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德棻所撰《周书》虽以 周 题名,实际上 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 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 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 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 西魏、北周历史*基本、*原始的一部史书。
《印光法师文钞》是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的书信、论、记、疏跋、法语以及杂著等文字的汇编。自1912年印光法师于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潜修,高鹤年居士将其四篇文稿刊登于《佛学丛报》后,龙天推出,应世弘法。先有徐蔚如等民国大居士,后又有德森法师、罗鸿涛等,欲报印光法师法乳之恩,故集成增广、续编、三编,计文钞十卷,共一百余万字,是近代以来流通量*、流通面*广的佛教著作之一。 大师之《文钞》是末法时期众生黑暗中的明灯,苦海中的舟航,往生成佛的路标。今人学佛,如不依《文钞》之教诲,实无入手之处,成就之时。故当今佛门大德,皆普劝学佛之人,当读《印光法师文钞》,并依之修行。 本书共分四册,收录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四卷、《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二卷、《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四卷以及《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一卷,以现
《诗经》又称《诗》,是我国现存部诗歌总集,所録多为先秦民歌,相传原有三千余篇,后经孔子删订,成为今天所见的三百零五篇。这些诗歌,根据音乐风格和采诗地域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分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和《豳风》,“雅”分《小雅》和《大雅》,“颂”分《周颂》、《鲁颂》和《商颂》。根据所载内容不同,它们又可分为婚恋诗、战争诗、徭役诗、农事诗、宴飨诗、祭祀诗、怨刺诗等。 《论语·季氏篇》称“不学《诗》,无以言”,《阳货篇》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羣,可以怨”,可见,在孔子时代,《诗》已经很受重视。到了汉代,它被列为官
中华经典诵读 系列图书的《论语》排版醒目美观,采取题解、原文、注音、注释和译文相结合的形式。原文依据优良底本,采用醒目的楷体大字,全部加注规范的汉语拼音,注释细致精准,不仅解释疑难字词,交代出处典故,并对疑难的句子进行串讲。凡原文中的字有对应繁体字的,在其下面一行用小号字体标出其规范的繁体字,让学生初步识认繁体字。
这套《白话佛学文化小经典》遴选的都是影响较大的经典,可以说是了解和认识佛教的基础入门读本。具体包括《心经、金刚经》《地藏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普贤行愿品(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其中,《心经、金刚经》是人人熟知的、zui具代表的经典;《地藏经》是佛教经典中的 孝经 ;而《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普贤行愿品(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合称 净土五经 ,是净土宗的根本经典。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叶玉麟所著的关于国学经典释读的著作,十分盛行,其通俗和易读性,称得上是释读国学经典的典范,成为了一般读者学习国学的基本读物。可惜后来竟被忽视,难得重新出版。此次出版的便是叶玉麟先生那时所著的《白话译解墨子》。本书用通俗的白话语言,逐段逐句的将古语《墨子》进行了译说,对相关词句和典故做了通俗的注解和诠释,今天看来,仍然是学习国学经典著作较为适当和适于阅读的读本。
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湖南善化人。光绪八年中式举人,后绝意仕进,以讲学、著述终老。皮氏精治《尚书》,考证经文,彰显奥义,于“伏学”尤具畅微抉隐之功;兼攻“郑学”,深究古礼,疏通两汉今古两家经注传笺,一以扶翼西京微言大义之学;晚年融贯群经,创发大义,出入汉、宋、今、古之间,以其治学主张和成就,使今文义例之学、典制之学和经世之学融为一体,成为清代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之一。皮氏又力主“通经致用”,通达古今之变以救济时艰,见证、参与晚清湖南新政的历史进程。他既是清代今文经学史上的一位关键人物,也是晚清变法和湖南改革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皮锡瑞的著述,计有已刊诗文五种十六卷、经学论著二十四种一百零二卷、蒙学教材一种二卷、未刊手稿及后人所辑皮氏遗稿九种,另有若干诗词、书札、
虞万里主编的《经学文献研究集刊》前身为上海 社科院《传统中国研究集刊》,在学术界享有一定声 誉。集刊体现了海内外经学研究和文献研究的优秀成 果。第十二辑开始更名为“经学文献研究集刊”。内 容包括古代官制研究、文献研究、司马迁史记研究及 整理、音韵研究、礼学研究等方面发表的*的研究 成果,学术价值很高。 本书为第13辑。
1.本书所列《尚书》经文,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的《尚书逐字索引》为底本。《尚书》经文之标点,问或不从《尚书逐字索引》,而参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整理本或其它《尚书》注本酌予修订,修改处不逐一加注说明。 2.本书校录先秦两汉典籍所见《尚书》异文,是按《尚书》篇名次序分句或语段罗列,异文所据版本及卷页参见本书“征引书目”。 3.每条经文下所列诸书异文,是按《四库全书总目》所列书序分经、史、子,集依次排列,详见本书“征引典籍次序表”。 4.如某条经文的异文于某书出现超过一次的,相同的异文便按其所在该书的篇章或卷数先后排序。 5.如某条经文的异文前后的内容分别见于某书,则见于该书异文的前后内容,便按其在经文的先后位置排序。 6.某书所录异文,如与经文相同的,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