意义。
《释梦(汉译名著本)》作者弗洛伊德认为在精神活动中,梦起了主角作用。心灵的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 里比多 ,主要指性驱力,是一个不固定的、可塑的力量,可因为过剩而成为困扰的力量。这个力量必须释放出来才能得到快乐和防止痛苦,因此它就要寻找一切可能找到的出口。如果不能靠直接动作来得到满足, 里比多 就会通过精神渠道寻求释放。或者用 释梦 语言来说,这欲望能用在想象中实现欲望的方式来求得满足。弗洛伊德宣称,所有的梦,即使带有焦虑色彩的恶梦,也都是满足这类欲望的手段。
《科学与人类行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心理学经典名著。本书详细阐述了关于人性的科学理论以及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的可能方式,充分体现了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书中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试图用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来解释所有这些方面的人类行为,其反对从有机体的内部寻找行为的原因,在肯定遗传素质作用的同时尤其强调重视后天环境条件对有机体行为的塑造作用。 全书既有科学严谨的哲学思辨,又有细致巧妙的实验分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经典著作。
《改变心理学的40 项研究》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导论性书籍和心理学研究类著作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40 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全书分为十个专题,分别为: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意识和知觉,条件作用和学习,认知、记忆和智力,毕生发展,动机和情绪,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以及人类互动和社会行为。 自1992 年首版以来,《改变心理学的40 项研究》一直是备受推崇的心理学畅销书,成为世界各地许多大学和中学的参考教材,且已被译为6 种语言。作者罗杰 霍克不仅是一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教育家和作家,他用自己简练的思维和生动的语言,将 枯燥的 心理学经典研究,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阅读此书,会让你感到心理学将不再 枯燥 ,不再 远离实
克恩伯格在这本书中深入探讨了伴侣关系的内在动力。他在描述性和爱的生理与心理社会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追溯了性和爱的体验的起源与性质,探索了伴侣双方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感互动,以及他们在无意识中激活的超我互动。另外,由于伴侣们对性和爱的体验往往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也探索了伴侣与群体间关系的本质。 在本书中,克恩伯格自始至终同时审视了正常与病态的爱情模式,包括自恋、施受虐和攻击性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拓展了我们对爱情关系的理解。
现代科技的巨大跃迁,给人类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富足。然而,正如歌德所说: 哪里有光明,哪里就有阴影。 在大工业和大众媒体的裹挟下,人变得千篇一律,个人的面孔越发暧昧不明,大众逐渐取代个性。 出于这种担忧,荣格在他生命的晚期写下了《未发现的自我》。在这本经典小册子中,荣格分析了工业社会是如何侵蚀人的个性,古老的欧洲文明为何无法阻挡这股潮流。在荣格看来,通过探究人的潜意识,精神分析师将激活那个被大众所遮蔽的自我,也重新唤起了那个古老的命题 认识你自己!
《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全书分为两卷。 *卷是 作为一种科学的心理学 。其中*章探究心理学的概念与目的,阐明了现代心理学与古希腊 灵魂论 的实质性关联及形式上的区别,指出心理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核心地位。第二章到第四章详细探究心理学的方法。与同时期的新康德主义理性-规则心理学不同,布伦塔诺阐明了科学心理学必须建基于经验基础之上,这种经验并非外在的观察经验或事后的反思经验,而是当下明证的内觉知经验。所有心理学规律都需归结到这种经验才能得以奠基和确立,当时开始流行的以冯特为代表的实验心理学也不能例外。以此为基础,他指出当时各种心理学方法及研究的可取之处与不足。 第二卷是 心灵现象总论 。其中*章用意向性原则及内觉知原则区分了 心灵现象 与 物理现象 。第二、三章详细探究 内意识 或 内觉知 ,并在与
在这部初于 1971 年出版的 20 世纪思想里程碑式的著作中,斯金纳对人类和社会做出了明确的陈述。 《超越自由与尊严》认为只有更为有效地处理人类行为,才能解决当今世界的问题。书中提出,我们必须大刀阔斧地修正传统的自由与尊严的概念,虽然这两个概念在我们反对多种暴政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现在它们却使得我们一直采用惩罚的手段,从而阻碍了更为有效的文化习俗的发展。 斯金纳对行为展开了广泛的实验分析,在大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反对传统上根据心理状态、情感及其他心理特性来解释行为的做法,认为只有在遗传素质与个人经验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找到对行为的解释。不要把自由和尊严当成一种个人特性来加以提倡,而应把注意力放在人们生活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上。要想实现获得自由与尊严的传统目
