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今注今译》为著名道家研究学者陈鼓应先生的力作。本书以华亭张氏所刊王弼本为底本,吸收了历代《老子》研究的成果,对《老子》一书做了详细的注释与分析,对前人的《老子》注疏也给予了评价,并加以今译。本书内容翔实,深入浅出,译文流畅,注释准确,是阅读和研究《老子》的重要参考书和经典读本。
尚荣译注的《洛阳伽蓝记》是北魏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街之重游洛阳,追记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感慨历史变迁的一部记叙性作品。其内容以记录洛阳佛教寺庙为主,同时它又记叙了当时许多政治事件、重要人物、风俗地理、传闻故事等,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还原了历史事实,对正史中记载的不足具有补益之功,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部优秀的历史地理名著,又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后世将《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颜氏家训》并称为我国北朝时期的三部杰作!
《四书章句集注》为朱熹z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该书训诂文字,疏通文理,注重义理阐发,从整体上探求与把握儒学精义,堪称解读《四书》的经典之作。元仁宗元祐时期,该书被钦定为科举考试的教材,明清沿用,对中国以至东亚地区影响深远。朱熹用了大半生心血完成该书,四十余年 改犹未了 ,临终前还在修改《大学 诚意章》的注,诚可谓 毕力专研,死而后已 。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四书章句集注》以清嘉庆十六年吴县吴氏父子校刻本为底本,用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大字本校勘。今据《新编诸子集成》繁体字本改为简体横排,收入 中华国学文库 。
老子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学术名著,历代注释者甚多。河上公老子章句是现存老子注本中成书较早,影响较大者。但是,关于此书作者及成书年代,古今中外的学者虽已作了大量的考证,至今仍聚讼纷纭。下面我们就此书作者、时代、思想内容及版本情况略作介绍。 河上公章句相传为河上丈人或河上公所撰。西汉司马迁早提到河上丈人,史记乐毅列传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膠西,为曹相国师。据史书记载,上述河上丈人的弟子乐瑕公、乐臣公、盖公,皆系战国末至西汉初年的著名隠士,遊学齐国,以黄老之学显名于世。战国后期的齐国,正是黄老道家学派兴盛之地。河上丈人作为黄老学派的一位祖师,盖亦为战国时
《性命圭旨》是明万历中后期出现的丹书,未知撰人,分元、亨、利、贞四集。元集详述内丹修行的基本原理,主张 性命双修 ,强调身心缺一不可;亨、利、贞三集分别阐释了修行的九大口诀,如涵养本原、安神祖窍、蛰藏气穴等等,层层深入、实践操作性强。另外,每一小节下均有图版,以文配图,文图双显。 本次整理,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郑振铎原藏明万历乙卯本为底本,以国图藏明涤玄阁主人程于廷天启二年(1622)递修本、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吴之鹤本、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抄本、国图藏清康熙八年(1669)潘水臣本、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棣鄂堂本等为校本。校注时,广泛采纳各类道教典籍,尤其是明代思想家林兆恩著作中与本书相近的内容,一一罗列出注,力求阐明思想来源及发展脉络。
本书以元初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校以历代刊本多种,由著名学者逯钦立先生校注整理。全书收陶渊明所作四言、五言诗五十六首,赋、辞、记、传、赞、述、疏、祭等文十二篇,并收入校注者专论两篇:《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和《关于陶渊明》,对陶氏的生平及文学创作作了深入研究探讨,是一部适用于专业学者及大众读者的完善的陶集今本。
《养性延命录》,梁陶弘景撰,二卷。上卷叙教诫、食诫、杂诫、祈禳等项,下卷述服气疗病、导引按摩、及养性延命的理论与方法。书中引用古籍三十余种,对道教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做了较系统的论述,特别强调 我命在我不在天 ,即通过人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可以延年益寿乃至长生。本书系南北朝道教养生学的重要著作。此次整理,以《道藏》本为底本,以《云笈七签》本为校本,并参考了前人校勘成果。本书主体由本经、校勘、注释三部分构成,并附录《太清道林摄生论》、《太清经辑注》两篇文献。
《庄子》一书,晋时极受重视,注家众多,其中以郭象注受欢迎。郭注重义理,对庄子思想颇有发挥。唐人成玄英在郭注基础上,对书中的史实典故、人物地名、字词音义等重加考释,内容翔实,亦有章句串讲,是研读《庄子》之书。《中华国学文库:庄子注疏(精)》为简体横排本,收入 中华国学文库 丛书。
