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以《春秋》为纲,但记事的范围之广,叙述内容和具体详赡,则远远超出了《春秋》,是我国*部规模宏大而内容详实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六十卷,以鲁国君主为次序,记述了鲁隐公元年(前 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之间的历史,系统记载了春秋时期的主要事件,涉及周王朝和晋、鲁、楚、郑等十多个诸侯国,对了解先秦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同时,《左传》语言精炼,文辞优美,善于叙事,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古代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李学勤先生曾言: 整个中国学术的核心都是经学。 对《四书五经》的阅读与理解,是了解我国文化必不可少的环节。本套《四书五经》校注本,凡六种十一册,是陈戍国先生深耕数年之力作,系以阮刻本为底本, 参校众本,广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叶玉麟所著的关于国学经典释读的著作,十分盛行,其通俗和易读性,称得上是释读国学经典的典范,成为了一般读者学习国学的基本读物。可惜后来竟被忽视,难得重新出版。此次出版的便是叶玉麟先生那时所著的《白话译解墨子》。本书用通俗的白话语言,逐段逐句的将古语《墨子》进行了译说,对相关词句和典故做了通俗的注解和诠释,今天看来,仍然是学习国学经典著作较为适当和适于阅读的读本。
本书作者以《四明经籍志》(作者张寿镛,字咏霓,号伯颂,别署约园,浙江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和藏书家。底本为四十五卷,或题五卷,其书共分四十五目,分类情况大致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相同。每条书目下,列卷数,作者时代、姓名,出处,后列提要、序跋或考证)为底本,整理、标点了《四明经籍志》的基础上,又立足于当下*的研究成果,对张寿镛原本一些错误、不足之处加以匡正、补充,并从各类提要、藏书书目、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中提取了一些相当有价值的信息。如将《四库全书总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善本书提要》《中国古籍总目》等目录、提要进行了必要的整合,介绍了文献价值、版本流传、学术影响等方面的内容,个别地方还进行了严谨的考证。这些工作对后人了解宁波乃至浙江的学术文化发展,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六篇图》是马和之根据《诗经·小雅》之《鸿雁之什》诗意而绘制的。《鸿雁之什》共十篇,分别为《鸿雁》《庭燎》《沔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干》和《无羊》,而作品仅录《鸿雁》《庭燎》《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无羊》六篇,其余四篇可能亡佚。每段画前书《鸿雁之什》原文,书画合璧,精彩动人。每幅图都十分精致,构图严谨,景物刻画生动形象,笔法流畅潇洒,设色清丽淡雅。此幅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全面的技艺,画路宽泛,无所不精。
《经学通论》一书,既是皮锡瑞个人一生经学研究的晚年定论,也是他全面总结古代经学、开启近代经学通识教育的精品力作。因此,这本深入浅出的经学教材,自刊行以后长盛不衰,迄今仍是引导人们进入中国经学殿堂的入门读物,乃至被列入高校文科院系研究生的书目。此次新校,以思贤书局刻本为底本,以《皮锡瑞全集》本为工作本,参考多方成果,逐条核对引文,后出转精,宜于阅读。
《尔雅》是我国*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现作为《十三经译注丛书》之一种出版。其注释信而有征,译文简明畅达,是一部较好的译注书。
本书收录了房山《四十二章经》15方碑刻的拓本,并用现行简体字和标点符号校点了这15方碑刻。该碑文为明代书法家冯保所书,并且由明人刘效祖作跋,因此本书中也收录了《明史 冯保传》以及刘效祖的传志,让人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房山《四十二章经》的刻经始末。
《学术笔记丛刊:履斋示儿编(繁体竖排版)》共二十三卷,内容分总说、经说、文说、诗说、正误、杂记、字说七部分,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作者自谦「论焉而不尽,尽焉而不确,非敢以污当代英明之眼,姑以示之子孙耳,故名曰《示儿编》」(孙奕《履斋示儿编叙》)。从学术史角度检视,该书并非宋代学术笔记之绝佳者,其未立一时之典范,亦未开一代之风气,但是书中「辩经传之同异,核文辞之是非,诗之评,字之正,人物之绮谈,奇闻奥旨,靡所不载」(胡楷题识),立论多独特,见解常有他人未到处。由宋至今,学人引用评述颇多,可谓沾溉学林久矣,是一部颇有特色的笔记著作。
十三经是儒孥的基本典籍,是中华傅统文化中影响至深至逮的重要文献之一。在中国古代,堪与十三经比肩的唯有二十四史。面封这两大文化支柱,无论是诸子还是诗文其中难不乏角立特出者,甚或是叛逆者,却往往只能站在历史舞台的边缘,级以撼动其中心的地位。
本书以《雅》《颂》所收录的诗篇为研究主体,利用殷周金文及战国竹书提供的新证,分别从文献学、字词训释及语法学三个角度,探讨当中较具争议的学术问题,为过去研究带来新资料与新思考。文献学方面,本书集中于诗、乐、舞间关系的研究,分析先秦乐舞组曲的体结构,就《雅》《颂》乐舞性质的讨论提供新材料。字词训释方面,本书通过金文与《雅》《颂》的互证,考释疑难字词整理讹误的例子。语法学方面,本书讨论以虚词为主,深入分析金文及《雅》《颂》所见 不 无 其 的语助词用法。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