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文钞》是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的书信、论、记、疏跋、法语以及杂著等文字的汇编。自1912年印光法师于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潜修,高鹤年居士将其四篇文稿刊登于《佛学丛报》后,龙天推出,应世弘法。先有徐蔚如等民国大居士,后又有德森法师、罗鸿涛等,欲报印光法师法乳之恩,故集成增广、续编、三编,计文钞十卷,共一百余万字,是近代以来流通量*、流通面*广的佛教著作之一。 大师之《文钞》是末法时期众生黑暗中的明灯,苦海中的舟航,往生成佛的路标。今人学佛,如不依《文钞》之教诲,实无入手之处,成就之时。故当今佛门大德,皆普劝学佛之人,当读《印光法师文钞》,并依之修行。 本书共分四册,收录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四卷、《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二卷、《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四卷以及《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一卷,以现
这套《白话佛学文化小经典》遴选的都是影响较大的经典,可以说是了解和认识佛教的基础入门读本。具体包括《心经、金刚经》《地藏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普贤行愿品(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其中,《心经、金刚经》是人人熟知的、zui具代表的经典;《地藏经》是佛教经典中的 孝经 ;而《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普贤行愿品(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合称 净土五经 ,是净土宗的根本经典。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叶玉麟所著的关于国学经典释读的著作,十分盛行,其通俗和易读性,称得上是释读国学经典的典范,成为了一般读者学习国学的基本读物。可惜后来竟被忽视,难得重新出版。此次出版的便是叶玉麟先生那时所著的《白话译解墨子》。本书用通俗的白话语言,逐段逐句的将古语《墨子》进行了译说,对相关词句和典故做了通俗的注解和诠释,今天看来,仍然是学习国学经典著作较为适当和适于阅读的读本。
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湖南善化人。光绪八年中式举人,后绝意仕进,以讲学、著述终老。皮氏精治《尚书》,考证经文,彰显奥义,于“伏学”尤具畅微抉隐之功;兼攻“郑学”,深究古礼,疏通两汉今古两家经注传笺,一以扶翼西京微言大义之学;晚年融贯群经,创发大义,出入汉、宋、今、古之间,以其治学主张和成就,使今文义例之学、典制之学和经世之学融为一体,成为清代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之一。皮氏又力主“通经致用”,通达古今之变以救济时艰,见证、参与晚清湖南新政的历史进程。他既是清代今文经学史上的一位关键人物,也是晚清变法和湖南改革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皮锡瑞的著述,计有已刊诗文五种十六卷、经学论著二十四种一百零二卷、蒙学教材一种二卷、未刊手稿及后人所辑皮氏遗稿九种,另有若干诗词、书札、
虞万里主编的《经学文献研究集刊》前身为上海 社科院《传统中国研究集刊》,在学术界享有一定声 誉。集刊体现了海内外经学研究和文献研究的优秀成 果。第十二辑开始更名为“经学文献研究集刊”。内 容包括古代官制研究、文献研究、司马迁史记研究及 整理、音韵研究、礼学研究等方面发表的*的研究 成果,学术价值很高。 本书为第13辑。
本书为影印清嘉庆二十年至二十一年阮元主持校刻的 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 ,精装5册,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部书的汉魏古注与唐宋人疏解。此本字大可读,既为文史研究者所,也适宜收藏。
经典是古代圣贤才智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源头。 多认识经典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长得更快、更高。 多认识经典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文字带有民族智能、民族风格。 《论语》、《史记》、《孟子》、《庄子》、《战国策》、《诗经》、《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红楼梦》等,这十本书应该是现代国民的“*限度经典”,作为这个民族的一份子,没有读过这十本书,就称不上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但是,现代人实在太忙了,大人忙着五光十色、小孩忙着被教改、社会忙着全民英检、国家忙着走出去,人人都在盲茫忙,商周出版因此为忙碌的人们炖一锅大补汤,用活泼简明的文句.把经典的精粹提炼出来,让大家可以在“三上” (马上、枕上、厕上)阅读。在做完文字针砭、为语文把脉、把病痛治好后,让我们来培元固本,增强功力,站在文化