王弼《周易注》是义理派易学方面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学者研究易学的常备书。王弼注多引老子思想释义,重视对义理的阐释,文字简约精当。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所作校释,考证文字的准确性,对字义、字音多有阐发。《周易略例》阐述解易方法,对易学研究者及爱好者有指导意义。书末附有韩康伯对《系辞传》以下各传的注解。此次推出的整理本,简体横排,版式美观大方,非常方便研读者使用。 1.《周易》注解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代表作,学《易》必*书; 2.北大哲学系著名教授楼宇烈校释; 3.简体横排。
《黄帝四经》,春秋战国时期帛书,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作为《老子》乙本前的古佚书而举世瞩目。包含《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它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关尹子》,据传为春秋时期关尹子著。关尹子字公度,名喜,曾为关令,与老子同时。老子《道德经》五千言,系应其请而撰著。《关尹子》大要在贵本重神,清静自守。其书文辞博丽,深远隽永,充分体现了 道 的内涵,极宜修身养性。今本《关尹子》,分为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共九篇。《尸子》,战国时期商鞅的重要谋士尸佼著。尸子对道家思想多有继承和发展,同时热衷于治国理政,一生中对于社会改革、对于哲学思想都有重大的贡献。
《傷寒論》系漢張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中醫經典著作,為歷代習醫者必讀之書。但該書年代久遠,文字古朴,為便於讀者習研,特編《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傷寒論校注》,名曰《傷寒論校注》。 《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傷寒論校注》以明趟開美摹宋刻本為底本校注而成。全書共十卷。卷一為辨脉法、平脉法;卷二為傷寒例、辨痓濕暍病脉證、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經病脉證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亂、陰陽易及汗吐下諸可諸不可脉證并治。每卷各專論均有 提要 ,鈎玄全篇大意宏旨。各條設 校注 對原文逐條進行校注,正字形,辨訛誤,明字音,釋辭句,訓詁解難。設 按語 ,對原文探微索奥,闡發新義。正文前附 校注說明 介紹《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傷寒論校注》版本和校勘方法;書末附有 校注後記 ,文
本书以刘钊教授《新甲骨文编(增订本)》为主要依据,收录甲骨文中已释的常用字。字典以释字(现通行汉字)为单位,一个字头下,收录对应的多个甲骨文字形,并标明出处,同时指出该字头在书法书写中可以通用为哪些字,因而无论是学术检索,还是书法家参照字形,都便捷而可靠。书前首列体例严谨、要言不烦的编写说明;次列《字形出处简称表》,陈明字形来源,既有经典著作如郭沫若《甲骨文合集》,也有z新成果如2018年《考古》杂志所刊论文。书后附拼音、笔画两种检索方式,末有刘钊教授所撰后记。 本书既可作为专业研究者便于翻检的工具书,又可作为初学者熟悉甲骨文的入门阶梯,还可作为广大甲骨文书法爱好者书写甲骨文时的案头。
《黄帝内经灵枢》一书是中医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之一。全书运用阴阳五行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阐述了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对经脉、腧穴、针刺及营卫气血等,均有独特的发挥和系统精详的论述。 为了便于读者对《黄帝内经灵枢》原著的阅读和掌握,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编写的这本《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3版)》对原文进行了校勘、注释、语译,并对每篇增加题解、本篇要点等内容,对于原文中重要理论和主要论点则增补按语,提示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3版)》使文简义深的《黄帝内经灵枢》原文通俗易懂、浅显明了,易为读者掌握和运用,是阅读和研究《黄帝内经灵枢》的重要参考书。
徐正英、邹皓译注的《春秋穀梁传(精)》为儒家经典 十三经 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榖梁赤,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晋人范宁撰《春秋榖梁传集解》,唐朝杨士勋作《春秋榖梁传疏》,为清人阮元《十三经注疏》所收录。《春秋穀梁传(精)》在西汉宣帝时曾经盛*一时,是研究先秦到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寿世保元》是继他的《万病回春》等书之后的又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也是集中反映和体现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一部高水平著作。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寿世保元》十卷,脏腑、经络、诊法、治则、药性、病证(内外妇儿)、方剂、民间单验方、急救、气功、食疗、养生、杂治、救荒本草、灸法等内容无所不包,其中有很多是 内府之珍藏,方外异人之秘传 ,有些是他 百投百效 的治疗经验,读起来真正感到是一部切切实实的好书,难怪刊刻后被医家所推崇而广泛流传。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寿世保元》名曰 寿世保元 者,意为保得人身之元神、元气,从而达到 仁寿之域 。书中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学术观点,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人们治病、防病和养生的方法。兹点校出版,更适合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及广大群众阅
