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 周易参同契 作者: 校注:章伟文 开本: *: 30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4-06-01 书号: 9787101100976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目录 前言 卷上 乾坤者易之门户章第一 牝牡四卦章第二 朔旦屯直事章第三 既未至晦爽章第四 春夏据内体章第五 赏罚应春秋章第六 天地设位章第七 以无制有章第八 言不苟造章第九 易者象也章第十 于是仲尼章第十一 圣人不虚生章第十二 复卦建始萌章第十三 十六转受统章第十四 壬癸配甲乙章第十五 元精眇难睹章第十六 御政之首章第十七 文昌统录章第十八 日合五行精章第十九 辰极受正章第二十 黄中渐通理章第二十一 上德无
暂无内容简介。。。。。。
《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著,简称《参同契》,道教早期经典。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於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教*早的系统论述炼丹的经籍。
暂无内容简介。。。。。。
吉凶是《易经》的术语,趋吉避凶、化凶为吉是《易经》一书的基本内容。如果我们剔除历史上对《易经》的种种迷信成分,对其卦爻辞所蕴涵的吉凶之道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却不得不承认它是现实人生的指南,是指导人们趋吉避凶的宝典。 它启示人们:当出入行藏之际,多加考虑,遵守法则或度数,就可身处内外隐显之时知晓惕惧得失,又可使人深时将来的忧患和往昔的事态。 若能处事之初遵循《易经》卦爻的意旨,揆度行动的方式,也就掌握了适应事物变化的规律。
易学和佛学都是博大精深的学问,会通儒家与佛家,以禅解易是一门既古老又新颖的交叉学科。在《周易》的义理、象数和古史等研究路径中,以禅解易是其中一较为特殊的研究门类。明代僧人智旭是禅易会通的集大成者,《周易禅解》为其代表性著作。本书是对智旭该著的一个推进性论疏,以《周易》六十四卦顺序排列,对智旭禅解的文字进行先疏后论,并附《智旭对天台佛学与周易之会通》、 《禅宗象数派刍议》、《智旭的周易禅解有悖于周易之本意》三篇论文,对智旭的禅易会通思想予以进一步阐发和研究。 本书是对智旭该著的一个推进性论疏,按《周易》六十四卦顺序排列,每一卦相当于一章。每一卦的内容结构按自然顺序分三部分:首先是经卦正文,其次是“智旭禅解”,再次是《疏论》文字上先“疏”,后“论”。同时,本书对智旭的禅易会
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提出了两个极富创建性的论点:一是对莱布尼茨受白晋所寄的伏羲八卦图启发而创立二进制这一说法予以了否认;二是来华的传教士将部分中国科技文化带回欧洲,从而对欧洲的近代科学产生了影响。
暂无内容简介。。。。。。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160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历时7年,共征集图书12237种;然后由四库馆臣对内府藏书以及从各地征集的图书进行校订,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其中,应抄、应刻之书被认为是合格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而应存之书则不能收入《四库全书》,仅仅是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3457种,凡79070卷,装订成36000余册,6752函。成为中国历史上卷帙多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抄写历时10余年,共抄出7部,全书底本藏于翰林院,部抄本藏于文渊阁,其他六部分别藏于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热河文津阁,是为北四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西湖文
本书由施维选编,选编底本是上海图书馆藏的四库全书。本书是正本选刊。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稿本为清乾隆四十六年进呈的初稿,今存24册,123卷,是存世《总目》稿本中数量较大的一批珍贵文献,虽有残缺,但大致经、史、子、集四部俱备,与天津图书馆藏本、国家图书馆藏本等相比时间更早。本书依托于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稿本,精选经部易类文献集成。经部易类越来越为专业读者重视,目前市场上此类图书并不多见,底本质量也参差不齐,本选刊为专业读者呈现四库全书的经部典籍的全貌,底本质量较高适合专业读者。
《大六壬金口诀》一书,亦名《孙膑神课》,传为战国军事家孙膑所创作。 《大六壬金口诀》所阐述的理论,隶属于应用易学范畴,融太乙、奇门、六壬三式之精华,运用《周易》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观点,根据天体运行规律,顺应宇宙自然法则,将事物变化的条件归纳为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以时间变化的规律和空间位置的转换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运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来推演天时、地理、人事发展变化的趋势,内容博大精深。因该书数理概念、逻辑法则符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规律,其文创作择歌、断、诗、赋、颂简粹之,故堪称为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精华。
《易与佛教》共十四篇文稿,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易》与印度佛教,分别论述《易》与《华严》、《维摩诘》、《观无量寿》、唯识等大乘经论以及与原始佛教的关系。后半部分为《易》与中国佛教,分别论述《易》与中国佛教主要流派禅宗、密宗、净宗核心思想的关系。 《易与老庄》也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易》与老子,包括五篇论文,分别介绍易学、道教和老子其人其书的关系,并介绍历代((老子》注释中的哲理和养生思想。后半部分《易》与庄子,包括两篇书稿、两篇论文。书稿《庄子析文》逐篇论述《庄子》三十三篇的要义;《庄子人名释义》论述《庄子》书中人名所对应的史实和易象。论文《论 的内七篇》说明内七篇和三才之道的相应关系;《论庄子的思想结构》说明庄子的整体思想。
《周易》,是历代学人的经典书籍,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根。今天,我们要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世人的道德品质,研读《周易》应当是大裨益的举措之一。 宋儒程颐说过:“《易》道广大,推远则无穷,近言则安静而正。天地之间,万物之理,无有不同。”又说:“《易》之道,其至矣乎!圣人以《易》之道崇大其德业也!”(《河南程氏经说》这既是前哲对《易》道的极力赞美,又体现着读《易》的崇高宗旨。 本书以清代武英殿刊刻的四卷本《周易本义》为底本,经传卷次一依其序。对原文偶有校改处,均注明依据。至于书中的“题解”、“注释”、“译文”、“综合”各部分内容,恐难免有疏舛之处,惟盼同道学者有以正之。倘若初涉易学的读者能从中或多或少悟得《周易》思想之内涵所在,则是笔者的莫大荣幸。
暂无内容简介。。。。。。
《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的辑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面向现代世界阐发儒家思想。《现代儒学》第八辑分为“先秦儒学”“易学工作坊”“青年儒者论坛”等专题,收入干春松、倪培民、张汝伦等学者共十五篇文章。“先秦儒学”栏目为本期的重点,内容从先秦的天命、天道观念,到孔子、子思、荀子的思想,乃至《易传》的宇宙观,涵盖了先秦儒学的各个阶段,涉及本体论、 论、道德哲学、政治哲学、自然哲学等诸多领域。“易学工作坊”栏目涵盖了易学诠释史的发展、思想范式的转变以及对《 》经传本义的研究。
一、本辞典共收词目4608条。包括易学常识、易派易例、经传要语、易辞衍用、治易名家、易学要籍、别类参列等七类。 二、词目表词目首字画数数编排。 三、一词多义的词,用①②③④等分项解释,但仅限于有关《周易》经传及易学内容者。 四、“经传要语”词目,含卦名、爻名、《十翼》篇名、经传重要辞语等,为本辞典的主体部分。 五、后人融合《周易》言辞铸为成语者,亦间为采摭简释,列为“易辞衍用”一类,以明《周易》对汉语言文学之影响。 六、“治易名家”词目,一般以人物本名作正条,重要人物的字号酌列参见条。 七、“易学要籍”词目,以采录目前尚存的历代重要易类著述为主。 八、“别类参列”词目,含易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未能归入前六类的内容。 九、历史纪年,中国古代史部分一般用旧年纪,夹注公元纪