历来推崇《三字经》的人,称它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确实,自宋以后《三字经》成为一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启蒙教材。以王相注本为例,全书正文共一千一百二十八字,包含的内容却非常广博丰富。首先讲教和学的重要性,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些话成了人们多年传诵的格言,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其次讲礼教规范,其中不少话宣扬“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伦理道德,是不足取的;但“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这些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故事,却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教育儿童也还有其积极的意义,未可全部否定。再次是介绍数目、四时、五行、六谷、六畜这些基本名物,介绍“小学”、“四书”、
目前人们可见的南朝陵墓石刻地面上共存有三十三处,其中帝陵十二处,王侯墓二十处(包括失名墓的八处),陵区入口一处;按地区划分,南京栖霞区十三处,南京江宁区七处,句容一处,丹阳十二处;以时代区分,宋一处,齐八处,梁十四处,陈一处,具体年代失考的石刻九处。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盛唐,体现了中国雕塑艺术之大匠之风度,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物价值乃至江苏特有之文化价值都是不容低估的! 但是,经历了将近一千六百年的风风雨雨,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素,南朝陵墓石刻大多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若再不给予高度重视,一笔价值无可估量的古代文化遗产将变得日益残缺,这将会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遗憾。那么,它们的现状究竟如何?保护措施如何?还有哪些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所有这些实际问题,都需要我们
本书收录汉赋九十一家(含一位无名氏作者),有赋三百一十九篇,其中可以判定为完篇或基本完篇者约一百篇,存目者三十九篇,余为残篇。 本书作为断代文体总集,所收作家以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为限,凡此后还在世者不收。各作家按时代先后排列,生年失考者,一般以卒年为據,生卒年不详者,参考亲属、仕宦关系。 何谓汉赋,研究者或有不同的界说,本书作为断代文体总集,不能不对收入的作品有所限制,收录作品的取舍标准可参阅本书附录三《全汉赋·前言》的说明。一作家之下,先列以[赋]名篇者,后列其他,同类之内,先列完整者,后列残篇、存目。 所據底本、校本,在每篇校注[一]中交代,以后一般用简称。 凡经见原书称[某书作某]、[某日某],凡转见者均称[某谓某日某]、[某引某谓某]等。 《文选》、《古文苑》作校
清代是中国学术史上的 经学复盛时代 ,经师辈出,著作众多。清代著名学者阮元汇刻清初至道光以前的经学名著180余种、1400卷,称为《皇清经解》,亦名《学海堂经解》,大体依作者先后为序。后王先谦依例而有改进,在阮刻所遗著作外,主要增补嘉庆以后学者的著作,称为《皇清经解续编》,亦名《南菁书院经解》、《续清经解》,收有209部书、1430卷。正续《经解》共收入160余人的400多种著作,集清代经学研究之大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宝藏,而木刻线装本有七百多册,携带收藏不便,而石印本据原刻缩影,并有校勘。今据石印本影印放大,并新编总目录、作者索引与书名索引等,便于读者查阅。
王引之始撰《经传释词》十卷,始刊于嘉庆三年,前有自序一首。王嘉庆二十四年再版,其师阮伯元序其书,备致赞誉,称「高邮王氏乔梓,贯通经训,兼及词气。昔聆其『终风』诸说,每为解颐」,其倾倒可知。其受业北子胡培晕撰《书后》亦云:「是书专释语词虚字,辟前古未有之途经,荟萃众解,津逮后人,足补《尔雅》之阙」(见胡氏《研六堂文钞》卷七)。今读王氏《释词》,多有创解,尤于前人未安之说,悉举而正之,其所阐明,涣若冰释。于今治古学者,殆无不家置一编以供检核矣。
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