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谷梁显于宣、元之间,不及一世。东汉以来,名家遂绝。旧说虽存,更无诵习。范氏觇其阗弱,希幸窃据,依何、杜,滥入子姓,既非专门之学,且以攻传为能。末学肤受,喜便诵记,立在学官,历世千载。原夫素王撰述,鲁学独专,俗义晚张,旧解全佚。辛巳中春,痛微言之久陨,伤绝学之不竞,发愤自矢,首纂遣说,间就传例推比解之。癸未,计偕都门,舟车南北,冥心潜索,得素王、二伯诸大义。甲申初秋,偶读王制,怳有顿悟。于是向之疑者尽释,而信者愈坚;蒙翳一新,豁然自达。乃取旧叶重录之。戊子,诠释公羊,继有删补。庚寅,纂述左氏。癸巳,读礼多暇,取旧蘗重加修订,虽在会通三传,而鲁学家法不敢稍踰。又旧藁至今十年矣,所说多不同,非大有出入,不悉削之,以存入门之迹。经、传微奥,钻仰无穷,俟有续得,拟再修补。博学君子,加
《周易》注疏,数以千计,文字内容,鲜有确诂;文化价值,迄无定评。本不积细流无以致江海之旨,愿将此书公诸同好,期献千虑之一得。于《周易》体例之改变,作了大胆尝试。坚持经、传区分原则,将《彖》、《象》、《文言》独立,破千余年来经、传间杂陈例,俾于经、传文化内涵之剖析提供方便。然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彖》与《小象》同经文联系较紧,独立之后,仍殿经文,以便参照。经、传内容之评注,既重义理剖判,亦重象数分析。克服“以象解经”的局限,力避牵附。欲视《周易》为最古百科知识小集,竭力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学、宗教、民俗、科技诸方面,发掘其文化内涵;于其哲学思想闪光,尤加注意。
丛书资料的来源,大多是邹学熹保存的蔡福裔、伍剑禅等前辈及其家母李俊卿珍藏的资料。编写时,也博采了古今中外易学专家们的论述,以及大家的心得体会,这些内容,将有助于广大易学爱好者、研究者的阅读,使能知微知彰,知柔知刚,懂得如何在处事接物和生产生活过程中,掌握阴阳平衡。把事情办好。
《易学史发微》是作者撰写《易学史》中的主题论文汇编。本书从历史的角度综述了从先秦至近代易学典籍和人物的核心思想,勾勒了中华易学象数发展的主要线索,是简明的易学史纲要。
朱高正博士既通晓西方哲理,又酷爱中华文化,潜心研习《周易》多年。为弘扬易道,查阅古今《周易》注解,取其实而弃其华,著《易经白话例解》,作为《周易》爱好者观象玩辞之启蒙教材。此书有两大特点:一是发扬儒家解易的人文主义传统,以《周易》为修己治人,增长生活智慧和提高修养境界的指南,本此宗旨,注解六十四卦经文。二是依“彖爻一致”和“ 求通”的原则,将卦爻和卦爻辞视为一整体,每卦体现一中心观念,并贯通于各爻之中,以此阐明六十四卦所蕴涵的人生哲理。这种解易学风正是发扬前贤的优良传统,实属难能可贵。 此书对经文的解释,严格遵循《易传》的体例,不依傍后来易学家提出的种种条例,勇于求新,又不违古训。行文力求朴实、清晰、简练而明快,直伸义理,无旁征博引,令人生畏之感,而且结合历史和现实问题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