本质上,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要接受心理检查。个人的生活方式是由社会决定的。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超越弗洛伊德:从个体到社会精神分析》中涉及对社会现象的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方法的对比、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无意识、弗洛伊德的理论发现及其局限性等主题。 本版本由弗洛姆长期助手雷纳 芬克(Rainer Funk)亲自编辑修订并撰写前言。
本书包括:绪论 心理学的现状;定律的构成与情境的陈述;生活空间陈述的概念;心理生活空间的内容与外延等内容。它以20世纪心理学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派、一家、一人、一说为原则,涉及到的流派有元素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策动学说、格式塔原理、精神分析、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等。从每一liu派或家系中选出一位创始人或代表人物的学说,从中可以看到这些学说对20世纪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它们自身的地位和成就。本书理论丰富,观点别具一格,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在美国,每年都有数百名被告仅仅因为一个公民的法庭证词而被定罪。虽然心理学家几十年来一直怀疑目击者可能非常不可靠,但新的证据毫无疑问地表明,陪审团大大高估了目击者陈述的可信度。这是一个法律体系尚未解决或正视的问题。正如李昌钰所说,法庭上40%的证人提供的证词与事实有偏差。 在《目击者证词》这部经典作品中,伊丽莎白 洛夫特斯从心理学角度对法庭上目击者记忆的可靠性提出了异议。她从容易导致目击者出错的基本要素开始,如恶劣的观察条件、短暂的接触和压力,然后转到更微妙的因素,如期望、偏见和个人刻板印象,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实验揭示了如何从询问的方式上彻底改变目击者的记忆,如何巧妙地植入新的记忆。 本书曾荣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APF)国家媒体奖(National Media Award),其中的实验曾入选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在
本书是弗兰克尔*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系统阐述了意义治疗学的三个理论基础,即意志自由、意义意志和生命意义。意志自由是人类的一个特征,属于人类经验直接给予的东西。意义意志是人类运用自己的精神自由,通过自己的选择,战胜环境的限制并努力去探索人生的意义。生命意义包含在个人的生活经验之中,寻求生命的意义是每个人的责任,即使面对痛苦、罪疚和死亡时也应该如此。书中还特别提出了人发现生命中的特殊意义就是心理愈合的过程,心理治疗中重要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本书不仅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我们每个人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都有重要的启示。
本书是由罗杰斯的学生和同事从其一生的16本著作和200多篇论文中精选而成的,编者与罗杰斯之间既有工作上又有情感上的密切关系。 无论是罗杰斯有关治疗、个人成长、教育、科学、哲学、社会问题等方面的见解,还是有关他个人的经历都在本书中展现了出来。 这些论著的时间跨度从1942年其成名作《咨询与心理治疗》到1987年离开人世,还包括一些以前从未发表过的文章。通过这本书,我们得以全面地了解罗杰斯宏大的思想体系和独特的生命历程。
本书是美国心理咨询界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导论性。在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心理咨询的历史和职业基础、心理咨询的过程和理论、不同情境中的核心心理咨询活动以及特殊心理咨询活动。书中众多鲜活真实的案例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心理咨询的情境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个人反思 栏目能够使读者批判性地思考一些关键问题。通过本书,作者强调了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以及心理咨询师如何认清自己的角色。无论是对于心理咨询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新手,本书都极具参考价值。
《爱与意志》是当代著名存在心理学大师、美国心理分析家罗洛 梅的一部精彩佳作,一问世就风靡世界。《爱与意志》以高屋建瓴之气度,妙趣横生地描绘了人类本能之一的爱与意志的科学规律,从心理学、社会学、未来学的深度与广度,剖析了各种病态的爱欲。书中还列举了自古希腊神话传说时期至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尤其当代社会的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科技、宗教等各个领域里大量丰富的实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论证观点,揭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