《诗经诵读本》(插图版)是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配套读本 之一,专为4 12岁的青少年儿童编写,我们依据版本收录《诗经》全文,并附有拼音,对难字、难词、难句做了精炼、准确、易懂的注释,同时,配有大量与文字密切关联的图片,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品味经典的魅力。
本书为《锺吕传道集》、《西山群仙会真记》和附录 題施肩吾撰其他丹经 三部分内容的合刊。 (一)《锺吕传道集》,全书共十八节,分别是《论真仙》、《论大道》、《论天地》、《论日月》、《论四时》、《论五行》、《论水火》、《论龙虎》、《论丹药》、《论铅汞》、《论抽添》、《论河车》、《论还丹》、《论炼形》、《论朝元》、《论内观》、《论验证》。全书以钟离权与吕洞宾师徒问答的形式,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炼形、炼气、炼神为方法,系统完整地论述了内丹术的要义。 此次整理,以明《道藏》本为底本,以《道藏辑要》本和《道藏精华录》本为校本。有关《锺吕传道集》的书目著录资料和底本之外的序跋题记均收作附录。 (二)《西山群仙会真记》,全书五卷,每卷五篇,取五行正体之数,共二十五篇,从 识
《智囊》是一部公认的处世奇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书中辑录了从先秦到明朝,历代古人的智慧故事,既涉及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包含士卒、漂妇、仆奴、农夫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这些内容选自明代以前各类史籍文集、稗史笔记,内容博大精深,思想丰富多彩,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周易注(附周易略例)》主要讲了:王弼字辅嗣,魏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人,生于公元二二六年(魏黄初七年》,死于公元二四九年(正始十年),是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者之一。 魏晋玄学发生于魏正始年间(公元二四○二四九年)。当时,在一批执政者和知识分子中,以极大的兴趣反复讨论关于有无本末体用等理论问题他们以老子和周易为论理的基本思想资料,崇尚虚无,出言玄妙,因而人们称这种讨论为[玄谈气有所谓]正始玄风一之称(以后,老子、庄子、周易三书被称为[三玄],一时成为知识分子必*之书)。
《道德经注释》是清代著名的道教内丹学家黄元吉所作,黄元吉以精深的学养透彻阐发道的全体大用,将内圣外王之学和千古口口相传的返本还原之法融为一炉,宣泄于《道德经注释》之中。《道教典籍选刊:道德经注释(繁体竖排版)》特点是: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尤其是,该书融儒入道,因道弘儒,而能浑然一体。《道教典籍选刊:道德经注释(繁体竖排版)》作为一部重要的内丹典籍,其文献价值和思想特色不容忽视。《道教典籍选刊:道德经注释(繁体竖排版)》整理者于点校之外,还对重要的字句做了注解。
蒋捷《竹山词》现存九十三首又一阙,从内容角度可以大致分为漂泊词、节令词、题咏词、记梦词、惜春词、赠答词、言情词几类。比兴手法的妙用,语言的锤炼出新,开放的词风,广采博收融汇众家,终于自成一家,是《竹山词》艺术表现上的引人注目之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次整理,对《竹山词》现存的九四首词作,逐篇加以疏解,并汇集历代评语置于篇后。书末附录蒋捷存目词、诗文辑佚、传记资料、题跋叙录、总评、历代重要选本收录篇目、研究论著目录等内容。
《余嘉锡著作集: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繁体竖排中文)》以 辨章学术 为核心,建立了自己的目录学体系。对目录书的体制、目录学的源流、历代目录书的类例沿革阐述甚详,举出目录学的体制有四种类型:一为篇目,考一书之源流;二为叙录,考一人之源流;三为小序,考一家之源流;四为版本序跋,考一书之源流。此次出版,重排根据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63年本。《古书通例》是一部从宏观角度研究古籍的专著,对于汉魏以前的古书,经过探微索隐,详加考证,分析归纳以阐明古书的通例。全书分四卷:一为案著录,二为明体例,三为论编次,四为辨附益,由此指出了研究阅读古籍的门径。本次出版,重排依据的版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古书通例》。
《孔子家语》是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资料汇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之书,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物、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本书是《孔子家语》的全译全注本。此本以《四库全书》本《孔子家语》为底本,在译注时,参校《四部丛刊》本,及又见于《史记》、《礼记》等书的相关篇章。分段则据《四部丛刊》本。本书是在研究基础上撰成的,每篇提要精练概括,注释详尽准确,译文通俗流畅,前言也别有见地,是可读可参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